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寻找中国好建筑"主题论坛上海站顺利举办

icon 2013-04-04 12:29:24
icon 0

摘要:4月3日下午,由a+a《建筑知识》杂志主办,bobo陶瓷薄板支持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主题论坛于4月3日在上海老码头壹号会所隆重举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乡建设成就巨大。由于速度快,经验少,在城乡建设中存在着追求形式、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等问题。虽然我们建了那么多的新房子,但没有形成中国当代主流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一些地方盲目追捧和效仿“高大奇异”、“追求形式”之风,甚至误以为这就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和方向。这不仅是个遗憾,也反映出我们在建筑创作和建筑实践中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的建筑到底要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

2013
论坛现场

  作为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中央级期刊,a+a《建筑知识》杂志有责任不断与时俱进,以普及建筑科普知识为基础,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倡导生态和谐,关注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等各个专业,以提高本土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己任,为促进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深远发展不懈努力。基于此,由a+a《建筑知识》杂志主办,bobo陶瓷薄板支持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主题论坛4月3日在上海老码头壹号会所隆重举办

2013
建筑学家齐聚一堂

  此次论坛围绕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在深入交流探讨十八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来自建筑界、设计界的1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什么是中国的好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为大会致辞: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建设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方针,我们举办本次科普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到处是新的房子、新的街区、新的城镇。城镇化建设又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是世界上建筑结构超高层建筑等最集中的国家,每年建筑开工面积都在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尽管房子盖了不少,但千城一面的现象很严重。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发展的无限性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矛盾,中国建筑师、规划师肩负着呼唤城市的重任。好的建筑究竟是什么样,要符合怎样的标准,我想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有不同的评定标准。

2013
现场新品展示区

  我认为好看、好用是评价好建筑的基本要素。什么叫好?不违反规范,不造成浪费,不破坏环境。所以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要好看、好用,而且还要耐看、耐用,要建得起,用得起,要考虑到建造成本。还需要加上三个字:可持续。建筑首先是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实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四点是我们要追求的。好的建筑需要建筑师不断地努力实践,也需要更广泛的人群来了解。我们要为建筑开创和公众交流的空间,让人们了解建筑师,在评判建筑的时候不仅仅从建筑的外观出发,科普活动正是从这个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建筑的评价标准。

2013
嘉宾签名墙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普及建筑教育的新传统主义。如何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我们将会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这些问题应该从学生教育开始,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和观点,我们希望在寻找中国好建筑的过程当中,让大家重新认识建筑,认识我们的城市,领悟到建筑的本质和精神,发展和繁荣建筑文化。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齐康院士: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我的建筑梦”。梦有好梦,也有坏梦、恶梦。我认为当前有三个大前提,一个是全面地实现小康社会;第二个大问题是经济上的转型;第三个大问题是全球气侯变化,节约能源,低碳,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达到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来我大概进行了两百多个工程。实施当中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这里有五点体会跟大家报告一下。第一个体会,就是要有诚信的甲方,平等公正地对待我们的设计人员,不拖欠款项,这些大家体会很深。第二个体会,规划设计人员同样要对甲方诚信,对城市负责,要有优良的设计。第三个体会,经常碰到一个困难就是地方官员不公平、公正地对待方案的选择。第四个体会,就是甲方和乙方要互相尊重,整体地得到美的转换。第五,对待国外的建筑好的理念要吸取,但不好的要摒弃。

2013
认真交流

  我经常跟学生讲四句话:第一句话,不研究城市不是完整的建筑师,所以建筑师一定要有研究,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地区的特点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第二句话:建筑师一定要下功力,我觉得要热爱工地,因为到了工地才可以解决真正的问题。第三句话:科技发展非常快,非常迅速,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层出不穷。建筑在技术上已经开始往前走了。过去是现行的建筑,现在发展到了非现行建筑,人们可以自由策划建筑的形象,但建筑还要有建筑的语言。我觉得要考虑自己的语言、地方的语言,包括各个民族的优秀语言。第四句话:普及建筑文化。建筑知识很重要,我当时写了一个打油诗,当前的城市高楼林立,龙飞凤舞,布局散乱,污染严重。像北京雾霾天气严重,在全球气侯变化的时候,要用新的观念再看一看,旧的观念有了变化,思想就有了变化,所以时代给我们一个非常的任务,怎样看城市,怎样看建筑,怎样看传统,怎样看未来。所以要传承、转化、创新。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新技术所所长杨建荣先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跟建筑界的大佬聚集在一起。想跟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我们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动态。第二个,现在国内推广的评价体系是怎么样的架构。第三个,现在国家有些动向,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

  刚刚拿到建筑节能的年度报告,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建筑的运行能耗占到全社会用能的大概20%左右。如果考虑到建筑当中的建材或者其他消耗可能在1/3到4/5的情况。这样的前提下建筑师以后的任务、责任会很重,怎样把建筑方面的消耗降低,绿色建筑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

2013
PPT展示

  2006年出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中对建筑有一个建议,指的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尽量地节约材料、水等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适用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的建筑。这是理想绿色建筑的定义。

  这个定义针对6个方面技术提出要求,包括:土地、能源、水、材料、环境和运营管理。在这6个方面中分别设置了一定的指标,就是必须要达到的一票否决性指标。还有一般性的,可以做选择的。这些绿色建筑的角度跟建筑师的创作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建筑的考量。

  从所涵盖的建筑体制构成来看,美国不是从建筑的类型出发,而是偏重于新建建筑,或者是建造的既有建筑,或者是建筑的装修、建筑的区域。而我们国家的建筑评价标准体系跟建筑的类型相关,也跟国家的地方相关。评价方法,在LEED当中是各个技术点来作为加和,以加和的结果来判断级别。我们国内标准包括了各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最低限的要求。评价标准方面,我们用国家相关的标准,而美国用LEED标准。设计阶段和运营分两个阶段:预认证和最终认证。最终认证是施工竣工。而我们国家的运营是建筑运行长达一年以后才得到运营认证。

2013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 陈雄先生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陈雄先生:我想把项目创作过程当中的思考跟大家做分享。建筑和人的关系怎样?建筑应该是城市的什么角色,应该怎样与环境生态和谐,中国的好建筑师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无论它拉得多开,肯定有建筑的特点在里面。

  对于潮汕机场项目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应该关注,既然它是门户,应该是现代功能的,同时又有潮汕地区的特点。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机场当局、航空公司要好用、高效、安全,这是运营设施,主要是好用的部分。对旅客来讲,要便利舒适、方向要清晰,这是很重要的本源。

2013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 张峰先生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张峰先生:觉得现在中国说成功的元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基于这个传统观点,我们认为一个建筑,一个好建筑应该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天时就是建筑认同感,地利就是建筑的融合力,人和就是精神。第一部分,建筑的认同度。我觉得好建筑,应该仔细研究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社会活动等产生的呼应,能引起城市的价值认同感,让大多数老百姓都接受的才具备好建筑的特征。第二部分,地利。讲究的是建筑的融合力。做一个建筑设计要很好地研究它所处的城市、环境,所处的环境要做到跟周围的环境自然融合,并且能够提升周围的环境。第三部分,人和。就是讲讲建筑的精神力。现在比较讲正能量。这个建筑你不看也得看,看也得看,有一个正能量更加好,这是建筑师应该做的。

  建筑师要引导系统的建筑设计,不光做建筑设计,还要把室外的景观设计和室内的精装修设计一块来做,室外、室内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把创作思想一定要控制到位。现在很多设计没有话语权,但可以引导一些好的业主和领导来创作精品的建筑。

2013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龙惟定先生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龙惟定先生:讲到住宅对能源方面的需求,有两个词,DEMAND和NEED都是需求,DEMAND带有些个性化的色彩,因此并不一定可以实现。通过努力、通过机遇、机会可能会实现。

  安全之下是环境,环境包括了室内、室外,健康性、舒适性,以及怎么跟环境整合。昨天参加了绿色建筑大会,我们的秘书长就讲了一句话:“人在自然之中,不是在自然之外,更不是在自然之上”,以前很多理念是在自然之上,人要在自然之中。

  我们应该研究什么呢?以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标准来引导人的节能行为。比如说一个小区把道路设计得很好,人可以步行,慢行交通。如果很舒适、很方便的话,自然不会开汽车,自然会节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节能,而不是说限制这个行为,限制那个行为。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教高工蔡镇钰先生:在比较早的年代,建筑很注重立面,又很注重空间。我提出了一个叫对城市也好,对建筑也好,要用环境的要求来做。我们现在总是把美观放在第一位,我提出来现在的形式与设计环境应该是生态技术的整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从广义上来说,因为民族有特色,首先它有文化,第二有居住地方的生态特色。我认为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我自己创作过程当中也是这样的立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汪孝安先生:

  我觉得绿色并不遥远,只要去关注、去努力,绿色不仅会带来愉悦的感受,也会创造出可持续的地球环境。我们比较提倡的绿色建筑要尽可能多地采用节能技术,对自然环境的营造等。申都大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形态,它是一幢旧的办公楼,再早是厂房,这个空间比较压抑,采光也差,基本上是基于如何让未来在里边办公的人比较舒适。

2013
嘉宾致辞

  上海方大设计建筑事务所副总建筑师魏禧先生:引用马里奥博塔的一句话:“现代建筑的设计更强调人与环境,是和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建筑和区域环境的关系,需要还原人开放式区域空间而不是一层层的封闭。”

  会上虽然每一个人的声音不同,但是可以找到一种共鸣——为了努力寻找一种方向。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嘉宾有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齐康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新技术所所长杨建荣,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龙惟定,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陈雄,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张峰,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教高工蔡镇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汪孝安,上海方大设计建筑事务所副总建筑师魏禧等。本次论坛认真讨论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拓展了行业视野,开启了设计思路,进一步提升了本土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社会地位,扩大了建筑行业的影响力,拉近了建筑专业和公众之间的距离。大家共同的声音是:未来要以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为主导方向,将建筑科普工作进行到底。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