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雅之:用一生来追求美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黑川雅之先生,他亲切幽默;更让人敬佩的是,一位拥有无数傲人成绩的大师巨匠,年逾古稀却一直保持着对设计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
美是什么?相信大家在梦里或现实中有过无数次的幻想,或柔美,或妖娆……但在黑川老师的采访中,对美的理解却让人大吃一惊,最初听来还有那么一点点惊悚。他说:“美是寂寞的。美无法从悲伤中挣脱。终极的美应该就是死亡。”
天津印象
城市很美,更或说“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天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城市,虽然我也喜欢北、上、广,他们各有味道。但在天津,有我当下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据点,感情由此越来越深。其次,我喜欢有喜欢的人所在的城市;这里还有很多我喜欢的人。城市的大小也刚刚好,在日本,我主要以东京为活动的据点,东京更像北京上海那样过于庞大。
天津另外一个魅力就是水。这里面临中国唯一的海域——渤海。还有一条叫还和的河流链接着海域河。在风水里,水也是很重要的。对于生物来说,水占体重的60%,水是生命能否存活的要素。”
美的理解
美是寂寞的,终极的美应该就是死亡!
“美丽的东西在不断变化。海河的波光,还有空中的白云都是不相同的。源源不断流淌而过。心灵深处的一丝莫名的寂寞和孤独感,简直就像是海河上流淌的光线一样,总是在变化不一。
如果说有日有月,那么我的心情总是月亮。如果说有光有影,那么我的心情总是影。月亮虽然不会灿烂发光,但绝对不是一个悲剧性角色。虽然影是昏暗的,但也绝不是心情失落的昏暗。人心不定,欢愉也会逐渐退变成寂寞,寂寞也会从另一面带出奇妙的美丽。
无论是日本的歌谣、韩国的流行乐,或者中国往日的民间歌曲,即便是欢乐的歌曲也能听出一丝丝的悲伤。这种欢乐并非太阳的光辉灿烂,而似夕阳那样虽半遮面,但余晖不减。大致看来,大众歌曲所唱的尽是人类的无可奈何与宿命,充满着人们力所不能及的悲伤。
在自己的身体内感受自然,其实是说,自己就是自然本身。自然要呼吸,生死会反复。正是这股强大力量支配着自己的感受,让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悲哀。日本的美意识被称作“侘寂”。“侘”为寂静冷清,“寂”是孤单凄凉。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死宿命决定着价值的中心。
就如日本的剖腹、还有情侣间的殉情,并非是一种自卑,只是为了追求一种美,和表现一种美。”
混沌中的梦蝶庵
黑川雅之写给中国文化的一封情书
“梦蝶庵的家具和照明器具都是为了这栋建筑而专门重新设计的。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世界观“天圆地方”。“天”用白色墙壁作为天井,“地”用黑色木地板来表现。在这个天地里,收集着流入中国的多样文化。这栋建筑里有宋朝的绘画、明朝的家具、波斯的地毯、西藏的唐卡等等,今后还会收藏更多。这些多样文化以这种混沌的状态放入梦蝶庵,我把它称为“对中国文化的情书”。
在梦蝶庵,用曼陀罗的方式,用多个维度探索围绕着人的诸多概念。比如:天-地、气-水、空-土、风-海、记忆-愿望、这里-现在、死-生、男-女,等等。水和海用挺远的水池来表现,气和风用开放性的交错物件来表现。梦蝶庵的建筑还按照能够舒服通风而设计。
这个梦蝶庵的世界里有死和生,有男和女。心里的记忆和愿望是矛盾的存在,并由“这里”和“现在”支配着。
用肢体感觉来捕捉空间思想——虽然不素,但是很好。单纯用原始性、初始性的概念去理解梦蝶庵的建筑,这才是自然思想的真正内涵。”
传统中探寻美
留在记忆里、东西里的美就来自这里
“传统是过去的回忆,在已逝的记忆里可以看到很多与人类本质相关的美。美在逝去的载体里才会体现出来。说“死亡是终极的美”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也就可以理解所谓“记忆的积累就是文化”。
面对传统,我经常怀有这种狩猎探寻的心境。从革新的角度去回首过去,从过去中寻找美的原型。正像捏人那样,从传统的外部进入去探寻美。
我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来探寻,但是回顾一下,这其实也许更应该是亚洲的自然思想。我发现自己思想的一种普遍性。传统的美意识里也可以发现这种普遍性的美。在过去里面,倒是可以令人惊讶的发现很多现代的美。
在向前革新的同时,在自己的心里发现美的普遍性。像魔女般被美的力量所摆布,这对美的狩猎者来说也是一种愉悦。”
黑川雅之
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著名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他的作品列为重要馆藏物。他设计的作品主要有灯具、照相机、饰品、手表、工业产品等。
作为日本建筑和工业造型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今年70岁的黑川雅之本身就像是一部活的工业文明发展史。“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如同一个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不断探索,寻找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