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是电视机的未来吗?
摘要:是聆听家电厂商的自我标榜,还是聆听消费者、渠道商(家电专卖店)的消费意愿?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评判OLED的未来,远比家电厂商的自我标榜更有价值和意义。
是聆听家电厂商的自我标榜,还是聆听消费者、渠道商(家电专卖店)的消费意愿?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评判OLED的未来,远比家电厂商的自我标榜更有价值和意义。
在科技发达的德国,到底是哪些人群在购买电视时首选OLED,这些人群能代表消费趋势吗?激发普通民众消费意愿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015年德国IFA展的前一天,即9月3号,蓝科技记者在德国柏林Tauentzienstrasse 9号(SATURN在柏林最大的家电专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通过我们对消费者、销售员的采访,旨在真实了解消费者对彩电的未来需求,而这对于电视厂商来说,将会影响到基于新技术而开发的新产品,能否有更好的销售预期。
对于全球彩电市场来说,在显示技术处于更迭时,谁有可能用新技术领先半个身位,那么谁将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行业的引领者。
OLED价格成为平民消费的门槛
“我 认为OLED是未来的趋势,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达不到规模,所以价格很高。现在购买OLED产品的多是一些高端消费者,这些人很喜欢OLED。实际 上,OLED要想普及,能让普通大众买得起,最基本的是价格要降下来。一旦价格下降,那么毫无疑问,OLED是最受欢迎的。”在柏林SATURN卖场,销 售员对蓝科技记者表示。
在 采访过程中,蓝科技记者发现,基于目前的价格,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少则几千欧元,多则接近上万欧元的价格将大多数平民消费者挡在了门外。其实,任何 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产品无法达到量产规模的前提下,都会面临这一困惑,这是一个发展规律。但这并不会影响技术进步和成为行业消费趋势。
“我很喜欢OLED电视,看起来效果更好,而且大屏幕的画面更逼真。但是目前不会购买OLED,最主要的是价格太高。如果未来价格降下来,我肯定会选择OLED。”在采访中,一位德国中年女性消费者对蓝科技记者说。
在SATURN卖场,蓝科技分别采访了五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消费者。针对OLED,他们一致表明,OLED将是他们喜欢的产品,但目前不会购买。因为价格太高,并非是普通工薪阶层消费者起的产品。
目前的OLED是看得多,买得少,根本原因是价格因素。要想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过量产降低价格,将是最有效、最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方法。
OLED中国企业必须提速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SATURN卖场,韩国三星和LG居于OLED第一梯队。在OLED的产品中,三星还是居于榜首,其次是LG。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可选择性和价格相对多元化,能让目前的高端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早在6月下旬,蓝科技记者在欧洲六个国家进行采访调研时就发现,OLED的主导者是韩国产品,其次是日本,欧洲在OLED技术上,并没有优势可言。
如果从抢占欧洲市场的角度而言,韩国目前已经成为大赢家。先抛开销量不谈,至少在消费认知方面,三星和LG对消费者产生了前期的消费认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地消费者看到OLED的产品,多是韩国产品为代表,这种先知先觉的渗透方法,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利好。
中 国企业目前正在积极进入OLED领域,从趋势上来看,这代表了中国与韩国在OLED领域上并不落下风。但值得警惕的是,三星LG在OLED领域,给外界尤 其是给中国市场的感觉,似乎是正在试探阶段,对OLED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态度,但也不悲观。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十分值得警惕。因为在背后,三星LG在 OLED领域,在欧洲市场早已做好布局。
蓝科技分析认为,在中国市场,三星LG在OLED领域注定不会成为赢家,因此,与其和中国企业激烈竞争,不如在欧洲市场开疆拓土,从而影响并奠定在欧洲市场的地位。这种国际化的视野比在中国占领市场更重要。这,其实就是三星在OLED领域的高明之处。
其实,中国企业应该紧跟三星LG的步伐,毕竟他们用新技术和品牌知名度影响了世界。但是需要仔细分别,在某一新技术中,三星LG传递给中国市场的态度不明确,并不代表这项技术不能引领趋势。因为在某些时候,这是他们的战略和战术。
中国OLED和ULED之争赢家是韩国
国内OLED和ULED撕逼大战中,其实双方都是输家。真正的大赢家是三星和LG。
之所以说赢家是三星和LG,是因为中国企业在撕逼过程中,将自己的未来战略规划,以及新技术的方向为了攻击对方而自我标榜。这样一来,三星LG将会进一步获悉在OLED或ULED市场中,中国企业未来的布局。
站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本就缺少自有品牌和渠道可言,难道在OLED新技术上,就能占领欧洲市场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当三星LG知道中国企业将发力OLED时,除中国市场以外,在全球其他市场必将做出迅速、全面的围剿中国市场。蓝科技预言,未来三星之内,以迅速著称的三星一定会通过量产而将OLED价格拉低,用意剑指让普通民众接受。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中国企业还为OLED之争打口水仗时,三星在欧洲已经做好了布局。对中国企业而言,与其争论OLED,不如用实际行动提高性能,通过量产快速降低价格,让普通民众接受。否则,在无谓的诋毁与撕逼中,可能会错失OLED的一次好机会。
因为三星和LG用行动已经表明,OLED将会成为发展趋势。(来源:蓝科技)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