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设计经历井喷后需要重新沉淀

icon 2009-01-22 15:04:42
icon 0

  改革开放以后,被长期压抑的对建筑个性追求被极度释放,演变成在建筑上追求新鲜、独特、甚至狂野。物极而反、无所不用其极。而中国城市又正在经历迅速膨胀的历程,仅从1999-2004年期间,就有60.9亿平方米建筑拔地而起,几乎是全国已有建筑面积的2倍。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再加开放政策的指引,吸引来了大量的外国建筑师投身其中。以上海为例,浦西的波特曼大酒店由美国波特曼设计公司承担、对面的锦沧文华大酒店是新加坡赵子安建筑师的作品、附近的中信泰富是美国KPF所作、上海剧场是法国夏邦杰建筑师的作品、南京路黄陂路口的明日广场是波特曼的又一作品、浦东的金贸大厦由美国SOM设计、浦东机场出自法国建筑师安德鲁之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KPF在上海另一力作……在这个浪潮中,我国建筑师也献出了如上海体育场、东方明珠、新上海音乐厅移建等佳作,分别由魏敦山、江欢成和凌本立、章明等名师主持设计。我也于1984年作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个与美国建筑师在境外合作设计了上海第一幢88米高层酒店式公寓――爱邦大厦,尝试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阶段约在改革开放前20年,国外建筑师带来的新的设计理念、较自由活泼的建筑造型、高科技的配套、较职业化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市场经济概念……都使我国建筑师有所受益,不少作品也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同。但最近10年,国外建筑师在我国的某些作品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在老百姓点评的坊间俚语中更是雷人,有称某建筑为大裤衩、某建筑为大坟头……等等。这就引起业界深思:中国的建筑市场是否己成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所?一些极度夸张、形态怪异的建筑造型是否是当代建筑空间艺术的主流?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是否过时?中国建筑设计和建筑学的发展应向何处去?我国的财力物力是否已到了在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特的时候可以不再重视其性价比?

  但是,不论褒也罢,贬也罢,我认为我国建筑设计界历经了最近30年的井喷后,现在可以静下心来,作些基本理论探讨,作些建筑美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关人士也可作些总结,肯定成绩,检查不足,探讨一下近10年来设计界的经验和教训。

  主持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30年,以及室内设计飞速发展的10余年,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刘家仲: 人性的解放、人情味的回归、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尊重,设计大环境有所政善。规划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服务受到理解和不同程度认可,英雄有用武之地!遗撼的是劳动力仍属低廉。

  主持人:您是建筑设计出身,也一度投身于室内设计,当初是怎样考虑的?您怎样看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融会贯通的意义所在?

  刘家仲: 当年转行玩室内,客观上是因为原所在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人际关系复杂、有人将政客手腕用于业务工作中,逼得我走投无路,只好离开。而沪上由中建总公司控股的第一大中外合资装饰公司及其设计所急需一位总工,邀我参与,适逢其会。而主观上我一直提倡建筑师要懂城市规划、会做室内设计、更要兼做教学工作。懂规划能让你掌握宏观的空间艺术,做过室内设计会使你的设计观念更细致,教书育人会逼使你掌握更新更全面的建筑理论。

  在做室内设计的五年中,主持过波特曼大酒店、兰生大酒店、丝绸之路大酒店、中百一店、中百六店、地铁商城……等工程。通过这些实践,为我在以后十几年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思考问题更深入、更人性化,故在近年主持和主创的建筑设计作品频频获奖,我想这也许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