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增 | 艺术释放 何以再空间

icon 2018-11-01 20:32:23
icon 0

摘要:再空间·家美术馆特别展是白盒子之家最新推出的艺术体验项目,共呈现30余位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


       艺术的触角既可以直白地表达却又敏感得极其复杂,演绎着时间、空间之外的世界。抽象到极致就会像一张白纸,在空间的维度慢慢承载关于历史的艺术。当代艺术,白空间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所体现的却是市场行为,但事实上透着诸多无奈。成立于2009年的白盒子艺术馆,以简单有力的“白”,让它汇聚成一个承载和展示艺术的平台,又或者它不只是艺术平台。白盒子的“白”带着极强的包容性和张力,这个白专门留给艺术去绚烂,但也留给家居、时尚、建筑、设计,为艺术之外的世界空置与留白。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说:“白盒子艺术馆的展览方式是一个学术实验性的艺术模式,它是实验性的,但更要多元化。”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展览策展人孙永增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展览策展人孙永增

白盒子的意义在于它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对于推进和激发对艺术的思考,使其可以不断生长,更可以不断呈现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性行为与发展趋势。在馆长孙永增来看,我们要鼓励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展览馆,也走出大大小小的艺术盒子,让艺术可以和公众发生关系,因为艺术绝不只是阳春白雪,也可以是下里巴人。

白盒子艺术馆是一个实验性的艺术平台,它衍生的白盒子之家却是社会公众通向艺术之门的桥梁。承载了建筑、艺术、设计、家居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和层次。这些交集,可以服务和社会发生关系,这个关系,一个走向公共空间,一个走向私人收藏和生活空间。如此,艺术才会更加有生命力。但同时白盒子艺术之家,也充满了冒险,需要运用多维的思考融合与创新。因为当代艺术需要给社会一些启示。 这些启示,不仅仅是提供一些艺术作品,更多给社会公众一个审美空间,或者给一个当代艺术的观念,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当代艺术中有很多创造性的理念,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多的灵感与启示。白盒子之家将建筑、艺术、设计和社会融合起来,打通了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任督二脉”,让艺术易于走入人们的生活。  

 白盒子之家,重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形态,这个关系是一个尺度的概念,是人和生活的尺度,是空间的尺度,还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尺度。白盒子之家与白盒子艺术馆既独立又相互融合,汇聚的每一位艺术家,面对空间,都有独特的想法,他们让作品与空间建立对话,让这种对话融入人的感官与思维中,是白盒子最核心的地方。当代艺术一定是在探讨某个问题,无论是美学上、精神上,还是艺术形态上,同时也在试图与公众发生关系。在这种融合与关系中,总有一个突破或前进的时候,白盒子便具备了一个展览的契机。

      白盒子聚集了中国众多优秀艺术家、设计师。他们站在艺术的角度,做设计和家居,为公众提供与艺术接近的生活空间尺度。他们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一种现代性转换的思考,用当代合理性的方式,艺术性地呈现出现代人生活应该有的样子或形态。就如再空间·家美术馆特别展是白盒子之家最新推出的艺术体验项目,共呈现30余位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

左起:李可政、崔灿灿、孙永增馆长、计洲左起:李可政、崔灿灿、孙永增馆长、计洲

        在系列的公共艺术项目中,不断思考在全球视野下的空间与在地的关系;在去年的《新场域》展览中,实践如何在替代空间中实现从物理空间向精神空间的转换;《再空间》展览仍然以空间为探讨对象,即一件作品做为一个空间存在,在绘画、摄影、雕塑、器物与家俱等不同媒介中,我们可以发现隐含其中的空间特质。不同于图像学和形式分析,空间观念成为此次思考作品的原点,正如我们通常讲创作一件雕塑不仅仅是其材料和构造本身,而是雕塑规划了周边的空间;设计一把椅子也不仅仅是椅子的结构和实体,同时考量的是椅子内部和周围空间中人的活动;即便在平面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中,也通常包含着图像与形式的空间构成。从一件作品的内部空间出发,将相似空间特质的作品重新组合构建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新关系,整理成一个空间单元,不同的单元以自由、流动的方式组织在白盒子展厅,在一个剧场化的环境中展开流动性空间叙事,探讨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空间观念。

       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从二元的维度去判断和分析艺术作品,如主题与风格、图像与视觉、全球与在地、内容与形式、观念与技法等等,这当然在对一件单独的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作品行之有效。但当从一件艺术品的内部因素走出,与其他的作品、物件、外部空间发生关系时,我们则不得不考虑是什么因素制约着两者之间的物理关系乃至视觉心理,从中可以发觉空间作为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维度的存在。这一点可以从装置艺术的形式美学价值中得到启示,开放性的空间关系成为从视觉到身体去感知的形式,甚至在一些装置和剧场化的环境中,观者变成作品的一部分,艺术成为人与人交流的媒介,当观众离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品意义的部分缺失。

       此次展览的作品从视觉到心理的空间逻辑出发,根据参展艺术家作品以及白盒子空间的特点,延续了之前的传统与当代、统一与多样、破坏与和谐、物质与精神、素材与关系五种对立的概念,依此整理出时间空间、物性空间、心性空间、礼仪空间、全球文化与社会风景、自然空间、野性表现、几何空间等八个空间单元,以移步易景的散点游园式依次展开。《再空间》作为白盒子之家·家美术馆项目,特别加入了概念家具设计和古代器物,以此给出一个尺度的提示,即以人的生活空间的尺度去探讨艺术的空间。再空间的主题也指向了作品自身的内部空间、作品与作品的关系空间、观者游走在不同单元构成的总体空间这三重空间的呈现方式。

       白盒子艺术馆一直在致力于推出国内外学术实验的当代艺术个案研究和群展项目,在持续推动的同时,如何走出白盒子,对接当代艺术与社会,也是白盒子艺术馆近几年实践和思考的一部分。

八个空间


时间空间

计洲、李二男(韩国)、马树青、薛雷、王川

计洲

楼 NO.2 

艺术微喷于多种纸张 摄影拼贴

120×234cm


       时间空间挑选的五位艺术家的创作中都有着对”过程”这一时间概念的迷恋,他们通过拼接城市景观,或是绘画的叠加与影像镜头的延衍等手段与古董器物并置,获得了时间的张力。计洲的摄影作品《楼No.2》是在24小时内拍摄同一视角城市景观的不同部分拼贴而成,在同一个空间中呈现了时间的延续和往复;薛雷的《3D全息家俱-坐柜》中,用3D动态呈现了蒙娜丽莎转脸与当今网红脸的关系、达芬奇的画像、唐代马球的壁画,以此探索时空转换与在地空间心理;王川的《突厥人》,通过在博物馆中拍摄历史遗留的残片,以像素化图像中包含的清晰和模糊的远近观看方式质疑历史的准确性;李二男的影像作品《花和万物》,画面展示了盛满水的花瓶中映出看展的观众来来去去,相互簇拥的花儿周而复始的绽放与凋零,几经轮回,世间万物美好如初,生命生生不息;马树青的绘画,从视觉上呈现了抽象和极少的气息,边缘的留痕透出层层叠加与覆盖的创作过程,以及对绘画意义的质疑和思考。


物性空间

菅木志雄(日本)、伍伟、孙文涛

菅木志雄

Elements of accumulated area

铁、木、螺丝

63×54×10cm

1996

       物性空间呈现出三位以物质与材料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菅木志雄是日本物派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装置作品核心理念也是揭示物的存在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状态,作品《累加面积要素》以现成品瓦楞钢为材料,通过尺寸和方向的变化、叠加、组合,建立了新的构成关系;伍伟的作品以纸为其创作的主要材料,从无生命的物性表现出生命的灵性,最近的作品《分身-1》中,以黑色的纸盒铜板的并置,激发了原始材料感知状态;孙文涛也从材料的物性入手成为其设计的重要语言,作品《岫岩》与以上两件平面装置组成新的物性感知空间。


礼仪空间

师建民、邵帆、钟声、宋涛、黑川雅之(日本)、王书刚

钟声,《椅子》,60×52×120cm

钟声,《榻》,78×42×37cm

黑川雅之(日本)作品展示

       礼仪空间选择了对中国传统造诣颇深的几位艺术家,他们将东方传统和礼仪进行现代性的转换与传承,再现了传统中谦卑、克制的美学观和生活中的仪式感。师建民笔法精到的大幅绢本水墨画石,以怀古伤今之意境构建了一个微茫虚静的世界;邵帆以解构手法重现明式家具的结构之美;黑川雅之的书房空间中对自然元素和荫翳美学的运用;王书刚雕塑了一个藏 传 佛 教僧人转山的宗教仪式,手持发光的日光灯管增加了几分神秘和戏剧色彩;宋涛的亚克力和老榆木结合的中式条案有一种空灵的现代美感;钟声的对古代尤以宋代为主的礼器的修缮与恢复,以此来追溯传统中的礼仪。

全球文化与社会风景

邓箭今、陈文令、李玉端、刘芯涛、宋永红、沈朝方、桑迪亚哥·达涅兹(西班牙)、皮普·吉尔本特(西班牙)、何塞·佛罗(西班牙)

桑迪亚哥·达涅兹

无题

布面丙烯

215×190cm

2017

陈文令

见微知著NO.2

综合材料

45×45×30cm

2017

全球化已经让我们打开并拥有了多元混杂的文化与视觉经验,社会性也是每个个体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代艺术中的丰富社会图景,也给我们提供了跨文化跨地域理解世界的可能性。全球文化与社会风景单元选择的几位中外艺术家,运用其个人独特形式语言来表达各自的历史与现实。三位西班牙艺术家,桑迪亚哥·达涅兹的绘画展现了他从图像的解剖和快速涂抹的笔触中获得的快感;皮普·吉尔本特通过重绘母本,质疑西方艺术史所痴迷的原创性概念;何塞·佛罗对历史图像资源的利用,与既定历史保持观念与形式的链接并提供新的视角。几位中国艺术家包括了绘画、雕塑与摄影,邓箭今用流淌的绘画性制造了一个虚幻的情色欲望空间,折射出人性和社会的荒诞与戏剧;宋永红水彩作品以城乡结合部的临时性场景,暗合了在资本与权利主导下的社会焦虑;刘芯涛以暗夜窥视者的视角,在他构筑的繁华褪去的黑白镜像空间中,映照出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无助与真实;而陈文令的标志性小红孩雕塑一如既往的充满了本真和好奇,释缓着成人世界的紧张与焦虑;李玉端雕塑了一对梦中赤裸相拥的男女,温润如玉陶瓷材质暗示了梦随时到来的破碎与消逝;沈朝方的摄影取自他的电影片段,呈现了当下青年一代情感与欲望的困惑。几位中西艺术家的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了展现这种时代精神境遇,与中国传统中马的雕塑、设计师石大宇的家俱,共同构成另一种私人空间中的精神场域和全球化的社会风景。

自然空间

史金淞

史金淞,《脱胎换骨·短松》,不锈钢等综合材料,135×137×189cm,2016

史金淞,《客厅里的园林》,环保阻燃型高分子弹性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7

自然空间呈现了史金淞的松和石的组合是他的标志性形象,这组《脱胎换骨 短松》和《客厅里的园林》。史金淞的这组作品展现了自然的人造物或人工的自然,他擅长将日常与废弃材料与中国古典文脉中的自然结合,呈现一种古代文人的精神的当代延续,同时这种材料和景致之间的关系印证着史金淞时刻关注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尺度。

心性空间

杨劲松、邵帆、顾小平、王书刚

心性空间 作品展示

       心性空间指向了一种身置焦躁俗世,而通过创作试图完成内心的超脱。杨劲松的新作一改以往作品中对激烈现实的表现和象征,显示了阅尽世事后的沉潜和内观,以萧疏简淡气息去抵御和消解现实,如同沉寂之灰中发出静幽之光,与两件白瓷作品在空间和气息上一脉相承;顾小平的作品则既是观念的,抽象的,又是心手相应的,以日常重复劳作的方式连续在牛皮纸上弹线,呈现出极具张力和速度感的视觉形象;邵帆一尘不染的不锈钢圈椅和王书刚的清扫僧雕塑作品正好呼应了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诗偈。

野性表现

李向阳、于艾君、张旭东

李向阳

无题

布面油彩

180×360cm

2018

       野性表现是是一种绘画语言对当下艺术家在现实社会中创作状态的投射,这个单元中的三位艺术家的绘画带有线条的书写性与色彩的表现性特征。张旭东的绘画以大胆的色块和粗粝的笔触表现当代人的木讷、惊恐与不安;李向阳新近的抽象绘画,融合了书法性线条与表现性色彩的空间构成,这件作品应该是他生前最后一件,此展特别加入以示悼念;于艾君绘画具有开放性的空间型态,以破坏性媒介边缘、涂鸦和素描手法展现具有东北地域的鲜活场景,在创作上呈现出反叛、自由的状态和语言特征。

几何空间

李可政、张周捷

张周捷

STATUS # PIC3-8 

不锈钢黄铜锡  

R:810mm 1kg

       选择了两位青年艺术家张周捷、李可政,分别从计算机的逻辑和人的理性观念出发,阐释形式的生成过程和结果。两位艺术家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出发,力图“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和一种‘纯粹的’或‘绝对的’形式艺术”。 张周捷是通过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从自我意识中摆脱出来,让计算机去生成一种不同于自然结构的数字逻辑结构;而李可政的抽象绘画则带有对至上主义的致敬和探索,以直线、方块和十字结构演绎出凹凸对应的双曲面体。

       艺术需要承载精神的内核,但作为此次“再空间”展览的策展人,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更希望把当代艺术的空间概念,移植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白盒子艺术馆是用一件件艺术作品展示上层的社会关系。而白盒子之家此次的再空间展览诠释得更是一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关系,还是一种文化礼仪和生活的关系。它给大众提供了一个让人更容易接近艺术的空间和桥梁。


关于白盒子

白盒子艺术馆位于北京798艺术中心区,是1952年由前民主德国建筑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工厂区。

艺术馆在保留原建筑的精神外,在废弃厂房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由白盒子(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投资创建。拥有近840平方米的自由展示展览空间,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关注国内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并将长期致力于跨界艺术的展览展示、学术推广、资源整合并强调国内外艺术交流的互动与传播,为艺术产业化的发展探索新路。

除展出国内外当代著名艺术家艺术作品外,还积极发现、培养、推出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依据当代文化的多功能需求目标设计规划,阐释:艺术改变生活的主张。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