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 创新动力——2013上海创意VS建材产品发展论坛

icon 2013-08-16 21:34:30
icon 0

摘要:相约816,“创意城市 创新动力——创意VS建材产品发展论坛”携手绿色建博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赵洁】:创意成就梦想,创新领航发展,非常感谢YKK的王经理的分享。下面这一位是设计方面的怪才,从名字开始,他就与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三岁起就选择了设计。他的设计也屡获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奖项。接下来有请侯梁建筑师事务所的侯梁跟大家分享一下。

创意城市 创新动力——2013上海创意VS建材产品发展论坛
侯梁建筑师事务所 侯梁

  【侯梁】: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大家好。我应该是97年去了比利时,05、06年回国了,陷入了一个比较怪的圈,也不是说什么设计都做,我就专爱做跟文化有关的建筑设计,因为那时候刚回国,也接到类似的项目,我就决定干脆做国际的投标。当时国际的竞赛都是以文化为主的,下面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这个是2006年泰国海啸纪念馆,也是第一次得到了承认,美国时代周刊进行了报道,渐渐有一些开发商找到我做项目。我参加了这些竞赛以后,都碰到了一些领袖人物,间接的也得到了一些影响。其中我要提一下当初为世博做了一个雕塑,因为欧盟馆的主席特别喜欢建筑,受邀做开幕式的礼物。我发现文化和建筑、艺术都是相通的,以前是我一个建筑的模型,渐渐的变成一个集,代表着各个国家朝一个方向,渐渐的就形成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现在经过八年时间对建筑的实践,渐渐的也做了一下总结,下面请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分享一下我对建筑的理解。

  对我来说,建筑是一个空间的艺术,它最重要的最最源头呢,是一个场,是一个吸引力。也就是说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它有一个场,也就是秩序。现在很多的空间秩序是直线型的或者是放射状的或者是有一个矩阵的,都是会有这么一个关系,也就是追溯到源头,发现自然是非常伟大的,它有一种引力是平衡的,看上去不对称,看上去也没有什么规律,就像星云的图,但星与星之间是动态的,也是平衡的,它可以诞生,也可以消失。

  这个有一个图,有一个聚拢的状态,这也是我当初做“集”这个雕塑时候的理念。

  这是首尔的史前博物馆,我做的时候,想能不能把几个展馆的空间像从地里挖出来的岩石的状态,代表了原始的史前空间。它的流线参观者是可以选择的,这是从底下看整个展览的空间,从底下进入的,可以体验岩石缝隙的感觉。很多人认为建筑是静止状态的,但实际上,我认为建筑不是静止的,因为里面的人是在动的,所以它有个场。有一次有这么一个机会,台湾的一个国际竞赛,是一个表演艺术的空间,我就想能不能把一些人视觉上的动态效果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建筑已经不是一个静止的建筑了,这也是在研究一种空间的秩序,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正好在这个基地的中间,有一个内港湾,在改造的过程中,我把主舞台放在中央下面的地方,四周有一些不同的看台,从这些看台在某一个阶段,像船一样的可以开过来,这样呢,就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剧场,就把整个水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剧场。建筑可能不一定是一个静止的,就像星云,它可以聚集,也可以分散,只是因为活动能量在转换,所以造成了建筑功能的转换。这是从一个小剧场看过去,这时候船停在里面,在大表演的时候,这个船开出去了,然后整个舞台就可以利用起来。

  还有一种空间,我们不认为它存在,但它实际上是存在的一种视觉的联系。比如说在建筑的应用是非常常见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刻意的表达出来。有一次机会是在贵阳,有这么一个类型的建筑,它是在一片天地里,它周围的景色非常美,开发商让我们在当中建一个建筑。我们就想这么一个环境出现一个突兀的建筑,怎么把它内涵挖掘出来,发现它的内涵就在周围的景,所以我们把建筑比作一个取景框,360度取景,然后再把这种对景关系倡导在整个布局里面,从整个建筑里往外看,也就是自然。

  这个建筑是泰国的海啸纪念馆,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灾害。在纪念它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仇恨,但也要记住一些东西,要人去反思。提出一个什么观念呢?因为这是一个观念型的纪念馆,人可能去旅游的时候,这一辈子只看了一次,你要带回去的东西只有一个概念。这时候我们挖掘空间的可能性,这是展开的平面,是一个围合的一个平面,验证了混乱和有序之间,这也是海啸给我们的带来的启示,它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人怎么样去看待它,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都会有不同的解释。

  这个是回国之后,发现中国的书法非常有学问。有一个书法大师跟我说,有各种流派,有的时候书法用的是气,有的用的是意。建筑也是一个气场在那里,粗看像一个天书,实际上它没有确切的意思,我只是想把不同功能的建筑通过笔画一样的方式设计,它们之间可以随着自然的规律调整的,不是一个整体的硬建筑,是一个软的建筑,在空间的秩序上,在一定的程度上允许有变异。

  然后这个秩序呢,它可能是动态的,同时这个是跨度时间更长的一个动态,为冰岛的一个银行设计的,因为它银行发展是一点点发展的,要求三个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周期,三个步骤。不能说这三个是不同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像堆山的过程。所以我们把它做成像冰山的形象。

  还有一个放射性的方案,这个是当初为保罗二世纪念中心做的。因为做竞赛是要在非常短的时期里面要有非常强烈的概念说服这么多的评委。整个建筑想要传达的是整个建筑都是光,在里面每一处都要体验光的强度,光的密度。这些都是讲的比较发散,自由的秩序。

  还有一种秩序是人文的秩序,这是我在思考中国馆的想法。那时候中国馆也有一个投标,我们也参加了,非常大的一个尺度,还有很多省市馆。怎么把中国这么博大的文化,用一个建筑表达出来。我就想用百宝格的概念,百宝格讲的是局部和整体的统一,每个格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的,但整体的格局是在一个框架里面,用这个概念设计,我设计了一个国家馆和地区馆,地区馆是分散的,国家馆是整体的通道。这个还算是比较守规矩的秩序,这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沉淀。

  这是另外一个秩序,是我们为深圳的一个总部大楼设计的。一般的总部大楼都是非常高的超高层。实际上我们研究发现,总部大楼里面,真正的总部没有那么大,能不能把它分成比较小的尺度,就把整个高层切割成不同的垂直花园,这也是我们尝试把大体量的建筑,特别是在现代中国,非常让人棘手的问题,这个不是建筑师带来的尺度,这是规模发展需要的大尺度。但在这个大尺度上,作为建筑师可能要提出自己对空间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做的设计,它的源头并不是现实的文化,可能它跟一些比较内在的体验,这些可能会更加长久。我们的建议在整个总部分成不同的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花园。

  前面讲的是空间的秩序,接着关注的也就是对现代的一个矫正。出国留学就是学一下整个建筑界怎么从传统,也有古罗马的建筑,突然来了一个包豪斯,整个建筑现代主义的过程。到了中国以后全部偏到现代主义了。其实我并不排斥现代主义,但现代主义的冷漠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怎么在现代主义做一个矫正,怎么矫正呢?现代主义非常工业化,强调的是加工的整齐,简洁,但是它只有一个层次的欣赏,远看挺好看,近看可能还可以,再进去看呢,可能没有了一些细节,但不是说所有的现代主义,有些好的现代主义对空间层次是非常讲究的。能不能提出来,把建筑的空间审美层次要增加,我用了一个什么比喻呢?也就是云,就像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它的光影是有变化的,从云里透过来的光是摸不透的,因为它有层次。对于一个空间来说,可能也要在层次上多花一点功夫。

  这是给万科售楼层的设计,当时做的意图是想把内和外空间的次序打乱。这个建设设计的时候,不是在设计建筑,是在设计花园。

  这又是一个尝试,是贝鲁特的艺术中心设计的,从外面看非常简洁,纯粹的立方体,但在开窗的形式上做了研究,它所有的窗都开得像电子云一样,每一个都不一样,有些是跟着楼梯走的。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让这些不规则的洞孔,能够把过滤在内部的空间做一个模糊,让你一眼看的时候非常简洁,好象是一个比较舒服的建筑,但到了里面看,又有不同的窗的变化,再进去以后,发现里面的光影在每时每刻都是有交织的。很简单,它用的还是空间的语言,还是光,它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是它把人的审美层次调动起来了,我不需要贴金贴银去表达它。

  这个是首尔表演艺术中心的设计,也是在透光的表面上和空间做了一个研究,每一个洞都是一个小剧场。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做表演艺术类的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非常热闹,有很多表演,但是它的外围都比较单调,所以在这个设计的时候,把外围做成了观光厅。

  这是宁波的科技馆投标,特点是中间一层和下面一层是镂空的,在下面可以组织很多青少年的户外活动,这样又可以省电。上面两块巨大的部分是室内的环境,也是把室内室外过度型的空间进行了强化。

  还有一个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就是山。为什么说山呢?因为山体多数是经过地壳运动,还有风蚀、水蚀过程留下来的。就发现呢,人们爱山,都喜欢爬山,我在想,是不是这种被破坏过的残缺的景观反而是美的,其实也是对现代主义的矫正,很多东西太完美了,可能就不美了。但中国的一些审美呢,有时候会留一些空间,比如说在材质上,喝茶的茶具,或者可以看到一些红木家具,对细部的设计特别有考究。我在想能不能把看似是废墟的形式,用到设计里面,暂时弥补一下我们大规模建设多种没时间的缺陷,能不能用造山的原理,远看像几千年形成的古城,实际上是规划出来的,也就是在整体屋顶的高度上进行了研究。这是对马来西亚SOHO做的设计,怎么样把山洞的感觉,自然的感觉,看上去是残缺,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的美。

  这是台湾的一个项目,在送别的时候特冷漠,因为要有很多关卡要控制,我就把在山坡的夹层里面是公共空间,下面送完人了,马上跑到山坡上,你可以看到船走,想把人情味加到现代建筑里面。

  最后,我要讲一下我对建筑的体验,就是对细胞的感觉。其实细胞有一个细胞壁,有各种流体在。我发现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细胞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发现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可能建筑就是一个细胞壁,从大规模来说,这是韩国新都的一个规划,能不能把建筑消隐掉,建筑也就是街道和花园之间的一个围墙,它是透气的,它也可以有内容,但是它不是一个主导。它是把原有的自然村庄的面貌保留下来,然后再去开发。这个想法是有可能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一个是效率空间,一个是休闲空间,建筑就在于这两者之间,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格局。到了香港就有这样的感觉,你在高楼里住着,隔半个小时就能看到海边了,在上海了,隔了大海还很远。

  这也是之前对细胞壁的理解。这是青浦的一个项目,很多住宅私密性比较强,但我们失去了很多公共空间。怎么调和呢?在这个细胞壁上做了文章。下面的一圈其实是回廊,回廊是公共的,回廊下面连着像小船一样的空间,是私有的,也就是说上面有一层楼是他的,下面有一个小亭子也是他的,但两者是分开的,他可以请朋友过来,多了一个可以社交的场所,但又不影响到他自己私密的空间,这是比较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尝试。

  这个建筑是台中的一个剧院群落,它原来是一个很好的公园,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公园里面做建筑,而是在公园里面开了几个圆弧性的大道,叫艺术大道,在大道之间有很多表演的空间。

  刚才我讲完了我对建筑的一些理念。我回国大概已经八年了,公司之前是一个人,到现在是五个人。我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呢?对我来说,建筑是我自己的一个艺术,很难让我过这个槛,把它去商业化。但是我有很多好的设计理念,我不想把它浪费了,我想让它传播到更广的层面,于是我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怎么回事呢?我的第二次创业,前几年,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建筑师还能怎么影响这个世界?我就想起了一个事情,乔布斯在70年代的时候,曾感受到整个电脑业都是在做大型的计算,所有的都是科技先到了,但是只有少数人能想到,真正科技能为我们做什么。乔布斯伟大的地方,就认为电脑其实的用途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是最强大的。他渐渐把机器的语言全部改成了人最容易接受的,我父母70多岁都能用的电脑。受他的启发,现在该做什么呢?把它再做一点?我们现在有很多移动通讯的工具,它把我们的交流呢,远距离的交流拉近了,但是呢,渐渐的把近距离的交流给拉远了。这其实也就是科技在运用的时候,它往一边倒了。我认为如果乔布斯还在的话,他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事情,怎么把移动多媒体应用到我们生活里。其实我们生活里最重要是情感,最高阶段的人工智能是情感智能。在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用高科技的手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情感,这是我几年前做的一个畅想,能不能把智能化的东西,和我们家居结合在一起。研究研究着,就开发了这么一个产品,叫“云上坐”的茶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茶几了,你在这里欣赏氛围的时候,完全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不是我要把信息便捷的发出去,而是我在享受这样一个信息,其实它也是一个虚拟的,其实我是把虚拟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结合起来了,让大家会到客厅里以后,开了“云上坐”在一起,就像篝火一样的,它是有信息内容的,可以有时空的转换。这是我的展厅,这是一款比较小的,这是我父母,还有一条小狗。我发明了这款“云上坐”茶几以后,我的朋友就喜欢在我家里多坐一会儿。也欢迎大家有机会去我“云上坐”的展厅参观一下。这个产品最重要的核心,它是艺术设计和多媒体的一个结合。就像这个娃娃,现在处于婴儿期,我认为世界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我对“云上坐”的理想也抱着很大的期望,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日本人创造了卡拉OK,现在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我发明的“云上坐”能够成为未来人的生活方式。

  谢谢。

  【赵洁】:谢谢侯总,侯总一直追求建筑艺术的理念,他的设计充满着矛盾,处处都体现了自然和谐一体的概念。目前是跨界设计一直延伸到产品设计这一块。我们的论坛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每年都由协会的沈会长专题为我们进行策划,目前论坛进行到现在,她一定心情非常的激动与澎湃,下面有请沈会长上台发言。

创意城市 创新动力——2013上海创意VS建材产品发展论坛
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 沈美云

  【沈美云】:我们很感慨,非常要谢谢大家。今天创意把我们凝聚在一起,今天的论坛非常成功。我们的设计师给我们带来了激情的精采的演讲。给了我们以生动别致的视觉盛宴,给了我们启迪和思考听觉的分享。

  我们携手绿色建博会,共话创意大发展。我们依托上海设计之都的综合优势,我们创意品牌纷至沓来,谢谢付出努力的设计师。通过今天的创意论坛,一批批设计师脱颖而出,一个一个产品创意让我们收获振奋的希望,从而激发全行业的活力,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跨越,再一次谢谢大家。

  【赵洁】:精采互动,创意飞扬,感谢沈会长,同时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来宾,本次论坛到此结束。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