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福利丨12月5日文化大家于丹将现场授课:重建家教与门风
摘要:家风家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自古以来,“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这对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从未中断可谓居功至伟。与之相应,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历经各种运动的风雨洗礼后,家风家教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工具理性一次又一次地“拷问”,它不是被笼统地当作“反动的传统”,就是被片面地看成“害人的枷锁”,被很多人否弃、淡忘了。作为传承家风的重要方式,家教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在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的背景下,家教从注重德行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的一端滑向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行教育的另一端。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理当深思的问题。于丹曾说:中国家教门风急需重建,让孩子回到常识,明辨是非,教孩子为自己买单。
说到这,小编开始正式介绍洗涤心灵的福利啦~
苏州的父母们赶紧收下这份来之不易的福利
12月5日可以和于丹老师一起
共享一个有关思想、心灵的文化之夜。
此次大讲堂邀请了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作为主讲师深度分析“家教与门风”的内涵及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
于丹老师曾说:
让家风成为一种信仰。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
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
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
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
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
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
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
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
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传习·文化大讲堂”全国巡回课堂
于丹老师演讲《重建家教与门风》
本活动由世界联合书局(北京)、世界联合艺术文化中心主办,简一大理石瓷砖赞助,相继在深圳、上海、东莞、郑州、苏州、重庆、长沙等地开堂论道!简一大理石瓷砖品牌总监柯丽敏女士曾在东莞站说道,简一大理石瓷砖,除了坚持做世界上最好的大理石瓷砖让更多人享受自然之美,也极为关注人的价值和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往期文化大讲堂现场
作为国内大理石瓷砖的开创者
——简一大理石瓷砖
希望大家
通过产品获得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享受其文化
并通过优秀的文化让生活更多彩
于丹
演讲主题:重建家教与门风
活动时间:12月5日 18:30
活动地址:苏州市保利大剧院
简一
活动流程
18:30 嘉宾签到
19:30 活动开场
19:35 嘉宾致辞
19:45 于丹主题演讲
21:00 签名书抽奖赠送
21:15 活动结束
奋斗路上,让家人住得更好月
——2017高端家装文化节
承袭历年的文化主题,更始终不忘为顾客居家环境、装修效果负责的初心。
期待着,“传习·文化大讲堂”上能看到你的身影。并希望,你在其中,收益一二,足矣。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