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提出清理标准 净水行业亟需“强”心剂
摘要:在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并确定了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方向。
在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并确定了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方向。
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此,下一步国家将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强多次重点提及了健康和环保产业。由此可见,和健康和环保产业均息息相关的净水行业无疑将成为重点调整对象。而一直以来,净水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净水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标准众多难治行业乱象
由于净水器的非标准化特点,导致在核心技术、生产工艺、卫生质量乃至价格、售后等方便均存在漏洞。净水技术从反渗透到超滤到微滤和纳滤层出不穷;净水器售价从一百余元到上万元不等,滤芯更换也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国内3000多个净水品牌背后却仅有不到1000家生产企业,而且零部件企业的兴旺甚至远超整机企业。反差如此巨大的背后是绝大多数的“皮包公司”和贴牌、组装厂家。
净水行业乱象丛生的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时出现无从选择、盲目跟随甚至上当受骗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不良企业和商家以劣充优,甚至采用坑蒙恐吓的手段牟取暴利。
和大多数新兴行业一样,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各种协会和组织的兴盛。如此一来,一些打着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旗号看似公益实则谋利的各类标准也应接不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净水家电相关的标准有近20项。这些标准中,绝大多数都是推荐性的,既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要求生产厂家必须执行,与生产环节相关的标准更少。更关键的是,这些标准由不同的主管部门推出,没有统一的主管部门,更没有统一的监管。
2014年8月1日起,两项新的净水器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水净化装置通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净化内芯通用要求》正式实施。前一项国标完善了净水器在电器性能方面的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净水器的总净水量、功能效率、噪声等;后一项国标针对的是净水器内芯。
但残酷的是,这两项新国标实施后在行业内引起的反响却很平淡。消费者购买净水器产品时依旧是两眼一抹黑,导购员将消费者的选择权牢牢攥在手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净水器行业并不缺标准,而是“标准”太多。而且这些无关痛痒的“标准”针对性不强,所以归根结底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归口难或成强标出台“拦路虎”
对于国家出台强标的呼声,其实在净水行业已喊了多年,尤其以希望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之势壮大自身企业和品牌的企业呼声最高。但呼唤归呼唤,历经数载这股“正能量”也迟迟未见身影。
笔者在向多个国内净水行业主流品牌企业求证后了解到,虽然国务院层面下达了清理标准的指令,但到目前为止企业层面至今未收到一丝关于净水行业强制性国标的消息。有企业主人认为,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也有企业人士表示担忧,净水强制性国标的出台或将遭遇拦路虎,净水行业的归口问题和矛盾由来已久。上文提到,净水行业本身就涉及健康和环保两个产业。而和净水器行业发生关联的国家部委就有卫生部、环保部、质量检验检疫、工商、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员会等多个政府部门。正是由于净水器产品属性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净水器强制性国标的拟定需要上述部门均参与进来。如此看来,国务院清理标准推进强标的春风很有可能吹不到净水行业。
或许强制性国标的出台并不容易,但笔者相信净水行业混乱无序的局面很快会得到解决。格力、海尔、日出东方系、联合利华等越来越多的家电品牌或跨界品牌的进入是对这个行业发展趋势肯定的最好例证。大品牌大企业的进入必将主动推进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如果附上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一“强”心针,那净水器的春天便就在眼前。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