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家06|杨明洁:我思故我在
摘要:作为一名设计师,设计是杨明洁思考的方式,也是他思考的结果。从“板凳上的风景”到“榫卯的重构”,再到即将于苏州开幕的“虚山水”庭院,他的作品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对时代的思考,也呈现了设计之于今日时代的使命。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尽管这句回荡了好几个世纪的名言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但必须承认,思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思考不一定会改变什么,但不思考一定停滞不前。
当时代发生剧烈变化,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坚持思考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杨明洁就是一个一直在坚持思考的人。
新浪潮·设想家
Sina Trend Desigh Thinker
▼
杨明洁
著名设计师
YANG DESIGN创始人
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在浙大与中国美院完成七年学业后,获德国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留学,完成德国工业设计硕士学位后,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囊获了包括德国红点、iF、日本G-mark、美国IDE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及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在内的上百项大奖。2005年创办YANG DESIGN,迄今成为中国最具前瞻思维的设计顾问公司。2013年投资创办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2015年创办生活方式品牌“羊舍YANG HOUSE”。
“基于中国的文化,我们如何去看待设计?”
“设计能否改变社会?”
“历经文化断代之后,华人的身份认同在设计中何以体现?”
作为一名设计师,设计是杨明洁思考的方式,也是他思考的结果。从“板凳上的风景”到“榫卯的重构”,再到即将于苏州开幕的“虚山水”庭院,他的作品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对时代的思考,也呈现了设计之于今日时代的使命。
越是光芒万丈,越是奋发图强。杨明洁曾两度获《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以及《新周刊》中国最具号召力设计师,囊获了包括德国红点、iF、日本G-Mark、美国IDE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在内的上百项国内外设计大奖,但这些荣誉已经不能再点燃他的兴奋点,于他而言,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被很多人使用,才是更让他感到有成就感的事。“奖项是外界对我的一个肯定,我当然很开心,但这不是最重点的。最重点的在于我是否不断有更好的作品产生,是否对得起外界这样一个评价。”
带着“中国最当红的工业设计师”光环,杨明洁选择负重前行。
融合了德意志逻辑思考与中国人文精神的设计理念,使得杨明洁成为了包括波音、博世、NATUZZI、可口可乐、Steelcase、三宅一生、swatch 等众多国际品牌的合作伙伴,从眼镜箱包到飞机内舱,从家居产品到智能硬件等领域均有高品质作品呈现,这也造就了杨明洁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但他的设计不止于商业。多年来与绿色和平、壹基金、亚洲动物保护基金所合作的系列公益项目,体现了他作为设计师所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今年8月九寨沟地震,他设计的救灾帐篷就解决了无数灾民最迫切的需要。“当设计师的眼界提升到整个人类社会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一些地方更需要设计。”杨明洁认为,好的设计并不是富人的专享,而是以不同形式触及到每一个人,人人都能享受到好的设计。
语 录
“ 对我而言,设计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事,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 有时候我们喜欢特别繁复的表面显现的那种美学,这其实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
“我不希望我们的设计出来之后,很漂亮,但是被人家评价为这个很日本,这个很德国,这个很北欧,我希望去创造一种中国自己的美学,但是这个过程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它应该自然而然诞生出来。”
“ 当设计师的眼界提升到整个人类社会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一些地方更需要设计,也就是消费者不能够自由购买的产品领域。”
“一个优良的设计应该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它应该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
对 话
设计四维论
新浪家居:在您所设计的产品中,您个人最喜爱的或者说感情最深的是哪一件?能否介绍下这件产品背后的故事?
▌杨明洁:目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榫卯的重构”系列。这个系列产品最初源于南京的一个公益项目“稀捍行动”,他们邀请了全球一些比较知名的设计师参与项目,选择一种南京当地传统工艺进行重新设计。在四种传统工艺当中,我选择了榫卯,因为南京是明代的古都,而明式家具其实代表了中国家具设计的一个高峰。
榫卯是中国特别典型的家具制作工艺,在设计的时候,虽然用到的是传统的榫卯工艺,但是我不希望结果是很传统的,所以这系列扶手椅的外形很简洁很现代。这也很符合羊舍自身的一个理念,即“物的舍之美”,舍弃外在空洞、喧嚣、符号化的表面形式,解构表象背后器物诞生的逻辑,然后用设计的方法重新把它演绎过来,构建更高级的当代生活美学价值。
△“榫卯的重构”扶手椅 by 羊舍
新浪家居:您的作品中不乏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比如您刚提到的“榫卯的重构”系列扶手椅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那么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元素对当代设计的影响?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
▌杨明洁:我认为可以从个体、族群、国家、社会这四个不同的层面来看,也即我提出的“设计四维论”。首先是第一个层面——用户。从视觉层面我们要有高品质的美学价值,从用户层面我们要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很好的人体工学、人机交互等等。设计师首先要从一个个体的“人”出发,去考虑一个好的设计怎么样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
第二个层面,从族群的角度,考虑这个产品和用户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一种身份认同。
第三,国家的层面。设计的国家性是存在的,但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比如日本的极简是源自于400年前千利休的Wabi-sabi(侘寂)茶道,它强调一种静寂美学,源自中国的禅宗,影响到日本很多当代的极简设计。再看德国的极简,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包豪斯,它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为什么包豪斯提倡极简?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所有的产品都是机械化大生产,也就意味着一个形状必须复制几十万件甚至几百万件,这时候就不能像手工艺时代那样有非常复杂的曲线,它基本上都是直线条,所以工艺技术的革新导致了西方的极简美学,而这个极简跟日本的极简是不一样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又很有意思。中国很早就有了筷子,然后传到了韩国、日本、东南亚。其实从使用方式和形态上来讲,中国的筷子都是极简的,那这个极简是不是就源自于中国?其实也不是,我觉得每个国家或者地区,它的风格其实是受历史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当地族群审美的影响,慢慢地演变过来的,所以它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不应该是刻意而为之的。
但是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好像我们都不不太觉得极简是一种更高的审美,我们喜欢繁复的,喜欢外表显露的,喜欢贵重材料堆砌的东西,我们认为那个才是有价值的。这其实就回到我讲的中国设计断代的问题,这点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中国近现代没有经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否我们的审美还部分地停留在手工艺时代?极简其实很难做到,但我总觉得极简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价值。有些时候我们喜欢特别繁复的表面显现的那种美学,我觉得它其实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我们希望表达一种富足感,因为我们贫穷的时间太久了,近两百年整个中国都是贫穷的,当你足够富足的时候你其实会做减法。我们现在正在做减法。中国接下来会面临一个文化复兴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会重新去回顾,比如说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国画当中的留白,它们都是以极简为美的,其实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理解了我认为更高级的那种极简的美学。
△杨明洁 x 轩尼诗中式餐具系列
新浪家居:据了解,您一直在思考“设计能否改变社会”这样一个议题,其实从您的行动中可以看出您心里的答案。那么在您看来,设计的力量体现在哪些地方?
▌杨明洁:这个议题对应我刚才讲到的“设计四维论”的第四个层面,也是最高的一个层面——社会。当我们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如何看待设计?前三个层面我们往往针对的是消费者能够自由购买的产品,它背后其实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和商业的驱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设计师的眼界提升到整个人类社会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一些地方更需要设计,也就是消费者不能够自由购买的产品领域。
比如说我们的公益项目、社会公共设施,它往往面对的是一些弱势群体,如地震灾区的灾民、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或许没有消费能力,但他们同样需要好的设计。设计师并不是局限于只为某一类人群去做设计,设计师应该有更重要的一些使命,用设计的方法去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跟壹基金合作了很多年,我们的团队最近正在考察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的饮水设施很糟糕,我们在研究怎样通过设计帮助他们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在此之前,我们为地震灾区设计了救灾帐篷。这些都是我们希望用设计的方法去改变社会而做的一些尝试。
新浪家居:所以您的答案是肯定的。
▌杨明洁:肯定的。我觉得每个职业、每个领域的人都可以为这个社会去做一些贡献,这个贡献并不是基于一种商业的驱动,而是从整个人类、整个地球环境去考虑,它能不能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消费欲望已经消耗了太多的地球资源,我们需要改变,需要达到一个平衡。
△竹之光 by 羊舍
新浪家居:在您看来,什么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吗?
▌杨明洁:我觉得好的设计应该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上面几个问题的一个总结。一个好的设计,我们通常从四个层面来考虑,第一个层面就是一个个体的人,我们应该满足他基本的一些需求,它应该是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应该是好用的、耐用的,它有很好的人机交互、人体工学等等。
第二个,面对一个族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他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其实也会去思考这个产品跟他的一种身份认同。你的着装,我的着装,其实都会代表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族群,我们应该去考虑这个族群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再往上是对国家层面的思考,最后是社会层面。一个优良的设计应该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它应该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所以说我们不会单方面地去考虑什么是好的设计,它应该是综合起来考虑。好的设计不一定是很昂贵的,我们为灾民设计的救灾帐篷也是一个好的设计,但是他们不需要用钱去购买,捐赠人会把这份温暖送到他们面前。
用时间造物,用作品说话
新浪家居:您获得了很多国际设计大奖,有人称您是“中国最当红的工业设计师”,您自己怎么看待这一称号?
▌杨明洁:2002年,15年前,当我在德国拿到第一个大奖——红点奖概念设计金奖的时候,我是兴奋的,后来慢慢地拿奖多了之后就没有那么兴奋了。相对而言,看到我所设计的产品有很多人在使用,会更让我感觉有成就感。比如今年8月九寨沟地震,我设计的救灾帐篷能够解决灾民最迫切的需要,这是让我更有成就感的事。
奖项是外界对我的一个肯定,我当然很开心,但这不是最重点的。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无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德国人还是中国人,是教授还是学生,或者说他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称号,那些都是外在的,我们看待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评价就是他的作品。
△榫卯的重构&竹之光 by 羊舍
新浪家居:您会对自己有要求吗?比如说每年一定要出多少新的作品?
▌杨明洁:没有一个硬性的要求。有些作品可能持续了很久,比如最近发布的碳纤维智能旅行箱做了整整两年,最近即将开幕的“虚山水”庭院和苏州羊舍博物馆也是花了两年的时间,不断地改方案,因为我们不希望做一件很平庸的作品。有些可能就比较快,没有刻意说所有东西我都要去做个一年、两年,有些时候我觉得那是一种品牌对外的说辞,因为想把东西卖得贵一点,所以会这样,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遵循一个自然的过程比较好。
新浪家居:您的作品涵盖诸多品类,能否分享一下您的创意和灵感来源?
▌杨明洁:灵感来自于我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东西。通常如果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生活当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触发灵感,都会产生一个交集。
设计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事
新浪家居:设计是您从小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吗?
▌杨明洁:对,原因很简单,我判断一件事情是否要去做,首先是撇开任何功利的因素,问自己是否发自内心地喜欢。对我而言设计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事,它是可以带来很多快乐的,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这点可以让我非常坚持地去做这件事情。可能它最终产生的结果不是通常社会意义标准评判的成功或者失败,我觉得不要把自己纳入到这个体系。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很纯粹地去面对你喜欢的事情,然后专注地把它做好。事实上这就是日本的“职人精神”,或者是德国的“工匠精神”,我觉得在那两个国家里面有很多在中国人眼里看来很卑微的职业,但是他们做得很开心,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去做了,所以他们才会有这么美到让人窒息的高品质的设计和产品。我觉得这点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
△羊舍YANG HOUSE出行系列“全球首款碳纤维智能旅行箱”
新浪家居:从事设计这么多年来,您对于设计的理解是否有阶段性的变化?
▌杨明洁:我觉得大致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在去德国之前的求学,那时候我对于设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但是还没有太多真正的实践。
第二个阶段是去到德国的时候,德国的求学经历和我的导师给予我的建议非常重要,让我看到在全球工业设计最领先和成熟的体系,他们是怎么思考、怎么去做的,他们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并且按照德国人的习惯,少即是多,强调专注,强调逻辑。
第三个阶段其实是在我回国之后,开始面对中国的设计和市场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几个问题:第一,关于中国设计的断代;第二,我们怎么样用西方的体系去面对中国的设计。我觉得这需要一个过程。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设计从最初的有认知,到慢慢地以更加成熟的态度去面对设计,我觉得一直在慢慢地发展,我们要适应这样的过程。
再往下,我最近在思考的是基于中国的文化,我们如何去看待设计?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出现了断代,然后我们的审美可能已经到了低谷,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庸俗的影视剧以及泛滥的娱乐。中国的高品质审美在哪里?没有。大家都图一种瞬间的低俗的美感或者是享受,甚至不叫美感。我们去到邻国日本,可以感受到让我们窒息的美学,但是在中国没有。
△羊舍YANG HOUSE出行系列“全球首款碳纤维智能旅行箱”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中国设计师都在努力,也需要这么多人共同去努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一些我自己的想法。我不希望我们的设计出来之后,很漂亮,但是被人家评价为这个很日本,这个很德国,这个很北欧,我希望去创造一种中国自己的一种美学,但是这个过程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它应该自然而然诞生出来。虽然我更多接受的是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但是我的背景还是源自于中国文化本身。所以我们做很多东西,其实想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然后再去尝试。虽然作品不多,但是我觉得“榫卯的重构”应该可以反映我们目前所思考的,我觉得这样的作品它跟很多中国目前雨后春笋般出来的家具应该是不一样的。当然这是我自己个人的说法,究竟如何我觉得需要媒体也好,公众也好,慢慢地去思考。
设计是思想的体现
新浪家居:您的一天一般是怎么度过的?
▌杨明洁:一天当中,我有两个时间是一个人独处的,从晚上开始到凌晨,然后是上午,是我一个人独处的,那个时候比较高效,我可以处理很多事情,排除任何的干扰。下午比较多的时候是跟我的团队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讨论设计方案和项目,大致是这样的。我现在会越来越多地推掉很多的活动,因为我觉得时间不够用。
新浪家居:当您独处的时候您一般在做什么?
▌杨明洁:更多的是时间是画草图、写方案。
△“虚山水”庭院
新浪家居:近期的工作计划有哪些?
▌杨明洁:近期我花了比较多的精力去做苏州羊舍博物馆和“虚山水”庭院,现在大体已经完成了,但是还有很多细节在调整。对于我来说这个只是一个体量更大的作品,但是设计的理念还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必须去思考。
△“虚山水”庭院
我们在思考中国传统的文化,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互联网所引发的数字革命已经势不可挡,它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存在着这种数字所产生的一种美学。我认为传统人文与数字文明两者是并不矛盾的。如何在现实当中真实地去反映这样一个真实的状况?羊舍的“虚山水”庭院就是用一种非常未来感的现代材料跟传统的苏州园林混合在一起,最终出来的效果应该还不错。
思考的过程是一步接一步的。我们从“板凳上的风景”到“榫卯的重构”,再到现在的“虚山水”庭院,我们一直在思考,思考清楚之后我们才去做设计,所做的设计是我们思想的一个体现,它不单单只是一堆木头组成的,我们希望它背后有一个思想在里面。
△“虚山水”庭院
新浪家居:您会感到有压力吗?
▌杨明洁:压力很大,而且压力一直都会有,但是这种压力是正面的,因为你想创造的产品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但是这个没有关系,在此过程中,你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出来,然后你可以看到你所想要的慢慢接近你的目标或者理想,这个过程非常享受。所有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你所能做到的,与你所期望的有多接近,如果距离很远,那个压力和沮丧感就会增加很多。我上周去苏州看到“虚山水”庭院和羊舍博物馆呈现出来的效果之后,突然感觉近期的压力全都释放了。
△苏州“羊舍造物博物馆”,相对在上海的博物馆陈列的“机器造物”,此处所展示的为“手工造物”。
新浪家居:很期待“虚山水”庭院和苏州羊舍博物馆的呈现!感谢老师接受新浪家居采访!
采访:婉璟、贺艳
撰文:贺艳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