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掀全球热潮 关键提升用户体验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以从概念走向现实,而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明显。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以从概念走向现实,而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明显。据《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240亿元,千亿级的蓝海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争先恐后地投入其中,无论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巨头,不管智能家居新起之秀还是传统家电行业,都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
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智能家居掀起全球热潮在前不久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5)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淡的亮点”,在消费者看来,本次的CES,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只是过去概念的延伸与成熟,并没有多大创造性;但从运营商的角度看来,经过国内外各厂家十多个年头的共同开发与推进,智能家居市场已由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这一新兴市场充满机遇。
其实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多个年头,但由于前期技术不成熟,没有找准切入点,大多数厂商光打雷不下雨,一直在炒作概念,市场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三大运营商早在几年前便已部署智能家居领域。2010年,中国电信已与海尔签订“E-store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家居等 方面展开合作;同年,中国联通也牵手美的,发力3G智能空调;2011年,中国移动推出基于TD-SCDMA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宜居通”,从安 防预警、家电远程控制、无线路由等方面全方位优化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但各家成绩都不佳,无论是产品还是推广都处于末位,运营商的优势完全得不到发挥。最 重要的是,运营商的员工少有互联网基因,智能家居并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因而,在物联网这条路上,运营商尚未找到出口。
涌入智能家居市场的还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他们先后推出了机顶盒、路由器、WIFI插座、智能开关等智能家居产品。如今智能家居日渐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风口,从布局到竞争,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2014年末,美的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进行多种模式的战略合作,包括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物流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对接。
与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关注方向不同,国外运营商市场更注重家居安全性。欧洲运营商巨头德国电信在2013年推出了自己的Smart Home平台,支持智能插座、烟雾报警器、动态感应、门窗监控、智能插座、烟雾报警、暖气控制等多个模块。2014年10月,Vodafone推出一款名为Gigaset elements的智能家居套装。AT&T也不甘人后,推出Digital Life,主要包括安全模块和动态传感模块两个模块,侧重于门窗监控、监控摄像和车库监控。
融入大众消费市场关键在提升用户体验
如今全产业链都在关注智能家居市场,一方面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发展功能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且普及度较低的智能单品(智能灯泡、智能洗衣机、电视盒、WIFI路由器等),一方面是以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平台”战略,但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讲,智能家居不是智能单品的竞争,也不是平台化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内容、维护报修、用户交互、网络运营以及十分重要的安全体系等,这些综合因素构成了智能家居在大众市场的关键,最终比拼的还是用户体验而非抢占先机。
相对于互联网行业推出的同质化严重的智能家居产品,运营商应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先天优势:多年的家庭客户运营经验及良好的用户基础、占据移动通信市场领先地位、资源充足、市场推广力度强、运营商的产品更快更容易被普通用户知晓与认可。只有利用管道的先天优势,突破智能家居市场,运营商才能钳制竞争对手,并获取收入。
瓶颈凸显,运营商发力智能家居应“三步走”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主要存在以下瓶颈:一是智能家居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企业各自为政,产品互不相干;二是企业盲目跟风,缺乏用户调研,产品雷同且实用性差,不被大众接受;三是研发需投入大量资金,大部分企业没有能力持续创新,只能跟着风向走,导致规模小、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