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红木:创新“敢为天下先”
摘要:创新,要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陈国寿独创了金利源商业模式。
东莞鸿普轩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寿对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他认为,创新必须基于市场,脱离了市场,脱离了消费者,所谓的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正是把握了市场语境下的产品研发,国寿红木才得以做大做强。
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陈国寿就投身红木行业,凭借过硬的木工和油漆技术修复和仿制红木家具。东莞地处深圳附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陈国寿敏锐地发现,仅靠修复和仿古,市场反应必然会越来越弱,他开始用创新的思维来思考未来的方向。90年代初,陈国寿成立了东莞鸿普轩家具有限公司,并注册了金利源红木品牌,此举迅速在国内和海外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当时最热销的红木产品。
创新,要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陈国寿独创了金利源商业模式。他首先在上海创建了自己的直营店,又将眼光投向苏式家具的产地中心苏州,建立了金利源红木市场。苏州曾有一条道路以金利源命名,可见当时其影响力之高。之后,陈国寿又将脚步迈向了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香河,并为香河成为北方家具之都建言献策,并一度将香河列为金利源红木的北方生产基地。
创新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实打实地去做事情。国寿红木的创新,从来都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2006年,鸿普轩家具有限公司决定搞品牌升级,将原来的金利源红木升级为国寿红木。品牌升级,并不是换个名称那么简单,产品、理念、设计思想和语言都要升级。为此,陈国寿召集公司技术人员,用近一年的时间全力攻坚,仅设计草图就装满了一屋子。当时的参与者王耀佳深有感触地说:“创新是一项呕心沥血的工作,它要求你投入所有的智慧、精力、感情。在那段时间里,加班是常态,到饭点不能吃上饭也是常态。直到出了新产品,并得到市场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才尘埃落定。”
那么,陈国寿对于家具的理解和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呢?他是高中毕业,在同龄人中,属于知识分子类型,善于思考;他做过木工和油漆工,对工艺的稔熟程度高;他做过供销合作社经理,市场反应敏锐;他与我国著名明清家具专家陈增弼先生有过合作,对家具美学的认识有一定高度……所有这些经历,汇集起来,就形成了陈国寿独有的设计理念:好看的,好用的。
大道至简,恰恰是从复杂中来。而这,也正是国寿红木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原因。(李岩_文/摄影)
(来源:新浪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