陶瓷上的中非交流史考古发掘
摘要: 曾有学者说过,“东非是中国瓷器的仓储”。肯尼亚、索马里及坦桑尼亚沿海多处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残片使东非沿海获得了“瓷器海岸”的美誉,也证明了中非两地交往的源远流长。位于肯尼亚东南部海滨的中肯合作陆上考古项目马林迪遗址点发掘区,刚出土了数十片...
曾有学者说过,“东非是中国瓷器的仓储”。肯尼亚、索马里及坦桑尼亚沿海多处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残片使东非沿海获得了“瓷器海岸”的美誉,也证明了中非两地交往的源远流长。位于肯尼亚东南部海滨的中肯合作陆上考古项目马林迪遗址点发掘区,刚出土了数十片中国宋元明三朝时期的瓷片,笔者近日来到这里进行采访。
中国古代瓷器外销至东非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9世纪,随后这种贸易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古代遗址出土的9世纪长沙窑瓷器及后来的越窑、龙泉窑青瓷都足以证明这一点。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在马林迪附近登陆。从此,这里成为葡萄牙殖民者东进的基地,也成为此后东西方瓷器贸易的一个中转地和目的地,见证了中国古代以瓷器为主导的海上对外贸易的兴衰。
在肯尼亚拉穆群岛流传着一则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艘船在拉穆群岛外侧触礁沉没,船上的船员游到岛上,当地人帮助并接纳了他们。后来,他们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定居下来。现在,当地部分村民仍称自己是中国人后裔,更有人大胆猜测他们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期其部下的后裔。
缘于这些文献与传说,根据2005年中肯签订的合作考古协议,在中国商务部全资资助下,中肯合作考古项目于今年8月在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开始实施,以寻找最早的马林迪城所在地,并探讨历史上马林迪王国与中国的关系。
根据考古计划,由中国北京大学派出的9人考古队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派出的6人考古队组成了中肯联合陆上考古队,分3次对马林迪地区的曼布鲁伊遗址、卡蒂布清真寺遗址和马林迪老城3个遗址点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本次考古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介绍说,截至本月16日,本次考古工作已开挖探方、探沟35个,实际发掘面积接近600平方米,发掘工作已清理出一批有研究价值的古代遗存,出土遗物最早为9世纪,而对古代马林迪城有最早记载的中国文献目前就可追溯到这一时期,即唐代。
笔者在曼布鲁伊遗址考古现场看到有十几个探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地中心位置的几座柱墓。所谓柱墓,就是拱形墓穴的两端建有高低不等的石柱,墓柱为圆柱形,柱体部分镶嵌一圈中国古代瓷器作为装饰物。曼布鲁伊遗址的墓柱上还保存有明代万历时期的青花瓷和明代初年的龙泉窑青瓷。
秦大树教授说,从墓柱上现存的43块瓷片的纹饰、色泽可以判定,这些是万历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而柱顶处镶嵌的则为一件元代到明初时期的龙泉窑青瓷大罐,在遗址附近的探方中还出土了数十件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和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瓷片。
据史料记载,中东和东非地区,在14、15世纪以后非常流行用中国瓷器装饰坟墓,曼布鲁伊柱墓区是目前发现的东非地区唯一一处采用中国瓷片作装饰的例证,可谓中非交流的一处标志性遗址。
在这次发掘中,曼布鲁伊考古区还出土了中国明代“永乐通宝”钱币一枚,还有大量的玻璃珠、伊斯兰陶器、贝壳类饰品、铁器、骨器等种类丰富的文物,直接印证了这里曾是古代一处重要的大型聚居地遗址。考古队认为,这里很可能就是我国文献中记载的马林迪王国所在地。
今年11月将于拉穆群岛进行中肯合作水下考古项目,目标是打捞传说中的郑和下西洋时期在该群岛附近海域沉没的船只。秦大树认为,如果能找到郑和率领的船队中的沉船,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次中肯合作考古是中国考古学者首次由中国政府出资到境外进行考古发掘。在考古期间,由于许多探方分布在海滩沙地上,中肯双方人员因地制宜,采取了许多新方法,这些灵感碰撞对于双方加强考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