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亚曦 | 解构性感,平行中国
摘要:2017年10月18日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5站主办:新浪家居 承办:简一大理石瓷砖
2017“诗意的栖居”第15站主题演讲实录
2017年10月18日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5站
『 设计的场域精神 』
主讲嘉宾:葛亚曦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5站,葛亚曦演讲视频回顾,全程实录👇
主题演讲:葛亚曦
个人简介
LSDCASA 创始人葛亚曦
2007年,葛亚曦创立了LSDCASA,通过独特创新的室内软装设计风格,示范流行之外的生活品位,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北京鲁能钓鱼台美高梅别墅、上海旭辉铂悦滨江C户型别墅等都是中国室内设计界最值得称颂的优秀设计作品。2015年,推出家具设计品牌——再造,意图通过家具重建人与生活的关系。
他一路斩获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包括英国的SBID国际设计大奖住宅类金奖,连续2年入选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赛年鉴等。
▌葛亚曦:酒店跟住宅区别在什么地方?我们公司大概在十年前就开始投入到住宅这部分,好像做得还可以,当年我讲过一个事,做酒店跟住宅好像看起来并没有十分相关联的地方,一个是在关注我希望的状态,我应该的状态,这个是指酒店,住宅空间比较偏我安然的状态,我就是我自己,我觉得这是我们讲住宅跟商业设计两个很不一样的点,它会引发出不一样的设计。
存在空间,总是体现为场所
今天是讲场域精神,有一个特别口语化的感受叫场景感,叫气氛,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讲所有的空间都可以转化,都以场所的形式存在,这是设计师最大的前提,这我是十分同意的,用场域精神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设计,是有价值和意义,我们也用同样的角度去带来我们是怎样领悟和应用这样一件事情的。
解构性感
其实我经常做的是解构性感,我猜星座是比较准的,猜星座背后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说你今天猜一个东西或者你把它归类的时候,你的信息量比别人更多,你的组织性比别人更多。
我们讲数据量,数据量足够庞大的时候,当一个人面对同类型的问题时候,你会产生直接一个感受,那叫感觉,感觉之前是理智,不能进入感观的,就不能进入理智,因为所有的思考都是以你的感受为前提,你所有的解构,你再怎么客观,你也离不开你的主观。
总体的趋势是什么?讲到空间的时候,我们讲建筑是提供场所的物,空间是十分抽象的,是三维的,场所是感受化的,是趋理论的,如果没有经验性,如果没有氛围,如果没有情绪,很难让场所这件事情发生,场所是一个空间跟人产生连接之后的结果,所以一个设计是否具备打动力,必须让这个设计完成的时候从空间转化成场所。
理性,整个设计的过程是理性的,所以我们讲解构,但你的目标是感性的,你必须把你的设计到最后一刻转化成不可言由的力量。设计师必须要有一个素养,就是不断地检验你现在这一刻的解决方案到底是不是对的,而设计的乐趣也是你每一次检验的时候你都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从“几何空间”获取“经验空间”
我们在各个不同的年代为什么做了不一样的东西,做设计永远不能离开人,如果能对所有的东西是沟通了一个无经验的人,这件事情其实无法产生连接。
我们刚才讲所有的设计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所有的主体和客体,这是基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的问题,很简单,人类在认知学里面有一个天生的功能,是寻找熟悉的信息,试图去理解它。
人类一定要用自己的经验为认知的一边去连接另外一个陌生的客体,我们的联想能力、我们的经验系统跟客体产生联系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认知,设计师要通晓自己的设计,就有机会去撬动它和影响它。
取意,平行中国
我们在尝试所谓“平行中国”,面对所谓的当代中国人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做设计要理解我们做了什么,比如它本身是一个意大利的椅子,天生是在这个土壤里长大的,我们的经验系统就是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到山就觉得写得有文化,这是我们的经验系统,设计师必须有能力去撬动这个经验系统。
在这个案子里面,我们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被遗存里面的温和、交流、尊重、多元、包容。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的场所和所有人都会有一个保护神,给他们精神、给他们灵魂。我们的灵魂就在什么地方,在于其实是基于每个参与进来的人他的审美体验去做了这样的设计,我没有去隔离他,我在连接他。
挣脱形式上迷恋中国的桎梏,用山水纹、祥云、龙纹、竹等等这些元素,作为设计“中国”的构件,其荒谬程度不亚于十年前每个人家里那根尴尬的罗马柱。只是财富标签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征。
而我们认为,生长于当下,我们的经验、认知都源于当下,表达“中国”不需要去历史里借尸还魂,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中国。
我们设想——如果没有文化断层和西方崇拜,中式审美发展到今天应该是什么模样?基于这种设想,以一种“平行”的存在,割裂传统,在方法、材料层面拆解重组,用很现代的形式,来解答传承于东方的意境,营建属于当代中国人的“中国”。
“事物的聚合”中获取“氛围”
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之后会形成特定的场合,会形成特定的气氛,每一个独特的事物单纯跟你产生沟通的时候,它其实是跟周边的事物形成聚合跟你沟通。
保利北京项目
我们很多时候在描绘很多问题,比如说空间的力量从何而来,或者说现代感从何而来,有的现代感印象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等于现代感的话,好像这件事情设计看起来就比较容易做,但事实上是这样吗?一定不是。当代感这件事情,我们其实都在关注现在的中国有的审美到底长成什么样,生活在什么空间才会开心。
过度的喧嚣和能够安然自处之间总有一个边界线,在这个案子里面,所有的一切,如果讲到设计还是要讲到解决问题的问题。我从三个角度去讲设计,第一个要解决问题是经常会面临所谓的权力、财富的时候,我们会造成一个附带不想要的结果,就是距离感。
距离感
我们经常在描述豪宅的时候,或者是说把某一个地方定在比较相对高阶级去诉求的东西,但是它却不是很符合,至少我的审美,我会认为它有失优雅、有失修养,我们在这个案子里面尝试去改变,你同样会感觉到它的力量,但是你却不会去在一些认同上有打叉的机会。
所有的材料都希望是吸光的,它们之间的质感和材质能相互交流,看似很不一样的东西却可以共同相处,它们共同相处之后得到最后的结果是很包容、很多元,边界是模糊的,不是一个封闭性的设计,是一个可延展的设计,可以接纳不同东西的设计和空间。
场域精神
场域精神,你在一个充满安静,甚至很破落的角落里面,你内心一定是安静的,你去到寺庙里面,看到这么大的塑像,你内心一定是卑微的。我举个例子,有没有见过坐在上面的佛眼睛炯炯有光的,没有吧,眼睛是向下垂的,为什么?因为它要当你跪在它前面抬头望它的时候,你会看到这尊佛在俯视你。
从左边到右边只有一个诉求,我们会认为,我们需要人进入到这个空间的时候,不是让他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出色、多么的有个性和多么的有财富,和多么的有力,我需要他看到自己能够很安然地在一个自己的空间忘掉刚才那么许多的多么,这就是你有了明确的倾向和期待,然后你又了解它,去设计这个所谓的空间所产生的一些动作,所以左边就变成了右边。
设计感性,转化建筑空间为场所
设计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很多问题并不是设计可以解决的,比如说这些,很简单,这是我们另外的一个项目。
我们就认为这是我们曾经很贵的价钱做的一个豪宅的样板间的示范单位,在座的各位可能并不是很知道它的根本性意义在什么地方,根本性意义在于所有的豪宅都是以石头、反光、后现代主义这样的语境去构筑,我们在那样的时代就觉得好像豪宅一定不是这样,这样的路径下很简单,这一类是有打动力的东西,是个性化的。
我们怎么去面对这样的一件事情呢?所有共识的东西不是你的力量来源,也不是你的素材,所有共识的东西是你的工作前提,如果所有现代的东西加起来就等于现代,如果刚才这个逻辑是成立的话,就不需要我们设计师,我们早早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除了这部分是典型的现代演绎以外,还有这样的东西被我们所理解。
在这样的角度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案子,我们在构建一个所谓的温暖、舒适、自由、骄傲的生活空间到底应该是怎样?这个主卧室拍得没有现场那么好看,现场是一个特别有让你能够心动的感觉的主卧室,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如果是女孩子我觉得她会立刻给男主人点赞,如果是男的话就觉得最好我是单身,这就是连接,这就是所谓的今天你在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沟通。
THE END
标签:
全套装修效果图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