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本身和人的关系
刚刚谈到,“名家打造”,很幸运我们找到的矶崎新这位建筑大师来做我们整个建筑的设计。其实,我在三年前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已经到第五稿了。前面,当然每一稿都有一些模型,我第一个工作是和矶崎新做了非常深度的访谈,去了解从他最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第一稿,慢慢延伸到第五稿的过程中,他到底在想什么。后来,也有多次的机会,包括一起去了一次西藏,包含一起去了日本,特别是日本的那一次,很深刻地了解到,他的思考里面中国情怀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这个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和像安德鲁、贝聿铭等几位建筑大师都有讨论过,都有一些意向和他们讨论,有没有可能邀请到他们,最后邀请到矶崎新。我也曾经多次演讲当中,有同学说,你为什么找一个日本人来做中国的东西?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我去了日本之后,矶崎新很特别地带我到了奈良的东大寺,那是当送建筑目前为止保存最好的,奈良东大寺有一个山门的地方,他完完全全维持住唐朝的风格。矶崎新说这个地方影响到他对建筑的认知。那是一个很简约的,特别是进入宋朝,矶崎新被宋朝的建筑影响很大,他说,宋朝的机理机构本身是很重要的,并不是像现在的很多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是被层层包起来。机理本身可以外露,本身就是美学,结构本身是很有力的东西。刚刚你看到,像我们中间有一个很特殊的异形体,我去看过很多弗兰斯•盖瑞所做的,像我去看过很多弗兰斯•盖瑞的作品,后面一样是很多是垂直水平的架子,把不同弧度的东西包在架子的外面。当然,弗兰斯•盖瑞有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小时候跟奶奶一起住,住在靠海边,他们把鱼带回来,他就把鱼放在浴缸里面和鱼玩,他一直感觉,其实最美的线条就是鳞片、弧形,所以影响到他后来做的建筑的风貌。对矶崎新来讲,影响他很大的是在宋朝的建筑,他慢慢怎样进入到简约,怎样把结构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所以,当他在做喜马拉雅建筑的时候,中间的异形体,他每一个曲度都是结构的一部分,这也变成很大的难度,我们随时随地从运营的观点,我们说这里要多开一个窗,多开一个洞,会影响到差不多三个月的测算。对矶崎新怎样做成大气简约道法自然,结合单纯与有机的建筑雕塑体。矶崎新同时在做这个建筑的时候,他上周也来了一次,主要是看目前我们已经到了13层,我们共18层,他来看一下目前的建筑执行情形。中间吃饭的时候他讲了一段话:他说,其实这次的金融风暴带来的不景气,其实是蛮好的,能让大家停下来,对建筑做一个比较大的反思。他提到,其实在过去10年,尤其特别发生在中国,很多建筑进入到以满足眼球为主,满足视觉为主的建筑方式,所以我们看到非常多的在中国发生的大型建筑,包含像奥林匹克属于奥运的运动馆,其实它们在尺规上可能跟人的感觉实际上是薄弱的,跟人的眼球看到的东西可能是比较强的。像现在发生很多使用上的问题,奥运过后,谁来继续使用这个馆?怎么使用?里面有非常高度的能耗问题,有非常多的尺规上的问题,和人之间的关系是薄的。矶崎新自己认为,也因为这个不景气,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机会,因为金融风暴除了影响短期的,还包括长期,人类对投资的思考会重新梳理,他说这是比较好的,建筑会回到建筑本身和人的关系,重新思考它本身的一些功能。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次整个的经济不景气,影响到他们思考到地球能源的问题,自然资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建筑的能耗是很大的,在所有的能耗和污染当中占了40%,中国正好在一个急速建构的时代,所以中国在这方面的浪费和对于地球的耗损,其实相对这部分会是非常大的比重,整体来讲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找日本人?中国在任何一个盛世的时候都是非常宽容大度,去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其实,重点不在于你是哪一国的人,而是重点在你对这个文化本身的互动情怀和对这个文化的认同感。我到了公司成立这样的团队是8个人,到现在上百个人,里面各个国家的人都有,都对我们前面讲的东西,对我们要做的使命和运动,有高度的热诚和认同。矶崎新只是其中一个参与的牵头羊、启动者。对我们来说,你进入这样的情怀和思考的时候,他背后是哪个国家一点都不重要。
我们也找到了英国的KCA,下面这位设计师他是我们目前的室内设计师,也是帆船酒店室内设计总负责人。目前,我们已经合作了近一年多,有很多空间已经完全梳理清楚,逐步在解决里面很多室内转换的空间上的问题。里面的舞台,我们请到英国的TPC来做。包含IT,包括像酒店部的不同顾问群,包含像目前的设计合作单位和机电。去年,中央电视台选了九个大的建筑物来作为这个系列的节目,叫《为中国而设计》,其中有九个建筑物是在北京,包括我刚刚提老的鸟巢、水立方,只有两个建筑物在上海,一个是我们,一个是上海环球金融大厦,做了上下两集,这个节目也在欧洲、美国播放,因为这样,我们也得到了国际上的焦点和注目。
这是整个喜马拉雅中心里面,我们的区块划分。这是我们酒店的群楼,这边有两个酒店,一个是艺术酒店,另外一个是精品酒店。这个造型,其实是从中国两楚文化,4600年前两楚文化的“玉琮”概念,玉琮其实是人和天的接触,是从人近天,中间有一个重空的位置,是人透过这样的位置和天做完一个沟通,其实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种想到的天线的想法。我和矶崎新谈的时候,他并没有很明显和我讲这个东西,但我后来找到了。我进场比他晚,我思考这个建筑的时候,我从我的观点发觉,我从听他的东西,交替讨论的时候他也非常认同。因为有了玉琮,有了这样的内圆外方的格局,也造成了中国开始去思考到一种智慧的模式,也开始发展出来一个“名堂”,这是中国最开始人和人的聚会。名堂,也发展到我们在中间这里有一个大的宴会厅,也是用这样的规格放进来了。刚刚大家在动画片里面一个异型的菱,上面支撑的是一个非常美的大观舞台,这个舞台,也将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颁奖典礼将来的场地。下面广场上,有非常漂亮的菱体,会是一个红地毯的星光大道。这块,是我们未来的美术馆。美术馆的上面,有一个创意中心、艺术馆群楼,我们有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的商业中心,最下面地下两层的停车场。总共,162270平方米,预算造价是近24亿。这里是黄浦江,浦西、浦东,我们近邻实际公园,对面是新国际博览中心,将来也会有新的地铁七号线在我们的下面,我们离磁悬浮龙阳站也不到10分钟。我们离世博园区大概15分钟的路程。
我从另外一个观点,我们再回头讨论一下整个喜马拉雅,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不是请矶崎新这个日本人,而是为什么叫喜马拉雅。我们来解码一下,为什么我们叫喜马拉雅。我常常为了应付这个问题,我就说你们觉得呢?你觉得听到喜马拉雅的感觉是什么?还好我听到的回答都还不错。好像它是一个很大气的东西,另外他们还谈到,它不是最高的山吗?这些答案都还蛮好的。老实说,刚刚我们在影片说,我们并没有企图盖最高的一栋楼,但我们希望盖出在文化的高度上、心灵层次的互动上是比较高的情况。另外,喜马拉雅山是全世界最高的,山脉是群脉,我们喜马拉雅中心,刚刚看到,它是不同业态组合出来,像山脉不同的串联起来的感觉。喜马拉雅山每年以3到5公分,不断成长的山峰,我们也谈到,我们这边创造的东西,应该是不断在发展和成长的。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关怀内涵,就是人本精神。是回到和人有关的精神。刚才我们谈到的矶崎新也谈到这个问题,他不是为了满足视觉的观感和印象,而是回到以人为核心思考的一种价值和服务体制。它在里面的设计应该是人性化的,应该是回到人体工学,这是比较早期做出来的,人体工学是西方的说法,回到东方的尺规,经过我们的思考和讨论,我们所有在喜马拉雅中心会发生的桌子、椅子、床等东西,我们都会用鲁班尺做规范。像英国KCA,给我们的东西,除了原来的东西,还必须覆盖一张图,就是在鲁班经当中他们达到的尺寸是什么,这个东西是我们很好玩的特色,我们希望这个祝福在空间当中无处不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