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时代引领时尚 环保 节能新潮流
段妍玲:我觉得我是想,还是像您说的外行人,因为是媒体人,我来的路上我还在跟孙群讲,我们看问题最大的好处在于广,因为有时间去走访,不一定深。我实际一直有一个问题,到德国采访了一个德国第一环保城市弗莱堡,我想中国房地产建筑师很多方面一直在谈这个小区是类维多利亚式还是四合院式而不是在谈真正解决城市问题的问题。比如像这几天北京这么的暴晒,我觉得多大能量的浪费。德国特别是弗莱堡现在叫太阳能硅谷小城,就是它的技术已经能够达到普通住宅和城市的一些热能供应,而且它通过这种经济发展的旅游。建筑师和设计师有一点所谓的长线的投入或者未来的眼光,实际上是为大家节省很多能源。我觉得我看到中国的讨论更多的是在形式上的讨论,我就不知道在这方面大家地产商方面对这些有没有新的更有趣的项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宫铁军:我们说三十年后还住在什么房子里?然后我们怎么去做?我想这个很多开发商已经思考了很久,实际今天早晨我跟刘主任在谈他们新的项目,我刚才说的不想做广告,但是说起来还挺有趣的,我为什么做这个,就是因为它不会出现涂料的开裂,造成说多少年之后我们就没有比较好的维修手段去渗漏。从装修手段把可改造的余地,比如说把现在的楼板变成厚楼板,把室内空间变成没幕墙的,现在从三口人居住到五口人居住是有可改造的可能性,你是可变。再一个就是把室内所有的管线从墙里分离出来,我为什么花了很多成本把它放出来?放出来就是你再改造的时候你不会担心你的管线会开裂,破碎。实际上我们八十年代刚刚改革之后的那批楼开始出现下水管爆裂,把所有的管线都做在一起,很容易被发现,被改造的这么一个可能性,在技术上实现,你能够说易于你去改变和维修。我们提到百年住居,这还是刘之峰,刘部长作为基础学会我们踊跃参与,从技术上里讲实现温暖的升华,说文化什么也好,最终是让业主享受到生活。这是我对技术的理解。
节能,国外怎么做的,我在瑞典看,它可以采取很多种电,有的是普通发电,有的是风电,电价是不同的,你可以根据自己采用不同的电,大家对风电这些有补助,中国也有能耗的住宅,应该说在现在中国它是在前进,实际上它们也在呼唤就是政府能不能给降低能耗的这些企业一定的政策,包括太阳能企业有一句话,我们把电费里的一厘钱给太阳能产业,它们就能迅猛发展。太阳能的生命周期可能几年需要换芯片,但是你省出来的电费不足以再去更换,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政策上的支持,所以我们相信政府一定会做。所以说国外的东西中国现在已经很接近了,就是最起码在理念上和了解上很接近了,包括王总从国外回来,我想就是说如果看得乐观的话,我们再去,如果有机会陈总再请我们大家吃个饭,可能十年之前探讨的这个东西都可以解决的。今天也是一个交流,万科可能做的是吃螃蟹的尝试,我们拿四百多套房做这个尝试,很多人认为是不自量力,但是你去做,这个是推动了一小步。今天多说一句,刘主任问我们,你们这个项目会采用多少中国产品?我说我们现在90%+10%进口。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中国现在已经不是初级水平,我们给业主已经有了一个产业基础。在未来住宅叫工业化也好,产业化也好,叫技术集成也好,到最后,新的十年,希望应该是业主黄金的十年。
陈炜:宫总刚才说的一些事情挺有意思,就是万科做的住宅产业化,产业部推了十几年但是一直对不下去,但是这个趋势就像我们说中国房地产的住宅趋势一定会到来一样,因为它对老百姓的好处太多了,现在我们说地产有一种回潮,你知道什么回潮?我说的是大家真正的把对于,就是开发商把关注力,建设一个小区的关注力从外变成内,就是说从关注建筑外观,小区环境等等这些,变成内部的关心,一个人我大概在家里生活,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待着,我怎么样让这个家很舒适,就是宜居的环境,就是用这些技术虽然是增加成本,对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棒的事情,我觉得是这个趋势。
王:有人经常会问开发商为什么不做节能的东西?其实从技术上来讲很成熟,要做随时可以做,我们也有专门的院所。两周以前我刚刚参加一个论坛,就是北京的论坛特别多,回来三周参加了两场论坛,就是节能的问题,我想大家问,开发商现在为什么还有,但是很少。其实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设计和开发,但是有两个环节我们可能没有,就是缺失的,一方面宫总提到的,我讲一下奥巴马七千亿的救市方案,有500-700亿拿出来跟很能源相关的产业,比如跟老百姓相关的,假设我们家床上按了一个太阳板的热水器,我到年底可以减免我的税收的,这是对一些普通老百姓,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果开发商的话愿意做一些利的节能标准,如果利的标准达到一定评级的话,开发商是可以减免一些税收的,现在政府环节是缺失的。还有一个环节就是用户的环节,同样的话我在两个礼拜前也说过,我有一个用户住在纽约的,据说是全美国第一栋节能楼里,它的租金要比旁边同样档次的租金要贵几百美金,我就不可思议,你多花这么多钱住在这里有什么用?后来他就觉得说,我觉得这是一种时尚,就是说我邀请我的朋友来使用,来看我这个房子,看在我住在节能的住宅里头,我觉得我可以吹嘘。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其实使用者你们愿不愿意为绿色的住宅或者绿色所谓汽车或者一系列东西而多花一些钱呢?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呢?就是有些人会花一个十万块钱买一个LV包包一样。
所以我觉得四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一方面是政府税收方面的控制,还有一方面是设计师,这是刚才段妍玲问的技术方面的,开发商的建造,还有一个就是用户们的一个认可。所以其实很多国内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就是说,我看了很多有批判的地方什么的,我觉得其实我感觉很多存在的东西其实在当时是合理的,就像有些很多人批判回龙观的回迁房,其实当时我们建的那个是当时必然的产物,包括现在建外SOHO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得用很包容的心态看现在社会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我觉得在这么多文化形式变化的时候,对媒体的挑战其实比我们这些创作的人更高,因为你要给大众一个正确的环境,或者你希望对这些尝试新事物的人的一个正确态度,我觉得这个的话可能需要媒体和创作者一起来合作的。我觉得还是说,就是说美国这边的话,其实它们的这些有很多即使二战以后,甚至一战以后,很多东西可能都是被大家不耻的,我觉得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原来是一个荒地,中国人去变成了中国的,就是这些所有的东西在一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能够存在,而且这么多年有这么多的创新,我觉得跟它的包容性什么的都是有关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