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丽黄晓峰:变革中迎接挑战
摘要:汇丽地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晓峰做客新浪嘉宾聊天
2009年1月16日,汇丽地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晓峰先生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黄总已经是第二次做客新浪,头一次,黄总全面地介绍了汇丽地板的情况,这次,黄总从整个的全局介绍汇丽,看建材行业的资本运营现象,黄总说,对于汇丽B股我们是背水一战,压力很大,挑战很大,但是作为职业经理人,也更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时间:2009年1月16日上午 11:00-12:00
地点:钱江大厦11层嘉宾聊天室
嘉宾:汇丽地板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黄晓峰
主持人:何亚娟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黄总,您能先简单的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黄总:89年我考入安徽财经学院(现在已经改名成为安徽财经大学),专业是贸易经济专业,这是一个经济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于93年毕业。当时我主要在外资企业工作,最早在青岛,大概一年左右,后来有机会到了天津电子行业,给摩托罗拉、飞利浦的手机上灯泡,做照明配件。前后在天津的时间加起来有五、六年的时间,后来在天津的第二家公司是天津加利电子,这家企业是我第二次在天津工作,因为中间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来到上海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到那家公司担任中国区副总,在05年的时候这家公司调整中国区的战略,然后我又到了苏州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在电镀行业里面的一个领导者,在苏州建立的亚泰地区的营销组。在06年底到07年初,三林进入了汇丽,他们也希望引进一些具有管理经验的一些人才,我通过一些朋友的推荐,加入了三林集团,我们是作为三林集团派入到汇丽的成员,接受汇丽的管理的这样一个团队。
主持人:我刚才听您讲的一个经历,您在这之前对地板企业接触比较少?
黄总:很少,以前没有接触过。
主持人:现在接触汇丽地板相当于一个全新的行业?
黄总:对,应该是这样,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主持人:你当时怎么有兴趣加入建材这个领域呢?
黄总:第一,因为我在这里不仅仅是负责汇丽地板,我真正负责的是汇丽上市公司,就是汇丽B股的上市公司,有两点吸引我:第一,行业对于我来说关系不大,因为我做过电子行业,做过化工行业,做过服装行业,我做过不同的行业,其实每一个不同的行业目的只有一个,增加利润,如何增加销售,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到最后作为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增加企业的盈利,改善企业盈利的状况,这就是一个共同的使命,所以虽然行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我来讲,这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来这里主要的原因是两点:第一是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它主要是一家建材行业的品牌公司,上市公司的这个经验我以前没有,所以我也希望积累一下管理上市公司的经验。
第二个就是汇丽是经历一个重组过的企业,因为企业进行重组本身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而且我们接受的时候,汇丽已经是ST了,它处于一个摘牌的前期,等于说是背水一战,所以说我对这个情况很感兴趣。作为职业经理人来说,是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是在外资企业,它的整个体系、整个系统都非常地成熟,只需要维护它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太多的创新性和发挥性,因为几十年下来,它已经有固定的模式了。但是在汇丽这种重组的企业里,它给你很大的空间,当然也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包括业绩的压力,重组的各种问题,债务、官司、人员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压力的挑战对我来讲比较刺激,就像有人喜欢天天待在家里,周末没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但有人喜欢周末出去打打羽毛球,打打网球,有人喜欢去游泳,还有人觉得这些都不够刺激,周末去攀岩,这是每个人的爱好。当然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们就属于那种企业的空降兵一样,寻求一种挑战,它的这种状态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实际上来到这里压力非常大,非常辛苦,也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相比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在正常环境下经营的企业,如果是你有压力、有目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问题,它是一个面对各种压力的突发事件,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历史问题,然后在这个环境中把它整理好,这个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在这之前汇丽集团贾总也过来过,也谈到在重组之后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您觉得在重组变革当中,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黄总:其实我们有很多挑战,举几个例子,比如说重组企业都有很多官司、债务,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已经很平常,因为我们集团下面的很多企业关停并组。原来汇丽集团下面有一百多家公司,经过不断地收缩,现在基本上收缩到七八家核心的企业,大的有四家大型的核心企业,其它的还有几家小企业,这里面有太多的任务要去做,很多公司你要去判定它的性质,是关还是要,关了之后资产怎么处理,人员怎么处理,很多事情,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是挑战,但还不是最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团队,因为在重组企业里面,原来这个企业有团队,但是因为几个企业重组之后,实际上大多数的重组企业的团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股东变了,老板变了,总经理变了,下面部门的员工有可能选择离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你怎么样迅速地能够找到优秀的人才,建立起自己的团队,这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发现,其它行业像电子、化工行业,我们在电脑上一公布信息,很多的人员的简历就过来了,而且都不错,都是大学毕业,有很多的丰富的经历,但是我发现建材行业不一样,它整个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很难找到这种专业化的人才,因为它本身是一个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很多不规范在里面,很多高层次的人才他未必进入这种建材领域去,所以这个是我们碰到的一个大的挑战。怎么样能迅速找到非常多优秀人才,然后组建一个好的团队,尤其这个团队的重组和重建对一个企业来讲,实际上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原来一个团队有自己的做法,现在新来了一批人大家完全地碰撞在一块,又要经历一个团队的组建过程,一个团队大概要经历几个过程,什么初建期、风暴期,到最后变得比较平稳,然后开始产生业绩,它会经历这么几个过程,这个过程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业绩都会有影响。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团队的建设很重要,中间也提到了人才这样的问题,汇丽重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摸索地比较成熟了,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最优秀的人才也可能不一定适合汇丽,那您认为是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汇丽最需要的呢?
黄总:你讲的这个问题非常对,甚至是我们老板在考虑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评估,是不是适合汇丽的人才,实际上这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在总结我们加入汇丽这段时间,我们也在看,在反思这个问题,包括我们的经营战略、对人才的选择,实际上最优的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是说你也根据它现在的这种资源状况,它的市场的位置,它管理的基础,面对的市场,选择最适合的经营模式和人才,所以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人才最适合?结合我们自己自身的发展来看,我觉得第一个首先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有非常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竞争企业非常多,有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我觉得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重要。第二个就是实干精神,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讲大道理,讲理论是没用的,很多是讲究实干的,象地板这种产品,我们有经销商,但是必要的时候我们也会去跑一些工程的客户,甚至我们去做一些小区,甚至我们去做一些签售,一线的促销活动。我们在上海红星美凯龙签售,我亲自在现场签。说这里需要实干的精神,要从一线开始去做,面子、身段、架子等等这些全都没用,就是你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市场做起来,所以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