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人”病危沪上医院急救
摘要:他——先后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残疾人”荣誉称号。2002年被中共象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年度全县扶贫帮困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浙江省慈善总会、残疾人联合会授予“浙江省首届十大慈善之星”荣誉称号。2007年象山县委、县政府授予“象山慈...
当年郑昌根在看被救助的学生来信
今年62岁的郑昌根是不幸的,出生于象山县爵溪街道六村的他,24岁时因为一次意外高位截瘫,造成了终生的残疾。但是残疾后的郑昌根是坚强的,他自强不息,坚持创业,自学管理,走出了生产塑料包装的致富之路。同时,成功的郑昌根更是善良的,他致富不忘乡亲,不但尽力带领村上人共同致富,也不忘回报社会投身于慈善事业。二十余年来,他帮助过的人不知凡几,他帮助解决的困难不知几多;唯一记录下郑昌根大爱付出的是县、市级慈善机构授予的荣誉,浙江省文明办授予他“浙江好人”更是他曾经感动浙江的见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创业带头人,这位曾经助人为乐的慈善明星,居然落到经济无着、缠绵病榻、举债续命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5年6月19日,记者来到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ICU病房,专程探访了这位在象山家喻户晓的著名慈善企业家郑昌根,今年他已62岁,再次病危非常凶险,当地医院已经无法治疗,长期照顾他的义工想到去年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救了他,便积极联系转院再次来到上海。据郑昌根的主治医生ICU主任李鲁萍介绍,6月2日郑昌根第二次入院是从宁波第一人民医院转过来的,当时出现了呼吸衰竭,心脏冠状动脉缺血,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比起去年底从医院康复出院,情况差了很多,体位性低血压,严重缺氧,病情很不乐观。医院医生24小时轮班守护,特别安排了护士、护工、义工细心护理,一周后才算控制住病情。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位昔日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如今生活窘迫,只能依靠他寄住的爵溪福利院院长冯国民到处为他一点点筹措善款,替他催要客户的欠款,以及向郑昌根朋友借债治病。
郑昌根在蓝十字脑科医院ICU病房
高位截瘫的“慈善之星”今天门庭冷落
据医院郑昌根的主治医生神经外科资深专家潘仁龙主任描述,郑昌根是在24岁时不幸摔伤导致终身残疾,他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依靠电话通讯、电脑监控在病榻上闯出一条致富之路,更值得人尊敬的是,他用创业带来的财富资助了30多位贫困学生二十余年、累计捐款达50多万元,此外,他还在财力物力和经验方面热心帮助身边的朋友发展企业。
潘主任还告诉记者,高位截瘫目前来说是无法治愈的,而且随着患者机体的衰老,各种并发症将开始显现并日益严重。从2004年起郑昌根就反复受到病痛折磨,发病时全身抽搐、胸闷、血压急降,人会晕死过去。在刚开始住院的那几年里,情况如同新闻里经常报道的那样:络绎不绝的探望人群,摆满病房的鲜花水果,雪花一样寄来的信笺,或来自受助贫困学子,或慕名而来,郑昌根享受着明星一样的待遇。
然而,十一年后的今天,那些纷纷长大成人完成学业的贫困学子,那些受他恩惠的创业成功的 “朋友们”,那些因他的资助而度过经济难关的亲戚邻里,不知如今都在哪里?只有一位象山爵溪福利院阿姨受冯院长所托照顾了他十几年。据这位阿姨透露,郑昌根曾经在朋友创业困难时期慷慨解囊借出去不少钱,一笔笔都有记录,如今困顿至此,近百万外债却要都要不回来。据说,还有一位欠钱的在国外,福利院正在想办法帮他讨债。潘主任说,去年,在郑昌根住院期间,那么多被资助完成学业的人,竟没有一个来看他,他感到非常失望。
自6月2日,郑昌根病危急转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福利院冯院长筹来了6万元勉强维系,接下来治疗的费用全部是医院在垫付,下一步的手术费用还没有着落。李鲁萍主任对记者说,要想让郑昌根身体有所好转,必须邀请骨科专家联合神经外科专家对他进行会诊,制定联合手术方案。因为颈椎C5对周边组织造成压力,形成梗阻,这是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所以说要呼吁有条件的医院以及社会慈善机构向郑昌根伸出援助之手,与我们医院一起帮助这位好心人渡过难关。
感动浙江的“好人”也感动了上海的医院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全体员工为这位“特殊”的病人的身残志坚、扶贫济困所感动,连护工、义工都抢着值班为他做好护理,细心治疗他变形的身体以及长时间卧床形成的褥疮。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郑昌根的病情现已稳定。记者探访时郑昌根精神尚可,他略显轻松地告诉记者,他身上有十多种病,现在感觉已经好了七八成,这都是主治医生李主任和蓝十字脑科医院团队尽心尽力、全力以赴的结果,没有他们我早已经没了。
唐镇生院长说,除了在费用上对郑昌根给予部分减免外,还将在“七一”建党节前在医院举行以“关怀与感恩”为主题的蓝丝带行动,邀请辖区医疗机构党委所属党员进行内部募捐。由于郑昌根高位截瘫已经38年,将来并发症和后遗症会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也将产生不小的费用,为长久之计只能寄希望于爱心的接力和社会关爱。他还表示,希望能通过媒体、通过慈善机构,向社会发起爱心救助,让“慈善之星”感受慈善的温暖。他表示,只要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有捐款进来,院方将联系区慈善基金会开通郑昌根专用账户,专门用于他以后的医疗费用,向社会公开账目接受监督。
李鲁萍主任表示,对于他们医院来说,看到病人能够健康出院就是最大的安慰。她再三向记者强调,募集善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吸引有更多专家在技术上共同研讨,针对性治疗,缓解郑昌根的病情,让他的生活基本能够正常起来。
著名专家、唐镇生院长探望郑昌根
“慈善之星”无怨无悔 不要让“好人”伤心流泪
记者在采访时问道,如果时光倒流,是否还会选择义无反顾、全心全力地帮助那些人。郑昌根斩钉截铁得回答:“当然会!我这辈子做不了什么大事,帮助别人这点事,我能做就一定做。”一旁的李医生称,之前他住院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家境贫寒,手术欠费,他仍旧义无反顾的从他那所剩无几的医疗费中拿出一些给小朋友治疗。记者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他有些激动地说:“这次如果在上海能遇到更多的好心人,帮我把病治好,那我将来一定尽自己一切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只要我还有一份力量,就会坚持做下去!”
如何让“慈善之星”也能感受到社会的爱心和温暖?如何不辜负曾经给予别人慷慨解囊的好人以希望?如何彰显医疗救助的人道主义和医务人员拳拳关爱?郑昌根两次入住蓝十字脑科医院,医院上下竭尽全力帮助一位连医保还没有对上海开通的危重病人,并决定发起“救助慈善之星,你我一起献爱心”蓝丝带活动,呼吁上海象山两地施援手,人人献出一点爱,帮助郑昌根闯过难关。显然,蓝十字脑科医院做了应该做的,也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医院院长唐镇生说,为改善郑昌根的生活质量,为解除他的并发症,对郑昌根的病情我们将永远跟踪治疗,爱心救治,热诚服务,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有好生活。
据蓝十字脑科医院介绍,6月30日,医院将在一楼大厅展开爱心救助活动,全员职工及辖区医院支部率先参加,也欢迎其他社会人士奉献爱心,共同帮助“好人”郑昌根。
记者短评:残疾没有让他成为“多余的人”,痛苦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没有改变他的信念。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曾经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这个世界,这是与生俱来的爱心,这是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我们不知道,那些昔日曾经被郑昌根帮助过的人是否知道他现在的艰难?我们也不知道,那些曾经受郑昌根资助而学业有成的学子是否还记得他?我们更不知道,那些曾经接受慈善帮助的受益者看到这篇报道有何感想?我们真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伸出援助的手,让爱传递……
现在,我们知道的是“好人“不是铁人,那个曾经用春天般的温暖激起从善如流的“好人”,今天需要我们这个社会共同给予他关爱!那个曾经慈善大爱感动浙江的“好人”,今天需要所有善良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今天,躺在病床上等待救助的“好人”,或许就是衡量我们这个社会良知的道德之尺,让“好人”不流泪,才能让向善成为社会的基石!付出不求回报,遇难有人相帮才是慈善意义的所在。郑昌根,一个不平凡的“好人”,正在考量人们内心的挣扎,我们也期待这个社会的回答能温暖“好人”的心!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