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有无可能赢家通吃?
摘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家具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法宝。
11月5日,知名家电企业格兰仕在官方微博发通报称,已于10月28日向天猫提起诉讼,状告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格兰仕方表示,格兰仕自5月起便遭遇技术屏蔽,无法在天猫平台搜索格兰仕官方旗舰店,造成格兰仕相关店铺超20万产品库存积压。
消息一出,引发家具行业不少讨论之声。恰逢双十一活动期,火热的线上消费热情对比家具企业寒冬,让家具企业体验了一把物伤其类的忧愁。
阿里巴巴最近在家具界的热度不减。2018、2019年,阿里先后入股家具卖场龙头居然之家及红星美凯龙,投资三维家,发布家居社交平台,布局家居上下游,手握线上线下资源,来势汹汹,让不少家居企业捏了把汗,担心家具行业也会陷入赢家通吃的局面。
得出此结论并非杞人忧天:年轻消费者对网络的需求正逐日攀升。他们热衷于网购,习惯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家具行业难免被这张巨网捕获,从此跟从别人的规则行事,陷入被垄断。
忧虑甚深,现实如何?目前看来,情况还算乐观。
1
从海外看中国家具市场
放眼全球,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家具市场出现了垄断现象,也并未出现全球化的巨头企业。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家具产品的地缘性、可替代性、物流难等原因挂钩,另一方面则与消费者消费习惯离不开关系。
我们分别从美国家具市场的线上和线下进行分析:美国最主要电商平台亚马逊,在整个电商平台的市占率达到49%。家具电商垂直平台Wayfair,占据美国家具电商48%市场份额。线上平台已发展成熟,不过,2018年数据显示,美国仅有16%的消费者愿意在网上购买家居产品。此外,由于家具产品的特性,消费者大多倾向于现场感受或体验家具产品。有51%的人更愿意访问能用AR或VR技术实景展示家具商品的家居电商。这也是亚马逊与Wayfair不约而同涉足线下实体店的原因之一。
看完线上,再来看看线下:美国家具零售渠道较为丰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具零售商,粗略分为单品类卖场和全品类混营卖场,另一类则是传统零售渠道,如百货、超级卖场、电器五金店、设计师品牌店等,如今还有家装一站式购物中心。店面繁多,呈现分散状。
美国家具市场与国内不同,但仍有相似之处:从线上看,多数线上消费仍然停留在家居小件产品,家具产品受促销、活动等影响小。线下,流量红利逐渐减弱,从早期家具卖场单一渠道,到如今多渠道营销转变,同时,多家企业陆续建设独立品牌店、生活体验馆、街边店,入驻大型商场,改变营销模式,获取碎片流量,整体也是分散布局。
2
国内家具市场还缺乏真正的巨头
看完渠道,再来看市场发展:美国家具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家具制造企业前五名(CR5)达到20.4%,CR10占到32.3%。对比国内,截止 2018 年,我国家具制造企业 CR10仅为9.69%。
在集中度更高的细分单品市场,国内也未出现真正的龙头企业:截止 2018 年,中国的定制橱柜行业市场 CR5仅为 9.70%,床垫CR5达到15%左右,和美国相差巨大。
过低的市场集中度水平,意味着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和可能,中型及以上家居制造企业随时可能弯道超车。此外,精装房市场的开拓也给国内家具市场更多想象空间。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家具市场仍然是同品类企业之间的实力博弈。单品赛道仍在竞争,横空出现一个多品类企业实现垄断,基本不可能。
3
从家具消费者特性看垄断
对比完这些,我们再来看家具与家电的区别:家具产品科技壁垒较低,可替代性强,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舒适度、设计感、质量、性价比及环保程度,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新中产阶级更看重个性化需求,并热衷于定制和一站式配套,比起自己逛店挑选,更信赖家居设计师量身定做。
市场整体呈现分散状,消费者对传统购物渠道的需求实际上正不断缩减,对VR/AR展示、体验式场景的需求增多。而营销渠道的增多,意味着家具企业有更多品牌展示空间。
此外,定制家具、全屋定制及整装的迅速发展,使设计师重新得到话语权。更多渠道流向家居、家装、室内设计师及专业买手,家具市场不仅没有聚合,反而更加分散。
这就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家具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法宝。家具市场正转向智能、科技与数据化时代。家具企业能否从这场变局中得到红利,结合数据及智能科技发展自身,可能是当下需要关心的核心任务。(来源: 第一家具网 作者:卿陌)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