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直播|2017北京设计博览会—中意设计高峰论坛

icon 2017-09-25 21:38:15
icon 0

中国设计走上世界舞台离不开意大利设计的深远影响。由北京国际设计周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设计博览会—中意设计高峰论坛”即将在9月26日落地中华世纪坛。

中意双方如何更有力的紧密合作?

中意合力应如何推动创新产业发展和带动消费升级?

家居行业如何建设社区文化?

家居配套的工作中怎样适应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智能化需求?

汇聚中意双方多位行业影响力人物,

9.26 中华世纪坛 高峰对话

独家战略合作媒体-新浪家居

带你一起探索中意设计合作的创新之路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新浪家居视频直播间


论坛流程

主题:中意合力 设计合作

时间:2017年9月26日14:00 – 16:30

地点: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1号发布厅

开幕致辞(14:00-14:20)

-《中意合力 设计创新未来》北京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秘书长 周茂非  

-《居然之家引领中意合作》 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任成

-《中意设计合作的无穷潜力》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孟斐璇(Franco AMADEI)

主题演讲(14:20-15:05)

-大师视野:《未来绿色家居》著名建筑师、米兰前副市长  斯坦法诺 博埃里(Stefano BOERI)

-《艺术与设计需要商学院思维》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佛朗西斯科 祖罗(Francesco ZURLO

-青年合作:《胡同里的未来-白塔寺下的CHINA ROOM》都灵大学建筑教授  阿尔贝特博洛尼亚(Alberto BOLOGNA)

-行业创新:《居然设计家  设计未来之家》北京居然设计家家居连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胡浩松

创新对话(15:05-16:15)

1/“中意合力 设计推动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15:05-15:55)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佛朗西斯科 祖罗(Francesco ZURLO)

-小米生态链 智米科技设计总监 刘铁先生

-中欧创新中心发起人  米迦勒布鲁内勒(Michele BRUNELLO)

-BL.D上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伽马先生(Gamma)

-意地筑作室内建筑事务所 设计总监   连志明 

-OBJEKT ASIA 境界杂志联合创始人兼主编   冯辉 

2/“消费升级引领金融创新:如何挖掘、放大设计周的隐性价值”。(15:55-16:15)

著名建筑师、米兰前副市长  斯坦法诺 博埃里(Stefano BOERI)

-北京龙德基金总经理 樊秀超

-北京设计周常务副主任 王昱东

-云起资本创始合伙人 布和

现场提问(16:15-16:30)

welcome to

活动现场

论坛主持:新浪家居全国总编 戴蓓

▌主持人戴蓓女士:我经常在朋友圈会看到这样的话,“为什么在北京一看到蓝天,你们北京人都那么激动?”我说你不知道,因为一旦有蓝天的时候,有蓝色的时候,北京是最美丽的,而且北京意味着有大事情发生,比如说我们知道两会蓝。大家都很熟悉,9月份是我们的设计周蓝。今天是蓝上加蓝,因为今天的两个主要主办方都是以蓝色作为基调的,一位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我们都会看到在9月的北京大街小巷都会变成一个蓝色的海洋,全程会以蓝色作为标志的上千个活动。第二个今天的主办方是北京居然之家,这也是一个蓝色为品牌LOGO的企业。

今天由这两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展开一场中意设计、中意合作的高峰论坛,我们将围绕“中意合力 设计合作”这样的主题来开展今天的话题,今天所有到场的嘉宾也都是蓝颜知己。

致辞嘉宾:北京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秘书长 周茂非  

▌周茂非先生:金秋北京秋高送爽,我们迎来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8岁生日,今天我觉得我们来自中意双方的设计方面的各位专家学者和设计企业齐聚一堂,来举办中意设计高峰论坛,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推动我们中意双方在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取得了快速进步。到2016年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达到了3570.5亿元人民币,占到GDP的比重达到了14.3%。什么概念呢?我们全国的平均水平只占到4.07,而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占到GDP的比重达到了14.3%。


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门类的发展中,设计产业近五年来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每年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而作为创意产业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在北京发展设计产业有其长足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期,北京市已经成立了北京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我们的蔡琦书记亲自当组长,陈市长作为第一副组长。在这个中心建设过程中,专门设立了产业发展组,近期一个最大的动作就是要推动北京利用一些老厂房,当然也含着像粮库、仓储的库存,进行改造建设北京的创意产业园区,特别是以设计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


在政策当中,一方面政府将给投资者在改造过程中30%的补贴,第二,可以提高容积率,不再交土地出让金,这是重大利好。过去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还是偷偷摸摸、唯唯诺诺的,现在我们有了光明正大的政策在支持。同时,政府还会在入驻企业的财税政策和资金补贴上都会给予专项支持。因此,可以讲北京的设计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期。

北京国际设计周也是国家推进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在文字办做了几年的主任,近几年,从2012年我来担任组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当时博埃里先生还是米兰市的副市长,作为主宾城市副市长来带队参加我们的设计周,我2013年也参加了他们的设计周。我觉得意大利在设计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而中国也有其特点,特别是重要有着巨大的设计产业的市场,如果能把意大利的设计产业的人才和设计概念、创意的优势能跟中国的创意人才、创意企业和创意市场结合起来,那么未来我们中意在创意产业发展的合作商前景无限。


所以,今天我们搞这个论坛实际上就是要中意合力,我觉得合力合作的确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包括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合作共赢才是我们更多的诚意和理想。


文投集团是我在文字办的时候,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成立的大型国有文化投资集团,注册资本为现金60亿,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净资产已经超过了200亿。在文化内容、文化投融资服务和文化的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愿意为在北京发展的包括意大利方面的设计企业,当然也包括我们北京的设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提供园区建设服务的支持,也支持一些产业政策的对接。

致辞嘉宾: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任成

▌任成女士:我代表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总对博埃里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因为中意设计高峰论坛得以成功举办,源于汪总与博埃里先生推动中意合作设计的交流共识,在米兰举办的第一届中意设计高峰论坛更离不开博埃里先生的鼎力协作,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居然之家举行把中意设计高峰论坛办成一个固定的品牌性活动,4月份在米兰召开,9月份在北京举办,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必将对中意两国设计界和家居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家居产业和家居消费都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设计创新无疑是拉动产业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意大利是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国、创新强国,学习和引进意大利先进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加快中国设计创新步伐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近几年来居然之家走进意大利设计周到助力北京设计周,从打造居然之家顶层意大利设计中心,到引进博埃里先生的垂直森林绿色生态建筑,居然之家为推动中意设计交流和企业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令人欣慰的是,居然之家为中意合作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结果,与意大利设计合作已成为中国家居业喜闻乐见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家居品牌进入中国。居然之家打造的家之尊、国际家居馆已经成为意大利家居品牌进入中国的首选合作平台。居然之家顶层设计中心今天上午正式开业,居然之家与博埃里先生在湖北黄冈开发的垂直森林建筑已经在设计当中。居然之家与北京设计周不仅将共同把每年在北京举办的中意设计高峰论坛越办越好,而且还将在其他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跟合作。


当然,设计创新对中国家居行业来说任重道远,中意合作也刚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这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的推动。所以,在这里我衷心的希望中意两国的设计师和企业代表能够借助本次论坛深入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设计创新的力量推动人类居住环境和家居生活向环保、人文、智能、安全等方面的转变与进步,为中国家居产业和家居消费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新思路跟新途径,并通过中意两国在设计上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新目标。

致辞嘉宾: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孟斐璇 Franco AMADEI

孟斐璇Franco AMADEI 先生:代表使馆并且以个人的名义参加这次中意设计高峰论坛,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盛会,我参与这次会议也可以听到很多中方和意方的专家以及业内人士能够畅所欲言,能够介绍他们对设计和合作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想法。这一次的论坛和对话我们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这样的对话一直保持在一个高端的水平上,不光有一些专业性的讨论,而且还有一些商业的讨论,以及如何能够


设计上的东西进行商业化。周先生曾经说,中方对这样的文化和设计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支持。我们在设计和商业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机会,在中国和意大利之间,这样的合作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每年都有很多的设计人员,有些很多的专家来到中国,两国政府也给这样的合作机会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不光是在学术的角度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和设计交流,能够使双方继续合作,能够加深合作的机会,如何能够商业化这样的设计合作。

这样种种的活动给我们一些非常积极的信号,中意双方的合作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非常无穷的合作潜力,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手段能够进一步加强这样的一些合作。通过一些产品的设计,不光是设计出来产品,而且通过设计产品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加强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在过程之中双方的一些专家学者、设计人员之间的深度交流。


知识产权可能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坚信今天通过这次中意设计高峰论坛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在如何设计、如何保护设计的知识产权、如何将设计能够产品化,这方面加深互相的了解。我代表意大利使馆预祝本次中意设计高峰论坛能够发挥它应有的领先的和行业内代表水平,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题演讲:大师视野:《未来绿色家居》

著名建筑师、米兰前副市长  

斯坦法诺 博埃里 Stefano BOERI

 斯塔法诺·博埃里 Stefano BOERI 教授五年之前我们来到这里,开始讨论能够在中意之间的一些合作,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年我们中意之间设计的一些交流项目。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在一起工作,我们在一起合作,这是一个改变气候的创新,在星球上如何通过智慧建筑改变气候、改变环境。

    

这个气候的议题是我们没办法回避的一个议题,大家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是由B B C报道的,这样的建筑核心就是如何在原有的建筑上面能够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


一般来讲,都是在建筑顶端去种植一些植物,这是我们一些传统的绿化方式。现在我们有一些创新的模式,我们在北京五年之前介绍过这样的项目,今天看到这样一些建筑在全球各地都在重复着这样一些想法的建筑,所以这个更证明我们当时的这样一些创意的想法是非常有效和有用的。   

你们知道一棵树可以净化空气,可以改善一些气候,可以吸收城市中交通所带来的一些污染和灰尘。城市之中越多的建筑有这样的立体森林的存在,就会减轻污染,能够净化我们的空气。我们在一个建筑中使用了多达800棵树的实现方法,我的研究事务所和中国的一些伙伴一起来合作,我们一起研究选择何种树木、绿植,包括叶片的形状以及种类需更好地净化空气、更好地达到我们的设计效果。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是在米兰的一个建筑。

    

这就是在米兰的一个垂直森林的建筑,一年可以吸收30吨的二氧化碳。这是在贵州和瑞士洛桑的一些建筑,这是在南京的一个建筑。在南京我们使用了这样的垂直森林建筑,他们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每一个城市都会去仔细研究它的气候状态,各方面的一些气候情况和常年的气候数据作为我们的研究基础。经过这样的一些设计,再进一步来监督这样一些建筑如何去改变城市小环境的气候。

    

这是在跟铁道所平行的一个建筑,我们在这样的一些建筑中也使用了很多使用了很多绿色植物。这是一个我们设计的绿色走廊,步行道的周边都使用了很多绿植。这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中也是沿用了在米兰同样的一些设计,在建筑物上面使用了大面积的绿植。中国是一个世界上能够接受这样的思想、使用这样的建筑设计的领先国家,在中国我们也实现了很多这样的设计。    

主题演讲:《艺术与设计需要商学院思维》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佛朗西斯科 祖罗Francesco ZURLO 

 ▌佛朗西斯科·祖罗Francesco ZURLO  教授:  中国已经把设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前一阶段,意大利的一个部长曾经说过要把文化当成食品去品尝。如何将文化变成食品?如何能将文化变成一个商业模式?这个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能把我们的创造力生产加工成产品,能够使我们的文化财富变现成为产品的价值,产品的附加值,这是我们现在去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意大利这方面的经验是在设计中,我们文化的知识产权大概能占到17%的份额。文化的一些产品能够转变成为商业价值的话,在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大概占到3%的份额。意大利在设计方面实现的产值大概能够占到世界在设计生产之中的50%的份额,所以我们意大利有这样一个传统,从艺术设计转变成为商品能够商业化,这是我们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

    

在米兰理工大学,我们的设计学院里大概有50%的毕业生都在从事着这方面的工作,就是将设计转化成为商业行为。这个是我们的设计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我们就是要采用一个商学院的思维,能够把一些在纸面上的设计、一些艺术的想法、一些战略性的思维转变成为商业生产和商业价值的体现。    

在欧盟现有的教育之中,非常强调的是一个毕业生的艺术实现和商业实现的一些能力。我们现在和意中商业协会签订了协议,名字很难发音,但是我们签订了这样一个协议,通过我们米兰理工大学的教育,能够为中方提供这方面的人才。我认为这方面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样可以来推动我们越来越多的设计方面的合作。我们把学校高等教育出来的尖端人才与社会上的企业也进行的人才方面的交流,能够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地方的企业的设计和发展。

    

我们今天讲艺术设计需要商学院的思维,我们主要是改变一些想法,从事艺术设计不光局限于纸面的设计和创意的产生,能够学以致用,用到地方、用到企业中的实际技术推进的商业化行为,这才是专业人才必备的需求。我们要进一步来推进企业之中的文化交流,他们需要企业中的人才更加了解市场的需求,更加了解终端消费的需求,能够把设计、产品的理念运用商业的思维去实现。特别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社会的商业需求不断地进行参与参考。

    

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先天因素,我认为在实现设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一个商业的头脑去完成这样的一个设计,完成这样一个设计与市场的无缝链接的过程实际上是更需要智慧去实现的。我们的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通过和上面所说的中欧合作中心的合作能够加强这方面的交流。

主题演讲:《胡同里的未来-白塔寺下的CHINA ROOM》

都灵大学建筑教授

阿尔贝特博洛尼亚 Alberto BOLOGNA

 ▌阿尔贝特·博洛尼亚Alberto BOLOGNA 先生: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介绍胡同里的这个项目,另外我们的都灵理工学院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与中国北京开展一些不同的合作项目,包括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另外,我们还会也一些学术上的交流和合作,例如我们跟中国的一些院校实现了双学位的认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我们赢得了一个欧盟的项目,我们与马切拉塔大学在中国的可持续化城市方面来开展这样一些项目。这个就是我们与北京设计周合作实现的项目,这应该是我们的第一个步骤,这是我们第一个非常宽泛的项目。

    

我们跟我们中国的合作伙伴,包括清华大学做了什么呢?我们是怎么样赢得这个项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引入了一些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工具,然后让大家能够实现公共的空间,这样的话,可以让在那居住的人有空间的实现和互动。

    

我们收到了一个邀请,我们要装饰这样一个院子,在白塔寺附近,当然有一片胡同在这里。这是我们在7月底的时候刚刚接到项目时院子的样子,我们决定把娱乐的概念全部都运用到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这里有一个这样的空间,人们可以在来到这里进行会面,进行玩乐,包括本地传统的玩乐项目,包括乒乓球,另外还有会面的空间,在旁边的建筑里,我们把它变成互动性游乐的区域,通过这样的装饰目的对它进行修整。    

当然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这个地方空间比较小,这是一个很小的房间,我们刚才应用的蓝色就是刚才主持人提到的颜色。这个外形看上去有点像一本书,进去以后可以有一些娱乐的空间,另外还有乒乓球。我想说在我们刚开始启动项目的时候,有很多人来到这里,另外,我们同安德鲁博鲁卡(音)合作,把这些线集中组合起来,我们把这些点通过这样线都连接起来,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

    

就像我们说的都灵大学的这样一个研究小组,我们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致力于促进中意之间在设计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在准备北京设计周之前,我们得到一个消息,我们在广州会有一个工厂,我们要对它进行改造,在将来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年的时间来对它进行重新设计个调整。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全新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音乐空间,这也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就是人群来到这里进行各种交流,参与到各种项目当中。

    

另外我们的研究小组接到了中国这样一些机构邀请,就是来实现相关区域的改造和设计,这是我们在广东省的一个项目,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坝,因为水坝的存在,已经呈现出当地非常浓郁的地域特点,在这个地方要实现一个公园的建造,要有一些自行车道,一切都要在原有的地域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这样一个改造。

主题演讲:行业创新《居然设计家  设计未来之家》

北京居然设计家家居连锁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 胡浩松

 ▌胡浩松 先生:  大家都知道,居然之家是做家居连锁卖场的,我们不是设计师,我们自己也不做设计。但是我们每年都会为全国上百万的装修业主家庭做服务,我们在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家就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幸福的港湾。在中国,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拥有一个美丽的舒适的温馨的家,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梦想。


但是,现实情况呢?当我们买了房有了家以后,却很难去找到令人称心如意的家装设计师,我们在装房子的过程中成为了我们消费最高、但是却是最困难的一个消费行动。往往是以一个美梦开始,但最后却是以恶梦来结束。


对我们的家装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但是在中国很多的设计师实际上每天都被禁锢在与设计毫不相关的工作当中。他们既是业务营销员,也是材料采购员,还要兼职去做施工管理员,每天都疲于奔命。对于他们应该致力于的设计的创新和思考却很少有时间去涉及,甚至也不知道怎么去考虑自己的创意。

    

所以,对于我们作为家居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样才能够去解决家装行业里面的这么多痛点,如何帮助设计师为千千万万的业主能够很好地装修他的房子,让他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实现他家的梦想。    

很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和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设计软件的提供商美国一家公司开展了合作,收购了他们的线上平台以及设计团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成功地开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家居设计服务平台,居然设计家,包括六大部分,设计云平台、家居材料采购平台、商品采购平台、施工管理平台、物流配送平台、智能家居服务平台,体现了居然之家对未来家装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判断和我们的实践。

    

我们认为未来家装行业的发展会有三大趋势:


趋势一,设计IP化、所见即所得。以前我们绝大部分的设计师只能够为少数的城市、少量的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大量设计师的优秀作品没有办法被复制,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大量的业主很难去找到他们心仪的设计师。比如说我想请斯塔法诺·博埃里先生为我们家做装修设计,我想有再多的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与我们设计息息相关的效果图、施工图以及预算报价,都是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软件、不同的系统里来完成,相互之间的配合并不是很紧密,所以才会导致我们在实际装修过程中,业主在装修前看到的、听到和实际最后装完的效果与他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差强人意,通过我们的设计云平台,我们可以帮助设计师将他优秀的作品IP化,呈现在网上,只要消费者喜欢,他们就可以卖得到,我们负责为他们落地实施。设计师可以从获得版权费,这样的话,设计师优秀的作品就能够像卖书一样,卖到千家万户。


在平台上我们还会为设计师提供效果图、施工图和预算报价一体化的3D设计工具,再搭配上我们基于线下实体门店真实在售的商品组成材料库,就能将设计的所有环节无缝连接起来,让我们的消费者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基于我们设计家的云平台做的3D效果图和最后真实落地的实地场景图的效果。我们的追求目标就是所见即所得。

      

趋势二,全球买全球卖,货通天下。马云在阿里巴巴18年庆典上提出未来将实现全球买全球卖,货通天下,我们高度认同。大家知道,在居然之家的北四环店,我们有一个家之尊,在那里卖的都是来自全世界最好的家居产业,销售异常火爆,每年要卖十几个亿。

    

与此同时,我们收购了美国一家公司的平台上目前有上千万用户,这些用户对于中国物美廉价的家居建材产品有着极大的需求和期待。所以,对我们来说,这就充满了巨大的商机,未来我们会通过家具材料采购平台和销售销售平台为全世界的设计师、厂商和消费者搭建一个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帮助大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买到你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让我们家装行业的设计和我们的商品没有国界的限制,畅销海内外。

    

第三大趋势,我们认为家居的智能必将大行其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我们认为家装的过程以及家居生活当中的智能化将会逐步得到体现。通过APP的应用,我们现在可以实现家装全过程动态和自动化的管理,可以让装修的过程更透明、更便捷。通过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我们能够将目前几十次到上百次的物流配送服务缩减到1—2次,大大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家居服务系统,我们也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包括家政服务以及家居服务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以后,大家家里的冰箱牛奶喝完了,我们空调没有氟了,空气净化器需要清洗滤网了,都会被智能系统自动感知,及时为业主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消费者后知后觉发现以后再找服务商。这就是我们为未来之家搭建的筑梦平台。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9月26号,在去年的今天,我们的设计云平台正式上线。一年的时间,我们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超过7.8万名的室内设计师注册成为居然设计家平台的会员,我们目前有近300家的合作伙伴的产品超过10万套产品已经上线,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图片中找到他们自己心仪的设计师或者满意的方案DIY设计自己的家。与此同时,我们收购了Homestyler的平台可以为我们欧美以及新兴市场的用户提供服务。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将平台打造成为技术最强大、功能最全面、体验感最好、线下线上为一体的全世界最大的家居服务平台。我们要在国内实现上百万的室内家装设计师上线,全球注册用户不低于1500万。在此,我也诚挚的邀请在座各位设计业的大师同仁们都能加入到我们居然设计家的大家庭,奉献各位的聪明才智,帮助我们全世界的业主都能够实现自己家的梦想,能够让我们的家装真正地快乐简单起来。

创新对话 一

“中意合力 设计推动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

对话主持:新浪家居全国总编 戴蓓

对话嘉宾: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佛朗西斯科·祖罗先生

    小米生态链智米科技设计总监  刘铁先生

    中欧创新中心发起人  米迦勒·布鲁内勒先生

    BL.D上水设计事务所  迦马先生

    意地筑作室内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  连志明先生

   OBJEKT ASIA 境界杂志联合创始人兼主编   冯辉 

 ▌主持人戴蓓女士:今天,中国也在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面貌,究竟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跟别人合作。我个人对于意大利的设计,有两个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我觉得意大利人的设计是融在生活里面的,就像你去买菜、逛街、看电影、买衣服是一样的。它不会让你觉得设计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让你去仰视的东西。第二,我觉得它的设计是跟产业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不是说我把设计仅仅视为一种艺术,它一直是跟产业做结合的。


我曾经听过一位日本的建筑师跟我讲过一句话,我觉得跟我们今天要表达的关于意大利的设计特色很有关。“如果一个设计不能被实现,它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他跟我讲过的一句话,我觉得今天我们讨论的商业和设计的结合也是一样的”。请远道而来的意大利朋友讲一讲,你们认为在意大利的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当中,设计究竟起到了哪些最关键的作用?我们的设计产业如何紧密结合促进这两方面呢?

  

 ▌佛朗西斯科·祖罗 先生:这个课题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课题,我想从一个方法来谈,在前一阶段,潘基文在议会演讲的时候说这是意大利的领带,我戴这个领带是因为我的太太喜欢。意大利的设计就是非常贴近于在人们最基本的要求的一些需求,同时可以让人意识到这个产品有一定的附加价值。我们可以有一些小小的参考来谈一下。

    

在最近的几年,随着世界上科技的发展,在产品中科技运用得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样的科技它们有什么样的促进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品质的提高有什么样的促进意义。这样的话,在设计之中我们可以运用科技含量的设计去提升生活的品质。

    

意大利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讲有这方面的优势,是因为我们对进一步的未来生活考虑得会更多一些,我们想如何使用这样的科技产品,能够在最近的未来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像中国有一个近邻是日本,他们知道在运用这样一些产品怎么样能够快速地转化成为对生活品质的一些提高,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角度也可以学习一些经验。

我们今天的生活以人为本,人类的需求跟因素越来越重要,我们的设计需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这样一个精神,我们的一些设计中是要更加体现人们的需求跟需要,意大利在转化方面考虑的人文因素可能会更多一些,我们考虑的一些新技术如何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我们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不光是要满足项目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到为什么我要做这些设计,为什么我要做这些转变。这样的改变、这样的设计是要与文化的基因、文化的传统相结合的。

    

我曾经参观过一些采用新技术的实验室,比如说一个企业中的中心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中,他们运用的一个思想就是说我们设计的这些产品真正是人所需要的,而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出人的本质的一些以人为本的特点。这是我的一些分享。

    

 ▌主持人戴蓓 女士: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过去的城市或者是建筑是属于神的,现在的建筑和城市是属于资本的,未来是属于人和自然的。任何的创新或者是我们任何的对于未来的预见其实是基于本土的东西去考虑,就像意大利,它不是脱离了意大利本身本土化的东西去做的创新,它的产业和所有的设计创新都是在本土化的文化基础上去做的重新的梳理回望之下的向前动力。请文化使者,中欧创新中心的发起人米迦勒·布鲁内勒先生发表您的见解。

 

 ▌米迦勒·布鲁内勒 先生:我们今天谈到设计的时候,会设计运用一个企业最尖端的科技技术,在所有领域内,科技的发展都是非常迅猛的,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跟科技爆炸的实在,比如说亚马逊、Facebook、谷歌,他们正在设计我们的未来。同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科技的发展,必须要同时考虑未来五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设计需要超前去考虑。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提前的考虑,我们就失去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前瞻性的特点。

    

我们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一些便利性,运用到最近的一些科技的创新,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小步的进步,能够引领着科技的进步、引领着生活方式的进步,而且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实质性的改变。我曾经有幸和一位设计大师一起工作,我发现他所使用的一些设计理念都是小步前进的科技,他的设计中就是运用这样的一些小步超前的设计,既体现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同时还能够让普通的人迅速地理解和迅速地实现这样一些改变。

    

我们知道,未来城市的建设会越来越绿色、越来越环保,我们可能会运用到更多的自行车,自行车和公交能够在城市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所认识的这个设计大师是在自行车的设计和一些公交车的设计方面做出了贡献、研究和改变。

    

我本身是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在建筑的行业更感兴趣一些,我看到在中国有一些研究的学院和教育方面的学院,他们正在把自己的设计能够融入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之中。他们融入这个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的建筑之中,是一个可持续性、渐进的方式,所以有一些设计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来考虑的话,感觉到非常感兴趣这方面的议题,有很多很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他们比如说做一些城市的社区,做一些有特点的尝试,比如说有些城市中有法国区、巴西区,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文化的区域。现在出现一些设计方面的社区,有一些社区里面会有更多的设计元素、设计的思维在里面进行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 戴蓓女士:今天外面的展厅是居然之家跟设计周做的关于未来的主题,“看见未来”的主题展览,我们找了很多人来问,说你对未来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我特别想分享一下有两位很重要的嘉宾他们对于未来跟您很相近的思考,一个是来自北京国际设计周王昱东主任,他说“据说未来的人类是可以踏上不死之旅了,我该坐在一把什么样的椅子上考虑哲学问题呢?孙群主任说对于慢慢老去,我们真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我们会看到很多在科技面前,看似这个冰冷的东西面前,好像我们都是在往回找一个东西,或者是人性的光辉、温暖。好像跟快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科技往往给我们的感觉是快、很快、在颠覆,但是感觉大家都喜欢坐在快速的飞船上找回原来的感觉。比如说晒太阳来理解慢的含义,比如我希望能够在科技上能不能赋予人性的光辉。


这样一个对于未来的思考,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互联网技术,比如今天我可以不用带钱包,拿着手机微信支付就可以买菜。其实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快速发展会不会对当下有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看这些问题?请小米设计总监刘铁先生讲讲,从您的市场研发和感觉来讲,小米公司更多是针对中国大众,中国到底消费市场跟设计是什么阶段?我们蓬勃的消费市场真正开始了吗?


     

刘铁 先生:未来的设计实际上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有这个苗头。为什么过去人消费不起?是因为我们的制造、我们的信息还没到这个时候,现在我觉得基本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之前我们可以举一个案例,像苹果,我们经常会看苹果的产品,我觉得苹果的产品卖得太便宜了,它是拿CNC,很多都是用CNC做出来的,表面加工得也非常得精致。它的包装我认为比那些所谓的奢侈品要做得好得多,就是从选材到它的工艺、到它表面能够呈现出来的那种材质和质感,但是它的价格卖得好便宜,只卖几千块。


小米是这么认为,人的这种对设计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存在,大家都希望自己过得好,用好的产品,我住在家里面怎么样慢下来,一下子所有的事情全部搞定,我有大把的时间去休闲。小米秉承着这种大众设计的里面,我们其实做工不差,设计也不差,为什么卖那么便宜呢?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假定成功的法则,我们开发一款产品,我们可以不惜一切好的东西去做,材料、元器件都是最好的,全球顶尖的供应商都在跟我们合作。

    

我大概说明一下,我本人实际上是负责家电这一块的设计,跟手机、电视还不是一个部门。其实我们用这么好的原材料,包括元器件,以及模具,我们的模具绝对是全球一流的,像国外的这些大品牌,我们看了他们做的模具,我们成本比他们还要高50%,甚至还要翻一倍,为什么?因为我们可以把这套模具打废,物尽其用,我们就不是浪费。只有把一个模具打到30万、或者50万件,这个模具摊到每一个的成本就很便宜,我们消费者可以用最便宜的价格拿到全球行业里面最好的品质。

    

其实在我们的眼里,我们觉得每一个家电领域都是蓝海,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太久没有动荡了,非常平稳,每年大家就是这些份额,差不多,没有特别创新的,没有特别的价格杀人出来。需要这种动荡,这样我们的人民、消费者,其实他们对好产品的需求,对设计升级的需求早就存在,一直就存在,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我们没法满足他们罢了。

    

主持人戴蓓女士:其实是说中国的竞争还不够激烈,我们的日子还是可以的,蓝海其实刚刚开始,所以我们有小米这样的闯入者。以前更多是看连老师在做建筑室内的比较多,现在开始做一些其他的产品了,您觉得跟几年前比有什么大的变化,到底是设计推动了消费升级,还是说真的是消费升级了,在倒逼设计师做各种各样的调整?


连志明 先生:我觉得在欧洲,室内设计觉得应该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而且不是更多的关注物层面的关系,注重造型上面的。另外一点,生活品质通过解决空间之后,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性,人为核心。


这一点跟米兰理工学院的院长一再强调的这一点很有关系。产品刚好可以承载很多人性方面的内容,对我来讲,我觉得产品设计其实是作为一名室内建筑师应该去做的一个工作,这个是我跟我太太的一个观点,所以这几年我差不多是比较早拿到北欧丹麦那边设计版权的一个中国大陆设计师。

    

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市场,因为我本身是室内建筑师,我觉得还是很好的,我没有觉得它不好。因为中国本身人口很多,市场非常大。还有一个,我觉得各种层面的消费群其实都有,这方面其实与欧洲比如说人口比较小的国家来讲,我觉得欧洲这些地方消费历来相对单一一点。

    

今天听完博埃里先生说的垂直森林,我也有一点感触,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新法。在中国,我觉得室内空间设计发展到现在,从原来是关注物上面的设计,到关注人性化的设计,到现在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个过程走了很多很多年,因为本身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哲学里头,道家思想是一个很核心的,就是人与天地之间的载体其实是建筑,建筑只是一个容器。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意味着未来有一个很大的方向,就是人的回归,对自然诉求的回归。

    

同时由于工业革命产生的对时代的作用,人的多巴胺分泌的快感在慢慢地消退,原因在于科技的高度发展,包括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未来建筑的形式已经不再追求过度的高、新、奇特,反而就像刚才小米的这位先生说到的比如苹果手机、小米手机,它们的造型都一样,从造型外观来说,小米有自己的特点。同样,也许一个总统或者主席用的手机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但是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其实很多国内的设计师觉得市场不好,而我觉得这个市场很好,因为他没有想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前两天我刚好参加了一个“明日城市”的设计论坛,这里头可能有几点可能是可以给我们室内建筑师有参考的。他觉得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对于一个室内空间来说,艺术是很重要的,尤其像北京这样的一个城市,未来它的软实力应该是以艺术来驱动。因为它的建筑可能现在不会再过多地去建造了,这种情况我觉得如果说今天说到中意合力这个话题的话,我觉得意大利这方面其实做得非常好。比如说米兰的一些展览,这方面的打造都是通过艺术的角度重新去塑造了一个区块。

    

回到室内空间,比如说室内设计这块,我们中国人以前喜欢说风格这个词,原来风格趋向很明显的装修做法现在已经变成零风格了,这些在我现在大量给地产商做精装设计时发现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2003年的时候我做整体家装,后来他们定义为集成家装模块时,当时提出了一个相对零风格和绝对零风格的概念,觉得十年以后应该是绝对零风格。主要内涵还是科技,所以我认为科技与人与自然的这种平衡感在未来可能是一个设计上的方向。所以也就造成的未来家装的方式像今天居然说到的它的几个平台,其实是非常大有可为的。

   


▌主持人戴蓓女士:今天来重新认识自己,比如说此刻我们到底有没有优势,在这个合作或者全球化合作当中,我们的优势在哪?在未来的合作当中,比如说我们认为我们在哪些方面是可以再提升的,几位嘉宾可以谈谈这样的问题?

    

▌连志明 先生:我就从产品设计这一块的感觉上来讲,我觉得跟欧洲的一些品牌合作,我发现有一点特别好,就是它的版税制度因为非常成熟,这块是绝对可以给咱们在座的,如果有厂家的话,是可以参考借鉴的。因为他们那边由于这样的意识以后,它的版权制度我们基本合作的都是30年的时间,一签就30年,也就是说你设计的这个产品是30年,除非你不生产了,它各个方面很清晰。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他前期给你一个任务单,概念是什么,很清晰。

    

其实设计师真正在一个产品的面前,一个大项目的设计面前,我觉得设计师能做的并不是说全部,其实设计师只是做其中的一部分,去做核心的那一部分而已。这方面的设计原理以及流程,以及这种制度,我觉得是绝对可以学习的。跟国内的这些品牌合作,因为我现在的合作这些平派还是属于国内层次很高的,但是我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和我的学生,他们合作的时候发现这个一直很难逾越,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工厂的那种打样等等,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这方面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这边的优势就是非常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确实很多元化,还有一个,我们的中国设计师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因为我们的设计更多是生活方式,甚至美学的观点等等,这方面是我们应该有的一些优势。

    

▌主持人戴蓓女士:迦马先生,您也是做设计领域的,刚才连志明老师提到的一点,就是版权这方面可能是未来我们中国需要非常大地促进的。您作为设计师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会制约现在的发展,或者是未来希望能够提升的?


▌迦马先生:设计推动消费升级发展。我2012年从美国回到北京,我一个人,曾经我就看到也是我们的设计周,很多都在提这个主题。我今年真正特别开心的是什么?尤其是前面看到居然之家这个体系,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可怕的体系。

    

曾经我五年前回来以后就想干这个事情,我去跟连志明老师喝茶,他说你想干什么?你要做互联网平台,你得变成一个骗子。当时我没有醒过来,现在反过来讲,我觉得居然之家做的这件事情将来是一个可以称之为颠覆的事情。

    

我们讲中国改革开放应该是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那时候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业产品逐步地上升,这个是推动我们中国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大阶段。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我们中国的老三件和新三件,老三件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新三件就是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第三个阶段,由于教育,也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地产、文化、交通以及跟IT相关一系列的都在升级变化,这些所有的演变都离不开设计创新,都源于设计创新。所以,我们想前面老师都谈得特别好,都谈未来,因为在座的很多设计师可能更多想关切当下。有些时候想我们当下应该怎么做,我们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50人,今年的设计费5700多万,明年预估不够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今天带有一个颠覆,向前面意大利的老师致敬,楼上种树,这个中国人也能干出来,但是没想到。在中国能不能干成需要一个过程,谁来养护这个树?涉及到成本。在颠覆方面,不管是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对于当下来讲,是一个格局的问题跟境界的问题,如果说我们还是沿着过去传统的路去做设计,机构里面一百人都不够去做,需要一个很大的产业链。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可能有很多的设计机构,在转向尝试或者喜欢做产品的设计,我觉得这也像欧洲很多设计师的设计。前几天跟林总、肖总探讨,中国的很多设计师,我们仔细想一想很多社区里面的桌椅板凳很少看到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比如说冬天老太太想晒太阳,想坐一个垫子都没有,这是中国很少见到的设计。这是一种悲哀。还有就是我们对危机、对归零心态的规划,其实真正对我们设计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我们说生态,现在中国的很多机构和设计师,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大家提的是生态,其实是不生态。为什么我前面看到居然之家整个这个生态链,我觉得它就是在做一个生态,去中间化,垂直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这就是生态,这将来可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和平台。

    

话说回来,我拿六个字,首先现在的设计师,尤其我们中国的设计市场非常大。我们最近接了一个学校,20万平米,甲方要求你要从美国给我们找一个牛的设计师,我们将来设计全球化,一定不要局限于某一大咖。大家的设计,全球化的概念,想请某一个设计师都可以做概念的共享,不拘泥于时间距离。

    

另外,整个市场的定位,中国现在的市场真要重新梳理,目前很多实体机构说我们公司就做酒店、就做会所,其实已经不是了。大家要知道一个什么概念?比如说我们的业务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打通以后,绝对不是你的业务员找业务找来的,那个业务已经在上层截留了,现在民间有很多协会、很多组织,已经截留了一大块,从哪里来?我觉得居然之家这个平台将来是设计师生活的命根子,当然会死掉一批懒惰的设计师,会扶持帮衬那些奋斗的设计师富起来。这块真正是我们市场的重新定位,将来会称之为设计师的思路,或者无论是哪一个设计链条里的重新变革。这是新定位。

    

我们说新设计,我想中国的设计也不亚于国际上的某一个设计,中国的设计创新也很牛,国际的设计相互交融,将来的设计一定是融汇交融,中西的交融汇合。所以在设计定位这块,设计创新大家都在谈。

    

另外,有了新设计,就应该有一个新结构。在座的很多大家都有自己的设计所或者机构,有一个问题发现没有?你能带领一百人的设计团队已经很牛了,但我想告诉大家,远远不够,将来我们带领一定是一万人的设计团队,这一万人的设计团队怎么来的?比如说类似居然之家的线上平台,或者我们自有线上平台,让全中国的设计师甚至全球设计师参与设计,一定不局限于现有的30个人参与设计。

    

再有就是结构的变化,牵扯到什么问题?大家为什么称设计师为奋斗者,现在很多时间机构没有业务,很多设计师又忙得做不完,其实就是利益驱动和结构分配的问题。目前我调查了一下,在中国,我们是第一家跟设计师配虚拟股权的,工作一年享受虚拟股权,工作三年转化为实体股权,我觉得这是对于将来实现他设计梦想的最好砝码。


当我们有了好的结构,就是我们的体制之外,就要有技术,我还想未来画图的人都没有了,全是一键。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顶端这块还是要人去做,线下的那一帮人跟线上平台的相互结合,我们叫做+互联网。我特别反感互联网+,其实我一直相信实体经济+互联网的推动,实现人才驱动的要素。

有了这个好的技术,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项目,有一个搞了五年的吹牛,说你只要把效果图拿过来,我两天就可以把CAD做完,拿去现场施工。其实这个口号喊了五年还没有实现,还要靠人去推动。有了好的技术,好的制造,刚才老师都谈到了,打样,我上上个月,我把意大利的23家家具工厂,威尼斯的灯具都考察了一遍,他们的产品做得非常棒。中国也有棒的,比如说实现设计师的产品打样,包括我刚才看到平台上集中采购,物料采购。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棒的,我们在座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都要打物料板,我觉得将来一定是这个平台来打,把设计师的时间缩短,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有了这个制造,因为将来设计师为了实现产品落地、设计落地,真正也要让供应链创新,不单单是设计师创新,我觉得供应链老板们也要创新,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最后就是一个什么呢?我们有了制造,最后我们还是回归到完整的一个产业链的资源整合。

    

我一直讲,资源是可以枯竭的,前五年我手上有一万个设计师、无数个厂家,我告诉大家,已经不好使了,资源是可以枯竭的,但是思想的资源永远不会枯竭。谈未来,谈现在,还是要艰苦奋斗,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一定要行动比说得要多,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消费升级也好,对于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好,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戴蓓女士:冯辉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对于国际的很多信息包括中国是非常了解的。以你一个媒体人眼光,你觉得现在中国的状态、设计市场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冯辉 女士:我尽量精简讲,我精简到一个词,还是一个意大利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一种状态,叫做深思熟虑后的漫不经心。我觉得这一个词就可以概括意大利设计的最高端,它背后产业化的所有这些设计、工艺、材料、制造都涵盖在里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结果给大家看,就是很简单的桌子、椅子,看到放在任何空间里,不管是意大利16世纪的古典建筑还是现在的建筑,都可以放。所以,就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漫不经心。


我是在欧洲学习工作生活了七年,后来从阿姆斯特丹又搬到伦敦,白天去工作,下午晚上还要圣马丁学习,周末还去VNA,但是你有时间去看最好的设计、最好的艺术,我那时候离梵高博物馆也近。我在伦敦的时候离VNA近。所以我是一个特别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我就看那些在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就觉得特别美,时间跟他们没有关系的。这些东西500年强美,放到500年以后还美。后来我有时候跟他们交流,就是我们现在设计的东西,50年后还有人用吗?


又回到这个产业化的问题,我觉得在我心中,最好的一个产业化的例子,还真不在意大利,在德国,叫做弯曲木头,他们发明了弯曲木头的工艺,做很多的椅子。他们做的细节特别打动我,他有一把椅子叫做14号椅子,他们都编号,德国人起名字不太擅长。36把14号椅子把它拆开运到美国,从19世纪就开始运,一个单位能放36把拆的特别好的14号椅子,这张照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产业化的设计师做设计,虽然你做的是核心的一块,但是你每一个点都要了解,然后去做优化,这样的话,设计才是世界的,才能走得远。

    

最后这个14号椅子不叫14号椅子了,它就叫咖啡椅,欧洲所有的咖啡椅都是这样的椅子。他们设计了很多椅子,最后有一天两个设计师聊天,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意思?他说14号椅子是我最喜欢的椅子。好的东西,在我看来第一能够穿越文化,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大家都会系,第二,穿越时间和空间,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设计。


往大了说,现在大家都在说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其实是人的升级。现在中国人走出去了,现在变成了一个世界人,我们去米兰买东西,买时装,买家具什么的。我们变成世界人以后再走回来,就变成了一个新中国人。我们觉得居然之家做一个颠覆性的事情也好,它实际上是为这个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做设计。


我觉得大家对这个事情都比较兴奋,我也特兴奋,后来直到我看到了一组数据就觉得我们的路还有点距离,就是说中国市场很大,多少个亿。但其实我们是米兰展26年资深的媒体合作伙伴,我看他们的数据,去年2016年,你猜中国排第几?排第八,我以为要进前五,不是,但是它的增长速度很惊人,22%的增长速度,要迎头赶上很快,但是它最大的出口国还是法国。为什么?是因为它的文化相亲性,所以,我觉得我们会引领自己的风尚,意大利作为最好的设计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更快。但是最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是我们说了算的,所以也特别感谢这种交流的机会。

创新对话 二

“消费升级引领金融创新:

如何挖掘、放大设计周的隐性价值”

对话主持: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 孙群

对话嘉宾:

著名建筑师、米兰前副市长  斯塔法诺 博埃里 教授

    北京设计周常务副主任  王昱东主任

    龙德基金总经理  樊秀超先生

    云起资本总经理  布和先生

▌主持人孙群先生:先问问斯塔法诺·博埃里先生,米兰家居展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您作为前米兰副市长,能够谈一谈对这方面的想法吗?

    

▌斯塔法诺·博埃里 教授:米兰家居展是非常杰出的一个全球的盛会,在整个设计生产的领域的一个全球聚会。在全球各地的非常好的一些企业,家居装饰方面的企业都云集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它有超过30年的历史,在生产家具的领域是非常好的一个聚会。

    

第二个环节,在米兰有一个非常多的研究的中心,他们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之中,从1960年代开始,很多研究中心来研究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材料,生产领域允许的更多中小企业能参与这样的一些研发活动之中。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团队,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著名设计室和设计师,他们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能够收集到真正的市场新的一些需求,一些城市的生产和设计方面的新的特点,去寻找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材料和新的理念,最后汇集成为意大利现象级的设计产品,在全球的设计行业都是非常知名的。

    

这些年来,这样的博览会成为了米兰城市的名片和象征,这样的一些研发产品和一些创意的聚会能够使得城市充满了活力,我们在米兰家居展周围还组织了米兰家居的外围展,这些外围展是一个新的形式,他们可以吸引更多的除了参展企业以外的企业和一些市民参与到活动中去。在上海和北京,我们也有同样的一些活动考虑,在米兰的周围展,他们可以在展会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

    

主持人 孙群先生:我也想问问王昱东先生,今年听说设计周在场地和活动数量上又创造了新的纪录。跟我们讲一讲好吗?


▌王昱东 先生:说到今年的设计周,实际上我们今年遍布北京的有40多个有规模的5000平米的以上的会场,剩下小的就更多一些,项目达到了一千多项。这样的一个规模,应该说在今年我们觉得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样一个也是说北京的设计周的发展,设计之都的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酝酿和大家的合力之下,到今年到了一个爆发的时候。所以今年应该说项目比去年就直接翻了一倍,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因为斯塔法诺·博埃里先生到这里了,我们也去专门拜访过米兰,我关注到两个情况,一个情况就是博埃里先生设计的垂直森林,我专门去看过。实际说我看到一个特点,米兰所有的市民,他们的阳台是不封闭的,我不知道博埃里先生有没有注意到北京的市民喜欢把阳台封起来。还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米兰的市民从来不把他们的衣服晾在阳台上,他们的阳台只用来种花和晒太阳。所以我觉得博埃里先生的垂直森林实际上是把米兰市民的这样一种生活习惯给放大了,让每家可以拥有一棵大树,可以树底下乘凉、晒太阳。但是垂直森林如果移植到北京的话,会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或者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力量。如果说遗憾的话,我还没有见到这样的项目,当然已经有了,希望尽快产生。


米兰作为设计之都,每年有这么大的设计活动,但是大米兰地区,我们知道是家居时尚产品欧洲生产的大基地,在米兰周围,它是很重要的意大利甚至是欧洲的工业去。但是在北京,我们在200公里范围之内,我们拿一个圆规画出去,是不可以有制造业的。那我们的设计之都、我们的挑战应该更大,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个信心,米兰我们算国际上的家居品牌、时尚品牌,既有设计周,又有时装周,几乎所有的品牌在米兰都有旗舰店。而且超过一半,孙群可能更了解,超过一半的品牌,它的总部就在米兰。所以,我觉得我们把设计、研发、营销、投资,把这样的总部留在北京,是不是有可能?是不是可以通过跟东北地区的、跟长三角的、跟珠三角的生产互动,实现我们设计之都的作用,但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所以北京设计周应该是朝着这个理想在推动。但是,我觉得能不能实现应该说至少我们还要有五年的时间去看能不能实现。

    

主持人 孙群先生:现在现场还有一位嘉宾是文投集团的龙德文创基金,总经理樊秀超先生,我知道他今天在之前董事长也说了,鼓励用金融手段来帮助设计成果落地转化。我也知道,您有一个想法,就是说是不是能够把北京设计周作为文创基金,请跟我们谈谈您的想法。


▌樊秀超 先生:作为一个市政府的投资平台来说,我们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怎么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产业化落地的这个想法,我们酝酿了很长时间,其实我自己也琢磨了很长时间。之前跟孙总曾经探讨过,是不是要做一个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基金,为什么提出这个想法?刚才佛朗西斯科·祖罗先生提到了,产业要发展,设计也需要有商业思维。单独的创意设计是不完全都能够实现产业化的,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需要一个实际上需要一个有商业思维的金融工具和平台做助推。在当前国内的市场上,最为成熟的现在用的也是最多的、最普遍的一个方式,实际上就是基金。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国际设计周基金的方式,来把现在设计周经过八年积累汇聚的众多的资源,把它的隐性价值做一个释放。


如果有这么一个基金的话,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文化产业是一个大繁荣、大发展,包括和设计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不管是我们的城市综合体,还是我们现在国内沸沸扬扬的特色小镇,包括北京、包括各省市政府推的全域旅游,都和我们的设计密不可分。刚才博埃里先生提到的城市森林,在我看这是一个理念,它本身就能够应用到很多的地方政府,能够满足地方政府的诉求。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是巨大的,就看我们怎么能够用基金的方式去把它挖掘出来,把资源汇聚去实现效能放大。

    

主持人孙群先生:再请布和先生讲一讲,布和先生是在文创领域对内容投资做得最多的人,您怎么看樊总的建议,如果我们成立一个北京设计周的基金的话,您觉得怎么样?

 

▌布和 先生: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非常及时、非常可行、非常有前景。非常及时,北京国际设计周这个品牌,在国内无论是设计周体系,还是更大范围的以城市为核心的大型活动当中,可以说是佼佼者,或者龙头。这么大一个城市级的活动,如果没有一个产业型的基金配套,我认为肯定是有缺失的。发展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设计周积累的到今年光一年的活动就一千多项,这背后其实能产生大量的项目。北京设计周这种先发优势如果不用于在资本上或者在基金层面去做一些事情的话,我觉得是非常可惜的。


第二个非常可行,您刚才说我们云起投资内容,去年我们已经转向把文化设计作为工具来嫁接其他产业的投资方向上了,包括嫁接消费升级、线下体验、文旅、资产等等。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其实很多传统产业的资金,他们有非常强的需求,希望通过文创设计去嫁接到他们的产业中,实现他们的产业升级。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设计周大量的项目,也需要一些资本去孵化和助力。这两者的匹配下,无论是从找项目,还是从募集资金上,这样的基金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第三个是说前景。北京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牵头起步,真正未来设计周的整个产业基金,以及这个设计周产业基金带动的这些设计产业,最大的价值在于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向各个城市输出我们整个设计周的产业体系和项目的落地能力,来带动二三线城市的产业进一步升级。我觉得这是未来最大的一个前景。

    

▌主持人孙群先生:王昱东主任,这个建议都提到家门口了,您怎么看?

    

王昱东 先生已经有超过一千项的项目了,在这里面有很多的项目确实可以在产业方面真正能够形成产品。因为有很多的创意也可能就是在设计周上昙花一现,如果没有接着的这些落地,也可能会只是一个概念。

    

我原来跟很多外国的客人沟通过,他们到设计周的行程是这样的,先到北京参加开幕式论坛,然后去上海谈生意,然后去广州和深圳看看场子,都是这种逻辑。所以,实际上我们不是说北京也要,我们在这块也要谈生意,我们也要在这块建工厂,不是这样的,既然发挥了大家的第一个落脚点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在这里给大家配上可以合作投资的金融手段,也许基金只是一个方面,可能我们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像担保、融资租赁。因为文投的金融工具非常全,听说最近还要做银行,这样的一些系列性的金融工具,如果能够跟创意设计,在它的开始阶段就进行合作的话。现在设计应该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设计,应该是连商业模式一块做设计,不可能只是做一个外形就完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介入进去,它不仅仅是钱,还应该是一种金融的推动力量。所以,我们给布和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开始学设计。

    

▌主持人孙群先生:最后一个问题问斯塔法诺·博埃里,如果一个人有钱但不能够买商品的话,只能投入到投资上面,你建议他去投在什么方面呢?在设计上投资投在哪?

 

▌斯塔法诺·博埃里:那我只能投在建筑设计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我来中国很多次,到上海,见到一些中国的企业家,我来推荐给他们,我们在设计方面有非常好的合作,还有可以投在一些文化产品上,还有投在科技材料方面。我想中国投资在研发上面的这些资金,现象非常好,而且对意大利来讲也是非常好的一些资金,我们跟这样的中国企业也有很多的合作。米兰理工大学也和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投资人有很深入的接触和合作。作为意大利文化参赞的话,也会对这个合作非常满意。

    

主持人戴蓓女士:今天我们通过这样一下午的讨论,讨论涉及到了设计与资本、设计与产业、设计与消费,甚至设计与教育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话题。我想消费升级不应该仅仅是市场行为,或者经济行为,更关乎的是一种人的内心需求变化的时代。今天我们所有的商业扩张的目的是获得资源,更是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更好。我也相信未来的时代是一个对文化友好的时代!


全体嘉宾台上留念

    

-END-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