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设计引发的创意

icon 2011-07-08 18:29:08
icon 0

摘要:各位新浪的网友,下午好!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几位嘉宾,一同探讨的是关于设计的对话,这个设计展的名字叫做“为坐而设计”。

椅子设计引发的创意李永玲老师

  主持人:“为坐而设计”这个主题是您提出来的,您对这个大赛的主题是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理念?

  江黎:早在1997年我们在中央美术学院搞过一次“椅子设计”展览,发动了设计专业学生,虽然规模比较小,仅限于美院的学生。展览结束后,一些媒体做了报道,在那个年代反响还蛮大的。这也促使了我们策划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设计比赛。2002年在考虑大赛的设计命题时,破费脑筋。怎样才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如何将设计的思维拉回到针对人的行为原点上来?那么动词的“坐”,要比名词的“椅子”,更能够从人的日常中行为去发现问题考虑设计,摆脱“椅子”给人带来的固有概念。从历届的参赛作品来看,确实出现了有一些不是椅子的概念设计。从原创角度来说,这种命题方式更能够打开设计师的思路。另外,最终参赛作品要求必须以1:1实物方案来来参评,这恐怕在国内到目前为止还都是唯一的。这也是这个大赛为什么能够得到众人瞩目的最大特点之一。

  李永玲:说起1997年椅子设计竞赛,我当时是在校的学生,印象特别特别深。当时国内其他院校几乎没有拿实物作品做竞赛活动。当时由江老师发起,学生会组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这个事件。激发起了大家创作的欲望、亲身体会到动手制作的快感。

  江黎:当时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两次,关于人的坐姿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给了一些现场辅导,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并动手做起来的。

  李永玲:当时还有雕塑系老师也拿出作品参加展览。那次大家在一起玩的挺HIGH的。我自己感觉还不过瘾,后来埋头做了半年东西,毕业前首次举办了轮胎家具设计个展。

  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是以教育为主的公立学校,办这种大赛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什么动力让各位老师从第一届一直到现在为之而努力奋斗,现在已经是第五届了,将来还会有第六届、第七届。

  江黎: 1994年我从日本回来,发现中国的教育设计很薄弱,特别是产品设计在国内的状况更提不起来了,那时很少人了解设计。举个例子,当年回来跟美院绘画专业的老师介绍我在设计系教设计,居然他问我设计是干什么的,这说明当时在国内对设计的认知度有多么的底。所以回国从事设计教育,发起这样的设计赛事,都是为了在中国普及设计,逐渐提升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的地位,这好像是一种使命,促使我们一直把这个大赛做到今天,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中国已经开始对设计重视起来了,原创设计的生长土壤和环境在逐步的好起来。

  主持人:现在我们也是需要更多的跟商业去结合,把大赛做得更好。这样的设计活动,企业和业内市场几年下来都有什么成效?跟市场是怎么结合的?

  江黎:我们作为一个学术单位,又是职业教师,整天埋头教学,对于把大赛如何与商业结合虽然是我们多年以来一直想努力促成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愿望。但如何商业化又是我们最不擅长的弱项。好的设计应该和商业、企业有很好的契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当代设计的文化效应和它应有的商业价值。但商业又是一个很专业的门类,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原创设计比赛和展览的成果,逐渐对企业、对商业社会起到辐射作用,由此吸引社会的力量,媒体的力量,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一起来推动这个事业,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模式。

  李永玲:我们一直也很感谢之前跟我们合作过的企业和设计师们,朱小杰先生个人资助过、像丰意德也给我们做过多次的赞助,还有三里屯VILLAGE等。当然我们还在继续寻求社会和企业的多方协助,希望把这项赛事办好。

  主持人:我们这个展览也相当属于是一个公益事业。

  李永玲:是的,过去几届大赛产生的好的设计作品已经不断地被一些商家代理进行销售、也有一些机构和个人收藏。去年我们又把一些好的设计师作品介绍给了拍卖行,结果还不错。我们希望这个赛事能够成为一个桥梁,将设计与市场的链接建立起来。

  江黎:现在我知道的几届大赛里比较优秀的作品,都有了一些定制的市场需求,当然都是设计师与商家之间的生意往来了。这个大赛从第二届开始,就得到国际上的关注,如意大利、德国、日本、英国等,他们通过我们的大赛了解到中国的现代设计,并找到中国好的设计师和好的作品推介到国际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