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师名家论坛第一百零五回合
有些东西是虚的,有的东西是实的。虚实之间可能没有界限,只是需要一点连接。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去做的是一个连接,或者我做的是一个指向,通过这个指向把这两者之间联系起来。
还有两个案子是我没有完成的,也是特别想完成的。是前两年做的一个案子,一个朋友他是安徽人金寨人,金寨是出将军最多的地方。他到上海来做生意,贴金箔各方面。年纪大了想回去建一个希望小学,做点善事。旁边就是留了一块地,让我们去看看,是否可以造一个小会所,他想做一个小会所,因为他原来是记者出身的。场地就是这个样子,应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场地。这这边的红砖墙就是他建的希望小学,原来有一个设计的方案,我看了一下,有人设计的像一个西班牙城堡的古堡东西,会所,一般人都感觉是这样,我觉得这里不适合造这样的东西,仔细研究之后,他本来是文人,我说你应该造一个图书馆,因为这是一个小学,应该有一个小学的图书馆,后面百草园,我说造一个草堂吧,这是一个图书馆,也是一个聚会的地方,也更多意义上是陶艺的地方。有时候我们旅游独家可以去海上冲浪,和大自然搏斗。我们也可以爬喜马拉雅高峰,但我们也可以是隐居的,我们就提出隐居式的旅游渡假,用这个方式在短暂的时间把自己的节奏调整好。因为他在安徽,想造一个草堂。基地就是这样的,有一个联系下面教学楼的小廊冲过来,一条水,当中有一个房子,我想用一个比较质朴的方法去做,在这样的地方造这样的方式,不可能用上海的科技、上海的精度、上海的时间去做这个事情。应该是符合当地的一些原则,草堂基本是木结构的,坡面可以看出来,像私塾,我很怀念原来在大学图书馆看书爬在桌子上睡觉的感觉,我就想,是否可以把这个想法移植到草堂,旁边两层可以睡觉,当中的庭是放书的,大家等于是睡在图书馆的假象里面。房间不要太大,八个房间应该是一样的。不管是老板来还是普通人来,我觉得在精神层面,应该是一致的,不能有区别的。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就是这样,最下面的三角形实际上是管理房间,另外的右上角三角形是厨房。我们的厨房,用柴火烧的,我们去了金寨,当地用柴火烧出来的东西特别好吃,我说这种味道和用城市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三角的是写作室,当中有一个厅堂,可以在这里打坐、休息。最旁边是图书馆和八个房间,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想法。只是一些剖面,也有一个了望塔一样的东西是餐厅。做好的模型是这样的,基本是木结构,有一些阴影、一些光影在里面。拆开之后可以看到后面的房间情况。这是正立面,我希望里面有一个挑棚,可以说是一个回廊,大家可以和自然发生关系,在这里你会看到太阳发生的变化、阴影的变化,当然这是传统非常重视的一块。我们留白墙的目的主要是有时间的关系在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太阳升起来、落下来树在上面产生的变化。
一些中国的东西,我觉得比较适合用DV去拍,比较适合动态的研究,而不太适合静止的画面去拍。现在很多杂志没有办法,因为无法展示,实际上,往往割裂了很多连续的过程中。就像游园肯定是游出来的,不是跑在那里,站着那里拍一张,一定是游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的东西,游和时间、和你这个人使用的动态有非常多的关联。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一个空间,我们用西方的方法把它拆成片断,每个焦点,一张焦点一个效果图研究效果,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用延续的方法串起来?也许每一张照片并不是那么精采,但是它的空间体验是有新的内容。
这是去了安徽之后,我记得当时我的工作状态也特别的忙,去了那边一个礼拜,感觉人换了一个想法。这个地方的照片是水库,毛主席说一定要把淮河造好,造了大坝。这个水库非常干净,我们自己定义了一个名字叫天堂湖,他的真实名字我忘了,这个水没有任何的污染,是要用作饮用水的。小山丘,到后面可以吃野生的鱼,味道特别香。当时村长开了帆板船,开了两小时,村长说那边有一个旅游开发区,要剪彩,让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踏上岸就看到开发区的剪彩过程,我们说我们从超现实回到了现实,我们说我们要回到现实,我们就又乘船漂了四个小时,感受慢慢的漂。回来以后,这个业主目的是想买一个岛,也是要造一个渡假的房子,村长说买一个岛不行,你要么80几个岛都买了,这不可能啊,事情变复杂了,我说要么就造一艘船坞,这个船坞也不占土地,最多是和村长说好,多一艘船。实际上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我晚上就画了这张图,希望一艘很安静的船坞,不用开,因为这个水很安静,不像湖,是一个水库。我说船不用开,我们有一个漂的状态就可以了。最后就做了一个方案,为了说服业主去造船,因为我没有钱,如果有钱就自己造了。叫了个名字叫片舟,我觉得还是在营造时间的想法上。这个船,基本上是像房子的方法来做的,旁边都可以打开,里面有厕所,又可以休息的地方,可以睡觉的地方。这个船开出去是虚度时间的,回来睡觉就可以靠到岸边,是这样的设想。我在想,我希望它是可以从早上到晚上这这么一天的变化去思考。两边的屏风选了一点反光的玻璃,我希望是消失这个船的体量,用这个方法融入水天一色的环境当中,有一点反射的玻璃,也可以反射周围的景色。我当时和他们建议不用油的马达,一个是污染水,一个是声音非常响,因为你要速度啊,所有的地方都要速度,城市也要速度,乡村也开始要速度,速度未必是好事。我说我们只要一点动力,提供一点照明,实在不行你就划回来,很理想主义。中午可以垂钓、可以睡觉,晚上可以看晚霞,可以泊岸,当中的顶一部分可以打开,可以看看星空,可以睡觉。基本上是一个梦境当中的事情,是你做梦才会去想的状态。但我觉得上海的城市,好像缺少了一点梦,我比较了上海、北京、广州和其他的城市,我发现北京是一半梦一半现实,或者梦更多,因为忽悠的人也更多。上海好像是现实跟梦之间,梦少了一点,我觉得这和城市的追求有关,和城市的发展也有关,和每个人的想法也有关。可能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梦是现实的梦,年纪大一点的时候,梦不是现实的梦。
以上两个案子还没有一个结果,但没有关系,对我来说,我完成了,因为我去了这个地方,因为做这两个案子之后完成了我最新的家具。有一天晚上我回到上海,也没什么事干,我就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我原来有一个木头做的像船一样的模型,当时我要做一个你我同舟的烛台,我拿了这个模型做了一个研究,在这个三维的模型上推敲关系,我觉得,船有所指向很漂浮,是非常有意味的型,这个有意味的型可以让你联想很多,在很多的家居当中我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在中国,我是68年出生的,我们小时候学的东西和我们现在遵循的社会规则可能是颠倒的,很简单举一个例子,像专利,我印象当中非常专利,老师教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好,专利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么好的东西就你自己用,不给大家用,现在又倒过来了,专利是促进发展的,是好的。过一个桥要收费,资本主义不好。现在要收费,就是这样。很多事情让我们觉得有点沉重,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化,我觉得经过了这么多年,不管是文化大革命,我们当时要割裂它,就是感觉它太沉重了。我再处理这些文化上,我一直说,轻与重之间的关系,怎样用我们的轻去承载我们的重,或者怎样让我们的未来更开心一点?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