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门业高峰论坛精英对话互动现场
摘要:2010年4月14日,第九届国际木门展览会前夕,2010中国门业高峰论坛暨中国木质门诚信企业表彰大会在亮马桥大厦隆重举行。
下面是互动环节,如果大家在这个环节当中,如果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抑郁,可以发发牢骚,因为各个行业协会的领导也都在场,如果为行业的发展有这样一种建议,我想大家都可以借鉴。虽然说是发牢骚,但是下面的环节不能全是发牢骚。下面有请第一个对话环节的各位嘉宾上台!他们分别是:吕斌(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吴盛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门工作委员会主任)、范识宇总编(中国商报)、单大伟总编(中国房地产报)、余良军副总编(中国建材报)、华鹤(吴雪松董事长)、润成创展(关润开董事长)、剪兆华(北京博亮总经理)、梦天(余静渊董事长)
希望这样一个环节是轻松而和谐的环节,在台上就座的各位嘉宾,他们能够在台上排排就座也不多见,我做节目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体验,在节目上和节目下感觉是不太一样的。今天几位嘉宾坐在台上,大家也是清清楚楚,希望大家也能袒露心声,对中国木质门业未来的发展以及目前的困境和困惑都能一一表达出来。这也是我第一个问题。首先我想应该有请几位企业家先发言,明天就是第九届门展的开幕,各位企业家对各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在明天的门展上的表现都有什么期待?
关润开:基本上我们每年都参加展会,这次的展会规模比较大,展会对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品牌的一个展示,通过我们的平台,能够跟很多方面建立合作,比如房地产和消费者,可以通过展会,把我们的产品让我们的消费者、让我们的房地产企业、让我们的用户,通过展会,可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主持人雪松:我没有让您夸展会的意思。讲讲您领导的广东润成创展现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境或者困惑的地方?
关润开:我们这几年产销比较好,虽然去年金融危机,但是对于我们这种企业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更健康、更扎实、更有信心。
吴雪松:这个展会,客观地讲,规模很大,而且资源整合得比较好,我们对这个展会也抱很大的期望。华鹤不但做家具,而且在国内门比家具做得更好一些,今年的展会我们也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牌――米兰纳(音),我们希望这个展会能够和更多的代理商包括房地产商有更多的接触和合作。我们这几年发展比较快,正在建设一个15万平米的非常现代化的工厂,这将使门的产量进一步提升。几个月前我们就全力筹备这个展会,明天就要开幕了,我们抱了很大的期望,我们也会尽我们的努力,争取在这个展会上取得满意的效果。
余静渊:从去年的展会谈起,去年我跟我的同事参加第八届门展的时候,我们说过一句话,木质真正地成为了一个行业,也坚定我从事这份工作的信念。那次以后就决定了,第九届门展,我们一定参加,这次我们想从两方面取得一些收获,第一,我们一直是在埋头苦干,这次参加展会是我们向同行学习、交流、取经的机会。第二次看看世界给我们多大的诱惑,我们怎么样抵住这个诱惑。
主持人雪松:除了企业家之外,还有很多媒体的领导,参加这么一个很小的种类的表彰大会也是不多见的,请几位谈谈对木质门行业的看法。
单大伟: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大会,看完这个大会有很多感触和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交流一下,看到今天的门业大会,像十年前的房地产行业一样,我想问一下在座的企业家一个问题,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十年之后你还能不能坐在这里?我们的成功是战略性的成功还是机会性的成功?
第二个问题,我非常赞同国家质检总局刘司长的讲话,他说门业发展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是诚信之门。第二是绿色之门。第三是发展之门。诚信之门不用我多说,这是所有行业必须坚守的一个商业道德。第二是绿色之门,刚才钱会长也讲了,门业未来的发展一定要走环保、低碳之路,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第三个发展之门。今天门业的规模,中国最大的门业一年生产可能也不过三五十万套,跟中国的地产比起来,差距甚远。我刚才跟一位老总交流,我说我们整个门业的生产销售总额加起来才是万科一年的销售收入总和。未来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像十年前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样,一定会由现在的群龙混战、各据一方,走向一个统一的品牌,走向一个市场占有率相对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座的门业企业要认识到哪些问题,反思哪些问题?比如今天的门业要做大,必须走资本之路。第二,必须得开拓和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大量的门业企业走的都是零售市场,走的是终端市场,但是我想给各位企业家提个醒,刚才钱会长也说了,门业之所以蓬勃发展是由于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企业的发展。现在地产行业的发展是什么态势?在座企业家有没有研究开发商的需求,有没有关注客户的需求?比如标准的建立是中国门业的一个缺失,有关标准建立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部门的利益之争,牵扯到我们对于标准的认同。我们的客户是谁?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门业会分化,中低档的门业的市场在于广阔的农村,但是中高档的门业市场一定在房地产的工程采购市场。这是一个大势所趋。
门业要迅速地壮大,要发展,资本之路是绕不过去的,就像十年前中国的地产企业,万科也好、碧桂园也好,当年的规模都很小,但是一旦跨上资本的道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06年之前,恒大一年销售收入不到20个亿,但是今年定的销售收入是400个亿。
第二点,商业模式的改变,除了产品的创新,我认为一个企业成功最核心的是商业模式的改变,也就是说我给在座的企业家提个建议,第一,任何行业的生存品牌必须要做,但是做品牌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要走一个长期艰苦的道路。第二,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善于捕捉到客户的需求。比如地产行业的工程采购,我跟很多企业家都聊过,万科一年采购的门窗采购20万套-30万套的门窗,但是你企业生产的门窗,你的配套能力、售后服务、供货时间、产品质量是否能够顺应这个企业的需求?今天这个大会,来参加我很高兴,可以了解门业的发展状况,另外我也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很多中国大的地产商也在和我们谈,需要整合上下游的链条,有的开发商自己在做门业行业,有的投资大门窗行业,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门窗厂。我们在座的企业家有没有想到过和大地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甚至他们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股东,我们是否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迅速做大市场份额,迅速提升生产规模。这些问题,大家都要深入去思考。只有顺应了市场规律的发展,只有关注到客户的需求,我们企业的发展才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中国未来门窗市场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但是我觉得我们要定好自己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发展模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服务体系、营销策略以及品牌的意识一定要强化,我们希望今天在座的企业家十年前的今天坐在这里,十年后的这里,我们还坐在这里,到时候我们再来一起分享这个行业发展的硕果,谢谢大家!
中国商报范识宇: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觉得参加这个会,主要是来学习的,因为对门业实在是个门外汉。但是前半场听到钱会长的资料,我得到一个概念,我们国家现在从事门业生产的企业近5000家,而且提到门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立刻就想到了一个问题,5千家新兴的企业马上都要走向市场,就面临如何培育自己品牌的问题。我作为中国商报,稍微熟悉一点的是流通领域,熟悉市场,我下面就围绕着品牌如何打造,谈一点肤浅的想法。
我觉得包括木门在内的品牌的打造应该重视三个领域,一是生产领域,也就是说在产品生产的时候,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开始要考虑到品牌的打造。二是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里又是一套工作,你也要考虑到品牌如何培育。三是消费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宣传方面更要注意品牌的打造。我觉得品牌的打造实际上就是从生产领域中的产品,向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再到消费领域中的一件作品或者一件艺术品升华的一个过程。尽管三个领域中,打造一个品牌的时候有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觉得是否可以在各个领域中突出几个重点,在生产领域中,现在作为木门,打造品牌的时候着重要重视安全问题。上午陈淮同志发言的时候讲到了一个木门,首先有一个隔绝公共空间、保护私人空间的目的,我记得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武高汉秘书长讲了一个概念,说木门在生产过程中用油漆,还要用胶水,如果用了一些不环保的有毒的东西,挥发过程是十五年。如果消费者把这个门安在自己家里,如果又用了一些不环保的东西,消费者就要“享受”这些东西十五年,给人带来的危害就很大。所以我觉得木门安全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反过来也可以论证,上午提到了丰田召回门的问题,在国内大家还熟悉河北的三鹿奶粉,一个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品牌,一个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品牌,却都因为“安全门”使品牌价值大打折扣。生产领域中,我们在打造品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问题。
流通领域,我们着重应该重视特色和创新。5000个企业都生产门,如果生产的都没什么区别,怎么让消费者能记住你,偏偏要买你的门呢?我对门不太清楚,我就对其他商品还知道点,我给大家举几个通俗的例子。方便面,多少企业生产方便,有什么新鲜的?最新出了一个“五谷道场”方便面,最大的特点是不用油炸,过去都是用东南亚、新加坡这些国家的棕榈油,无色无味,炸方便面。现在油对健康有一些影响,没有人愿意食用那些油,所以它推出了非油炸方便面,虽然起步晚,但是很多人都认可这个品牌。
说到创新,大家都熟悉美国的一个快餐肯德基,这已经是很知名的一个快餐品牌,但是它到了北京以后还不忘创新,根据北京人的口味,推出了粥,皮蛋瘦肉粥、牛肉蛋花粥,后来又推出了油条和煎饼,不断创新,吸引广大消费者,而且使它的品牌不断加以提升。这是流通领域。
消费领域,我们企业应该重视的是两个字――文化。我认识一个广东的商业集团老板,他跟我说我主张卖商品的时候不要光是卖一个商品,应该卖给消费者一个故事,卖给他一个梦。刚才我记得有人说,门在我们国家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觉得围绕着这个门,围绕着它的文化历史可以做出很多故事,大者门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兴衰,中者,它可以反映出民俗民风,小者,它可以反映出贫富、贵贱。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五粮液生产了一个最新的白酒品牌叫做水井坊,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它就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就说在它的生产场地挖出了一个很有历史价值的酒作坊,由于这个故事,使这个普通的白酒又达到了一个销售的高潮。所以我觉得,门在中国有这么多年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给消费者讲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靠这些故事,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广大消费者。
总之,我觉得我们在三方面,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都做到精心、上心的话,我们的门肯定在卖给消费者的时候,能给他们带来享受感和幸福感。
主持人雪松:我们再来听听余良军对木质门行业品牌的建议。
余良军:我是中国建材报,我个人觉得木业的发展特别是木质门的发展目前面临两个机遇,一是建材下乡的机遇。今年在两会期间,我没参加,我不知我们的记者去参加两会的采访,我说你着重采访一下建材业的代表,问问他们关于建材下乡有什么想法。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建材界的人大代表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提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意见。概括起来,一个是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木材行业、对建材行业包括木业以及木门都是很好的机遇,毕竟中国的农村市场比较大,如果中央有政策支持的话,就会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现在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中央虽然下了文件,但是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里对此一字没提,但是也产生一些疑虑,这个细则什么时候出台,什么时候能够尽快付诸实行。当然这也有赖于业界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据我所知,现在有关协会正在研究这些问题,力促中央尽快出台有关细则,建材产品下乡包括木材产品下乡。木门企业怎么样抓住机遇,使我们的产品更好地打入农村市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这是企业家应该考虑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机遇是绿色经济。前不久我参加一次加拿大木业协会举办的会议,这个会议的主旨就是让加拿大的木材产品打入中国的市场。加拿大是一个木材生产大国,生产木材产品方面走在中国的前面,大家在大会上展示了很多体育场馆以及会议厅、建筑方面的木材产品,包括一些木门,那些木材非常好,他们的基本概念就是木材是低碳产品,不仅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这个会议上,不仅有加拿大专家,而且还有中国理论界包括大学的专家,包括中国企业界的人士,就在这附近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了这个会,建设部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这也是一个最新的动态,加拿大都想打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木材产业、木门企业怎么面对这个挑战,怎么样在竞争中,不光是国内企业之间竞争,还面临着加拿大这种木材大国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怎么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企业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姑且这么称呼,这个提法是否准确可以再商榷。这两个机遇,木材下乡和绿色经济,我们怎么样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木门企业应该合作,在建材报上,我们开了专门的木门专刊,已经报道了若干年,有专门的媒体记者跑这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两个机遇,面对两个挑战,我们媒体可以和企业加强联系,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促进行业的持续、快速、良好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雪松:感谢中国建材报的余良军副总编。下面请吴主任,刚才我们一直探讨木门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您对目前的木质门行业的整体的品牌建设的看法是什么?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吴盛富:现在木质门行业品牌建设还是初期阶段,为了培育木质门行业品牌建设,我们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已经把中国名牌林产品列入林业产业振兴规划,要求木质门包括木质门行业在内的林业产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造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该规划已经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发文,予以批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已经把中国名牌林产品列入我们的工作计划,关于评定的产品目录和管理方法已经拟定,待进一步确认批准后,予以公布。同时,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也已经建议木质门产品列入前期的试点目录。所以,为了配合品牌建设,我们协会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同时,品牌建设也是我们行业和市场的需要。通过品牌建设,我们需要培养行业自己的品牌和强势的企业,需要培养几个强势或者骨干的企业集团,需要培养几个全行业公认的企业领军人物。通过这样的品牌建设,我们可以提高强势品牌的资源获取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自主创新和创造能力。同时培育好企业的文化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出发展之门、绿色之门和低碳之门。谢谢!
剪兆华:我是博亮木业的剪兆华,大家都说了一些看法和品牌发展的,我还是发发牢骚,针对这个展会,我觉得搭建了一个行业内的互相了解、互相展示的平台,行业内,大家好像都互相比较了解了,我希望这个协会和陈总能够给咱们搭建一个跟消费者互动的一个平台,把咱们的实力和形象展示给消费者,这样咱们会做得更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