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自己」卢志荣工作营同学作品展即将开幕

icon 2019-08-28 14:35:17
icon 0

摘要:最终有23位学员的作品深化完成,参加本次「成就自己」的展览。这将是一场关于设计、生活、梦想的盛宴。我们看到的每一件展品,都将成为引领他们重索自己的新开始,不断挥洒他们的激情与灵感。




成就自己;一种设计教育的实践

 

“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逆流而上的勇气,坚定自己的心,想你所想,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卢志荣

 

几乎每一位学员在迈入设计博物馆工作营的教室时,都怀有一些疑虑:这会是一场怎样的课程?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将会学到什么?自己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结营前的最后一课,有位同学的发言说出了许多学员的心境:“想象工作营是条河,我索性放开自己,四仰八叉的躺在河上随波而流,看看自己究竟会漂到哪里......”。事实上,在最初我和卢老师的讨论中,他对于工作营的成效也是担忧的。担忧或许来自他过去与学生交流中的一些经历,他们“无所谓”与“散漫茫然”的状态,至今让老师心存余悸,也使他深切的产生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忧虑。


从这两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师者与学子的两种期待、两种试探似乎遭遇到一起,只有短短一周时间,是授业、传道还是解惑,究竟双方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在我的理解中,破局的心结萦绕了卢志荣老师很久,但也许是同时,卢老师从尼采的呼唤中再次找到了行动的新含义—-“认识你自己”或者“成为真正的你”。这种信念当年曾将他塑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今天,卢老师同样要与同学们展开一场“基于自我”的教学实践,如他期盼的那样:“这次的设计工作营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个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我将在旁鼓励着你们、跟着你们的探索和思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你们”。


我与卢老师反复讨论了选择学员的办法,决定放弃最初机构推荐的方式。他坚持通过媒体和院校在全国广泛征集学员,并亲自审核每一位报名者的专业背景和作品课题方向,然后再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择优录取。最终入选的46名学员从全国三百多名报名者中产生,对此,他给每一位学员的录取信中都写道:“我选择了你们是因为我可以从大家的作品中看到一份激情,这份激情可以使我们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对话,不仅是关于设计,还关乎生活和愿望。为了能够具体的展开对话,我从你们提交的申请和作品中,选定了一个主题。你们可能会对我给的主题感到困惑、又或者兴奋,但无论如何,我希望在这短短的几天,你们都能给自己一段小小的时间上的空隙,反思并发现更多的自己、你们的长处、以及你们想要克服的困扰。”


的确,课题是学员们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难关,但也是帮助大家“寻找自己”的解码密钥。卢老师题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往已有作品的再思考、再发展;而另一类是老师为学员量身所设的新命题。印象最深的题目来自一位家具企业的设计师学员,他是班里了解市场、熟练掌握制造技术的“武林高手”,然而老师给出题目为:“如果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木头,请你拿它做一件不炫耀木作的家具器物”。类似的命题还包括“每天从不同的角度以两百字批评‘无华展’”、“以雕塑传达中国书法的平和心境”、“一所可以在5天内完成的家园”等等。站在现代教育的维度来看,这些“逆向辨析”的发问恰恰是激迫学生在节制中“发现自我”、在限制中“突破自我”的一种训练,它构成了对其固有设计思维的批判与颠覆,指向“重新认识自己”这一本质意义。如老师所指出的,一个设计师长期在其擅长的方向里会掉入“舒适区”,在此状态中要清空自己、再学习很困难,也许“以退为进”的挑战是解决这种“不可能”的良方。我相信对于学员们来说,每一次汇报中,直面课题所带来的“自我解构”都是痛苦或纠结的,常常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有时候还必须以第三者的眼光来扫描自己、审视自己,甚至一遍一遍拷问自己。但工作营的价值也恰恰在此,当大家把所有的题目放在一起,分享到从建筑到室内、从家具到器物、从艺术到写作、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到打开压抑的常规......并带动一段又一段深刻和专注的“自我重构”时,每一位“他者”的个性、背景、志趣和难题都将构成“本我”反观自己的灵感来源。


开营前一天晚上七点,学员一报到,即开始了高强度的“拉练”,以至于大家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奋战到凌晨两点多,而接下来基本无眠的6天7夜,更足以证明钢铁团是怎样练成的。对于学员们来说,能够参加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营,很可能是他们设计之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密集的“问”与“学”中,当他们体悟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首先要尊重它作为石头的本质,而不勉强一块石头它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时,开始慢慢理解了设计须揭示事物最本真无华的蕴含,而不再被纷杂的样貌所遮蔽。当他们感悟到每一块木头本身具有怎样的力量、怎样的弱点,基于木头的弱点,我们又如何赋予它更多的保护时,开始渐渐认识了设计是关于爱的工作,做设计是为了在作品中折射出爱,并把爱分享给其他人。于是,结营后的4个月中,他们努力将个人从繁杂的当下抽离出来,坚持下来,接受了一次次打破常规的思考与尝试。一点点的经历着焦灼或乐观的心境起伏,一寸寸建造着内心“成就自我”小小的世界,让信念在里面生根发芽。


今天,最终有23位学员的作业深化完成,参加本次《成就自己》卢志荣工作营同学作品展,看到这些年轻设计师们累并快乐着、痛并蜕变着,我深感自己陪伴卢志荣老师长达一年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虽然此时,同学们以他们的结业汇报展为《无华》展览全部工作画上了句号,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以工作营、展览和论坛的实验去展开设计教育的对话,似乎还刚刚开始......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策展人

卢志荣设计工作营总监 卢涛

2019.8.26



「成就自己」卢志荣设计工作营同学的作品,将会于2019年9月8日至11日期间,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展出。本次展览源自5月13日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举办的为期6天的工作营。随着每位从全国选拔的46位学员的背景和追求,卢志荣亲自为他们提出各具挑战性的研发题目。在过去的4个月中,他们不断碰撞思想,从建筑到室内,从家具到器物,从艺术到写作,接受了一次次打破常规的思考与试验。在突破与重建中,激发彼此的潜能和志趣。最终有23位学员的作品深化完成,参加本次「成就自己」的展览。这将是一场关于设计、生活、梦想的盛宴。我们看到的每一件展品,都将成为引领他们重索自己的新开始,不断挥洒他们的激情与灵感。


整个展示空间近400平米,柔白的背景象征新的开始。学员的思想和作品聚合于此,将生活和对设计的理解编织成一个美好而纯粹的世界,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璀璨智慧星光的小宇宙,静静的等待我们的发现。



23位学员的作品横跨建筑、室内、家具、器物、装置、影像,作品如飘浮在远方的梦想、如久藏在内心的憧憬。观者可以漫步、驻足、凝视,与各参展学员展开对话、交流,让生活、理想和设计得到更有启发性的交织。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成就自己」设计教育论坛,邀请各高校专家与学员共同深入了解和探讨当下设计教育的情况和愿景。面对时代的转折、技术的迭代及国际化趋势的逼近,中国的设计教育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与变革。现今的设计教育模式如何稳中求变,以应对当下国内外的生活和需求;如何传承与创新,吸纳中西设计教育的理念精髓;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如何在多领域跨界中发挥专长;如何建立建筑、景观、室内、产品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倡导整体设计的概念;如何将设计教育普及到大众审美,提升国民的综合美学素养……这些话题将贯穿整个论坛。


关于学员和作品


陈志林

《提.合》


体会到纯粹、极致、自由的设计。越简单,越精致。删繁就简,恰到好处。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


李佳芮

《让世界更好的一件作品》


夸张变换审视用而不知,形而下者诠释爱与真实。


李兴宇

《世界上最后一块木头》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设计碰撞,来自不同设计界的同学带来不同思维和想法上的交流,导师们有教无类更让大家受益非浅。


刘   鑫

《一人教堂 Church Mini 》


我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设计思维,通过学习大家不断粉碎固有观念,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设计。不同背景的我们通过设计找到了共同语言。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


刘兴虎

《50平方展示卢志荣5件作品》


对待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包容它的一切缺陷,用爱去思考,用心去完善细节。作品是需要有灵魂的,而不是华丽的空壳。工作坊使我浮躁的思想得到升华,我有了答案,找到了自己。


牛   犇

《随心 · 系列家具》


卢老为师,大爱大德。教育先河,递薪传火。敬俱师者,授业解惑。师者同行,同学同行。重识内心,释放自我。不忘随心,砥砺前行。


彭敬思

《遐想空间》


这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有幸相遇卢老师。在卢老师的带领下重新认知了自己,经历不断解构自己、重组自己的一个过程。未来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在工作营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进步。


彭   钟

《伴生文房》


2014年在米兰设计博物馆看到卢老师雕塑作品系列深深的被感动。这次过来主要是想亲身感受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准备被发现。爱物爱人敬物敬人,找到内心的方向坚定下去,向卢老师致敬。


宋   鹏

《花园乐队》


在追随卢老师的七天里渐渐感悟到,我们苦苦追寻的诗意不一定远在它方,甚至,它就在我们内心小小的世界里。


王光旺

《空》


在这个充满爱的工作营里,大家多角度的思想碰撞,卢老师无私的爱和多维度地启发我们。让我更直接更深层地探索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平静和专注的忘我状态。


王洋洋

《Dum-Tum·Happy Swing》


设计和生活都有N种可能性。笃定与给予,为始为终。


王蕴涵

《伸懒腰椅 Stretching Chair》


思路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拉伸、舒展,这个不断修正与探索的旅途只是一个开始...


闻   珍

《徐志摩新家的软装清单》


设计是一种爱的语言,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努力在设计中找寻爱的方式 ,内心保留着一份爱。对世界,对彼此,爱生活,做好设计。


徐   乐

《木二椅 MUA-CHAIR》


执念,亦有两面性。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执念是一种认死理,钻牛角尖;选择对的方向,执念便是一种认真与坚持。


徐   璐

《勺椅&书桌》


勺椅所表达的美感体现于师法自然的过渡衔接处,于雕塑般柔和曲线与边缘的穿插间,于稳定结构与功能需求的结合中。


徐   倩

《本草·香留》


工作营直至今日,持续100天的讨论、思考、求索从未间断,提升了我们对人、物、环境、生活的洞察和思考,重新审视自己,认知自己。


余   强

《生长花瓶》


工作营的经历是每个人在把自己抽丝剥茧又重新拼合的循环往复中完成的一场精彩纷呈的设计冒险。


张子翰

《15度椅的衍生》


设计源自爱这句话卢老师在工作营中传达到了极致,只有爱生活、爱工作、爱家庭、爱自己,才能做到爱设计。


郑戎颖

《水泥水磨石系列》


一群人凑在一起听老师讲方案,像极了大学里的某一堂专业课。当时我觉得这是“回炉”,但现在我觉得那叫“围炉”。


郑亚男

《从家具生长出的植物》


夜以继日的交流,不断的打破思想的界限,游走于设计、哲学、艺术和科学之中,让我更懂得去感知生活,综合的思考设计,寻找自我。


郑志龙

《叠合间厅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卢老师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接近生活!


左   加

《一叶轻舟》


来自于“落叶、露珠、摇篮"的不仅是一叶轻舟 ,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发现和通往内心彼岸的旅程。


展览活动:「成就自己」设计教育论坛



论坛主题:设计教育

学术主持:卢志荣

主       持:卢涛

嘉       宾:王见、温浩、宋建明、于历战

对话学员:牛犇、 李兴宇、刘鑫、徐倩、徐璐、王光旺、宋鹏、左加、朱岸清、闻珍、郑志龙、刘兴虎

 

时间:2019年9月10日 14:30-18:00

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3.1C32

人数:500人(需要预报名)


活动流程

 

14:00~14:30  

签到

14:30~14:50  

主持人开场及介绍嘉宾

14:50~15:50  

对谈嘉宾:温浩、宋建明

对谈学员:牛犇、李兴宇、刘鑫、徐倩、徐璐、王光旺

15:50~16:00  

中场休息

16:00~17:00  

对谈嘉宾:王见、于历战

对谈学员:宋鹏、左加、朱岸清、闻珍、郑志龙、刘兴虎

17:00~17:45   

提问环节

17:45~18:00              

工作营和论坛展望


关于嘉宾



王  见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温  浩

 

著名创作人、学术人、策展人,中国当代家具艺术品牌「先生活·HAOSTYLE」发起人,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宋建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色彩学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特聘全国色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流行色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智造大奖DIA组委会主席。



于历战

 

清华美术学院环境与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系主任,清华美术学院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协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协会会员。



卢志荣

 

建筑师、设计师、雕塑家、DIMENSIONE CHI WING LO Italia & 1ness 一方 创始人



卢涛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2019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总设计师、策展人,第19届~25届中国 (上海) 国际家具展总设计师、总策展人, 第37届~42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总设计师、总策展人,2015 /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人,名汉唐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工作营的集体回忆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