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意馆讲座|吴滨&梁景华:当下及未来的东方

icon 2017-11-29 20:00:40
icon 0

摘要:派意馆讲座72期邀请到著名设计师、“摩登东方”的倡导者吴滨,与梁景华一起探讨当下的东方以及未来的东方设计。


现代设计的体系在西方建立,清代以降,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包括设计。但是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东西方的界限变得模糊,两者彼此影响推进。中国的本土文化意识觉醒开始探索自己的设计语言,试图建立中国设计的新形象,并与世界对话。

 

派意馆讲座72期邀请到著名设计师、“摩登东方”的倡导者吴滨,与梁景华一起探讨当下的东方以及未来的东方设计。吴滨提出的“摩登东方”的理念,以鲜明的设计语言呈现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享誉业界。但是他表示,强调“东方”是找寻自己根源的一个成长过程,中国设计要再往前发展,不能拘泥于东方,而是找到自己的精神内核后去关注人类普世价值的事情。

WS世尊集团无间设计创始人吴滨


吴滨分享了他倡导的“摩登东方”的起源。在2004年创立设计公司的时候,吴滨为之取名无间并不是空无,“无”代表一切,空故纳万境,精炼地代表了东方美学的思维。在绘画中“无”是留白,是一切可以联想的内容。,为生命的空间,也是能量的距离,是两个人之间,两个物体之间,两个空间之间微妙的关系,或者是一种模糊的边界,就像中国的绘画,它的边界是模糊的,流动着气韵。而每个人、每个物件、每个空间都有一个气场,室内设计是以内心为轴出发,营造一种气场。所以无间这个词代表了吴滨对中国艺术的理解,也是他做设计的方法。


2009年吴滨和几位中国设计师受邀到法兰克福做一个展览。中国设计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西方的设计语境中?如果还是西方的东西,那必然不能和西方进行平等的对话。于是吴滨开始了寻找自己的设计语言的过程。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我们开始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在七八年前市场开始追求一些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设计,吴滨觉得做中国人自己的设计的时机到了。正好当时他的家要装修,就付诸实践于这个项目上。

 

一个设计师的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吴滨认为设计师的房子可能不需要任何风格,但又可以容纳任何风格。吴滨用画廊的概念来做这个设计——画廊是一个完全可以随着展览而改变的空间。整个室内设计尽可能做到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白色的墙面、地面、天花,而加上不同的陈设包括吴滨收藏的艺术品,这个家就可以随着主人的成长而变化。

 

“摩登东方”这个理念之下第一个完成的项目是吴滨自己的家,从这个项目开始,吴滨有了很多机会去实践“摩登东方”,于是有了一系列的经典作品,如北京中粮别墅、首创天阅西山、北京旭辉等等。

吴滨作品:北京天悦一号

吴滨作品:黄浦滩名苑

吴滨尝试用拍电影的方式来营造空间,讲究的不是某个视觉焦点,而是空间中的整体感受,开合、虚实、变化跟节奏。几个月前吴滨在上海策划了一个主题为“光合作用”的展览,在室内营造了一个充满当下东方味道的场景:有月光的院子,院子里面铺满了落叶,在展览的四五天时间里面,随着时间的变化,叶子从青绿色慢慢变变成浅褐色再变成咖色,人走动叶子散发出香樟叶的味道。吴滨在这个展览里打造了一个即有东方诗意又很当代的空间,这正是对当下中国人生活空间的探索。

 

梁景华则用一组自己的摄影作品分享了他所认为的当下的东方以及未来的东方是怎样的:当下东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爱挑战;追求艺术和品味;追求更好、更极致,追求更美满的未来。东方是优雅、内涵、平静、大气的,讲求韵味的。东方在变得越来越东方,慢慢体现自己的性格和观念。日出东方,他相信东方会越来越精采。

P A L Design Group 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梁景华


以下是现场部分观众的提问整理:

 

Q你在上海上方花园租了一栋老房子进行重新改造,分享一下是怎么做的?

吴滨:上方花园在上海以前的法租界,建于1940年代,有老上海的味道。这个房子一共三层楼,有一个小的天台,七八十平米的院子,这个房子本身承载着我很多对小时候上海的记忆,房子的二层做了一个画室,三楼就是主卧和天台,一楼我想可以招待朋友,就做了一个有一桌菜的家宴。房子租期不长,我用相对简单的手法和便宜的造价去做。设计上有两种手法,一种是把非常当代的东西完全植入到老房子里,另外一种可能看不到设计痕迹,最后我选择看不到设计的痕迹,我希望所有人来到以后看到的是一个被保养得很好的80年代的老房子,这个房子又要有一些让人感动或者是记忆深刻的地方,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被保养的很好的、有品位老房子,主人很懂生活,能感受到很浓的时光和记忆。

观众提问

当时很忙,我让工人先进去拆隔挡,把老房子的底胚完全呈现出来。师傅把外面一层墙皮铲掉以后,发现里层是翠绿色的,特别漂亮,突然给了我一个灵感,如果说整旧如旧我觉得太过平淡了,希望给它一点概念。这个房子因为80年的时间被装修过很多次,墙也粉刷过很多次,墙皮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是时光的切片。这个房子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记忆和时光。后来决定把所有的墙皮铲掉露出底色,然后外面上一层保护漆,原来老地板都保留,但是它的颜色是枣红色,我不喜欢,就把颜色退掉,用钢丝刷板把木纹刷出来,然后上黑漆,达到我想要的色彩。


梁景华:当时我去这个房子的时候,觉得很有品位,时尚跟历史融合得很好,非常精采。 替大家问一个问题,很多设计师走的历程跟你差不多,刚开始画效果图、施工图,做西方的古典风格,你慢慢改变到今天完完全全是新的,你刚才说喜欢去旅行,喜欢画画,哪些东西对你的改变影响最大?

 

吴滨:我是个金牛座,又是一个学艺术的,我是一个理想跟现实兼具的人。早期的时候做西方古典,那个时候更多是在用别人的语言说话。当然我也一直在观察整个市场和客户的接受度,一直到七八年前我发现客户的的观念和眼界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东方文化的认同越来越明显。我觉得时机很重要,不管是经营企业还是做设计,时间点很重要。到了那个时间点我就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设计,这是挺朴素的市场推进的状态,和我从学习别人的语言到尝试建立自己语言的过程。

 

Q两位老师东方设计对未来的方向有什么样的看法?

吴滨:做了七八年摩登东方的概念,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个人不太喜欢贴标签,但是摩登东方是一个标签,这是有点纠结的地方。新中式很多人做,我觉得做得不怎么样,很多人用了很多符号,用明代、清代传统经典的东西去改良,我觉得那种感觉并不是现代的东西,我们对传统的传承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是为了面向未来,或者说为了创新而传承,为了我们有一个独特的识别,创新需要一个传承的脉络。过度讲东方和中式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我相信再过一个阶段,90后、00后成长起来以后一定不会介意到底是东方还是西方,关注的是共同的感受。未来一定是打破东西方的界限。今年我们很多设计项目已经不再会太过强调传统或者是东方的概念,这是一种更自信的表达。

 

梁景华:未来我们是国际化,现在在中国生活跟在国外的生活很像,住的房子形态也很像。设计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与其在东西之间拉一条线,不如往前走,迎合生活做好设计。

 

Q:我是做软装的,做软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中式风格,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没办法做到让人眼前一亮,更多停留在抄袭的层次。吴滨老师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怎么找到自己风格的?90后看很难看得进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提高?

吴滨:两个问题,一个是抄袭,一个是怎么沉淀自己。我觉得早期每个设计师都会经历模仿的阶段。像在中国学习画画,老师先画一个版给你,你要临摹。我算是张大千的徒孙,张大千是造假的高手,他画的石涛作品以假乱真,跟黄宾虹换了一张石涛的真迹。这其实是一种很深的投入学习。梁景华老师的作品我们早年都拿来研究,这是学习的过程,不用担心。但大家也知道一味的抄袭是没有出路的。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的是方法和观点,但不是学具像的东西。具像的东西是临摹,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应该学他的观念。前期学习你喜欢的任何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完完全全去剖析他,你付诸商业的时候可以用他的手法去做设计,但不能不要一模一样。

 

你想把新中式做得更好,但你又看不进书,我的建议是不要为难自己。我估计你不喜欢新中式,所以为什么要去做新中式?我从来没有觉得要做新中式,只是说我从小学水墨画,从水墨画里面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对我的设计潜移默化有影响,我只是把潜在的影响发掘一下,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如果现在印度风是全中国最流行的,我一定不会去做,那就是为难我自己。

 

梁景华:这个问题我觉得很简单,现在大家看手机多,看书比较少,方法不一定是从书本中来。吴滨从生活出发,以前学画画,后来喜欢开车,去旅行,喜欢吃东西,从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受周边的环境,从不同的方位去学习。去旅行看别人怎么生活,我们去吃饭看人家的饭菜怎么做的,从生活当中沉淀自己,累积起来,当你要的时候会发挥出来。光看案例是没用的,你要的是建立你自己的东西。


Q:能分享你的生活方式吗?或者说你带朋友或客户你家的时候,你会怎么跟他讲你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吴滨:蛮乐于请我的朋友到家里作客。我以前不太喜欢交朋友,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喜欢交朋友,等到年纪上去再交朋友就不太容易,因为你的眼界越来越高。玩了机车后认识了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机会交到更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学习,互相交流,我觉得这就变得很有意思。我请他们在我精心设计的环境里吃饭喝酒聊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获得愉悦和舒服的体验,我就很高兴,同时我在交流中获得了滋养。上方花园一楼就是一个交流的空间,也是我招待朋友的空间。在设计这个房子的时候,我会想将来朋友在这里喝酒是什么样的状态,喝茶是什么样的状态,聊天的时候应该放什么样的音乐,我会设想各种场景,这个场景是我喜欢的,也是我想呈现给客人的。很多客人在我这儿吃饭、喝酒聊天到很晚不愿意走。

 

生活方式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发的,你的喜好、你的引力会吸引气场相近的朋友,朋友也真诚地跟你分享。互相的投射和互相的滋养给了我很大的成长,不管是自己人生的态度,还是设计的成长。我在尝试把自己提升,我在滋养自己,让自己形成一个好的状态。你的状态在作品中会体现,如果你一味考虑要赚更多的钱,你的作品也就是那个样子。如果你把自己做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你在作品自然就会流出来。

 

Q可否分享下对水墨的领悟。

吴滨:我先说一下东西方绘画的区别。西方绘画在照相机没有发明之前是代替照相的,给人画像作为一种纪念和记录,西方人很早就掌握了透视。对中国的绘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人没学会透视,画歪了,另一种说法是文人画以书画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所以是一种艺术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再现。西方绘画在照相机发明以后绘发生了改变,所以他们也开始表达意,出现了很多大家,但他们很推崇中国的文化,比如毕加索说艺术在中国,梵高的绘画收到浮世绘的影响。中国绘画更讲究思想和意境,有大量的留白,它表达的是相对更虚无的、更抽象的一种思维,跟西方很具像、精准、科学的表现方式不一样。西方和东方的艺术,一个偏男性,一个偏女性;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一个更像太阳,一个更像月亮;一个更具像,一个更诗意。我从小学习国画的在设计的时候会自然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我在项目里面特别喜欢留白,我更喜欢一种抽象的、诗歌化的状态。

 

Q:我最近看了一些欧美设计师的作品,有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他的房间跟展馆没有什么区别,放很多艺术品。很奇怪的是,这个设计师居然是一个做广告的。未来是不是中国的设计师也会更多元化?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

梁景华:吴滨本身就是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你不需要去学很多专业的东西,还是围绕刚刚讲的,要从生活中积累。你以前大学学的东西不重要,大学学的东西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基础而已。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定位,慢慢从生活中观察,当你有新发现以后你会想怎么运用到设计中。比如吴滨,他学的是国画,设计的时候会喜欢做一些留白。中国古典的东西有一种轴线的关系,所以他做的东西也有轴线的关系。他现在喜欢跟人交谈,交谈当中会发现很多人的故事,这也是其中一种方法。人生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看远一点,看开一点,把自己打开。

 

吴滨:我觉得未来的趋势是设计的边界越来越大,设计学科也会改变,未来一定是大设计的概念。我一直讲内设计一定功夫在室外,我已经很多年不看室内设计的书。当然每个人成长的阶段不一样,临摹阶段到慢慢创立自己面貌的阶段需要一个过程。到了一定阶段不能看那些具像的东西或者是狭窄专业的东西,一定是看更广的东西。设计绝不单单是室内设计,往下走有软装、产品,往上走是建筑、文学、艺术。

 

我做设计一直在突破边界,之前我在做室内,我觉得做好室内要做好软装,要做好内部空间可能还要做建筑。当然我们做产品也在不断的突破,其实有很多东西是完全相通的。比方你设计餐饮,你要设计经营业态,或者至少参与经营业态,如果不懂经营业态做餐饮一定不会是餐饮设计高手,做酒店不懂酒店的运营和酒店新的趋势,一定不能成为一个顶尖的酒店设计师。设计师未来一定是突破边界的,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快。我很庆幸我是学平面设计而不是学室内设计的。

 

Q未来你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吴滨:我现在更多做的是摩登东方,但我越来越觉得我可能需要改变。设计就是在不断变化,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打破界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至于未来5-10年我是怎么想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那我差不多退休了。

 

Q:有什么样的书推荐给我们看,拓展思维?

吴滨:其实我也是一个不太看得进书的人,我喜欢动的,但是学习画画对我很有帮助,我小时候脾气比较暴躁,学水墨让我有了一些改变,我可以动也可以静。我看书比较杂,我会通过一件事情顺藤摸瓜去延展,或者一个小阶段自己有一个小规划。比如说我最近对日本文化比较感兴趣,我就看《菊与刀》,看完以后我发现同一个作者还写了一本书,我就也看了,用很短的时间对日本历史脉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以这样的方式去看书。

 

梁景华:现在基本上很少看书,或者是一本书只是看一部分,我喜欢看一些名人成长的书,比如说李嘉诚、马云的书,我不会看全部,只看精彩部分。我现在没有时间专注在一本书里面,希望多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去旅行、聊天,这就跟看书一样,然后思考,那个时候印象更深。我觉得整个世界是一本大书。我现在喜欢拍照,去观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也喜欢写东西,大学学设计,我们对图象的印象比较深,最近几年我喜欢把一些经验写下来,算是一些总结。

 

Q:现在接近2017年的年底,马上迎来2018年,想听二位老师对未来设计市场的预判。

梁景华:未来是多元化、国际化的状态,百花齐放,未来没有一种是既定的符号,都是靠我们自己去打造。明年流行什么衣服?不知道,我们创造东西出来,让大众认可,它就变成了流行。比方说当下东方的生活状态我们怎么去设计?不要被什么风格影响,或者是被大师影响。

 

吴滨: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我觉得设计的未来变化一定是巨大的,而且比我们想象中要快。我想设计这个行业大部分设计师都会转业。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些机械化的、可重复的简单设计都会被智能化取代,将来中国老百姓的设计80%-90%不需要设计师。你把梁景华老师的风格代码放进去,就可以做一个很类似的东西出来。这个行业的变化,一类是设计师往服务业方向发展,往销售这个方向发展,另外一些设计师往创意方向发展。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