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卖场开启新一轮寡头之争,物流配送成关键着力点
一度被家居卖场选择性遗忘的“物流配送”业务,如今正被回头重拾起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家居物流配送都不是卖场的关注重点,因为其与卖场的招商、扩张基本无关,也就难言厉害关系了。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家居物流配送这个行业痛点,如今却与卖场的利益密切相关。
“散兵游勇”时代
曾几何时,当消费者在买完家具之后,是要自己想法把家具运回家的。于是乎,卖场周边总有一批安装送货师傅在等活。那时应该是属于家具经销商的幸福时光,不用想着怎么卖产品,只要能倒腾到家具就行。
时代在进步,随着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家具经销商们开始想着通过增值服务来获客,比如免费送货、免费安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家具经销商的手机通讯录里,总是会留一些安装师傅的电话,一旦拿到订单要送货,就开始找师傅做活。
这种模式甚至一度持续至今。
国内的家具产业发展多年,从设计、选材、生产、销售,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唯独到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安装环节,掉了链子。消费者想要享受的美好家居生活,也得靠被市场称之为“散兵游勇”的人来实现。
经销商不是没想过改变。但从目前来看,经销商的操作模式无非以下两种:
第一种,实力雄厚的经销商或是品牌实力大的品牌,多数都拥有自有配送车辆,同时招聘专职的配送安装人员,这背后基本靠的就是订单量来支撑。
第二种,对于实力一般的经销商而言,配送安装人员则多不固定,一般都是有配送订单后,再找相熟的安装工人。
除了经销商,想要整合家居物流配送的还有家具企业。出发点很简单,企业做大做强了,物流配送自然也应该高大上,这样才能配得上品牌的档次。对于部分采取自营模式的企业来说,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即使是国内的大型家具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体系,也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多年之前,某东北知名实木家具企业,就在全国各个销售大区自建物流体系,自建仓储,单个城市采取自营车队模式,且对安装师傅进行公司化管理。
但看似完善的体系背后,面临的却是车辆运输效率低下、人力成本支出高昂的问题。如今,能够坚持这种模式的家具品牌屈指可数。
卖场初折戟
家居配送安装领域,不管是家具经销商还是家具企业,都未形成所谓的“标准化”和“体系化”。而作为家居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家居卖场也不是没有动过“物流配送”服务的心思。
有地方家居卖场就曾想过要在传统的品牌招商、日常经营、营销推广之外,再多加一项仓储物流服务。
卖场的出发点有两个:
第一,对于卖场自身推广而言,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卖场联合经销商,开始向消费者承诺越来越多的服务。传统的家居“三包”逐步升级到“五包”(包物流、包送货、包上楼、包安装、包退换)。
这种情况下,按照卖场的思路,如果建立统一的仓储物流,由卖场统一送货安装,对于提升卖场的美誉度大有裨益。
但是,对于卖场而言,向消费者承诺的售后服务,基本都在“最后一公里”卡了壳。经销商供货不及时、产品送货出现质量问题、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等等,最终导致的纠纷,都需要卖场协调。
第二,对于卖场招商经营而言,经销商在选择卖场的过程中,首先看中的是其市场辐射能力,但是在龙头卖场的扩张过程中,其他卖场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市场分流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为经销商解决其他的“痛点”,则是招商的关键。
而仓储配送,则是最显眼的一个“痛点”:除了少数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大量的经销商实力有限,部分由于没有充足的订单支撑,甚至只能依靠兼职安装师傅完成产品的上门安装。这种模式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此外,选择价格合适、交通方便且安全放心的仓储,更是让不少经销商头疼。如果卖场能够出面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能够为招商加分。
但是,等到真正落实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商户体系难统一。家具经销商毕竟存在流动性,统一仓储配送过后,一旦经销商在卖场撤店,后续货物如何处理,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产品损坏,都成了问题。
第二,送货标准难实现。涉及到配送安装环节,卖场才深感“水深”。以最简单的发车线路为例,车厢产品如何摆放,如何降低空车率等等,都对卖场的运营成本形成考验。
第三,破损问题难协调。卖场自建仓储,要协调好两大环节,第一个是厂家发货接收环节,第二个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安装环节。期间出现的丢件、破损等问题,都容易引发多方纠纷。
产业链补缺:标准+第三方+自营
如果不是家居卖场扩张,传统的物流家居模式甚至还会继续维持原样。家居卖场扩张,直接带动了卖场的品牌升级和服务升级,传统的配送安装模式却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卖场买了产品,最后物流服务出了问题,卖场责任难免。
面对激烈的竞争,卖场不得不重新加入“物流配送”大军之中。而从目前来看,国内龙头家居卖场,已率先开启了家居物流配送方面的“军备竞赛”。从具体模式来看,制定配送标准、引入第三方合作,抑或是自建营运体系,均有之。
第一,制定配送标准。只制定标准,而非“亲自下场”,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还能避免大额的成本投入。
例如红星美凯龙,此前就通过构建完善的商户信用分级管理体系,其中就包括质量、送货、履约等行为评价,通过对每个进驻商户进行信用评定并向消费者公示,以提升卖场在家居配送安装的美誉度。
第二,引入第三方服务。同样是红星美凯龙,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还选择第三方合作的方式,为商户提供家居物流支持,比如与居家通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9月,居家通获红星美凯龙5000万人民币的B轮融资。其背后,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卖场在家具产品的物流、配送、安装以及售后服务。
第三,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实际上,采取自营的京东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家居行业的认同。就在今年2月份,居然之家获得阿里巴巴、泰康集团、云峰基金、红杉资本等16家机构联合投资130亿元,其中,阿里巴巴以及关联投资方向居然之家投资54.53亿元人民币,持有其15%的股份,成为居然之家第二大股东。
资本支持下,居然之家物流建设体系明显加码。公开消息显示,居然之家目前在全国拥有近3000亩土地准备建设智慧物流基地,以打造家具大件物流系统,同时提供专业的安装、维护、保养服务。
同时,2018年居然之家天津的物流中心也将投入使用,按居然之家规划,未来家居工厂的货都会送到居然之家的物流中心。
对于家居卖场在物流配送方面的一系列动作,有市场人士就分析,家居物流当下面临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痛点问题,家居卖场介入后,解决好这个问题自然利好消费者。
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解决物流的同时也锁住了企业和经销商,“毕竟一个品牌总不能在一个城市开两个仓储。”从这点上来看,家居物流行业正成为家居卖场新一轮寡头之争的着力点。(来源:家居周刊)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