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 | NO.3:建筑实践与挑战

icon 2018-11-12 10:36:52
icon 0

摘要: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2018年11月2日于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开幕。


主题论坛 | 下半场  -

Architectural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学术主持:

孔宇航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KONG Yuhang | Dean,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


特邀嘉宾:

■ 王明贤 |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WANG Mingxian | Vice Dean,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

■ 特洛伊·康拉德·戴伦 |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与数字化部首席策展人

Troy Conrad THERRIEN | Head Curator, Architecture and Digital Initiatives,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 齐欣 | 齐欣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QI Xin | Chief Architect of Qixin Architects

■ 周榕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ZHOU Rong |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 汤桦 |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TANG Hua | Chief Architect of Tanghua Architects

■ 华黎 | TAO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HUA Li | Cofounder,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 董功 |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

DONG Gong | Chief Architect,Vector Architects


“中国实验建筑的兴起”

王明贤 WANG Mingxian 

王明贤首先从中国的城市背景谈起,指出中国城市发展太快又极其混乱的状况。而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表现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量老建筑被拆除,在被破坏的土地上创造出的新建筑又毫无特点。大规模的高层建筑集群化现象,像方圆大厦、万达广场、华西村等等的出现都代表了当前的种种困境与问题。他认为中国当代城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仍需要研究,问题不单单是依靠学习西方或是一味效仿古法就能解决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验建筑师们探讨并摸索着,力图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而不再是只关心个体建筑。他们希望解决这些问题,并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在众多中国实验建筑师中,他重点介绍了张永和、王澍、刘家琨、朱锫等几名代表,并予以称赞。并评价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以及中国美院建筑学院,是中国实验建筑的两个最重要的基地。

 

他还对实验建筑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种研究方向—“自然之道与自然建筑”,并概括了三点——以古为新、重新进入自然、城市中的自然诗意。

 

而对于“自然之道”,他介绍了几个实验建筑师们的个人理解。例如王澍,他认为在中国文化里,自然远比建筑重要。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并接近自然,这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是他认为的“自然之道”。而朱锫认为寻找文化根源与创造新经验是现在的“自然之道”,他更强调建筑的当代性、可能性,以及一种开放的体系。

 

他补充道,构成“自然之道”的重点还有对于园林方法的应用。实验建筑师们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将东方自然的中国式园林和山水画的可望、可居、可游的自然观带入设计。这不是对传统形式、空间、材料的简单转译,而是强调再造建筑虚实相涵,内外相通的可游、可隐、可穿越的空间经验。他赞扬了朱锫和董豫赣的设计中对于园林要素的利用,还有王澍对中国园林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理解。他还提到李虎的沙丘美术馆,马岩松的山水城市、胡同泡泡,徐甜甜的白茶美术馆、石门廊桥,认为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建筑跟自然独特的东方呼应。他认为中国建筑正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并可能对整个世界建筑史发展都有所贡献。

 

最后他表示,“自然之城”的建造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世界,我们要建造一种中国式的“诗意栖居”,寻找当代园林方法,为世界建筑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思想。


“Solving for Epsilon”

特洛伊·康拉德·戴伦 Troy Conrad THERRIEN

戴伦首先谈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孩子的诞生让他产生思考。他说道:“我们现在像是坐在汽车后排看世界一样”,并且提出建筑界目前正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建筑真正的变化可能将在5-10年后。

 

戴伦曾尝试用软件翻译“建筑”一词,建筑被译成building,他认为不太符合其本意。矶崎新先生提出了“Architecture≠建筑”的观点,这点戴伦不大赞同,他认为“architecture>building”,并且“Architecture -building =ε(无限微小的)”的观点。

 

接下来他阐述了讨论的主题Epsilon(Epsilon=ε)。Epsilon在西方可回溯到希腊时期。柏拉图把“techné”分成两个部分, “gnostiké”是用手进行材料的使用,而“technology”则是更高的实践。在新时期技术可分成两方面,一个是手工技术,一个是现代技术,但他认为两者间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他说,希腊文化对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建筑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对于”gnostiké”和”pratiké”的解读,这部分构成了Epsilon。争论使得理论及实践分裂,于是产生了理论派和实践派。理论派觉得Epsilon无限大,而实践派认为实践和理论相互交织, Epsilon为0。这个争论成为二十世纪中后期建筑学说关注的一个核心。

 

他又介绍道,1995年,马克·维格利(Mark Wigley)在书中将建筑师分成老派思想者、新思潮的年轻人、 “失落的一代”的裁判和现今的人群一共四代。通过这几代人表达的理想,展现了他们相互之间混乱、不稳定的关系。当顺序重构后形成的金字塔,它可以帮人们描述从文艺复兴以后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

 

戴伦还提到现代社会组织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是不是只有反社会的人才能改变社会?戴伦认为在未来5-10年中,千禧一代将成为艺术学院的主要决策者,但Gen Z的年轻一代将会改变我们的社会。他说:“要了解现在就要回到过去,掌握了解更高智慧的能力并付诸实践。”70年代CIA对魔力的研究及霍普金斯大学关于药物对人的影响的研究都得出,人类想象有无限的可能。

 

最后,戴伦回到学校教授建筑内容的话题,他以近期的古老发现为例,反映出一些教学之外的知识。他认为这些例子都因为会打破目前学校知识教授的时间线而被忽略了。故他认为研究历史,要追溯到20万年前的建筑物。


圆桌讨论


王明贤、特洛伊·康拉德·戴伦、齐欣、周榕、汤桦、华黎、董功

周榕:

最后一位演讲者让我很惊讶,我以为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知识基础上的,如果我们所有的人类历史知识是虚构的话,我也不知道我们如何虚构未来,这是我暂时没有想清楚的一件事情,不过非常感谢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十年前提出来的“实验建筑”概念从十分弱小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已经形成一个了生态内核,到2008年左右基本上已经改变了我们中国建筑的生态格局。这个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思想是很可怕的一个病毒。所以我猜测未来那个思想病毒也许就在我们中间,十年之后我觉得我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没法幸存了。

 

我觉得我们曾经的实验建筑师们,他们优势工具已经没有了。第一个工具是联络图,他们有地图,这个地图使他们走得很快。今天这些人还是依照惯性、依照着某些思想地图在快速行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全球人类都丢弃地图,我们讲故事的能力可能就要超过你的读图能力。第二个工具是创新。在一个信息沟通、迭代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下,个体创新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你必须要变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以迭代取代创新,这是我们今天时代的特征。刚才说新的一代的年轻人可以起来,可以跟他们肉搏,我特别寄希望于坐在房间后排的这些年轻人。

齐欣:

首先回应下周榕老师的话,我认为周榕是一个病毒的传播者,他自己定义了我们顺应时代的能力,但是我们能不能在未来存活还要看我们自己。

 

其次,有一个语境的问题,明贤把这个定义为实验建筑,我觉得我们这帮建筑师不是什么实验建筑师,就是一帮最正统的建筑师。

汤桦:

这次会议我特别有感触,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经在学校当过一段时间老师,那时候留校教书,特别有激情。我的学校在重庆山城,是中国内地相对封闭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被遗留下来,就是大量的民居和民间建筑的遗产,跟昨天王澍说的那种民间所谓的四大风的住宅完全不一样,是最基层的民宅。我当时有一个想法——把长江中下游的建筑遗产进行一个梳理,总结出一套东西出来,作为我们当下建筑设计的指导。民居一个特别好的特点就是对资源的尊重,以及用最少的技术手段完成一个最大、最极致的空间,而且对自然的态度是非常尊重的。

 

第二阶段,1986年我被学校派到了深圳,面临着铺天盖地的建造运动,接触了大量的港澳建筑文化,后来就慢慢到了其他的院。最后2004年左右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到现在有十几年了。这个历程里我就感觉到一个很明显的代际变化,最开始在学校留校的时候做的设计是非常单一的功能,基本是机构建筑,会受学校委托做一些学校建筑或者是银行这种建筑。再到后来,现在我们事务所大概三十个人,全是建筑师,每天会非常忙。最近几年我们事务所的项目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最近几年的项目大量接触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比如说轨道系统、垃圾发电厂、水坝设计以及桥梁设计。我们这个专业在目前这个年代,除了我们通常意义的建筑学以外,已经接触到了其它很多复杂的关系,已经面对了一些我们以前在书本里没有学到的知识。

董功:

我2008年开始做建筑师,这十年中更多觉得是困惑,当你真的想把一个事做好,这之间是有很大的张力需要建筑师去承受的。我们都在中国一个范围内做房子,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条件非常不同,包括文化、气候都不一样,这几乎是一个挑战。我还是不太能说服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归纳所谓的中国的建筑是怎么样的。也许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或者一个时机,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是在参与到对这件事的贡献里,我一点都没有觉得这件事已经被做到一个很清晰的状态。但是我相信的一点是,如果一个建筑真正是从那个具体的地点里衍生出来的,它一定能慢慢积聚成一种对一个建筑设计方法或者是建筑设计文化的一种集体性的东西。

华黎:

对一个建筑师来说,建筑师一生的发展,我感觉就是从“new kids”到“old guard”,再自己打破这个“guard”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我和董功一代人,对于家锟这样的建筑师应该是“kid”,对于美院的学生来说可能已经是一个“old guard”。实践到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种冲动,怎样再从你内部寻找一点新的力量,所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挣扎的过程。

   

王明贤:

我觉得中国实验建筑的未来可能还是在在座这些三十多岁、二十多岁的青年建筑师这里,因为当年我和张永和、王澍认识的时候他们也就二十多岁出头,但是就知道他们未来肯定是有影响的建筑师。

特洛伊·康拉德·戴伦:

如果你们想成为美国总统,你们必须相信魔力,也必须相信奇迹,因为现实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们以后可能会成为领导建筑产业的人。



- 院长结语  -


经过了近20小时高强度、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此刻,这场跌宕起伏的头脑风暴接近尾声。在座的每一位中外演讲者,以他们基于各自文脉的独特视角、深刻而又锋利的观念、包容却保持批判的态度,向我们深刻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挑战、立场与应对。


毋庸置疑,今天的世界,与一百年前央美前身和包豪斯所面临的世界,有着核心性的相似之处——未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困扰,甚至新的冷战思维也萌生并在人们心中蔓延。因此,在主体讨论板块的结尾,我们再次呼吁,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建筑共同体生态”,以重拾央美、包豪斯、还有许多其他伟大的学校在建校之初的理念,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在开场的主旨演讲中,我也提及,希望这一新生态,能够如森林系统般,蕴含历史性的生产力与丰富的活力。


而这次央美建筑论坛,便是为新生态建设了一个凝聚性内核。它是历史性的、划时代的,打破了地域的偏见和板块间的壁垒。感谢在座的各位嘉宾,通过高强度的演讲与讨论,共同为这个内核提供了充分的营养。许多嘉宾不远万里来到央美,虽然日程紧张,演讲时间有限,但你们带来的前沿的、新锐的、独特的思考,将最终集结出版,广为传播。


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你们的参与和专注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会议氛围,你们见证了共同体生态内核的在这几天的快速生长,在将来,也期待你们成为内核中的一员。


感谢央美建筑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们,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这场国际盛会。最要感谢的是此次论坛的学术策划团队与执行团队,他们是韩涛、王子耕、罗晶、侯晓蕾、刘焉陈、张茜、曹量、朱宁宁、吴昊、何崴、刘斯雍、李琳、刘菲、王文栋、黄良福、崔冬晖、史洋、张慧芳、曹维、崔琳娜、孔令玥(排名不分先后)等老师。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杰出的组织才能,打造了共同体生态的雏形框架,为我们的在论坛上的学术分享与碰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的积极参与,期待着再次相见。中央美院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朱锫

2018年11月3日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