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14年第15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北京站)
摘要: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北京站的活动今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本届峰会北京站的主题为“绿色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将由著名专家、知名品牌分别围绕现今的智能建筑创新技术与应用作精彩演讲,同时一起展望智能建筑新趋势与发展前景。
演讲嘉宾:清华同方 研发部经理 刘凌云
演讲主题:物联网时代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
清华同方 研发部经理 刘凌云
刘凌云:我的主题是物联网时代综合布线发展趋势。综合布线是多科学的行业,它有材料学、光学、接口各方面的趋势。作为同方人来讲,我首先还是要做一下公司的简介,第二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的发展趋势,最后提一点问题,供大家一起去思考。
首先,同方二字来自五《礼记儒行》,同方企业的宗旨是科技服务社会,同方来源于清华,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也承载这样一个校训激励自己。我们同方的企业文化是承担、探索、超越。产业方向一个是信息产业,另外一个是能源与环境。同方经过改组之后变成了10+2产业结构,我们是做物联网的,我们这个主题也是跟物联网有关,原因就是我在物联网部。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是我们的目标。 下面开始进入主题,发展趋势。首先,我们要看一下,现在数据中心应用很多,它是物联网所有数据的承载,数据中心的林立带来的网络的变化,产生的网络早在我十几年前做网络结构的时候就知道核心、汇聚、接入。
现在由于数据中心的变化,比如说虚拟化,还有是收敛要求越来越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构我们看一下这是一个核心路由器,安全设备,核心交换机,这个是汇聚交换机,然后接入交换机,接入到传统的网络。服务器作为连接,这是SAN的路由,现在的服务器我们把它比喻成拔河,很多人在拔河,他倒是了,其他人会替他分担,这就是虚拟技术带来的好处,有虚拟平台去分配这些资源,让所有服务器都充分的利用。这样的话,要求每个服务器的带宽要求都要对等,所以就转换成没有汇聚的结构,这样就直接引导到核心交换机。 这样带来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综合布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传统的EoR、MoR转换成ToR,从而进行大面积的利用。EoR、MoR听上去高大上,其实不然,综合布线它是网络的承载,无非是节点位置在那里,整个链路结构其实是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讲得很复杂。当你把一个数据中心接下来之后,你要做设计的时候,其实你只要知道汇聚的方式和区域功能的划分,只要链路结构是一致的,不管是EoR还是MoR还是ToR,我们看看它的结构,EoR是把所有的接入交换机放在一个柜电前面,ToR是把所有的接入交换机放在每一个柜子的上面,节点的位置不一样。 我做了一个构造,比较形象的让大家看清楚它们的变化,首先看ToR,ToR的方式就是这样,所有交换机在顶端。做完之后,它跟EoR、MoR的区别在于我更烧得使用铜缆,MoR和EoR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把所有的交换机放到一个柜子里,MoR就是一个位置点,仅此而已。 收敛比其实是最难计算的,它涉及到这个区域的服务器所拥有的占用的资源,贡献的时间等等。铜缆的减少就带来了大规模的40G和100G的应用,40G和100G有铜缆和光缆的方向。
这是同方MPO的产品,我们的MPO和传统一样也要进行一个严格的检测,我们要做3D检测,MPO的3D检测是有区别的,MPO因为它是平面的,没有角,但是多了一个更到密度的纤属,所以就有一个严格的检测。这里可以看得出来,MPO是将所有的光纤先并纤,然后再研磨,跟传统的那些接头不太一样,传统的是用陶瓷,聚苯。 MPO所带来的问题,第一是衰减问题,第二是尘埃问题,是我们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是衰减,我们看衰减的效果,衰减通过有效传递100米,它的要求是1.9。40G和100G,它们是将串行光学变成并行的光学,很早的时候做思科的时候就有将几个端口绑在一起的方式,不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方式,因为至少思科是这么认为的。将四根光纤并排在一块提供40G的带宽。 衰减要求,链路结构第一个很简单,它是常用的公式,下面这种结构随着微模块设计的趋势,因为微模块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有自己独立的配电、独立的空调、独立的交换,整个是一个数据中心的模块,这样的话,就带来了节点数的增加,因为它把所有的这排柜子的节点放在外面,增加的一些节点数,这样就会造成衰减的增加。这是第一个节点、第二个节点、第三个节点、第四个节点,有四个节点的话,如果是0.35,本身这个节点的衰减到0.4,就会非常小。我们同方在做的时候,我们把0.35的标准做到更严苛,可以带来更多的节点数,至少可以在未来还有一个余量可以利用。我们还要提供更高密度的例如低损耗的24芯,另外我们是所有传统的配线架。 尘埃问题,传统布线百兆、千兆流量非常大,有点尘埃的衰减根本没有什么关系。那时候养成的习惯是什么?做完之后把插头一拔放上去,不通的时候我再拔下来插上去,这种情况会造成二次故障,灰尘在上面堆积以后衰减会增加很多。这就养成一个习惯,MPO可就不行,稍有尘埃就会造成链路结构不工作的情况,所以要养成一个清洗尘埃的习惯,养成这个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解决尘埃的问题目前有一种方式叫AOC,就是把所有的接口封装在光缆上,完全光缆不外露,那边是电口,直接插上去就好。
其实MPO还有一些问题,我们这里就不去讨论了,另外一种方式是我们以后的发展趋势,MPO怎么去做,现在MPO可以做成后后进的方式,它有聚焦的功能,可以把多膜的膜场提升三分之一,已经有一些开始运用,我们未来也会以这种方式来进行。 我另外一个是讲节能的问题。综合布线跟节能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数据中心当中有很多,它的能耗最高的地方在制冷,70%的能耗来源于制冷,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把数据中心建立在零下,第一是便宜,第二是取得电的优惠条件,第三点它的自然条件可以使得你全年超过8个月以后不需要用制冷,用自然的制冷就可以。我这里有一张图说明了一个问题,第一是微模块,微模块的这种方式设计,它是不需要加地板的,所以没办法形成一个下进风的方式,一般是侧进风。第二个是一个热池,第三个是机柜机制冷,把机房制冷变成机柜机制冷,能源肯定会消耗很多,对我们的机柜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们首先看热池,很简单,热池和冷池的做法其实就是封闭,要封闭热通道就做热池,封闭冷通道就做冷池。这是冷池,目前用得最多。他们说冷池会有一些问题,因为一个空调机组控制一个冷通道,如果这个空调机组坏了,这个冷通道就没有制冷,就会出问题,要做一项冷通道的空调,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冷池和热池需要对机组进行处理,这时候你的机柜是不是要满足,我们是不是要做隔热来满足对冷池和热池的封闭问题以及通风的特点。 我们提几个问题,一是MPO到底能走多远?刚才我在讲MPO的时候,说到一个百带技术,这个在北美很流行,它用两星的方式来进行传递,用双波长双向传递,解决了这个问题,每根纤能传20G、40G,这个技术的盛行使得MPO饱受打击,这种方式岂不是不需要MPO就可以做到?而且MPO不会被淘汰,因为它毕竟是并行光学,你这个双波长、双向以后还可以做B级波峰用,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以后光纤的发展还可以用多芯光纤,这样可以传递更高的带宽,我前两天看报道说已经可以传到250T以上了,光纤方面的发展确实是非常快。100G也在规划当中,所以说MPO这东西大家也可以多思考一下。 第二个问题是7a/8铜缆的生存空间,首先,它只能传28—32米,只能满足柜类主线在数据中心的运转。8类线明文规定可以用到22,它的直径变成的0.634,这么粗的话,它的自重各方面都是问题,到底能在哪用?7a和8类标准也存在偏差,这也是一个乱象问题。接口有三个,根据我目前的测试,到600兆赫兹的时候,其实不是很好的方式,我可以提供0—250兆赫兹。这样的接口已经不兼容,它的空间到底多大,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追随他们,这都是我迷茫的地方。
同方脚步坚定,志存高远,且行且珍惜。谢谢大家!
本文导航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