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设计师坐镇设计展

icon 2011-07-08 18:29:08
icon 0

摘要:各位新浪的网友,下午好!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几位嘉宾,一同探讨的是关于设计的对话,这个设计展的名字叫做“为坐而设计”。

知名设计师坐镇设计展邵帆老师

  主持人:“为坐而设计”已经是第五届了,而且是国际性的比赛,今年的国际评委的阵容怎么样?

  江黎:我们有比较固定的国际大师级评委。像日本的喜多俊之是国际著名的设计大师,他几乎每届都是我们的评委。德国的Albus教授,他是卡尔斯鲁厄设计艺术大学的副院长,以前是产品设计系的主任,他一直非常热心地关注这个大赛,今年的大赛主题就是遵照他的建议提出的。他作为德国设计界的权威人士,对中国设计的了解就是从这个大赛开始的,并且他还把我们的部分作品推荐到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览做主题展。前两年在法兰克福工艺展览馆举办的 “坐在中国”展,是从座椅的历史演变来介绍中国文化的专题性展览,其中代表中国当代设计部分就选用了大赛中的几件作品。2009年米兰国际家具展的卫星展,是喜多俊之推荐了我们去参展的,几乎是免审通过就直接被邀请去的。今年新的国际评委是英国零碳工厂建筑事务所的董事长兼总设计师比尔,他是零碳建筑的始创人,去年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就是他的设计,他也是通过这个赛事找到我们,委托我们为零碳馆内部使用的一百多件零碳家具进行设计和制作,得到社会非常高的评价。另外,我们还请了香港理工大学的林衍堂教授,他在香港设计界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人物。总之,我们聘请的这些国际评委一方面为提高我们大赛的设计水准,同时也通过他们向国外推介我们,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当代的中国设计。

  主持人:我听说这届还会办国际巡展,今年策展团队面临哪些压力?还有一个邀请展,能不能介绍一些情况?

  江黎:这个展览好像越做越大,从第三届开始我们又有了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的邀请展,今年是第五届,所以准备邀请国内国外五十位设计师作品,即“50把椅子”展。

  李永玲:邀请展是同期举办的一个具有更高学术水准的高水平设计作品展,使观众能从这个展览中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和学术交流。

  江黎:邀请展的另一个目的是集中推介国内外成熟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成功设计作品,像邵帆老师是前两届的获奖参赛者,从第三届开始就成为被邀请的知名设计师了。

  主持人:邵老师之前是搞艺术的,为什么您也加入到“为坐而设计”活动里来?

  邵帆:这是从我1995年做了一系列作品开始,当时的作品用了很多老家具的残片与新的形式语言结合的作品。我比较喜欢明清家具,随便拿了一些东西把它做成了类似雕塑的作品。我有意识把实用性,可坐的可能性留在里面,不是主要为了坐,而是为了把雕塑的语言削弱,变得与纯粹的雕塑有一个区别,有让人真正的坐在上面的可能性。连续做了10来年,后来发现这个东西跟设计有特别密切的相联。我认为画画或者做其他的东西,肯定会有设计的成分。但有的艺术家意识不到,其实好的作品里一定有设计成分,包括绘画。江老师说有些画家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知道,我觉得也是挺遗憾的事情。即使他们知道有设计的概念,但作为艺术家来讲,没有真正把设计融入到他自己的创作里,对设计是什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主持人:我个人比较喜欢设计,做设计的人是不是一定要有画画或者色彩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设计者。

  江黎:这是一定的。

  邵帆:眼光特别重要,那些东西会提升你的眼光,包括阅历经历,还有一个人品的高低。在中国古代就特别讲品,要有神品、逸品、妙品、能品。画画也好,做设计也好,品位都是最重要的。

  李永玲:设计师肯定不是一个麻木的人,要具备特别敏锐的洞察力,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只有对生活极度的热爱,对设计、对艺术有很高的热情,才能做得好。

  江黎:艺术和设计确实提升文化层次的,是精神的一种追求。一些商人认可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而对设计的文化性理解相对淡漠,觉得设计就是应该为赚钱服务,你给我的设计,就应该马上有利润效益才叫设计。这其实是很片面的,当然设计的商业性很重要,但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当然国内目前的情况已经比5年、10年前好得多了,但还差一个层次,就是对设计的理解过于用一种商业的价值来评判。设计的文化性和商业性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持人:“为坐而设计”大赛主要是沙发和椅子,江老师您说艺术性和实用性可能会有一些矛盾,这次大赛在作品评选上,对于坐具的实用性是否在评判的标准里?

  江黎: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必须具备可以坐的功能,然后再去评价审美、艺术观念、精神层面的表达。上一届有一个作品的实体是长方体,但通过在方体表面上绘制的图象,使得观众在一个特点角度看它的时候会产生古典沙发的感觉,它带有视错觉的尝试,是一件具有实验性的设计。所以参赛作品必须要能提供坐的功能,不能坐的作品是进入不到比赛的最终阶段。

  邵帆:我感觉这个大赛没有那么多年,今天一听已经有10年了,很让人振奋。这让我想起我2008年参加英国园林学会举办的园林展,也是每年一次,他们举办了100多年,在皇家的花园里。我就觉得跟咱们的大赛特别像。这个展览能够让我们往深走,而且延续性特别好。比如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下来,大家看到了,看到以后会去想,会长期的去想这个事,然后再去介入。这跟有一个创意举办一个展览是不一样的,那只是临时的,和多少年一直延续下来是不同的。英国的园林展是十九世纪就开始做了,我参加的那次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会员就有几十万。展览是7天,前6天全部都是会员,把整个花园装的满满的,只有最后一天对公众公开。有20个大的花园,几个设计师做一个大花园,我当时也做了一个,20多个人一起。还有小的花园,还有大棚里面插花展。这个展览就是一个盛会,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在报道,女王的家族每届都会去,所以受众面非常广。票价很贵,必须是会员。如果入会需报名, 一般需要10年以上。英国人对花园的痴迷程度是我原来完全想象不到的,之前我一直没有做过,当了解之后发现英国人对花园的痴迷程度太深了。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具有独特性的,然后是历史、花园、狩猎,所有的贵族阶层有钱人用在花园里面的精力往往超过用在室内的财力和精力。我们很多中国人在英国,花园里一分钱舍不得花,屋子里一套沙发可能几万英镑。英国人会请园丁,会在花园里种很名贵的树。英国人来到中国会叫出很多中国大街上的树。所以,我们的设计展未来要形成这样一种模式,有很多人来加入。

  我还有一个小建议,将来多少年之后,除了有竞赛和邀请部分,还有一部分可以是民间业余的设计者,其实很多智慧是在民间的。比如老头、老太太早上出去溜弯带的坐具,即使不是专业的设计者也可以去想我能做一个什么东西,让非专业的人参与进来。把宣传扩大之后,让普通的老百姓都去想这个事。就像青歌赛一样,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我们这个也可以。江黎:而且民间有很多想法也是很有意思的。

  邵帆:人数特别多,涵盖度特别大,要把情绪做起来以后,我觉得它对整个中国的设计领域、文化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到农村去看,他们自己做的小板凳可爱极了。新浪的平台就很好,受众特别大。凡是有兴趣的都可以加入。我们可以让中国知名的企业到参赛的作品里挑适合他们的设计,比如让邵老师给企业定向做一个设计,所得收入可以用一部分经费促进大赛的发展。

  主持人:邵老师参加过很多的展览,作品也被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请您讲讲参加国内和国外的展览有什么区别?从作品的角度来说,中外设计师有哪些不同之处?

  邵帆:国外的设计师普遍动手能力比较强,人更单纯。没有我是设计师、我是艺术家的感觉,就像真正是一个手艺人的感觉,这种人的群体特别大,最后可以出现很多好的设计师。这样的展览在国外,报名的人太多了,都有兴趣,现在我们全国只有这样一个展览。

  李永玲:很多中国人缺乏勇气,不自信

  江黎:设计环节一遇到制作就不行了,这也跟设计的教育有关系。我们做大赛的最终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在设计教育中提倡做实物,不要停留在只有设计图纸和模拟小模型的阶段。国内学设计的人都是电脑建模能力特别好,动手制作能力却很弱,这实际是个很大的问题。

  邵帆:因为他对材料不敏感,只有接触材料,动手去做,才能把材料充分的提高出现,因为很多设计也是跟材料有关的。

  江黎:还有工艺加工手段的精妙,只要不断的去做,才能把东西做得更好。

  李永玲:还有尺度的把握,图纸上是没有太多感觉的,实物出来后会发现需要很多调整地方和细节。

  江黎:国内很多家具的设计都是冷冰冰,硬梆梆的,没有感觉。那就是电脑设计出来的弊病,而不像手艺人做的,会传达出一种人情味的感觉。

  邵帆:他们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动手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是品位,这两个方面在中国都是缺乏的。

  李永玲:很早以前我就深有感触,好的设计不是坐在电脑桌前想出来、用电脑画出来的,很多想法是在动手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出来的,就像树分出树杈一样。。。用电脑作图只有一个答案,在动手过程中最初的想法可能又产生10个、20个答案来

  江黎:如果初学者一下把电脑弄的很熟,那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那一块了;而如果一直跟工艺打交道,就会提高他的审美和动手能力,对材料的把控能力。

  主持人:请各位老师谈谈对“为坐而设计”展览的一些展望,将来怎么去推动,对本届大赛寄予什么样的厚望,对本届大赛的设计者的一些寄语。

  邵帆:我觉得知道的人越多越好,面要广。这个题目选的特别好,可以扩大化,看似一个是窄的一个是宽的,但其实是可以有延续性的。今年我想不出来,可能明年就有想法了,就能参与进来。就像足球一样,有民众这个大的基础,最后才能出来精华。中国只是专业的团体,一小波人在做。

  李永玲:今年“为坐而设计”大赛的时间定是比较晚,但设计主题比较有意思,希望参赛者积极踊跃参与进来,在8月25日能够有很多好的初稿呈现。

  主持人:我们觉得“为坐而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因为现在中国的设计圈子缺少一种思想。

  主持人: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的内容,我们也预祝本届大赛圆满成功,并希望新浪家居能于中央美术学院一直合作下去,对这样好的设计大赛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