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骗局!钻石原来和传统婚俗无关!
惊天骗局!钻石原来和传统婚俗无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最初只是有宗教的图腾。现在它已成百姓佩戴的普通饰物,当然更主要作用是作为婚姻信物。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后来因为有了一个卖钻石的有心人有计划的把它“打造成”(其实就是忽悠)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本来没关系)。其实钻石真正作为婚礼必备首饰,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久远,结婚为啥要买婚戒?一言以蔽之,钻石商人、在具体点说是犹太钻石奸商的营销噱头而已。
结婚时购必须买钻戒并不是“传统”,它甚至连“传统”二字都边都不沾,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0)以前,大家对这种所谓“传统”、这种“习惯”,那是闻所未闻的,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一家名叫“戴比尔斯”的公司的市场营销的最终结果罢了。这个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是南非的一个叫做奥本海默的家族(2008年,这个家族被福布斯评为全球14个最为显赫的财富家族之一),它是世界钻石的垄断者,该公司的现任领导者是一个叫做尼基·奥本海默的人。但是,钻石怎么会后来和爱情沾上边呢?其实早期根本没有关系,真正让钻石和爱情挂上钩的是一个叫做哈利·奥本海默的人,这个人尼基·奥本海默的父亲。
193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宗教活动和新建教堂大幅减少,钻石只是作为宗教图腾的唯一用处的需求大幅下降,可此时的戴比尔斯钻石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用原钻供应商,它占据了世界天然原钻的80%的供应量,为此当时戴比尔斯不得不削减自己90%的生产量。为了拉动世界钻石需求,当时的总经理的哈利·奥本海默尝试与著名的香奈儿品牌进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设计新颖的钻石首饰,但是市场反应非常不理想,他又马上调整自己的战略,采取了其他的各种手段来促销,但是都毫无效果,公司运营此时已经陷入绝境,濒临倒闭。他苦思良策,琢磨如何忽悠民众也来买他的钻石呢?他想,能不能把钻石的这种坚硬的特征不正好可以忽悠成为人们对于爱情坚贞忠诚的向往的信物?于是他开始重新定位把钻石饰品定位朝忠贞爱情的象征上靠。但是如何能忽悠整个欧洲呢(那时候还没敢想忽悠全世界)?于是哈利·奥本海默找来世界著名的美国纽约“爱尔广告”公司来为他设计广告词,这家公司在美国销量最大《读者文摘》上为戴比尔斯的钻石打广告,并且指派当时著名的广告设计师弗朗西斯·格拉蒂来为戴比尔斯设计广告词,在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后,到了1948年,弗朗西斯终于想出了一句经典的广告词——A diamond is forever.直译过来就是钻石是永远的,这句广告词来到中国之后很多人多觉得没有味道,于是也没流行,后来被七搞八搞的整成了更高大上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以后才开始成功的忽悠住了上男信女们,才逐渐在婚恋市场被采用。这也是今天为什么人们都称钻石是犹太人最成功的营销“骗局”的由来。看了这段我们终于知道了钻石流行之所以成为婚恋必须其实只是起始于几十年前的一次营销活动罢了,并非传统。犹太商人真TMD能忽悠人呀。
结婚,是一对夫妻一生中最快乐的场合之一,值得我们特别为此准备。钻石戒指目前也许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用以象征爱与承诺的爱情信物,它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婚姻和唤起真正爱情。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钻石开始大量出现的民众面前,一个钻石商出人意料的将钻石与爱情联系起来,这次营销活动是如此的成功,现在在西方社会中,结婚时准备好钻石戒指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了。如果从文化角度来看,钻石戒指出现在我们国内婚庆市场中其实是西方婚俗文化的一次入侵罢了。
说道文化的侵略,不得不说那个与我们一水之隔、在文化上有着诸多渊源的大和民族,日本也并非一开始就开始使用钻石戒指作为结婚礼物的。在1967年之前,日本人依然保留着近千年的婚礼传统,然而1967年,南非的钻石公司决定开始计划有组织的“开拓”(其实就是开始“忽悠”)日本的求/结婚饰品市场。在活动开始的1968年,全日本仅有不到5%的女性结婚时接受和佩戴着钻石戒指,在有组织的忽悠之下,到了1972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27%。到1978年,一半的日本女性结婚时,无名指上都会戴上钻石戒指。而到了1981年,已经有61%的日本新娘戴上了属于自己的钻石戒指。仅仅只有13年,绵延千年的日本人的传统婚俗便发生了彻底改变,钻石戒指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结婚时的必备品。结婚一定要买钻石戒指吗?毫无疑问,赠送/定制钻石戒指已经成为了表达那份真挚情感的最美妙的方式,如果你心爱的女人正盼望你为她戴上钻石戒指,那么请你一定珍视这样的机会,爱她,就为她准备好钻石戒指吧。
很多人(尤其是80/90后)在钻石倾销的广告误导下皆误以为钻石在中国也是已经流行了数百年甚至更久远,实际上官方资料证明,1992年中国才开始有第一间钻石专柜,2000年开始,钻石才开始在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开始流行,2011年中国才开始出现专业的钻石商场,即当时的“全城热恋”钻石商场。
其实我们祖先对婚姻大事那可是严肃多了,婚礼的仪式感、结婚信物的制作那更是要甩老外几条街了。我们祖先或者就叫先辈吧,他们对“元配夫妻”(这里请注意不是“原配夫妻”,“元配夫妻”专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而“原配夫妻”不管你这婚姻是第几次了,只有在面对新出现的“小三”时候,那么此时此刻你们才可以叫“原配夫妻”),“元配夫妻”又称为“结发夫妻”,那是死了可以和老公合葬的,地位崇高,生的孩子那是叫 “嫡出”今后可以优先继承老爸遗产的。后来的其实都只能称为“妾”(也就是小老婆,生出的孩子那也只能叫“庶出”地位是低下的。二婚续弦断不可以和老公并称为“结发夫妻”滴!)
我们祖先自古就有“束发托身”的传统民俗。元配夫妻择日完婚时,男方要送通过媒婆(这个媒婆也是不简单的,理论上必须是 “全乎人”即父母老公子女全健在的)给女方下庚帖,女方要通过媒婆回庚帖。庚帖上不光是要写明姓名、生辰八字和完婚时间外,尤其重要的是互换庚帖时,男女双方皆须附上本人一束头发,用红头绳扎着,作为定情托身、以身相许之物,以示结发同心,百年好合。所以人们才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那时候彼此相爱的情人,如果把自己的一绺青丝送给对方作定情物,则形同已经把身体(脑袋/生命)交给对方了。结婚时,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饮交杯酒后进行“合鬓”的仪式,即夫妻并坐,将两人各一缕头发(那时候男也留头发)束在一起,结成一个今天常见的“中国结”样式,包括圆房、直到睡到次日天亮起床不解开。“结发夫妻”一词由此而来。还有的地方是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相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这也是现在节日里到处可见的“中国结”的由来,原来其实就是表达夫妻心连心的意思,当然今天还是代表“心连心”、“生死与共”“永结同心”这些意思。
现在我们知道了吧,其实不管在我国还是在欧美“结婚钻石”这个伪“婚俗”完全是老外,准确的说是犹太商人尽几十年诱导的结果,并且在攀比和营销策划之下逐步形成流行并最终成为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可以大胆预言:如果哪一天有人能推出一款更有“文化内涵”、 “更有思想”、甚至是含有“某种精神物质”、“生命交融”、“性命托付”的新型更有意义的“结婚信物”这种产品,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同、互联互通的今日世界应该更快会被引导成为新的流行。
结发是传统婚俗,钻石是这二十年来主导国内结婚信物市场的新贵,如果可以把结发和钻石二美合一凝制成“结发钻石”不就恰恰是最能诠释和佑庇美好爱情的信物么?市场、国情都渴盼着能有一款代表我们中国特色的婚恋产品,希望真正能代表我们国家这个深受儒家思想千年教化的、非常讲究“元配夫妻”、“结发夫妻”、“从一而终”、“生命相托”的儒家主流文化的产品作为我们婚恋信物;希望能在今天更加讲究婚姻大事“翻黄历”、“对八字”、“研风水”、“看黄道”、“选吉日”、“尊传统”的婚俗回归乃至日盛之下,能满足能承载我们的传统婚俗;能在独生子女为主流的80/90为婚恋主流的国情之下,婚嫁仪式互相攀比风气之下,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国际化的需求;在如今离婚率大幅上升婚姻忠诚稳定堪忧的风气之下,能满足它作为婚戒这个婚姻信物的“看守”和监督使命,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很快就会形成星火燎原席卷全国的流行文化,最后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我们千年传统婚俗文化传统的延续!假如非要问一句,“她”红遍全国的时间期限,我可以给你肯定的回答是:三年!
现在振奋人心的消息是,此项技术已将被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工商总局直接批准的生命珍宝公司攻克,新郎新娘只需要两人分别提供一缕头发(最少5-10克)给珍宝公司,有珍宝公司的科学家通过提取头发中的碳之后,采用高科技设备模仿地壳作用在共同守候两周后,你们的爱情结晶,利用你们头发制成的生命钻石及告培育成功!这款双方生命交融的承载着坚贞爱情、生命相托的婚姻信物共同庇佑你们的幸福婚姻。同心相结的产品相信会比戴比尔斯之流提供的流水线上的商品钻石更有意义,中国人婚礼终于可以走出犹太人的忽悠谎言了!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