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路兴:怀旧思潮与现代摩登都是博弈的结果
段妍玲:到了中国是只有未来没有过去,很多人都说我们做决策的人为什么不会考虑自己,保存自己的历史呢。您是政策研究和建设部的干部和领导,您能不能从这方面为我们政府做一些辩解呢?
赵路兴:刚才说的专家什么不敢当。个人工作有一些体会,咱们这个名字叫做回潮,第二次咱们谈的好像是规划,我赞同许力的说法,我觉得回潮好像不太准,我来的路上还是想了想,我想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我们的一种怀旧或者反思来调整我们的行为,可能是这样。回潮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小的一个概念,当然如果我们把它说透了也很好。因为这个事情确实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我也是列了几条,列到哪儿说到哪儿。首先我也很赞同你说的到意大利全是旧的,看不到它的未来在那儿。到了我们中国好像不管城市全新,好像我们所有人的意识全是新的,接受的全是新的,拼命地跟海绵一样吸收各种东西,包括我们的信息技术,我们的居家,我们的汽车,我们的服装等等,好像除了我们朝新的奔,我们一点没想往后看一下,或者往左看一下,我想这是转轨时期一个必然,我想这个答案肯定是明确的,肯定不好。干什么吆喝什么,因为我在建设部工作,刚才你也讲到国家规划,城市规划导向,我觉得这些东西实际我们国家在这么剧烈的一个史无前例的,这个词非常准确,这么一个发展中,说句实在的,希望我们国家的主管部门或者说我们的城市规划,我们的城市政府,我们的建筑商,发展商,开发企业包括物业管理的公司,就是从大到小,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一种没有失误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说我们的岗位不一样,大家在这个阶段局限认识性是共存的不是共同的,不是说抬高谁或者贬低谁,只是我们岗位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就是所有的东西大家共同的,所以这个局限性也是共同的。所以说我们这个旧,我们说到建设的话,说到城市规划的话说应该保留旧,大家对这个东西,特别是我们文化人对这个旧非常感兴趣,对四合院非常感兴趣,对上海的里弄非常感兴趣,但是非常遗憾,在我们城市规划指导下轰轰烈烈地拆,拆了大概二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拆了三十年,尽管不拆这种保护的东西好像最近也形成了纯朴,但是在各种利益格局,各种利益博弈下实际还在拆。大家知道南京的古都还在拆,天津的五大道争论了一下,停了一下还是在拆。我想这个东西在现阶段,原来我为这个事,说实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今天开会的人觉得来这个场合不太适合我,原来我对这个事也是义愤填膺的,就是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多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怎么都拆了?实际思来想去,觉得可能在我们这个现阶段各种的利益的博弈之下,就是各种利益的权衡之下,就是发展多数人改善住房条件,还有大家对一些比较好的文化传统,包括居住文化传统保护的认识可能在现在阶段达不成全民族共识,或者达成多数人的共识,所以这个东西可能也是一个必然。
再有一个,就是说还是一个东西,举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像汽车,刚开始主持人也说了应该多元化。比如我们消费的汽车,如果大家出过国,国外消费汽车高中低档是多少,我们中国追求的是多元化,但是使的时候可能连两元化都达不到,我们中国人追求的汽车是豪华的,如果每个人有能力我想每个人都会买一个很好的三厢车,没有能力也是我的一个梦想,一个追求。在这上实际我们的居住文化,我们的家居产品,包括我们的居住形态,实际上我觉得都是在现阶段通过汽车上能够反映的非常充分,我们不喜欢这种老旧,我们不喜欢两厢车,我们喜欢三厢车,喜欢大排量。说句实在的,我们这个阶段这种消费理念的多元化谈不到,如果说有一些好的,或者有一些多元化的因素,我觉得九朝会就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成不成,在现阶段还成不了一员,但是可喜的像陈总他们有了这个因素以后,我想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随着大家消费理念逐步地更加文明,更加现代化,我觉得这种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这个怀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阶段这些东西可能是我们拼命地呼吁,艰难地前行,但是应该说成效并不大。
具体地讲,在现阶段我们城市,所有城市,大中小城市越大越好,越新越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城市的马路越宽越好,城市的广场越大越好,城市的绿化标准越高越好,可能我们就看不到我们城市像欧洲那种东西,大家很珍惜我们城市古老的街道,包括欧洲的一些路面,欧洲一些很恰当的广场,它这个广场,它们把它叫做城市的客厅,非常便于大家交流,城市很小,有很多的绿树,便于大家交流,在周日的时候做完礼拜之后大家共同交际,我们的城市基本都是一个凳子广场,我老说北京是一个天安门广场,有必要。但是我们每个城市都追求这个,我这个广场比天安门广场还大。我有时候跟市长们讲,说你搞这么大广场有什么用。如果形成一个强烈的热闹,大家吃完晚会以后,像罗马那样一个小广场,西班牙什么广场人家在那儿溜一溜,在台阶上坐一坐,像我们广场谁敢在那儿待着去,我说北京的广场是它的必然的。所以我觉得怀旧或者说是我们这种反思,我觉得应该是在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发展中应该是不断地完善,应该一步一步把我们家园建好。不是路越宽越好,立交桥越来越多。昨天我在河北邯郸,市长对我说我们城市很好,就是没有立交桥。我说要立交桥干吗。现在大家都是以北京为尺,根本不考虑别的。如果这一条路中间有一个绿化带,上下行一隔,这多好。还有一个我们的住宅楼,实际我们现在开发,实际上大家也看到我们现在从北京看的非常明显,从过去的砖混结构的五层楼到后来的塔楼,二三十层的塔楼,后来觉得不舒服,又是十几层的板楼,南北通透很好,但是板楼要做的更精,更人性化,实际又回归到我们的四合院,但是我们这个代价很大,我们四五百个地级市还没有这个认识,实际上还在重复北京走过的弯路,现在小城市多在搞很大的两梯十户的塔楼搞十层,说实在的就像鸽子窝似的。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还要回归我们过去居住的我们古已有之的中华民族的居住理念。当然四合院会保留,这个保留也不会像过去的三代同堂。但是我觉得我们居住的方式,包括我们居住场景可能还是要回归我们以往的理念,我们不能跑的过快,把过去的东西都扔光了。还有一个就是你们要做产品,可能国外你去他会给你介绍我们家有多少多少旧家具,我们现在总是在炫耀我有多新家具,当然这跟我们生产力水平也有关系,因为说实在的,像我们中式家具,实际上中国过去有多少人见过这个,我估计除了江南比较富足的地方,长三角绅士之家,大多数人是没有享受过这种,所以我们也不可能有什么古旧的东西用,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像在家居上还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新的东西还应该充分体现我们过去的家居的文化,可能这个东西要好好地回顾,也希望适当地回潮一下,可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可能我一个人也不能耽误太多时间了,短短的发言不一定对,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下面听到大家更精彩的发言。谢谢。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