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工"学术研讨会曝出重大真相
摘要: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成为本次“紫檀工”学术研讨会热议的重点,也极大地激发了专家学者们热情。会场气氛热烈,发言极为踊跃。
红木内参(hmnc2014)2月18日北京获悉,在当日举办的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成立会上,上演了最为精彩的一幕。众多学者、专家,在“紫檀工”学术研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其观点新颖、各异,旁听者连呼过瘾。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第一次将材料、历史、文博、考古、建筑等门类的著名专家、学者、工艺大师组织到一起,围绕“紫檀工”这一命题进行的最高级别的学术研讨活动,从文化、工艺、材质等方面,对“紫檀工”的文化内涵、工艺特征、工具演化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讲解,并从材料学、植物学、历史学角度,剖析了“紫檀文化”形成的脉络。
在以往,人们对“紫檀工”的认知是浅显而简单的,仅视其为一种以紫檀木为载体的加工工艺。那么——
什么是真正的“紫檀工"?
紫檀是从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紫檀应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件?
明清紫檀家具的特征是什么?
"紫檀工"为什么不仅仅是工艺上的演进?
为什么当代许多紫檀家具中的工艺不能被视为“紫檀工”?
紫檀文化挖掘和研究的思路有哪些?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成为本次“紫檀工”学术研讨会热议的重点,也极大地激发了专家学者们热情。会场气氛热烈,发言极为踊跃。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明清家具材料研究专家周默,中国紫檀文化基金会理事长迟重瑞,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原副馆长冯广平,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郭文通,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芮谦、宋永吉、黄剑、赵瀛瀛,北京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蔺明林,中华木作大师田燕波、王继众、王泽林,以及建筑、家具制作、设计等方面的专家。
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各异,体现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专家的各种观点,红木内参(hmnc2014)将陆续刊登。(文/李岩 摄影/郑昕彥)
(来源:红木内参hmn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