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真卿书法艺术展看传承是如何滋养日本审美的?
摘要:这不是任何别人的责任,这真的是有幸受过良好教育的每一个人的责任。
于2月24日落下帷幕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书法展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一直是国内知识界及白领界的话题之一。国宝得以面世,无论如何都要一睹其风采,要知道书画脆弱,又是这种级别的神作,看一回便是巨大的福报。为期39天的展览前后有十余万观众,据说大约有5万名观众来自中国。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现场看完177件展品后我感触最深的是:日本人的审美素质堪称世界一流是因为他们能从小就受到这样高质量的美学教育。
对传承的高度尊重
这个展最让我感动的不仅是那些传世名作,还有组织这些展品背后对传承的高度敬意。策展人富田淳先生20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留学,还曾向沙孟海、启功先生学习中国书法。这份情感沉淀于心中数十年终于促成了此次展览成果。
整个展览以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为核心,通过梳理颜体形成的书法脉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呈现了传承的巨大力量!
除了开场的十一件作品交代了从甲骨文至汉唐的书法迁变历程,从西晋书法名家索靖的《月仪帖》开始,王羲之《妹至帖》、王献之《地黄汤帖》、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就陆续登场,让我们看到了唐太宗所推崇的“王”字的源流。再之后便是智永的弟子之一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禇隧良《雁塔圣教序》拓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海内第一本等,全是稀世珍品,而这些作品的出现就是为了清晰地呈现催生出《祭侄文稿》的中国书法传承是如何代代演进、积蓄、直至开出灿烂的花朵。
王羲之《妹至帖》
王献之《地黄汤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
禇隧良《雁塔圣教序》拓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怀素《自叙帖》
行至颜真卿的主场前,共有90多幅作品分别以楷书、行书、草书不同书体的线索展示了颜体诞生前对其风格形成直接影响的名家代表作品,籍此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盛世是一种什么气象,也从这些流变中看到了生机勃勃的中国书法传承。
颜真卿的作品此次共展出了26件,包括《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的拓本、《自书告身帖》《争坐位稿》,以及此次的最大看点《祭侄文稿》真迹。
颜真卿《多宝塔碑》《麻 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的拓本
这些作品按成品的年代展出,我们可以看出颜真卿从学习虞、禇、欧阳等前辈到逐渐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
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国书法的人,看展至此伴随着语音导览、展览说明文字、动画视频的解读多少也能抓住欣赏要点,而对这种艺术传承的精要呈现,让我们不难领会一件杰作的诞生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和时代背景。
《祭侄文稿》的旷世才华是因为大唐以情入字借笔抒发心志乃世风,这是自皇帝至士子一以贯通的共识,书法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个人修为的凝结,传承里有学习和敬重,更有创新和发展,一代又一代人对前辈的继承与突破才使传承不死、充满活力。而这个传承从来不可能只是技艺或器物,它一定包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王羲之的字备受唐太宗推崇,除了其艺术造诣,其人格的高洁旷达亦是中国文化一直推崇的高士风范。王家是当时的高门大姓,身为贵族,王羲之并没有仗势欺人或骄奢淫逸,这是初唐时期,身为一代明君要对当时的贵族和士子倡导的人生观;后来继承这一风范的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和颜真卿无一不是正直高尚之士。《祭侄文稿》被推为“天下第二行书”,不仅因为艺术成就,还因为其中流露的爱国之情和对亲人的真情感人至深。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任何技艺都不可能使一个传承大放异彩还能代代相传。
唐太宗《晋祠铭》
《黄绢本兰亭序》禇遂良摹
日本是这样看待传承的意义的,所以他们才不会将传承视为束缚,而是视为营养,他们在梳理中国书法史时既注重传承的严谨,也呈现了创新的方式,颜体对后来宋四家苏黄米蔡的影响乃至明代董其昌、清代赵之谦的影响在展览的后半场也都有所交待。
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黄庭坚《草书李太白忆旧游诗卷》
米芾《行书三帖卷》
蔡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卷》
有过一些书法欣赏基础的观众可以从这个脉络中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价值观、审美观及技术的时代变化,如果用心领悟,会发现每一代艺术家是如何从传承中获得创新的启发的。
今天的中国设计乃至艺术从传承中获取营养的范例非常有限,很多专业人士看着这些作品也无法将之视为自身的思想资源,我以为很关键的一点是对传承的态度。我们在过去的百余年里,迫于救亡图存的压力一直视传统及传承为发展的束缚,标新立异都是以放弃传承为前提,但经过一百多年,我们的原创能力明显落后于发展的需求,往昔数千年积累的传承大多被弃置不用,我们像个没有文化出处的白丁一样要赤手打拼,何其难也!
日本虽经过明治维新,也曾将“脱亚入欧”喊得山响,但日本从未真的抛弃过自己的传承。此次书法展并非为了与中国有什么外交上的交好,而是在文化上向国民呈现书写艺术的文化源流。
日本的文字既源自汉字,唐朝时期随遣唐使传入日本的中国书法艺术则成了日本书法的文化缘起,此次日本展出了他们的书法三圣:空海、嵯峨天皇和橘逸势的真迹,日本国民籍此可以看到自中国魏晋唐宋以来对日本书法影响至深的数位大师的杰作,这场视觉盛宴是在帮助他们更深地理解和挖掘传承所蕴藉的宝藏。
空海《崔子玉座右铭》
橘逸势《伊都内亲王愿文》
嵯峨天皇《李峤杂咏断简》
有报道说今天的日本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学习书法,但中国是每100个人中才有一个人在学习书法。要知道今天的日本已经不再通用汉字,而是使用他们的“假名”,书写汉字书法属无用之学,但仍有这么多日本国民将此视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而承续这一文化,传承怎么会不加持这个民族的审美力呢?
社会责任感造就的影响力
对传承的敬惜从不意味着照搬泥古,那只能说明后人无能,无力超越先人;对传承的超越也绝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和抛弃,一个文化上的孤儿是没有任何底气的。
日本如何对待传承之于当下的意义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国内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批判中国文化传统的浪潮,中国文化在新文化运动干将那里几乎一无是处,这种站在西学框架下审视中国文化的评价方式在后来的百余年不断被简化成一套话术,“封闭”“保守”“反人性”“压抑个体生命价值”“以家庭价值本位催生裙带关系”“以集体利益行道德绑架”等等,这些结论十分好用,但也相当轻率和粗疏。这就像自己没有取得成功就怪原生家庭的巨婴,好像只要找出了父母的过错,自己就可以对自己的平庸不负责任了。这种文化心态使整个20世纪我们没有创作出像祖先那样为世人所景仰赞叹的作品,我们对21世纪乃至后人也已经成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了,我们批判了自己的祖先这么多年,如果还不能做出超越前辈的作品,这真的不再是中国文化不行了,而是我们不行!
日本对待传统的态度绝不缺少批判精神,当年的明治维新便是在文化上对盛行于当时的程朱理学的反叛,在制度上则是下层武士阶层对于由幕府制度固化的权贵阶层的反抗,但日本不会像过去百余年的中国对传统采取如此激愤的态度,他们一边继承一边改革,而且每一代人都对继承传统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没有抑制日本的创造力,反而让他们在创新中使传承得以活下来,而不是变成遗物死在博物馆里。
在这次的书法展上,为了方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名家的杰作,主办方将虞世南、禇遂良、欧阳询和颜真卿四个人书写的“風”及“無為”做成电脑动画,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四个人在间架结构、运笔用墨方式上的风格差异。
站在那个视频前,我是非常感动的,我看到了传承的魅力与生命力:虞世南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求教书法;虞世南、禇遂良、欧阳询亦循着王羲之的“王字”传承逐渐自成一家;颜真卿则在前辈的基础上将“王字”以真性情入字的传承发扬光大,终成“颜柳欧赵”四大家之首。动画片滚动播出的那12个字展示了前人是如何从传承中汲取营养获得创新的实力的过程,我相信对于前来观展的人这是一个直观而有说服力的示现:既让人对传承生起敬惜,亦可学习创新之路。
展览中的另一处详解亦体现了这一教育意识。
本次展览的核心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将至展品前,排队的观众会先看到一支动画片,片中呈现了《祭侄文稿》的书写笔迹,之后是一个展板,解读不同段落的内容及看点,引导观众如何欣赏这样一幅传世佳作。
颜真卿《祭侄文稿》
即使没有任何书法艺术欣赏基础的人看完这两个辅助说明也一定会对书法艺术有比之前更深更直观的认识。这就是教育!
很多精英都嘲笑过国内土豪及普通百姓的审美修养,但中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嘲笑,而是有品质的教育,无论这个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
这个展览有日文、英文、中文、韩文四种语言的展览说明,而说明文字绝不是仅仅标注“颜真卿《争坐位稿》,公元758年”,这不是教育,教育是日本的策展人会在导览和标牌上写道:“这是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信中,颜真卿直批郭英乂于安福寺兴道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之事,开始颜鲁公还能保持平和的心境,落笔端正工整,乃至后来阐述道义,下笔也越来越自由率性。”(文字不全然同于标牌,因不允许拍摄,记忆可能有疏漏,读者领会大意即可),交代了该作品创作的背景、书法家的人生观,书写的变化节奏与情感间的关联,这样的解读才能帮助普通人学会如何欣赏艺术,所谓的国民素质是靠这样不厌其烦不殚其精的教育才能逐步提高的,仅仅指责没有任何积极的助益。
颜真卿《争坐位稿》
此次东京之行还看了在国立西洋美术馆展出的另外一个展览《勒·柯布西耶:从绘画到建筑》。
展品之精当自不必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仍然贯穿于整个展览的策划中,策展人通过对勒·柯布西耶这位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的绘画、建筑及家具作品的梳理与解读,让即使不懂得设计不懂何为现代主义的人也能在看完展览之后理解:一种设计的诞生需要有什么价值观支撑、需要如何建立设计架构、又要如何完成技术上的实施。我在想如果是一个学设计的学生看过这样的展览,至少在构思自己的作品时绝不会以为抄几个知名的样式,改一改就能称为设计作品了。
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具有灵魂而不是只有视网膜的设计师?我们的国民教育如何能从物质走向精神,让人们知道所有外在的、物质的、具象的显现只有和内心的真情实感产生关联,才不是离垃圾最近的造化?这不是任何别人的责任,这真的是有幸受过良好教育的每一个人的责任。
日本有一批这样的策展人肩负着这样的社会教育的责任,我国有能力在公共环境里发声的人是否也应该强烈地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