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曙旸:打破专业界限,传扬新设计观
“以走向环境审美”为主题的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筑巢巡回论坛广州站近期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第一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其前身为2003年就成立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
“环境艺术设计”到“人居环境设计”的变化,设计教育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又会对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新浪家居采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织委员会主任郑曙旸。下面是郑曙旸教授的分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织委员会主任郑曙旸
环境设计这个专业的发展从建国开始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最早是室内装饰,然后是建筑装修的概念,最后讲室内设计。在1988之年前叫做环境艺术设计,1998年又把所有的设计专业规到艺术名下,叫艺术设计。2011年学科调整,艺术单独成为一个门类,设计成了一级学科。在这样一个框架下,“环境艺术设计”就改成“环境设计”。学科名不断变化,学科的定位也相应改变。落到教育层面,我们要给学生传达怎样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2003年开始成立,当时也是出于整体的考虑,觉得这个专业缺乏全国教育力量平台,很多思想认识都比较乱,就想通过这个活动逐渐把它厘清。现在设计成了一级学科,学科名也从“环境艺术设计”改成了“环境设计”,大家都有一点茫然,我们这个专业定位是什么?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有直接关系,建筑和室内的关系应该是什么?而很多美术院校也在扩建,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等各个美术院校都逐渐建立建筑和环境艺术相关的院系,那更要厘清这个关系。
我们国家的建筑学专业后来慢慢弱化室内这部分。最初室内设计是装饰概念,后来慢慢要把它的艺术体现,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社会上大家只认可一个概念,那就是装修,并不知道真正的室内设计是什么。从行业管理上来说,建筑装饰协会,室内装饰协会,都是打装饰概念,不是设计概念。这样一来,人们都以为室内设计把装修搞好就行了,但是生活的质量不是把装修搞好就能体现出来。但严格说起来,我们现在的室内设计还真只是做到装修层面。室内从建筑分出来有一个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中国最终室内成为一个行业,后来又出来所谓的软装概念,这就更错误了,它们本来就是一个系统。
下一个时代室内应该怎么发展?按照目前的专业设置架构,学生要应对未来的设计,他们知识量够不够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这12年走过来,发现光靠我们这个专业来做这件事情是不行的,必须把室内和建筑的界限打开。但是现在在业界把它们联合起来还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从教育的层面去逐渐统一起来,让学生,这些未来的设计师能明白,环境设计所做和建筑是同一件事情,它们在一个系统之内,只不过分工不同。
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都是工科,环境设计属于然人文艺术类。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界限分明形成很大一个弊病,脑子跳不出专业界限,所以有时候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创新力比不上。在今天你必须跳出去打破它,而打通它们之间的界限要有理论基础。清华建筑学系教授吴良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中总结出一个理论,就是“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大系统,它主张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室内是一个大的人居系统,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综合去考量,不能把割裂开来看待。这个系统的理念也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最本质的哲学思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本质的差别,我们首先是整体考虑、综合考虑,不是盯着单一某件事。比如中医,身体有问题它一定是整体调养,而不是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011年,人居环境科学这个理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可以说获得国家认可,甚至是国际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一套观念来做事,这个理论要真正让学术界达成共识也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我们这么多年走过来发现,不能再走“分”的路,必须药走“合”的路。大学教育不能像职业教育那样,它培养出来的人必须能够打破专业界限。打破这个界限用什么理论呢?吴良镛老师穷极一生总结出的人居环境科学已经很成熟,是符合未来发展的,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影响力。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就是在教育这个层面去传达人居环境科学系统的理论,倡导一种新的设计观。
现在的学生其实很优秀,思维很开放前卫,我们现在教学方向和教学体系已经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尤其互联网时代学生接收到的讯息非常多,更需要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把学生的想法启发出来,指导他们掌握专业表达能力、设计思维和方法,把想法真正做出来,让他们的知识架构更加健全。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也倡导他们跨专业合作,培养学生打破专业界限的思维、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设计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