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客网名师讲堂第二期》哲学和宗教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
摘要:随着中西方家居设计文化双向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空间设计从模仿西方逐渐回归到关注自身。近期,许多行业媒体和设计机构以多种形式组织中国室内设计师开展对于“适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设计”的探讨。
随着中西方家居设计文化双向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空间设计从模仿西方逐渐回归到关注自身。近期,许多行业媒体和设计机构以多种形式组织中国室内设计师开展对于“适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设计”的探讨。
7月17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空间设计行业发展的装修设计网站——筑客网以名师授课的形式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曙旸教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以《室内设计与文化复兴》为主题的授课,他的精彩观点引发了在场400余名设计师的强烈共鸣。
据悉,此次讲座是筑客网名师讲堂的第二期,第一期是由郑曙旸教授主讲的《住与宅》,探讨了中国的住宅文化。第二期的《室内设计与文化复兴》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精彩观点现摘录如下:
郑曙旸教授授课
设计师是有责任和使命的群体
设计师,实际上负有使命,负有责任,因为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实验,不像其他文科专业单纯与纸打交道,设计不但要在纸上画出来,而且要建成,一旦建成,设计这个专业又限制人的行为,或者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来讲,设计就是一种文化建设,是文化的概念,那么,设计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设计是生存的本能,就是试图使生活变的更好。通过思维方式,再通过表达方式,把规划好的状态展现出来。怎么展现要有价值观,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相适应的,什么样的观念导致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无非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展现。现在人类已经发展到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环境逐渐承载不了这么多人了,怎么办?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因为设计最终是要出实际东西的。那么室内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这种文化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四大文明古国,真正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证明中国的文化是好的,当代中国人能不能用文化复兴造福于全人类,就是室内设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室内设计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层面,对于意识形态避而不谈,好像与世界格格不入,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经济全球化,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和环境危机等等,意识形态似乎淡化了。意识形态似乎与设计没有关系,实际不然,是有很大关系的。首先,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应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囊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都是它的具体表现。设计师做出的产品不可能不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是逃避不了的。思想层面最基本的是哲学和宗教。
哲学对中国人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是整体划一的,是统筹兼顾的思想体系。今天评价一个建筑,一旦要说它像什么,这个建筑基本上就失败了,这个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西方和我们相反,在西方的理念中,理念居于感性世界之外。如果我们不明白设计是意识形态属性,最终也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分析了以后,东方西方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宗教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
现在室内设计所做的风格和样式,基本上都是从宗教来的,所以,不回归本源,单讲风格是没有意义的。我个人认为,从思想上讲,佛教是最深的。佛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所形成的建筑风格和所形成的室内状态,与今天的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佛教徒反杀生这点和未来的绿色理念是非常像的。其他的佛教建筑,包括中国所形成的石窟等等。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为与现实吻合。西藏高僧写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环保的理念完全一致。
欧洲基本信奉基督教,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产生新教,意义非常的重大,包括对于室内的样式,伊斯坦布尔最初是基督教教堂,后来改成了清真寺,成了不伦不类,所以,建筑非常的有意思。最初巴黎圣母院教堂其实非常肃穆,装饰极少,空间氛围是阴森森的,而且很压抑,不是想象的那种状态。大量的处理方法都是放在尖顶上,这种在中国文化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最有意思是新教彻底把这些摒弃了,非常的简朴。美国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位,与他所信奉基督教有关,美国建国后依据基督教教义提出人人要平等。
人类为什么要信奉宗教?无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有一个东西是在控制一个东西,人类不能触摸它,否则要遭报应的。如果人要为所欲为,就会失去能力。《寂静的春天》说 “人类已经失去了预见和自制的能力,它将随着毁灭的地球而完结。”对于时间来讲,人类生命过于短暂,但是我们要为后辈着想,让我们的预见力和自控力再回来,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
了解郑曙旸老师《室内设计与文化复兴》更多观点,详见筑客网www.zhuke.com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