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意馆顶级专业讲座――设计•文化与环境
摘要:派意馆顶级专业讲座――设计・文化与环境在深圳华侨城OCT派意馆举行,叶新松Eddy&罗国梁Russell Law(香港)作为主讲嘉宾参与。
派意馆顶级专业讲座――设计・文化与环境
讲座主题:设计・文化与环境
主讲嘉宾:叶新松Eddy&罗国梁Russell Law(香港)
梁景华Patrick Leung(香港)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30日(周六)14:00―17:30
活动地点:深圳华侨城OCT派意馆
【现场文字实录如下】
【梁景华】大家好!每个月我们都把我们很多的朋友介绍给大家,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朋友,虽然他们没有梁志天那么响的名字,但是他们也是在英国培训出来比较好的设计师,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他们虽然40多岁了,但是对于我来讲是比较年轻的。今天很高兴找到这两位朋友,其实我跟他们并不是很熟悉,通过他的作品以前拿了一些奖觉得他们做的作品很有创意,跟一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们两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公司,他们一直在做很多另类的作品包括一些很特别的作品,从另外一个思维的角度出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是怎么出来的,主要是让他们先跟你们讲讲课,之后我再讲,我有一个作品也是不错的,这个作品也是从头到现在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个作品,出来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我们先请Studio OFF两位伙伴一起过来讲。
【叶新松】大家好,我叫Eddy,这位是我的伙伴Russell,我们的公司Studio
OFF在02年成立的,我们两个在英国学习建筑,在那时候认识的,我们两位都不是在同一个学校,笼统讲应该不是同一学校,但是因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联系就认识了,后来决定成立这个公司,之前我们也在其他比较繁忙的一些设计公司做过的,我本身在??做的,Russell在??设计做的,上两次也来跟大家讲过比如张志强是同一个公司。这是我们很简短的历史。
后面看到(PPT)是Studio
OFF的一个作品集,这个可能大家没太有机会看到,这基本上是我们的网页,很不幸在内地上我们这个网页可能比较困难,可能要花点功夫,基本上有我们比较新的作品在里面,希望大家能够在里面摸索和找到一些趣味的网页设计,大家可以看一看。
【罗国梁】Eddy说公司的历史说了很多,我们公司Studio
OFF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我先介绍一下,第一Studio
我们想的是,之前Eddy说我们不是同学,但是我们在伦敦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师傅他们在60年代本来就好像是兄弟一样,就是一个联盟,很厉害的一个联盟,我们本来好像师兄弟的关系。
【叶新松】我们两个都是念建筑的,可能有些名词大家不太熟悉。
【罗国梁】当我们想去搞一个公司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马上想到,我们叫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我们想了很久想了一个月都没有想到一些好的名字,想名字的过程好像之后我们做设计的想法一样,我们从生活出发想,这是什么生活类的东西我们觉得很重要的可以拿来做一做,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名字?我在80年代是做乐队的实际上就是搞音乐的,我是打鼓的,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打法,如果你去打一些很高级的比如爵士的或者音乐方面的我们想到了Studio ,你说这个拍子不一样的话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说OFF这个状态比较接近我们的状态,最后把这个拿出来,其实我们在心里面不太想ON,我们讨厌ON这个状态,我们喜欢OFF这个状态,喜欢关灯不喜欢开灯,所以我们公司里面都是OFF的都是暗的,我们希望我们脑袋都是OFF的,这是我们名字的来源。
今天我们准备了好几个项目,主打是Eddy,因为他说的普通话比我好得多,所以还是让Eddy他主力去说,在旁边有什么补充的话我再讲。
【叶新松】现在开始了(PPT),我很笼统地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网页,里面有一些比较近期的作品,一些概况,而且也有一些资料性的东西,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上到这个网可以欣赏一下。其实今天我们想介绍一下我们设计的旅程,一般来讲今天我们觉得很荣幸被派意馆邀请过来,我们也想了一会而应该怎么样介绍我们的项目呢,我们的设计过程其实是一种态度,在这个态度过程里面展现一些我们生活之间遇过的一些想法跟一些看到的事情,去做我们发挥的一个灵感所在点。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经常发现多过去肯定,因为我们觉得在每个项目里面应该有一种故事,今天下午我们会介绍大约有四个项目,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刚才我们也提过因为我们是念建筑的,对于建筑本身我们是很有看法的,在这个看法的过程之中我们滋生了很多一些对空间、对设计的一种方法或者是一种视点,希望能够在这四个项目里面把这种视点和方法介绍给大家。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是介绍项目或者是介绍图片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处理的是三维空间甚至于我们绝对认为空间应该是四维的,包括时间,这四维空间绝对不可能用PPT或者是平面的媒体甚至电影表达出来和去介绍的,可能我们觉得在这个情形之下我们介绍一个故事,每个项目里面的故事可以带领大家走进我们的设计脉络里面去分享这个过程。
第一个项目是时代广场二期写字楼由展区一楼入口大堂(PPT),这是在深圳,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这在深圳CBD其中的一个大楼,现在应该是叫时代广场二期,这个应该是已经卖掉了,包括一个办公楼、一个酒店和商业的部分。这个项目我们被委托做商业部分的大堂,基本上我们有一个习惯,我们觉得在公司里面或者是在Studio里面值得去做记录的一些项目,我们会把他做成一本小书,现在看到的PPT就是这个小书的一个文件版。
这个大楼的具体位置在深圳的CBD的轴线正对旁边,可能在我们受委托的过程之中是一个竞赛得出来的,我们是最后被客户选中的一个团队,当时基本上这个大楼还没有盖出来,而且是在设计的阶段,我们被委托基本上要了解状况只可以在图纸上了解,另外一个想法,因为这个大楼在他的位置上很重要的一个位置,而且他临近深圳CBD的轴线,在建筑来说客户肯定是想出一个最精彩的建筑,但是同时我们受客户委托做这个大堂,我们的想像应该是从什么角度去起步呢,这我们在最开始设计这个大堂的时候给我们一个自己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我们觉得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觉得应该在这个项目当中应该有野心比较大的定位才能把这个大楼的形象匹配出来。
这个“?”一直持续,因为这个地块其实占大楼的部分就是这个下面,这个是酒店部分,这是商业大楼的那一部分,入口在左下脚。这个我们不光研究了到底用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去做一个设计,反而是我们从城市的角度开始,我们需要把这个大楼本身他有一个形象,但是对于一个大楼的界面,在城市的角度跟着走进这个大楼的界面之间我们需要建立什么东西进去,才可以把整个大楼的形象托出来呢?这是我们最初的研究和最初思考的一个方向。你可以看到这个大楼如果在这边看过来,其实他被200米一侧的高楼挡住了,你只能在中轴线的公园公共开放空间有机会看到,他的基座基本上被裙楼挡住了,在这些地方我们也建了一些模,而且我们用驾驶开车的角度去了解这个大楼怎么被反应出来。然后从城市的角度我们慢慢走进来研究一下这个大楼本身的一个设计,这个大楼的设计我们发现有部分是有冲突的或者是有矛盾的,比方说这是一个平面,这个大楼是对着一个200米高楼的小广场,基本上他主要的入口应该是从北面进来的,但是他这个空间是一个L型的空间,这个应该是主入口,这是一个次入口,次入口是往广场向的,但是正正里面的内部空间次入口反而是一个15米、16米高的空间,到了这个主入口反而是一个9米多的空间,我们觉得这个已经是对基本的认知大跟小、主跟次的关系有一个挺矛盾的位置放在这里。应该怎么处理呢,这也是在跟建筑和室内的临界面一个大问题或者是一个空间的问题。
我们再研究一下整个立体,我刚才提到了这是一个比较高的空间,但是他是往一个比较空旷的位置去连成一个小城市的一个小围合的状态,在这两侧我们希望从他的天花做一个发挥,就是高的空间我们往广场,然后广场之后往对面的楼层,如果我们可以连成一个往外看的动线,同时这个空间的形态也是根据这个城市的构成产生出来的话,我们觉得这个在造型上是带一点意义的。在这个情况之下,你看到我们把最高点跟低点拉成一个连续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是往外面延伸的,同一时间他是往里面收拉的,这两个里外既内向也外向的造型我们觉得挺满意或者是挺配合这个状态。你可以看到这个红色电梯大堂等待的位置,我们是想这个红色有没有办法变成一个很有意义的一个入口?是一个大门口。对于一个大楼来讲或者是一个甲级的写字楼他的大门口是怎样的,包括原来的大门槛跟现在的大门槛的区别是怎样的,这里研究了一个车流的分析,这是主要的车流的位置。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一边,因为小广场在这一边,大家中午饭或者是上下班的时候很有机会从这个小广场往这边拐,而且车路跟人路都会从这个副入口拐过来走进大堂里面去坐电梯,车路刚好方向也一样,这个动态我们也希望从这里面可以抓出来。所以你看到不光是一个天地墙的关系,我们做了一个入口,而且他中间的核心筒也是根据这个动态去行动的,变成一个有方向新的圆筒,你看我们这个核心筒是随着这个方向跟动力扭转的。
最后我们希望具体的空间具体的大小,这个空间跟这个大楼根本是没有得比,但是在我们的城市经验里面其实大楼只是从车上面看才能看到裙楼的部分,从远处看可能只看到高楼的部分,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画面。当这种状态之下当你走进这个大楼你的感觉其实跟商业大楼的感觉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状态,而且我们把他比喻成尺度这么大可以三相匹配的一个尺度。
我们完成建立基础的一个形态跟基础的构造之外,我们开始看看建筑师对大楼的设计,这个大楼对我们的设计语言有多少的影响或者是多少的配合呢,在这个项目里面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我们觉得应该有这个对话,不应该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建筑体、一个设计,室内就完全跟建筑没有关系的状态。这是深圳一个比较出名的建筑物事务所做的一个概念模型,我们跟他们研究对话以后他们的主要概念是把整个的大楼变成一个滚动的状态,在这个滚动的状态之中他包含不同的大楼的功能,这个滚动的状态包围的状态就是一个融合的状态,我们在这里面做了一些对话,意思就是在设计上对话。刚才看到我们称之L滚动状态或者是这个大门槛之后,上面的一个语言我们想去尝试利用他重复的手法,他是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去滚动它,这是最初的一些想法。
后来我们发现随随便便做一个滚动是没有什么大意义的,我们开始去研究它们的外立面、外墙是怎么处理的,可以看到他往北的外立面和往西面的外立面他们的处理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几何的挪动,这是一个拉直的拉动,这是一个50:50的挪动。我们想有没有办法这个滚动是总拉直的状态到几何的状态滚动,这是一个起步点。我们做了一些分析,怎么样可以几何或者是怎么样去连接,把他整个滚动或者是大门槛可以完美地结合。这是一些方法、最初的一些想法,也是基本上在这一刻我们没有主要的发挥的原则。
后来我们想这个大楼我们应该有一种背后的一种隐藏的原则或者是一些理论,后来我们去找最基础的东西,最基础的东西我们觉得是和谐,和谐理论是什么呢?这个和谐理论是我们在之前的几个项目经过一些研究或者是一些学习之后感到很有兴趣的一种感觉。在这里面我们把整个的门槛摊平我们去细分,整个的门槛如果拉起来如果你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其实是没有太大的人性的尺度在里面,这么大的尺度里面我们怎么再去细分一个小的尺度,而且这个小的尺度有局部的变化,如果这个局部的变化是根据一些美学的原则的话,那整个小部跟大部有一个联系的同时,他是跟基础的美感有着沟通的。我们用了数学的一个理论,而且这个理论中文译名我不太清楚,这是一个数学的理论,这是一些学术的概念。在这里也发现了1+1,然后1跳到2,2跳到5、5跳到8,这种我们叫跳跃的这种和谐的理论应用在这里。我们用这个公式去计算它,这是一个基础的分段,我们应用到真正的拉出来一个条状的状态,把这些线都连起来,从北边的一个50:50的边到西边的一个垂直的动线做出这个线条,这是一个数学理论,当然当设计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看大家如果有这个经验的时候会觉得是一种震撼,我们当时走进这个空间也觉得是一种震撼,因为他是一个虚面,而且他被线条连接,这些线条无论是从天到墙、从墙到地,就是一个9米多、一个16米多的高空间,你从地是不断连到天花的,这种连的尺度跟空间层次的尺度、大楼的尺度突然之间连在一起。而且这个线在不同的位置有他不同的功能,或者是简单来说他到了天花他变成灯光或者是灯源。
刚才这是整个基础的想法,就是滚、门槛的设计过程。另外刚才也提过这个核心墙,一般来说核心墙对于一般的设计项目都是很死的,你不能动它不能移动,不能做太多夸张的东西。在这个原则之下我们就想,既然大家都有一个既定的想法“这个面不能动”,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这个面是动的,这个核心墙应该是动的,而且这个动作不是大而且是小,而且小得很有美态的。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这个墙往外看就是一个很美的格局。想像你开车、走路经过这个大楼的时候这个转角应该怎么处理,这是我们转角的处理,刚刚提过了那个动因为有广场、有人流的一个原因去动起来的,但其实是怎么做呢,我们用一个设计模型去做,你动要动得有成本,不能动得成本太高老板就会说这个不能动,怎么把这个作品做起来呢?基本上我们只用一种材料,这是法国的木纹石,其实做法其实都是一个规律,这个条状的东西,每一条基本上都用大小的木纹石去拼成,除了边缘的这一块,每个边缘只有3―4块是动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部分(PPT),这是我们在期间做的一些施工图的西细部的一些分隔,其实可以看到每一行只有3块,大约有2、3公分的跑出来的一种处理方法,这2、3公里的处理方法,就令到整个核心筒动起来。我们经常在项目里面做一些客户没有想我们做的东西,对于一般公司来说可能成本挺高,我们也觉得成本挺高的,但是我们觉得得出来的成果大部分是值得的。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PPT)我们觉得客户没要求我们自己做的,做来是给自己了解整个状态、整个事情,而且在这个了解之后我们建议更多客户没想过的东西。这是日照分析,在南方一定有一个原则就是坐北朝南这是最好的朝向,但是这栋大楼刚刚相反是坐南向北,我们研究一下黑色的阴影部分只有在6月下旬的部分照到阳光,其中的一年的年中只有在西面甚至在冬天很短的日子,甚至于照不到阳光。这给了一个挺有趣的状态给我们,因为你很容易设计一个作品向南、光线很好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处理呢,这个也是一些立面的处理,我们做了ficance模型,这个大楼不受光,这个不受光最大的坏处就是里面的东西设计得多美,在深圳的习惯就是你里面设了很多的灯,白天一般都不会开的,这是我们的经验,这些经验里面在这个部分里面,因为一个比较暗的部分,在光亮外界的对比之下玻璃就变成一个镜面,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现象,我们怎么去跟这个现象作一个对话呢,我们做了一些很简单的研究,平常是倒影到对过街的一个状态,我们尝试把玻璃擦花或者是弄歪它,或者是把它做成一种有肌理的东西,把这个空间强调出来,这都是一些你可以说是很大胆,但是也是很幼稚的做法,我们甚至把它擦花会不会辩称一个更有趣的城市的转角了。
做了一些乱做的东西之后,其实我们要回过头来怎么样控制这个设计呢?我们回到一些很自然的东西,刚才也用一些很自然的木纹石做一些连接线,我们想北极光或者是一些艺术品的效果有没有一些启发呢?在过往的项目里面我们遇到了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其实生活里面也经常遇到的,你看到右手边这三张照片不是在动,或者是相机不是在动,是你的视点在动,比如说这是一个立体,中间我们加了一个在柜员机经常看到的东西,在侧面看不到,在正面看得清清楚楚的一种玻璃模,这是我们得到的一些样品,我们做了一些很简单的使研究,贴上去折叠它会不会有一些很特别的对于这个模后面的物体的一个不同视点的改动呢?然后我们把这种材料做一个实验,你看到这个特点是很明显的,同一块玻璃没有挪动,光线在不同的角度打出不同的阴影,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开心的发现,而且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这是光线的强弱,玻璃面上看到的东西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城市的动线里面、在光线变化的时候,这种变化是很微妙的,但是我们觉得是应该在空间里面有一种活力可以带进来的。甚至于如果你在后面走过,有时候清楚、有时候模糊,比如说一个好漂亮的小姐走过,穿得不太好可能遮挡一下,走过之后又发现了她的美感。
另外我们也去找一些实质的例子(PPT),这是在巴塞罗那的一个大堂,也是有一种既梦幻又迷你的感觉,这是意大利纯粹用一种材料去表现这种笔画。很可惜,因为这个材料或者这种做法其实甲方已经认可了,但是到最后为什么不在现场出现呢,很多管理上的东西、沟通上的东西,后来没可能实现,我们觉得很可惜,但是有机会的话我们会尽量把这些东西再重新在其他项目再演绎一次。
这是最后差不多的一个版本的一些设计图,你可以看到其实大堂在两旁柱子的后面,这个大堂其实你要经验的话,本身一个人走进去,然后在空间里面挪动你才可以感受到这种动感,光是一两张的照相可能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可以看一看实际的照片,这是细部的处理,线条其实不是到底的,但是我们遇到很好的施工队,他们的手工非常好,我们觉得很满意,用的材料也是客户对于我们很大的信任才可能用到的,最初我们是建议用铜板,因为铜板才能真正跟时间有一个交流,因为铜板氧化之后它的颜色我们觉得是很漂亮的。但是后来客户觉得这个太麻烦了,找一个阿姨去擦也是要擦好几天才能擦得完,后来找了一个铝板,上面镀了铜材料,看起来有另外一种质感在上面,你看到线条是变化的,在一个低处和高处,当他高处要离开墙面变成天花的时候他的宽度在不断地变化,地面我们也很辛苦争取到他能够用铜条做这个线条。这一段就是一个大堂的入风口,我们也用了一些比较好玩的方法去处理掉。
来到这个转角了,你看到其实这个转角其实是一个比较微妙的斜线,当然在现场看是很清楚,这个斜线从这一点到这一点大约有1.5米的挪动,但是在16米高的尺度来讲这是挺轻微的,另外这个线条的挪动这个面不是一个平面来的,是一个曲面来的,这个面跟这个面都是一个曲面(PPT),也可以看到细部的处理,这边我记得有4块是挪2―3公分的距离出来,每一块,然后剩下来的是一个平板的处理。而且铜线不断地在每一个隔段宽度有所变化。这是一个小缝进一个公共卫生间而已,我们觉得这个小缝有点意思地处理掉,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开洞,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尖尖的处理方法,第一把整个核心筒的重量减低,看起来好像是一块布或者是一个很薄的东西去拉开一点,进去这个空间也挺有意思的。这个部分也是的,你看到这个变化也有跟刚才那一边也有轻微的不同。灯光打下来之后把这些错开的条状的东西配合起来显得夸张一点。
刚才也提过了,这个立面你跟这么高的空间有一个很紧密的联系的,而且这些尺度是跟人相对的比例符合的,我本身也对一位建筑大师很欣赏就是耶布西,他本身也有一个很有想法的系统,我们用这个系统里面去应用到怎么样定尺度、怎么样做大小的系统里面。这是从西广场里面走过来的状态,这个作为一个背景,其实一般的用户大楼都会走这条路转进去坐电梯。
这是他们的售楼处,这是一个小点,就是你做了大餐之后可能要吃一点甜品。这在他们的7楼的部分,这个应该已经拆了,老实讲这个做得不太好,只可以说是做了设计本身的60%或者是70%的想法,因为施工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很多的问题。但是基本我们也用同样的线条布置了一个丝带,在这个丝带上面我们安放了他们的布局,从大的布局到具体的建筑模型,到小的互信模型,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然后拐弯到那里是一个洽谈区的部分,从城市、从建筑到人的一个尺度的一个过道。而且本身一些想法就是希望用深圳的一些街道放在这些灯箱上面,后来因为钱的问题、施工的问题也没完成这是一个观景台,其实你走进来在白天你可以站在这里,介绍完之后客户站在这里望着CBD的轴线,完全可以是一个参观的旅程。这是刚刚教的拐角进来以后洽谈区的部分,从城市建筑到人的尺度,后来我们也布置了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我们希望是一个互动的墙,我们用了很多的感应灯、感应开关把客户的名字,你人一走过他一个一个亮起来,变成他的Logo。
接下来我想回答一些我们觉得更好玩的东西,YWCA LUNG CHEUNG
CENTER,这跟做有戏有点很相似的状态,这是在香港黄大仙合作的,香港的黄大仙是一个公屋区,一般来讲是一个平民区,这个平民区里面一般有一些商场,香港政府会志愿一些NGO,成立一些青年中心或者是就业中心,里面服务的都是附近的一些住客或者是小朋友、老人家,都是会来这些地方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另一种挑战,挑战之一就是预算特别低,用的材料要很经济。第二就是做的东西要特别安全,因为小孩子在这里摔破头他会找YWCA,YWCA会找我们,这是我们目前想到的。这是项目的一些局限,在这个项目的局限里面我们也尝试过一个问题,室内的设计师或者是建筑设计师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光给他选一个安全的材料、便宜的价钱就完全了一项这类型的项目呢?我们当然没有这么从容了。
这是时间很长、价钱很低的项目。之前的状态你可以说他乱中有致,他其中有很多员工去安排不同的功能区的应用,但是你在整个的坏面来讲是一个很混乱的状态,对于一个使用者来说不管他是走进来去玩游戏机,他可能借了一个随身听听流行音乐,或者来找工作有一个照相,或者是员工来上班,或者是一些职业的主妇想要找工作,她可能上一些管理的课程或者是学习的课程都会在这里发生,这里大约是500平方的中心。在一个这么乱的状态,我们觉得室内设计师第一步应该是帮他好好的整理一下他的空间。
左边我称他为“迷宫”,这是原有的平面图,很多的功能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而且他的入口只是一个走火梯一个小开洞,走进一个长廊又是另外一条长廊,一条长廊又是另外一个长廊,基本上你没有任何的空间感,甚至我认知里面的一些功能都有困难。右手便是我们给的一个方案,我们把一个整理怎么样去整理,把他的服务区是上课的,这是青年区,这是一些游戏室,这是多功能的大堂跟他的办公室分得明明显显清清楚楚,可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走入口进来走进来转一个圈,很明白的整个空间的功能,你要到哪里很清楚,这是我们的概念。
在这个概念里面,因为你纯粹做一个这么简单的概念基本上是他活不了的,因为他有很多细部的东西你要处理,第一个刚才看到了,我们把他分了三个大类,角落、共融的广场、ALCOVE。这个角落里面分布了最主要的是他的功能,黄色是授课的地方,小孩子补习大人上课在这里,这是青年区,有他们的一些bar,甚至有一些青年来这里服务于不同的用者,还有多功能区是绿色的部分,有一个可分隔的大堂,可以跳舞、做瑜珈,这个蓝色的部分就是一个办公区,包括了一些因为家庭问题都会来这个区域来处理,因为那里很多的社工。我们也做了一些面积的分析,把这些不同的颜色区分得清清楚楚放在这里做分布。
这就是我们最初在方案阶段做的一个简单的效果图或者是透视图,你在这个中间点红色、黄色、绿色、蓝色一目了然。分了这四个角落之后剩下来你要处理所谓的副空间,这个副空间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完这一个个空间过程当中给大家相遇的一个小广场,因为你来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小院子,或者是在南方、村落的池塘前面的小地方,可能这个比喻更加接近,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给大家相互接触的一个场地。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ALCOVE,角落形成了,广场形成了,广场跟角落之间我们的边缘临界面怎么样处理呢?如果你纯粹用一个隔墙把这两个空间分隔开,其实是有点浪费,我们在这四个边缘也设置了他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走进这个功能里面。功能一包括这个阅读场,这个部分基本上有很多的盒子,这是小孩子会来到这个中心去前台部分租用一些游戏机、PSP等等一些游戏,或者是MP3,打开这些箱子就可以看,可以做在这个部分去连线。这个蓝色部分就是刚才提到的,蓝色后面就是他们的办公区,蓝色前面是一个前台,但是这个前台是一个延伸,这是一些我们在整个过程之中的一个设计,最后我们采用了这个,他前台部分是前台,延伸过来是一个阅读区,有凳子、有桌子,你可以坐得直直的看,或者是舒舒服服地看,有高低不同的位置,符合小孩子、老人家或者是青年人的身高。这是对过,刚刚阅读区在这里,这是阅读区的前面或者是对过就是一个笑星的图书馆,他放置了很多杂志架同时放了两台电脑给普通的民众找工作用的,对过1米多的部分就是刚才说的座位区。来到这边的人就是上课的课室在后面,这前面是储物的地方,有时候他办很多的班,班需要报名,在这个台上填表,或者小孩在里面补习的时候你在这里等他,之后可以接他回家,这些高低不平、高矮不等的一些错位。
这是现况或者是完成的状态,我不敢说现况,因为现况是挺不一样的。跟刚才的透视图想法一样,现在完完整整把他分出来了,我们利用比较强烈的颜色会把不同的功能区分得比较清楚,而且你可以在上面看到的材料都是不贵的材料,所有的都是一些胶板,地板也是一些胶的,最贵的可能是天花,一会儿我会介绍一下天花。
我们完成了平面的整个分布之后,剩下来可能就是抬头看一看天花到底是什么,刚才提过了这是一个小广场,因为在这个比较普通老百姓用的中心来讲,应该跟中国南方或者是中国的一些小村庄有呼应的地方,因为公共房屋其实是巨型的政府搞的一些大村庄,在这个缩影里面我们有没有可能来一点灵感呢?我相信北方也应该有这样的状况,在传统的村庄小村庄或者是农村,他一般会有一个围墙围着大部分的住宅,但是他村口一般会有池塘甚至于有大榕树在这个池塘前面,榕树代表什么呢?不光是遮荫,对于中国人来讲榕树头下应该有故事听,应该是你旁边家人的故事或者是对过户谁的故事。这些我们反应在设计里面,当然我们不可能种一棵大榕树在里面。
这是广场里面的空洞,这个空洞里面就是刚才讲的主要的功能区,然后我们在平面统计一下或者是一种不太正规的统计,你从这里来到前台你会去课室可能划一条线,你从这个中心出来到这个课室划一条线,这是估计的用户的动线,我们把这个动线翻译成条码,就是用条子去做,然后再用三角形的方法把这个动线重新演绎一次,这个三角跟动线融在一起就有点像树影,树叶与树叶之间留出的缝。这个我们干脆把它变成了天花,这个天花有什么好处呢?或者是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把整个天花第一他的楼层不高,所以你完全把他封住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不完全封住里面有很多的基建的东西露出来了。我们利用他盖着的部分,大型的空调机或者是一些防火的设备挡着,然后出风口布置在这些空档的位置,灯光也布置在这些空档跟这些消防龙头布置在这些空档的地方。真正利用空档跟实在的关系把整个天花做出来,没有开过洞去完成天花的功能。这是我们的一些研究,我们要研究他怎么样安装上去,因为实在成本很低,我们要从施工队的思维去想到底怎么样天花怎么安上去,做了很多的实验,这是一些施工队给了一些现场的意见。
天花有了,广场下面还剩什么呢?应该是一块大石头给人家坐,因为树荫下应该有一块大石头给人家坐,这个应该是大石头的一些研究,这个大石头应该看来很重但是用来很轻才能够符合。这个东西也配合到他的正面,这个正门口后来也没有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这个有点可惜。另外提一提YWCA他的Logo会徽也是一个三角形,玩应该玩到底,这些中心很多时候有洗手间、课室的一些标识,我们就不甘于用一些很简单的标识系统把它用电影打印出来贴上去的做法,我们就去研究一下,这是香港的一种文化坐公车的文化跟国内也会有,最后那一排座位青年人喜欢发挥他文学的色彩,或者写一些脏话或者是谁爱谁这种表达方法,他们用白笔去做。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灵感会不会员工是也用这种改错笔,或者我们找了一些漫画,漫画的风格也接近这种做法,洗手间、甚至于在吧台上面的一些字体都可能用这种方法去演绎这个空间。当然这种东西的想法太过街道了,YWCA是一个比较正经的团体,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给擦掉了。我们可以看看一些照片(PPT)。
这是一个改造的项目,这是一个基本的平面图,看到刚才讲的那两块大石头在这里,这是他的天花图,后来因为这个成本的问题,天花的树叶掉了很多,意思就是没有这么多片树叶了。三角形是树叶,这是一些分区图,这是一个360度的全景图,这都是细部,都是用一些很便宜的材料,我们看到他的Logo后面都是一些粘膜复印天花的处理,这都是一些防火板,看到高高低低的有点像香港的一些高楼大厦高高低低的,对过的镜子里面可以看到电脑,找工作的地方,后面有一大批储物的地方,前面是放杂志的一些地方。刚才提过了黄大仙庙在这个窗口正可以看到,你可以看到部分的天花,你可以看到这个天花不光是一个平的天花,因为他跟树有关系,我们拉高拉低,把他整个的平整的尺度增加了,而且立体感很强的一个天花。这是一个小孩玩的地方,下面这个圆形的部分也是一些储物的地方,他们需要很多储物的空间。这个石头推走了,这是为了他们不要忘掉那个石头的位置,所以在里面做的一些标记。石头推出来了,这是大堂,后面这是多功能区,主要的天花把灯光放在一些中心的区域,其他的东西就是简单的红灯去处理了。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如果有大行活动可以利用这个部分,整个的空间可以用,以前的布局是没有的。这是一个夜晚的状态,这是一个资料室,这是一个单面玻璃的资料室,家长可以在房间后面看小孩子在前面做什么,国外比较流行的就是在游戏里面做治疗。这是天花部分,这个也挺有趣的,这是一个唯一在这个广场里面的一条四方柱,四方形的,因为刚才提过了安全问题,他们任何角落这个角落是最硬了,撞上去会流血的,我们用水管把它包起来变成一个大树干,撞上去基本上不会痛的。这是一些天花的细部,这是出风口,灯光主要是在这些空的地方,而且我们用了两种衬托板体现出这个天花不同的层次。这是多功能厅,学跳舞都可以在这里,这里是一些细部。这一块是利用到天然自然光线,而且对过是很接近道路的地方,石头在动,这是另外一个好玩的想法,黑色、红色,大黑锅、大红火,在炒锅的时候应该会出现这种颜色。这个也能够看到这是很普通的水管。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