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造家|让建筑之美润物无声:武汉工程大学老房改造方案
摘要:不同于商业,它更能耐得住寂寞,也许没有人像关注网红地一样去关注它,但没有关系,在建筑师夏赤渊眼中,它的存在就该像春雨般润物无声……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
让建筑之美润物无声
/ 序 /
面对文教建筑的设计,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教育的本质。
我们常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人统”重于“事统”和“学统”,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一个人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绝对真诚乃至产生宗教感的时候,则真正达到言行一致、表里无违的境地,这就是一种德性。
如果说科学知识的学习教会人如何“格物”,那么“明德”的大学精神立足于如何“待人”。大学的物质环境与之相适应,就需要在书本之外,提供一个人和人健康交往的场所。大学的建筑、景观、一草一木乃至一块石头都述说着教育理念,承载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 项目介绍 /
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
设计团队:上海中建设计华中区域中心
地理位置:武汉江夏区流芳大道·湖北·中国
上海中建设计华中区域中心在设计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意教学用房改造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弘扬大学的“明德”之精神,体现"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思想。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这样的场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它是城市记忆 + 艺术创作。它是历史与未来的共生,记忆与创作的共存。
/ 规划设计 /
本项目南临流芳大道,东接光谷一路,北临学校体育场,西至学校南入口。在远离武汉市中心的情况下,我们将重点规划放在校内,以强调该场人文艺术氛围及校园生活动线,加强艺术学院与校园的联系。
中央主轴线,东侧学院轴线和西侧的办公、展览、学术交流轴线。加强东西向人行交通联系,形成纵横交织的空间网络。结合三大纵向轴线和横向流线,塑造入口休闲广场、红星大道、学院广场和学院内庭院。
/ 建筑设计 /
是修旧如旧?还是拆改焕新?如何激发空间活力,体现老建筑的新价值?如何营造艺术院校的学习、交流氛围?
设计团队经过思考,在严格的成本控制前提下,结合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及建筑现状,最大程度保留有价值的旧建筑,合理增加新建筑,并对入口、红星大道等重点区域的建筑进行强化设计。
体现学院的多时间多空间共生性。在学院室内布局规划中,打破学科独立的专业格局,创造更多的交流空间,基于学院整体环境提升学术化的氛围。
设计概念
折纸——通过建筑设计,启发艺术的思考,是我们设计此概念的初衷。
一张简单的纸通过不同的折叠的方法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新形态。这与学院建构起“艺术+工程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的设计学教育体系不谋而合。
拆留原则
我们对待老建筑的态度,即是为艺术学习作出的最好示范。不夸张不炫技,我们选择尊重原建筑的合理性和年代记忆。
以建筑的建设年代为基础,尊重历史,最大程度保留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单体;
以建筑的结构类型及保存程度为基础,拆除结构灵活性差、完好程度低的建筑单体;
结合总体规划,拆除与未来规划结构有直接矛盾的建筑单体。
根据新旧建筑共融共生的概念,我们构思老建筑的合理性以及新的空间利用,同时在选材上尽可能选用接近原始的砖木,让老建筑有迹可循、以此塑造一个过去与未来的多时代建筑融汇对话的场所。
▼建筑夜景效果图
▼综合楼效果图
▼综合楼平面图(首层)
▼综合楼平面图(二层)
▼实验楼平面图(首层)
▼实验楼平面图(三层)
/ 室内设计 /
室内空间是与人互动最为密切的所场,也是最能影响人们情绪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简单的结构与线条的美感,营造空间感,去繁就简,减少装饰,留出更多的想象力。钢结构建筑所构建的室内空间具有自身的特点,结合结构构造的精细化处理,所暴露出来的真实结构有其自身的结构之美。
室内设计理念
我们希望将室内设计融入到整体规划设计的理念之中,景观建筑规划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整个学院的时空连续性中感受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创造更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和老师的不期而遇领悟为人处世之基本准则的机会。
流线设计
在室内设计上以打造流动共享空间为主题,使各专业既方便独立管理又注重交流与共享,功能布置原则上采用分栋集中设置,栋内设置复合公共空间拓展教学空间与模式。
共享空间
在空间组织上串联环通各专业楼栋,流线中形成多个不同主题的共享空间节点,提供多元、复合的开放教学及专业展示空间。为不同专业师生创造更多交流共享的场所,符合学院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的设计学教育体系的发展思路。
富有创造力的空间设计,会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创新激情;因循地域文化和文脉传承的建筑,会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应用最新技术和生态理念的建筑,会促进学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探索前沿技术动向。
/ 景观设计 /
设计语言的统一、空间气氛的营造与表达、交通的组织与梳理、设计量施工量与效果的关系是我们景观设计所考虑的总体原则。
设计语言的统一
景观设计延续了建筑设计上折纸的概念,通过在立面改造上点缀折纸意向的造型与建筑形成对话关系。
▼设计逻辑推演
空间气氛的营造与表达
我们理解的城市记忆不仅存在于项目园区内部的城市记忆,亦包括整个武汉区域内的宏观城市记忆。将厂区内部的材料、建筑风格,元素等特殊记忆与红砖、街巷等经典记忆,形成具有不同空间特质,不同空间用途的具有特殊质感的校园空间。在外部空间组织上结合学院交通流线与场地现状高差形成台地界定出综合楼外部休闲交流空间;红星大道展览、展示空间,实验楼学习园地及学生活动场地,整理各院系的功能关系,合理布局功能,提高效率,突出灵活高效的教学理念;楚创谷室外交流空间及连接实验楼教学部分的室外活动平台。
交通的组织与梳理
规划层面的交通策略首先建议将厂区南北向打通,形成主轴的文化展览轴与次轴办公学术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重要人流导向,配合横向的巷道连接,与刘芳大道的入口形象处理,从而完成了人流和车流的导入。景观设计是一方面加强了交通的引导性与识别性,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铺装与种植等元素加强两条轴线的不同特点与联系,强化园区与城市的关系。
设计量施工量与效果的关系
校园规划设计是一个长期且不断更新的过程,制定完善超前的规划目标,分期实施,是稳妥的操作模式。研究如何通过现有资源的利用和转换,通过最简洁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景观的材料设计时建议引入“废物利用”的概念,将场地拆除的材料进行某种方式的再生,希望建筑垃圾尽量不外运,减少施工。
/ 项目花絮 /
经过多次的项目实地考察、测量,和原建筑结构的反复推敲,我们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设计方案。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无数次的计算和推演!
我们的态度,便是对艺术教育最真诚的致敬!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