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不谈设计,谈“缺憾”本身

icon 2018-05-28 23:25:16
icon 0

摘要:5月26日下午,在万科星火我们邀请了胡中维、辛军、潘旭強、叶世华、袁小炜四位设计师举办了一场集思想、深度、创意于一体的造梦者城市荣誉精英艺术设计沙龙。

  艺术、设计、生活、内与外,残缺是常态,完美是偶遇。缺陷让一切更本真,缺憾比完美更自由,回到自然的温度里。这次我们谈谈当中的“缺憾”。5月26日下午,在万科星火我们邀请了胡中维、辛军、潘旭強、叶世华、袁小炜四位设计师举办了一场集思想、深度、创意于一体的造梦者城市荣誉精英艺术设计沙龙。

  造梦者城市荣誉精英艺术设计沙龙是由新浪家居与21造联合主办、深圳贰拾壹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皇朝石材为支持单位。沙龙分为主题主讲以及论坛分享,通过艺术、设计、生活几个角度,结合每期主题,邀请1位设计行业中集思想、深度、创意于一体的设计师担任主讲嘉宾,4位行业内设计师担任论坛分享嘉宾,分享不同角度的思想与感悟。

  主讲嘉宾

  胡中维

  深圳市胡中维室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意总监

  1997年毕业于河南工艺美院

  2008年清华大学酒店高级研修班

  2010年清华大学照明高级研修班

  2012年米兰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2005创立中维国际(香港)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创立深圳市胡中维室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十大室内设计师

  论坛嘉宾

  辛军

  XIN辛视设计创始人、总设计师

  毕业于意大利米兰理工设计学院

  清华酒店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照明设计研修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协会会员

  深圳室内设计协会理事

  亚太酒店设计师协会会员

  潘旭強

  尚邦创意事务所创始人

  香港/深圳资深设计总监

  APDF亚太设计师联盟成员

  深圳室内设计协会(SZAID)理事

  深圳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大中华区十佳餐饮空间设计师

  大中华区十大最具影响力设计师

  叶世华

  

深圳市柏思创意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PAK创意  创意人

中建南方设计集团 高级合伙人/创意总监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高級室內建築師

2016中国(深圳)室内设计新势力榜

广东设计师联盟理事

2017东方设计之星“两岸空间设计名师论坛金牌导师”

2017造梦者流动创意文化节年度设计人物

2017造梦者流动创意文化节城市荣誉精英

第八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博览会酒店类二等奖

  袁小炜

  长空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高级室内建筑师

  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 理事

  广东设计联盟 理事

  深圳市陈设艺术协会 理事

  当代中国设计与价值合作事业联盟(UCDVR)专业设计顾问

  主讲嘉宾分享

  胡中维

  缺憾 | 给了我们一次看见的机会

  日本人曾提出一个侘寂美学的概念,这个名称把它形容得比完美还完美,说到侘寂美学,背后不完美可以延伸出来很多东西。设计圈经常交流一个话题,设计师是带着枷锁跳舞的工种,那天我们探讨如果说一个客户一切条件都满足你,给你足够的钱、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信任,把你认为设计中一切有障碍的条件全部去除,当我想这个事成真后发现不会做设计了,它没了依据。设计就是如此,需要各种条件浮现之后在空间里探索跳舞,这时候再看残缺的时候它真的是残缺吗?或者说我们对残缺的定义是潜意识里边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答案,还是说关于残缺这件事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什么是残缺。其实缺憾给了我们一次看见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不见得我们能把握住。我们经常被缺憾带来的痛苦带走,被完美带来的幸福感带走,而很少回到到底本原应该是什么。

  潜意识中对缺憾的认知

  一是不完美(完美的对立面)

  二是残缺美(接纳之后的另一种美) 

  第一个我们好像都不愿意接纳,不希望工作不完美、生活不完美、长相不完美。 第二个,我们能否意淫出另外一个答案的可能性,看似从缺憾中寻求了一种新的归属和存在。实际上它真的是一个自我安慰式的非常巧妙的逃避。直到你看到隐藏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一种东西,就能感受它更深的本质存在,所谓的残缺之美是不是才能找到价值所在。怎么在里面寻找既定的不是我们这群人思考这个问题,且有人找到了答案或者找到了我们觉得也许并不认同,但确实有一种存在是可以令我们探索的。看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寥寥几笔作出的水墨画,却能使我们心中某种特别深邃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这是观看时候令我觉得有趣的地方。

  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存在

  我们到底在探索什么,如何躲开丰富表象的干扰而直接进入本质的思考,去面对枯拙背后内在的富足。

  缺憾与完美是一体的两个面,是相对的存在。如老子说的祸和福是一体的两面,并不是谁比谁更重要,当我们在完美里看到缺憾的意义时或在缺憾里看到完美的意义时,再来讨论残缺才不会被孤立起来,完美也才能真实存在。有一种机会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总是希望拥有那一面是完美,人性趋于完美,但很容易被完美的表象所迷惑。所以缺憾给了我们一次反思的机会、一次看见的机会,看见内在本来富足的实相。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用宗教语言,比如说用佛教表达这个话题时,它是一个因缘聚合的临时性存在。它会不断地变,就像一个人一样,从小出生到婴儿到长得帅气高大、到慢慢开始衰老,最后回归大地,是一个永远没有办法恒定一直延续的状态。如果我们单独扯出来任何一个完美或者残缺都是一种一厢情愿。对完美的追求,往往是危机和欲望的产物。我们一旦确立,你会发现追求完美不是本原、不是真实的实相而是欲望产物的时候,你会发现完美与缺憾有颠覆性的认知,我们原来对它的认知可能完美就是好的、缺憾就是差的这件事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

  追求艺术境界的价值

  铃木大佐曾说过一段话,在南北宋到元时期,日本的天才级的人物只有两个职业,一个是禅僧(就是和尚),一个是武士。我以这个逻辑反推中国的精英层,回推到春秋时代我们天才级的人物大概三个职业,一个和尚,现在讲到文化起源佛教是一个经典;二是道家,我们也可以用道士描述它,现在说的《道德经》、中医、《易筋经》、出门在外的价值体系很多都来源于道家的;还有儒家,基本的伦理逻辑全来源于儒家。在寺里看到的几乎是静、清、寒、幽的境界,大多数僧人只爱这种境界,他们诗中少有世俗文人经常铺衬的那千树万树的桃花,那包藏着春光的红杏、绮罗、锦绣、美女、怨妇等等。如果用一个完美和美好来表达的话,似乎这个更美好,似乎这个更残缺,在中国天才级的人物里他们喜欢的就是这个东西,为什么这帮人会喜欢这个东西?

  他们爱静、爱瘦、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鹤、冰雪、黄昏和秋景。但他爱深夜过于黄昏,爱冬过于秋,他甚至爱贫、病、丑和恐怖。他们喜欢“松”的意象,无论春夏秋冬都观照着宇宙流转的奥秘,他们更爱老松、疏松,他们也爱不遑栖住、流转不停的一切物象,因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一切都染上了他们心灵的色泽,读了这些文字都会静下来,似乎有更深层次的情感。

  自然是艺术最完美的样本

  生活里有普通生活,再往上一层是设计的话,再往上可能是艺术,再往上可能就是宗教了。宗教往上还有吗?我觉得有,生命本身。宗教只不过是借助宗教这种形体来探索生命本身的一种法门、方法而已。所以自然才是艺术最完美的样本。谁是自然?你我都是。

  我们极力赞美那些能够维持细微、精妙的均衡,能够高效率地工作的机器,但我们却不想发展成为机器。当我们穷尽所有的能力搞定一切时,我们依然不想成为它。但是画家寥寥几笔作出的水墨画,却能使我们心中某种深邃的感情苏醒,所以这种被激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引起我们全人格的注意,我很少用“全人格”这个词,就像你谈恋爱的时候碰到一个中意的人,全身细胞会被激发出来的感觉,那就是能量的存在。所以它既然会及其全人格的注意,尽管有时候看上去往往会粗糙甚至残缺。最后我们发现,原来缺憾即是完美。

  论坛嘉宾分享

  辛军 | 缺憾是自然的美

  我讲的缺憾是自己对设计、对生活状态追求里的东西。

  我最近在做设计时,碰到用一整块石头做一面墙,约有三四米,用石皮作为背景,当我们把它抬回来时却不小心摔碎了,但是装上去以后发现是完美的。这种缺憾是一种自然的体现,我非常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因为你追求的就是自然的石头,它自然的凋落了,再自然的组装回来,一种真实的破裂,最后发现这才是完美。另一个案例是我们做的一个地面,因为层高特别低,我们没有做过找平,拿了楼回来直接拿磨地的机子磨成了比较光滑的表面,我们那种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连楼面的钢筋都是漏着的,之后露出来有大的石子、沙石,甚至有沙石比较小的地方,开始也是特别担心这些东西,最后设计师朋友看完说这个效果不容易做到,我说这也是不完美中的完美,也许就是缺憾自然的美。

  潘旭强 | 我们都是缺憾的完美修整者

  如果没有缺憾的存在就失去了某种意义,所以缺憾就是一个新的机会。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项目,很多都是做了缺憾的完美修整者。所以缺憾肯定存在,只是我们以什么态度对待它。如果我们是很包容的态度,某种缺憾不一定不完美。如果我们对缺憾没有包容度,我们必须对它有动力修补调整。在生活中音乐和乐器部分对于我一直留有缺憾,始终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当很多动力去推动你,你会想要去成长。所以缺憾不一定是坏事,我们积极的面对它,是一件好事。当然,我们也不要百分之百追求完美,因为这是场无止境的赛跑。

 叶世华 | 缺憾是一种相对论

  我认为的缺憾它是一种相对论。缺憾对一个个体来说就是生命的缺憾,对人类来说又不一样,人的一生没有完美。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追寻,要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们做的每一个项目出现的结果就是有缺憾的。正是因为这种缺憾,才会让我们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补缺这部分没有达到的目的。那就使我们的设计一步一步的往完美结果来靠近。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解读,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追寻着完美的结果,从缺憾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改善,这个过程才是最完美的,这才是我们追求完美的一种境界。

  袁小炜 | 缺憾的独立性

  讲到缺憾分两种,一种是有意为之,一种是能力不够或者暂时还达不到能做到完美的状态。有意为之就是说我们做设计里面会去对比,我们进到一个空间为什么觉得这个空间很大或者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体验,进入这个空间前会有一个过度,或者说会故意创造一种感觉,到了具体的表现这个空间的时候会做某一种手法或者处理。

    就像《桃花源记》里,可能要先经过一个过道,出了山洞,经过一个很有意境的过道,然后豁然开朗。我们在设计自己的项目上一定要有对比,甚至在某些地方我们故意做一些苦的东西给大家,有了一些其它味道或者体验的东西。这样大家对项目或者对设计能够有更深度地回味。另外一方面,我们觉得没有缺憾就代表自己能力或者眼光不够,所以才会觉得这个东西是没有问题的。最怕的是你找不到问题,那就证明你不知道怎么去填补。最后,我很欣赏的一句广告语“把好的做的更好,如果没有我们就创造它”。它的方向是如何能够做到没有缺憾,希望大家一起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造梦者交流分享

  裴春艳

  我认为缺憾不等同于完美。日本人说禅宗,他们知道这是自然的、残缺的美。缺憾让我们觉得完美是因为自然的,安藤忠雄曾说过自己的建筑是不完美的,他设计过很多私人住宅,有些家里偶有下雨漏水、冬天寒冷时只有小壁炉或暖气供暖。安藤说如果你能接受我的设计理念,你能用自然人的方式生活,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生活哲学,希望你能接受我的设计。所以这是真实的,缺憾比完美让人们觉得接受起来更欢喜或者更可爱。

  胡中维:我特别认同真实,真理这件事。回到残缺这件事情的时候,它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我只不过借禅宗去表达,更容易把我说的不那么残缺。理解方向很对,不管是佛家讲的真善美,美是一个基础的,可以打开我们的基础,它是一个牵引接引,善再往上走一个层次就是到一个有温度的方向。我们生活经常讲美学,美学上面还有一个台阶的话是有温度的、有爱的。是讲善,善不是本源,本源就是你说的那个真。

  吴高翔

  没有完美的概念,完美和缺憾都是状态,所有的主题都是一种感受,就跟我所认为的设计的艺术一样。艺术的本身是为了提出问题,而设计本身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

  潘旭强:我想说回归整体,缺憾跟艺术、跟设计之间,用所谓的自然理解是最好的,我们做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设计包括进入这个行业要自然,不要违心是最主要的。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要进入室内设计,很热爱这个行业,有热情、有热血。但我觉得尤其是室内设计要很坦诚、很自然的才能去做这个行业,我们不希望为了吃饭、为了其他一些想法去违心,去做所谓的艺术行业。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