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看世博day2(下):零距离感受世博
新浪家居特别策划之IMOLA带你看世博
新浪家居执行总编 戴蓓
(文/新浪家居 戴蓓)米兰时间5月5日,米兰世博会我们来了!今天参观了中国馆、意大利馆、美国馆、德国馆、日本馆、泰国馆以及企业馆。
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
竹编屋顶+LED模拟“稻田”。总面积为4590平米,是这次世博第二大规模的场馆。最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总方案获选。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场馆建筑外形起伏蜿蜒,灵感源自田野上的“麦浪”,屋顶则采用竹编材质,通过传统竹编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减低人工照明的能耗。而展陈设计包括五部分,主题分别为:序、天、人、地、和。另外场馆周围以及内部广场以一根根LED枝干装置覆盖,模拟稻田。
米兰世博会·意大利馆:
可净化空气的“森林”国家馆。意大利国家馆由罗马Nemesi&Partners建筑事务所设计,这个总面积达13000平米的建筑以“城市森林”为主题,建筑物本身树枝形状交叠的白色外观,采用一种特殊水泥的材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成分,并转换成惰性盐成分。除了净化建筑物周围的空气,这个场馆通过光伏玻璃装置来自我产生能源,用以维持场馆入口广场的灯光照明。从结构外观到建筑本身功用,贯穿着“森林”所暗示的环保自然主题。
米兰世博会·泰国馆:
信奉神灵,相信神的力量。入口处的小船载着丰富的水果等物产。场馆的外围远处是稻田,蓑衣。室内LED 展示了神力洒下的雨水。舞者在黑暗与色彩,科技与传统间起舞,展示传统与未来、人自然之辩。
米兰世博会·德国国家馆:
德国国家馆由几家创意工作室联合设计,其中建筑设计主要由德国的Schmidhuber事务所操刀。建筑名为“灵感的田野”(field of ideas)。入口的坡道通往建筑的空中平台,坡道采用各种色调的木材平铺。德国馆的西南角的“德国广场”提供了一个聚集、表演、活动的场所。建筑首层的斜向阶梯座位与餐厅。主屋顶以白色弧形拉伸织物建构,可以遮阳,还连接了室内外空间。据同行的小伙伴们介绍,这是全世博互动做地最极致的设计馆,强调人与展览的互动。由于时间关系遗憾未能参观到内部展区,强烈推荐。
米兰世博会·英国馆:
本人最喜欢的三大国家主题馆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操刀的英国馆让世界印象深刻,而今年,英国在米兰世博的国家馆也同样保留了“密集感”,由擅长公共空间雕塑装置的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主领设计。
整座场馆主要分为露天花园和模拟“蜂巢”的巨大圆球形装置,其中“蜂巢”这一球形结构是核心,整体采用大量细钢格栅和LED灯组成,密集相连的钢结构犹如蜂巢,呈矩形,高3米,中心是一个椭圆形的空间,游客会在内部感受蜂巢的模拟实景。而前方的花园里的树木花草设计也与蜜蜂的移动轨迹密切相关,英国馆这次的主题是蜜蜂种群的危机与问题。
米兰世博会·美国馆:
灵感源自谷仓,主题为“食物2.0”。由James Biber创立的建筑事务所担纲总设计。展馆以“食物”为主题,最明显的是建筑物外部层叠的农作物——仿佛一个垂直农场,这些作物将以雨水系统进行浇水。场馆入口处的通道采用循环回收的木板路木材制成,一直延伸到二楼。此外,建筑外部大量使用光伏电池板供给场馆能源。美国标准的星条旗上星星变成了盘子和刀叉,美国人民是在告诉我们除了快餐文化,其实美国还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做了贡献吗?
米兰世博会·日本馆:
今天我排队时间最长的也是推荐看的展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将文化与科技如此完美结合讲述温情食物故事的手法和情怀。本次日本馆围绕“食”主题展开,对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食”进行推介。应用LED技术诗意地展示春夏秋冬万物复苏,生长成熟收获,成为食物。二楼展厅“请吃饭”的互动展览实在太棒了!展览者每人被邀请在一张桌子上坐下来,前面放了一把筷子,桌面上的LED屏显示每一道精美的食物,用筷子加会显示互动。歌舞表演配合流光溢彩美妙精致的“食物”印象深刻。和这个东方的邻居比起来,我感到汗颜!
日本馆的主题为“Harmonious Diversity 共存的多样性”。展馆分上下两层,一层是和食和日本农业展示区,二层为提供和食的日式餐馆及活动广场,地方政府将在这里宣传各自的特产。
米兰世博会·企业馆:
除了国家馆之外,还有两大来自中国的场馆:企业联合馆、以及万科馆。其中万科馆也成为今年米兰世博场馆建筑最先完工的一座,“万科馆”的主题是“食堂”,意欲展示中国农耕文明。操刀万科场馆主设计的是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这位犹太裔建筑师以一系列博物馆设计闻名。鲜红的弯曲外立面由4000块红色陶板沿着犹如盘龙般的建筑层叠旋转而上,陶板在不同光线下可以变色,放似龙鳞。此外建筑本身盘旋的造型灵感也源自我山峦、梯田等象征景象。万科在场馆内展示的重心,是从一个社区居民的角度看待饮食、生活、食物和可持续发展的变化。
万科馆目前已经竣工,蜿蜒的红色外观夺人眼球
担纲万科馆总设计的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
万科场馆内纵横的竹枝上摆放的200余块多媒体屏幕将展示以“食堂”为主题的短片。从普通社区居民的生活视角呈现中国城市生活景象。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