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直播—2016M&O巴黎展】戴蓓:在左岸,没有咖啡馆讲不出故事
摘要:2016年M&O巴黎展春季展于1月22日—26日在巴黎北维勒班展览中心举办。新浪家居受邀作为全球门户媒体之一参加此次M&O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新浪家居特约时尚观察团已抵达巴黎,开始了5天24小时不间断直播,快来跟观察团一起,浪迹巴黎看设计!
2016年M&O巴黎展春季展于1月22日—26日在巴黎北维勒班展览中心举办。新浪家居受邀作为全球门户媒体之一参加此次M&O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新浪家居特约时尚观察团已抵达巴黎,开始了5天24小时不间断直播,快来跟观察团一起,浪迹巴黎看设计!
新浪家居巴黎展时尚观察团 戴蓓
在巴黎,人们以塞纳河为界,以北称为右岸,以南称为左岸。右岸纸醉金迷,左岸小资文艺。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在此发展起来。巴黎的左岸,café比人还多。虽不是巴黎人,Peter Altenberg却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巴黎人的生活:
我不是去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
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耳曼大街172号,因当时门前有一尊古罗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这家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的咖啡馆分两层。这里的招牌咖啡(café express flore)有扑鼻的杏仁果香,并加上一杯冰水,感觉更加美妙。
它的出名更因为,这里是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波伏娃日常在这里讨论和写作,是巴黎左岸文化地标。玛格丽特·杜拉斯和她丈夫罗贝尔·安特姆以及其他许多作家、哲学家也是这些咖啡馆的常客。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巴黎被占领时期,波伏娃没有取暖设备,花神咖啡馆一开门,她就跑到那里,坐在炉子旁边。她在花神咖啡馆嘈杂的聊天声中用倾斜的字体修改《名士风流》和《第二性》,咖啡馆成了文学沙龙。
“萨特的办公室”是花神咖啡馆的另一个传奇名字,萨特和波伏娃曾在近4年的时间里,每天都来花神咖啡馆相聚,或一起伏案写作、或一起与朋友畅谈。他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点一份花神咖啡最著名的Omlete和热巧克力。2006年,他们的故事就被翻拍成了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Dear Café de Flore
花神咖啡馆里的炉子上永远温暖着巧克力,据说二战时期花神咖啡的新老板,在咖啡馆的内厅装了个巨大的烧炭火炉,在德军入侵巴黎城的背景下,沦陷的巴黎人物资匮乏、人心惶惶,而花神咖啡的噼啪火焰则是燃起了人们的一丝胜利希望,越来越多的反法西斯人士和作家们开始在巨大的炭烧火炉前相聚,而炉子上永远温暖着的巧克力就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
【巴黎 La Hune(桅楼)】▼
2015年10月这家新开张的La Hune(桅楼),其实已经不是6月停业关闭那家著名的书店,是一家专营艺术图片书籍和艺术照片展览的书店–画廊。
La Hune(桅楼)原书店创办于1949年。老店的原址在圣日尔曼大道170号(170, boulevardSaint-Germain),正好夹在圣日尔曼德普莱最著名的“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和“双叟咖啡馆(Les DeuxMagots)”之间。
La Hune(桅楼)与“花神咖啡馆”﹑“双偶咖啡馆”和圣日尔曼大道对面的Lipp(利普)餐厅一起,形成一个著名的“金三角”,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与艺术、哲学思想圣地。
2015年6月14日,La Hune(桅楼)老书店关门。法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对这一圣日尔曼德普莱,乃至法国文化象征的书店的关闭作了大量的报道。
这家新购得“La Hune(桅楼)”商标和营业资产的这家名叫“YellowKorner”的艺术图片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营理念是“通过提高印量使更多的艺术收藏家能够收藏艺术照片”。以现代化的观念向更多的人推广著名摄影大师的艺术照片作品,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艺术项目,它对街区的意义恐怕更大于一家服装或其它品牌店。今天买到一组拍摄流浪者主题的黑白摄影作品《失落的天使》。
Lost Angle
【双叟咖啡馆(Les Deux Magots)】▼
1812年,在文艺气息浓郁的左岸,这里曾是超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哲学家和画家的汇集之地,如萨特,西蒙、波伏娃,海明威,卡缪,毕加索等等。
以一个咖啡店命名一个文学奖,也只有这家了吧,1933年法国人以这家咖啡店命名了法国文学奖(Prix des Deux Magots)。和花神咖啡馆一条小马路之隔,互为劲敌。
【巴黎--Café la Palette】▼
—— 人生需要一杯苦艾酒醒梦
调色板咖啡馆(Café La Palette)位于巴黎第6区,咖啡厅保留着20世纪30至40年代的装修风格,被评为历史古迹。斑驳的墙上挂满了巨大的玻璃、镜子与油画,镶嵌着铆钉的旧式木椅散发古老的味道。吧台小得甚至局促,酒架上方悬挂着颜料早已凝结的调色盘、画笔、刀,这是1900年就开始众多艺术家在这里留下的物证。
多位艺术大师曾是这里的常客,如毕加索、塞尚等。而对于热衷时尚的潮人而言,这家咖啡酒吧最著名的常客便是居住在圣日耳曼区的时尚大帝-凯尔拉格菲尔德。
酒单上第一个名字:“苦艾酒(Absinthe)”。当侍者拿出酒具好像要开始某种仪式。绿色酒液缓缓倾入,镂空的酒匙横跨在杯口上,一块白色方糖静静躺在中间。打火机拨动的瞬间,蓝色的火焰将方糖包裹。打开玻璃壶细小的龙头,冰水滴落,火焰熄灭,连同坍塌的方糖一起混入酒液之中。绿色变浅,液体却变得浑浊。这绝不是一款让你一见钟情的酒。他莽撞冒失,百转千回,涌上了头顶。
传说苦艾酒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爱情魔咒。在圣路加日,将万寿菊花、墨角兰枝条、百里香和苦艾草研磨成粉,与蜂蜜和醋搅拌在一起。睡前,一边擦拭皮肤一边虔诚念出咒语,在梦中就会浮现爱人的模样。
私密莫测的这款,还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文化艺术。梵高画过不止一幅《苦艾酒杯》,没有苦艾酒也就不会有《向日葵》吧。毕加索画作中常以喝苦艾酒的男人女人为主体。除了画作,文学作品中也随处可见,左拉、王尔德和海明威都是苦艾酒的忠实追求者。在饱饮苦艾之后,那些令人迷恋的文字深情印刻在文化的宿醉之中。
苦艾酒,埃德加·德加
在塞纳河的左岸阳光下,抿一口咖啡,做个闲人,顺着知识先贤曾经光顾和满足过的街道,找一种充满人文主义的东西,时光足矣。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