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 | 赵健 同中求异的减法设计之道
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榜由新浪家居发起,为推动中国室内设计中坚力量上升发展而发起的设计人物评选活动。2018年第二届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榜从北京出发,足迹走过了北京,沈阳,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成都,台北,杭州等城市举办十强榜单发布仪式,同时我们将在长沙,昆明,宁波等城市,进行线上评选和榜单发布。全国榜单将于2018年11月全面启动,2018年12月在杭州举行全国榜颁奖盛典。
2018年8月24日,中国室内设计新势力榜——广州&香港双城榜单发布,我们邀请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健先生作为评审和演讲嘉宾出席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演讲嘉宾
嘉宾介绍
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环艺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室内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政府城市规划与设计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美国华盛顿州伯林翰市荣誉市民;亚洲基础造形学会执行主席。
多次担任各种国际性的重要赛事和项目投标的专家组成员,他对设计的发展有着独到深刻的研究。
63岁的赵健先生,现在依然活跃在国内设计教育一线,作为中国设计行业最早的先行者之一,他见证了当代设计在南中国广阔而新鲜的热土上生根发芽的过程,是中国华南设计的推动者和传承者。
演讲实录
今天新势力榜所有获奖设计师都是10年左右的从业经历,都是40岁以下的年青群体,我呢,63岁,63岁要对付40岁以下的人其实很难的,为什么难呢?在我们读书的年代,我们学的专业,我们需要有一本书,需要一个偶像,需要一个公司,以这样的方式来走向我们从业的道路,而今天40岁以下的设计师完全不需要经过我们所讲的过程,因为才需要一本书吗?才只能有一个偶像吗?笑话,需要进学校吗?需要,其实也不需要,需要公司吗?不需要。所以今天40岁以下的设计师是处在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以多种选择为环境的这么一个世界。严格地讲,这个世界设计已经不再是由少数人拥有的所谓专业了,设计,已变成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现象级的人们的需要。
我们如今大谈设计是专业,然而我们心里面都知道,设计不仅仅属于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对设计说出个一二三,几乎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过设计的一些过程。正因为这样,所以今天以设计作为职业的在座各位,必须以新的方式去看待什么叫做为我独有的设计,否则的话就麻烦了。
时代在进步,面对这个进步的时代,我们40岁以下的设计师该做什么呢?这次参加比赛的20多位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我们坐前排的几乎都看过,我也看过,我作为评委来来讲讲我看过的作品之后的感觉。
第一个,我们40岁以下的设计师们对于如何参赛已经显得很有经验了。比方说大家也许没认真想过,送上来的作品给评委留下了几个印象,第一个,我们特别重视参赛作品的现场拍摄,几乎每一个参赛作品的现场拍摄图片的质量都跟专业的摄影师的摄影水平不相上下,换句话讲,40岁以下的设计师已经把参赛作品的质量50%都寄托在图片上,大家不要认为我这个话是批判,没有批判,我是在表扬,换句话讲,我们的质量是设计时时存在的物理空间,它的价值需要通过好几个渠道才能呈现价值,其重要呈现的一个价值就是所谓的获奖、参赛,让评委们在最短的时间寻找它的价值,寻找它的差异,寻找它的渠道,寻找它之后突破的方向。
我们设计的物理空间必须把它压扁,扁平,虚拟,成为一个图片之后才能呈现出它的价值。这点我想表扬参赛作者都做到了,做得还相当不错。我相信40岁以下的参赛设计师,在有闲暇的时候一定走遍全世界,尽可能在世界各地走走,去看看那些大师的作品,我相信其中有相当多的设计师,当到了日本,到日本中部,到关西,一定会去看安腾忠雄的作品,很多人会认为那些作品远不如我们在安腾忠雄作品集里看到的漂亮,应为物理空间的室内设计作品,他很重要的传播价值和它的学术价值是需要超脱物理空间去获得的。所以,参赛作品给评委留下的正面的印象。各位知道我们设计的价值有时候需要从三维变成二维,从立体变成平面,从不可移动变成可移动,从只是想用变成可以传播,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个,我想40岁以下的设计师,你们的职业道路还很长了,至少20年以上,在这20年,我们怎么样使得自己的状态,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形象能够抽离出全民设计这么一个状态,很显然我们要走得更高,要走得更加有差异化。
我现在在这里给大家做以下几个建议:第一个,我们身在职场,面对设计材料,面对参考资料,面对市场趋势,面对成本控制,面对时间要求,我们心里面可能首先要装的是一个关于设计的认识论,认识说得虚一点就是我们要去处理对象的新与旧的认识。设计过程和设计手法之外,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设计师在处理日餐各种元素之后如何拿捏日餐元素当中的新与旧的关系和权重。
正如德坚先生所讲的,这个麻绳是有意无意,或具像,或写意地做一个鱼的形象,这个鱼又介于新与旧之间的某一个状态,就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在解读,包括德坚先生自己创作的时候,我们有几种解读方法,一种是他这样做我也这样做,他这样做我不这样做,他这样做我参考这样做,他这样做我借鉴这样做,可是我刚才的建议,是要透过德坚先生的案例能够上升到认识上面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对一个设计,我们首先要在认识论上做怎么样的处理,怎么样在新跟旧之间切分成很多单元,切分的过程,从而在每个单元中注入我们的创造。这是关于认识论,新与旧。
第二个,我们在设计当中还要在方法论上面要有所着力。什么是方法论?总体来讲,就是我们对一个案子,对于一个空间,对一个材料,对一个特定的家具,我们所处理的力度,朝这个方面用力,最后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可逆的是非物质性的做法,非物理性的处理。
再回到我看了20多位参赛设计师的作品,我留下了另外一个印象,我想说,这些设计师的参选作品当聚合在一起,让我看到了大家的智慧,这个智慧首先是看大家眼见之开阔,可以这样讲,作为评委,我们面对各位的设计,我们几乎想不出各位的设计作品上还差什么,还是明显的不足,几乎找不到,这个背后显现了中国设计的飞速发展。
我想说设计之海无边,回头是岸,每位设计师面对设计的案子是把各种元素无所不用其极,总体来讲我们今天的设计习惯于用加法,我们几乎忘了,我们或者不敢往减法走一步,我想说,我想说我们需要用减法,要在减法上面要做一些功夫,这是我给各位的建议。
再有,今天的设计师,尤其作为这20多位设计师所送上的作品就类型来讲大概有以下几个类型为主,售楼部、样本房、餐厅、和家居设计,都是甲方为主,我看到了参赛设计师的不容易,因为这四类设计,比方说售楼部和样本房他们以自己的经验来决定怎么干的,不可为,不能抗拒,不能违反。
最后一种关于家居,家庭的女主人在找你做之前,都找过好多人看过了,都不不知道看了多少样板,她的要求是一,心里想的是三,另外两个是不说出来的,要你猜的,所以大家非常不容易。
也正因为这样,我在想我们的设计师除了面对电脑,面对形象,面对空间,面对经济指标,面对进度,面对时间,要做实实在在的我们所讲的所谓的设计之外,我们有更多的设计的提升,提升的空间靠的是设计的策略,设计的谋略。我只想建议各位年轻的设计师好好地在设计策略和设计谋略上做尝试,说心里话,各位的参赛作品拿上来之后我几乎看不到有明显的狭义上的错误、缺点、空白等等,都没有,可是我相信路走得还是蛮艰难的。
为什么艰难呢?就在于,第一个,我们今天大的设计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空间;再一个,今天的设计,已经不是一个专业,他属于一个现象级的状态,谁都可以说设计,今天全中国城市人口没有人不懂吊顶两个字,每一个家庭,在装修房子的时候说的第一局话是把那个墙拆掉,今天任何一个家庭的主人几乎都懂得什么叫地砖、瓷砖,正因为这样,我们今天40岁以下的设计师的路是艰难的,因为设计行业也存在非常厉害的瓦太效应,强的跟强的,强的吃弱的,幸亏有房地产,否则今天在参赛项目中的售楼部,样本房就没份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设计师要做功课,远远不止于狭义上的设计,正因为如此,我想给大家讲讲当跟业主,跟甲方相对应的时候,除了讲形式,讲元素,我们还有什么可讲的?首先业主给你提的设计要求,40岁以下的设计师除了讲好好好、是是是之外没有其他话好讲了,你说不能、不行、不对,你敢讲吗?一般不敢讲,可是这个是是是、好好好讲完之后怎么面对是一个关键。我想作为设计师来讲,尤其40岁以下的设计师来讲,我们心里面首先要把设计看成是为他人设计的,不是为自己设计的,这个非常重要。在骨子里要觉得这个问题,那就是设计不是我的,是他的,这个非常重要。可设计要得什么呢?我要得的是设计报酬,正因为如此,我喜欢,我认为这两个词汇对40岁以下的设计师来讲要从骨子里去掉,可是业主认为,他喜欢的是什么呢?你可不要完全相信甲方代表告诉你的话,业主告诉你的他喜欢、他认为是表象的,他希望你给他的是透过他喜欢、他认为你去揣摩他的深层需求,这才重要的。
第二个,如果说我们跟业主对话的语言系统完全是关于设计的,我们的路会越走越难,相反如果我们设计师或多或少离开我们过去的设计背景,所谓的设计学院毕业的,艺术学院毕业的,暂时离开这些东西,然后对于策略的、商务的、标准化的设计的知识掌握得多一些,我们跟业主对话的时候我们的话语,我们的语境会大大发生变化,会真正地离为他人设计更近一些,很可能会这样。
再有,在今天这个时代,在设计,在空间设计这个大的产业链里面,有这几个趋势,今天参评的20多位设计师,总体来讲,我们要处理的作品无外乎是两块东西,一块是对已有的既成空间的改善问题,就是美化问题;
第二块,在家具商,厨具商提供商里选择各种元素来重新组合在空间里,这是做的第二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在各位现有的成就下,我想提两个建议,一个建议,那就是在现在的参选作品中,关于对既有空间的完善美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们的类型化的痕迹太重,而标准化、批量化、魔术化、互换性这些业主所需要的,跟产业相关的力量花得是不够的。第二个,关于空间里的家具、成色、软装,就现在来看,似乎走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过于系统化,一套家具,一套软装,过于系统化,另外一个极端是过于零碎化,不系统化。问题在哪里呢?就在于我们对于何为售楼部,何为样本房,何为住宅,何为餐饮过于类型化,类型化今天没问题,明天也没问题,但当我们还有二三十年的职场之路的时候,问题一定会出来。所以面对每个具体的案子,我们可能在着手做平面之前,我们可能要增加另外一个环节,所谓的主题演绎,和空间的固色板,有可能超越类型化,有可能逐渐形成我的叙事方式,我的表述方式,我的选择方式,我的控制方式。
谢谢大家!
END
扫码查看第二届新势力榜详细介绍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