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行业的羊群效应
摘要:行业转型时期往往是机遇迭生期,但能否把握住,企业首先应该盘点自己手中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核心产品、合适的市场操盘手、完善的渠道网点、足够的资本实力等。否则,盲目跟随大流,也只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过了一会儿,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经济学中所说的“羊群效应”的威力。
中国的建筑陶瓷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广东、山东、华东、福建、四川、山西等几大陶瓷 产区。从增长趋势看,具有巨大成本优势的河北、福建等地成为中国建陶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1998年至1999年,以佛山南庄为代表的乡镇集体企业大规模进行改制,由此引发了行业新一轮建设高潮。在这股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中,建陶行业的投资由于缺乏前瞻性的行业整体规划,最终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不少隐患。如南庄、西樵、小塘等区域的建陶企业过度密集,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尤其是位于西樵风景区内的一些新建企业,建成不久就不得不搬走,成为这场大规模建设中的败笔。
广东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实行“双转移”的产业策略,对佛山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产业转移、整治提升、腾笼换鸟、关停并转,在2008年一直笼罩在佛山陶瓷业的头顶上。2008年5月份佛山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三个政策性文件,对佛山建陶企业提出极为严格的要求,政府要求仅保留40几家建陶企业,要求年底之前关闭近70%的陶企,使佛山的建陶企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走出去的企业,需要面临电荒、成本上升的压力,还要面对政策的压力。在双重重压,成本已经无法有效地降下来的情况下,企业唯有提升品质,攫取更高端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是,并非每家企业都有足够的信心进军中高端市场,许多品牌设立之初定位较低的企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稀薄。一些中高端品牌可以利用成本上升作为借口,适当提升价格将是必然之路。大规模建设使得佛山环境不堪重负,纷纷外迁的陶企也终于尝到了苦果。更加不幸的是,在众多陶瓷企业 到省外各地“大兴土木”、“圈地为王”的时候,原料、燃、油、煤、气等各类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却是水涨船高,加之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等各种政策的限制,重压下的陶企承受力是有限的,面对资金链的日益紧趋,生产线不能预期投产,陶企能笑到最后吗?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陶瓷行业 闲置的生产线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什么陶瓷企业就不合作,把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为什么不统一战略,把战术搞好,提高应变能力,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行业转型时期往往是机遇迭生期,但能否把握住,企业首先应该盘点自己手中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核心产品、合适的市场操盘手、完善的渠道网点、足够的资本实力等。否则,盲目跟随大流,也只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