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古轩刘定杰:岁月磨砺,技艺出新
摘要:精致、美观、实用,一直是刘定杰在生产过程中坚守的理念。自从8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红木家具加工开始,刘定杰从古凳入手,一丝一毫不违精致气韵,器型外观以及雕刻于毫厘之间狠下功夫,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刘定杰,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 70年代学木工,后从事生漆的生产与贸易,80年代末结缘红木家具,从事红木家具的生产、加工、销售。其从事木作行业到现在,已经40余年,是国内从事木作行业最早的人士之一,目前为中山忆古轩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精致、美观、实用,一直是刘定杰在生产过程中坚守的理念。自从8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红木家具加工开始,刘定杰从古凳入手,一丝一毫不违精致气韵,器型外观以及雕刻于毫厘之间狠下功夫,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刘定杰的工厂生产条件极差,据刘定杰回忆,他是从小作坊开始起步,所谓的工厂仅仅是路边两间竹篾搭成的简易工棚,四面透风,风雨常浸。即便如此,刘定杰仍然坚持加工、生产的高标准。器型不论大小,工序不论简繁,工艺不论难易,均做到做工精致,器型美观,使用方便。
刘定杰从事新古典家具生产至今,凭借其对于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忆古轩选材、烘干、结构、工艺的企业标准。选材,坚持老料大料,无裂纹、无白皮、无拼补;烘干,采用传统与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木材含水率与使用者归属地相适合;工艺,坚持传统技法,坚持榫卯结构;器型,兼传统在谱器型与当代中式并重的原则,实现了古典、中式后现代、欧洲板式家具三大系列产品,成就了忆古轩、西厢房等知名品牌。
中山忆古轩家具有限公司是广东地区的知名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作为企业的领路人,刘定杰首先确立了“坚持企业发展,技艺为先”的经营核心。刘定杰对于技艺的孜孜追求,贯穿于四十余年的生产过程。特别是在结构方面,刘定杰制定了忆古轩家具有限公司完善的质量体系和实施标准。他是木工出身,对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认知颇深,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他提出了榫卯结构的黄金分割比例说法。比如,榫头开具的位置、大小,以及必须坚持的比例,这都是忆古轩红木家具在结构方面的底线。刘定杰从中国古典家具当中吸收了大量营养,比如明式家具,虽然用料并不以大料为主,往往是外形用料纤细,但在结构的稳定度上,其牢固程度可以维系几百年,根本原因就是其榫卯的结构比例符合稳固的科学理念。
其次,刘定杰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的企业发展思路。特别是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的条件下,刘定杰将传统工艺和古典家具的文化元素相结合,根据社会文化变迁的现状,将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式古典元素相融合,提出了中式后现代家具的概念。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符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结构器型,成为其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另一亮点。他利用直线、曲线的搭配,演绎出中式后现代派家具的设计思想,例如,在他主持设计的西厢房系列产品中,他颠覆了传统家具的对称结构,果断引入非对称结构的设计理念;同时,改变了中国传统家具整体性设计的模式,采用小空间组合思路,将家具的实用性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
刘定杰认为,家具的外在表现是工艺,更深的内涵则是文化。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千年,血脉不断,流传在人们心中的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文化的追求与信仰。因此,在他的家具中,如何提升文化属性,如何建立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之间沟通与连接的脉络,则成为其追求的目标。而这也是他积极尝试、并且从不间断的一种信仰。
从业四十余年,时光荏苒,刘定杰已经从一个青葱少年,成为广东地区红木行业的领军人物,传统工艺和当代设计的代言人。在刘定杰的语言里,从来没有满足的字眼。他说,忆古轩作为一家红木家具生产企业,肩负的重要职责,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为此,他作为中山大涌四川商会的主要负责人,最近又与四川南充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立红木产业园。对于未来,刘定杰充满信心。(李岩/文 宋生/摄影)
(来源:新浪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