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阳光建成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4月29日,作为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开创者,清华阳光在北京生产基地内隆重举行了《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落成暨创新成果发布典礼》。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教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昌平区副区长周云帆、南非驻华大使Langa、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泳霖教授、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研究员、清华阳光公司董事及首席科学家殷志强教授等多位各级领导、行业协会及技术专家、媒体记者代表、同行企业代表及优秀代理商代表等,多方人士齐聚一堂,探讨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生产技术升级之路。作为此次发布典礼的东道主,清华阳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成为一大亮点。
生产技术自动化升级献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在清华阳光持续产品技术研发的背后,业内人士惊奇的发现,通过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清华阳光不仅打破了太阳能光热产业生产技术研发的30年冰封期,更是率先完成了规模化生产至工业化生产的升级。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教授向现场嘉宾介绍,在胡锦涛总书记庆祝“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全国高校步入了教育发展的新时期,而作为中国“产学研”结合的典范,清华阳光则以技术创新为清华百年校庆献礼。
“近几年,清华阳光相继研发出双腔多靶大容量磁控溅射镀膜机、集热管全自动封口机、玻璃热管冷凝端全自动对接机、玻璃热管工质自动灌注机、集热管环型全自动排气线等集热管生产设备,以这些新型设备为主体,清华阳光打造出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在典礼现场,作为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教父级人物,清华阳光首席科学家殷志强教授详细介绍了新生产线的技术情况。
与会领导为“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剪彩
对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来说,“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究竟意味着什么?清华阳光总裁吴振一用更加形象的语言阐述了新生产线的实力。“新生产线克服了玻璃加工行业、磁控溅射膜层制备以及真空的获得与保持中的许多难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现了集热管生产从半自动化乃至手工方式到全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形象的说,清华阳光将现代工业的精髓――自动化率先引入到太阳能光热产业。80%的自动化生产率,在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得集热管年产能达到一千万支。”
多方把脉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生产技术创新
在典礼结束后,现场嘉宾在吴振一总裁的引领下参观了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上的真空管清洗、镀膜、封口、灌注、烤消等核心环节自动化,完全摆脱了传统生产模式对人工的依赖,令所有嘉宾叹为观止。参观嘉宾不时停下脚步,详细询问生产技术创新的细节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南非驻华大使兰加。据了解,太阳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和南非加强政府合作的重要领域,从中国太阳能行业来说,只有清华阳光这样的国有控股且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才有能力承担起技术交流的重任。
现场嘉宾参观“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早在此次典礼举办之前,中国太阳能协会领导罗振涛就参观了清华阳光生产线。继而,在《清华阳光太阳能产业技术发展论坛》上,罗振涛向媒体表示,清华阳光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方向。手工作坊、半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从行业发展初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规模化生产不等于工业化生产,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技术30年未作革命性改动。可以说,是清华阳光率先打破了行业生产技术研发冰封期。
行业专家探讨太阳能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与会的太阳能资深媒体记者评价,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时代”优势的减弱,依靠人力成本优势的传统经济模式亟待改革,对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来说,对工人技能的依赖也会阻碍产业发展。清华阳光建成了目前行业内产品性能最优、设备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强、生产效率最高、生产耗能最低、产品质量一致性最好的生产线,无愧于“全球首条”的称号,更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行业专家指出,如果说产品技术是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生产线则是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核心生命线,通过此次装备制造集成升级,清华阳光推动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由规模化生产进入到了工业化生产。在价格战、作坊品牌、概念炒作的误导下,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发展渐失理性,清华阳光生产技术创新为行业建立起了新的竞争壁垒,没有跟上生产技术升级步伐的企业或将逐步被淘汰,新一轮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