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正被挤出中国市场主流品牌行列 穆刚担重塑LG重任
当地时间2017年2月26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举行,LG G6智能手机。
据2016年LG电子财报,第四季度营业净利润出现亏损。为止住颓势,LG电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如全盘否定过于超前的模块化智能手机G5,推出G6。
而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国,LG努力更为彻底,于2016年进行了换帅,由有着20多年丰富行业经验,曾在科龙、康佳、夏普等中外企业耕耘过的“家电老司机”穆刚,出任LG电子(中国)首席兼中国总经理。
穆刚是否能够担当起止住LG惯性下滑,完成重塑LG辉煌的重任呢?
穆刚其人
(穆刚)
在中国家电领域,穆刚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穆刚曾在国产品牌的科龙和康佳服务过,也曾经在外资品牌夏普工作过。在科龙,是穆刚职业生涯的成长期,从目前各种公开的资料来看,关于穆刚在科龙经历的报道并不多。穆刚渐露头角,并在职业生涯飞黄腾达的舞台是康佳。在深圳康佳,穆刚一路升迁,从品牌营销管理部副总监、总监,到深康佳营运管理中心总监,深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2009年穆刚在深康佳达到辉煌顶点,做了副总裁。
在2007年至2010年,穆刚一直负责康佳彩电业务。2011年,穆刚调任并负责康佳白电业务,带领康佳冰箱、洗衣机从农村向城市市场突围。在深康佳,白电业务属于边缘产业,穆刚主政时期取得一定突破,白电业务一年达到10个亿的体量。
在外资企业中的任职,LG并非穆刚的起点,他曾两进两出日本企业夏普,担任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AV产品本部总经理,直接汇报对象是夏普商贸中国总裁椋木康裕。在夏普,穆刚的职务事实上相当于夏普中国AV产品的中方一号操盘手,其权利、施展空间均大于康佳副总裁之位。夏普商贸寄望于穆刚,能带领夏普脱离困局,重振雄风。但后来夏普给穆刚施展抱负的时间并不长,不久以后,夏普被全球制造巨擘富士康收购,铁腕著称的郭台铭对夏普的白色家电、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部门进行大规模重组,夏普全球离职人员达到数千人,穆刚也随着这轮大换血再度离开夏普。
从本土企业到外资企业,穆刚经历了家电行业的从辉煌到衰落到新的消费升级机遇,并在职场上一路高歌、人脉甚广。到现在,穆刚成为LG电子(中国)首席兼中国总经理,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家电市场长期保持领先的LG电子,也正需要一个更懂中国消费者的本土操盘手,来经营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产阶层的市场,以期望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取得与其全球地位相符的成绩。从穆刚的操盘手法来看,其营销的底气在于“好产品必有好前途”,从OLED壁纸电视到Twinwash双擎洗衣机、门中门冰箱,LG电子拥有太多引领消费趋势的产品。穆刚希望加强LG品牌与产品与中国消费者的沟通,在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寻找突破点,将LG品牌“带起来”。
LG困局难解
作为韩国企业,由于业务相近和规模相当,大家都喜欢把三星和LG相提并论,尽管实际上两者差距甚大。
目前,这两家企业在中国面临着相同的处境和命运:被中国本土迅速崛起的国产品牌排挤,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这种情况在两家企业最为看重的智能手机领域表现更为凸显:三星从最高峰时期的市场第一跌到现在被挤出前五;LG更是在中国市场被挤出主流品牌行列。
手机行业,品牌对市场的掌控力,在于有没有被市场认可的“明星产品”,这是决定性因素。对明星产品的打造,除了巨额市场投入,重要的还要看其创新能力,通俗地说,是有没有承载让人眼睛一亮的“高科技”,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每次推出新品,都会把华为带进一个新境界,就是得益于明星产品的引领作用。但LG手机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乏善可陈。
曾经被LG寄予厚望的G5采用模块化,但理念过于超前,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同。LG电子2016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50万台,同比下降9%,第四季度则亏损2.6亿元人民币。媒体和业界都认为,G5是“始作俑者”。
LG目前已经放弃了G5的模块化设置,但从目前曝光的资料来看,被重新寄予厚望的G6并不会在中国市场上市。因为在中国市场上,G6仍然是一款平庸的产品,找不到让市场兴奋的“G点”——换言之,G6无法成为公认的“明星产品”。G6的背板是塑料的,机身中框是金属材质的,难以浑然天成,特别是在金属一体化已经成为标配的当下,G6目前的设计让人感觉难以提升档次。
作为LG面向2017年推出的一款旗舰机型,G6最大的败笔在于处理器,其处理器居然采用的是2016年的处理器,安装的是骁龙821处理器,而不是更新、更快的骁龙835。这让G6在2017年的新旗舰机型中丧失了根本性的竞争力。
无论是从内还是到外,都显示LG手机落后的根源:那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处处都慢人一拍。已经成为时尚消费品的手机,在市场竞争中,尤其讲究一个“快”字。创新跟不上,抢不到制高点;效率跟不上,抢不到先机。面对中国本土手机企业的快速崛起,LG和其他跨国公司一样,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环境,漫长的决策链条无法做出快速的相应,因而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或许,LG电子意识到这种大企业病,因此给了中国区总经理穆刚更大的经营决策权,特别是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采取的积极应对方法。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LG要在中国市场实现脱颖而出,或许是唯一出路。但穆刚在出席最近LG的推广活动中,情不自禁地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要重返中国市场第一。
笔者认为,LG重返中国市场第一尚为时过早,特别是在目前由于韩国部署萨德引发中国消费者普遍不满的当下。消费升级对整合行业来讲都是一盘大棋。作为LG电子在中国市场的操盘手,如何掌控局面,把LG全球产品优势转化为中国市场的执行力,是更大的挑战。
无论是穆刚也好,LG中国也好,解决这个问题,LG才会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
全套装修效果图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