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铮:今天带来的是关于设计的思考,还有对于当下品牌设计领域里一些尝试性的趋势判断。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叫立品设计,到明年刚好成立十年,这并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或室内设计公司,我们的业务板块分成“品牌设计”、“空间设计”以及“装置设计”等,有时候各板块会单独做项目,当然更多的是不同学科背景的设计师一起为某个品牌或项目做服务,来打造整体的体验设计。
传播行为影响空间语言
在做品牌设计近十年的过程中,无论是大众的审美,还是设计手段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转变背后是有什么东西在驱动。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张图非常有意思,左边这张是08年希拉里竞选时跟支持者握手的图片,右边这张是2016年的图片,时隔8年时间人们的行为模式非常不同。2008年所有人拿起相机对准的是希拉里,2016年所有人拿出手机跟希拉里自拍,希拉里成为了背景板,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拍照的习惯也影响了传播模式的转变,同时也让建筑、公共空间或者商业空间都变得更加具有戏剧性。
Vessel, HeatherwickStudio, New York,2019纽约最近很火的项目——Vessel,一个像碗一样的建筑,其实它并没有太多的功能价值,但变成了纽约现在最火的打卡点,因为标新立异的建筑已经带有一种叫做“网红”的特质。
以前几乎全球所有的画廊都会“禁止拍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展览,商场里面的,有门票的展览,都把看展览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体验方式,通过鼓励拍照来引发观众自发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趋势是,无论是线上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其实都开始趋同化,默认流量可以带来价值,而因为这种价值关系的存在,让很多时候的一些商业行为、设计行为、再到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都在进行转变。
实体店的变化
这是一个澳洲的网红护肤品牌Aesop的店面设计案例。很多年前的品牌连锁店设计,默认的模式是“千店一面”,无论全球开多少家,最好每个门店都跟其他的店看起来是一样的,这叫“识别特征”,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但是近几年看到的现状是一些品牌开始“千店千面”,每一个店用的材质语言都非常的不同,但是品牌的精神内核还是留存在里面的。
这是年轻人都熟悉的韩国眼镜品牌GentleMonster。以前零售专卖店的设计都要讲究“坪效”——每平方米产生的经济效益,所以传统的眼镜店会挤的满满当当像一个仓库,但GM的设计是完全反过来的,几百方的店面大多用来放置当代感的装置艺术,鼓励人到在店里拍照,这样在游览过程中,品牌已经深深植入到消费者内心之中。
当然传统品类的品牌也在创新,星巴克最近也在进行店面的升级,在全球的核心城市如西雅图、上海、东京等,开设了工厂店的模式,在工厂店内可以完整看到咖啡豆的烘焙过程,这样的店已经不仅仅是喝咖啡的空间,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咖啡主题乐园。作为品牌来说,尝试这种商业模式是希望用这种模式创造一种新的体验,让人喝咖啡的同时也在体验咖啡生产背后的故事,这也带来了很多设计上的转变。
在上海开设的全球第一家Nike House of Innovation共四层楼,结合品牌内核和产品做了很多体验的东西。可以看到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实际上在帮品牌做一个体验闭环,品牌的故事,艺术的故事,生活方式的故事等等。我们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通常要围绕着三个维度来做思考——品牌本身的诉求,市场的差异化,以及受众的需求,从这三个维度里得出一个共同点,得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喜茶”年轻茶饮品牌的设计逻辑
我们认为通过设计,品牌可以在市场中跳脱出来。那第一个分享的案例就是“喜茶”,其实立品跟喜茶的合作,是建立在喜茶已经有比较好的知名度基础上的。合作第一家店时,我们首先希望提升喜茶门店里原有的饮用体验,我们的设计师组成了专门的调研团队,花了两周多时间,去到不同的分店里,从很多小的结点进行观察与对比,希望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指引或者是答案。
当时我们发现喜茶最鲜明的痛点就是排队人多,时间长,有时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且消费者买了茶饮后在门店内几乎不太可能可以坐下来品尝,因为门店不大,加上吧台操作的噪音非常大,店内并不能够提供让人愉悦的体验感受。
所以了解这几个功能性的痛点之后,我们在设计时做了一些尝试,通过改善布局和动线来改善一些排队和噪音的问题,并强调材质的纯粹性和统一性,来营造更纯粹的空间感受。
在不到200平方的空间内使用天然的灰白麻石,通过这种相对粗糙的材质,营造出精致的感觉;设置一些阻挡和阻隔,用玻璃的方式把噪音减少了30%左右;同时,挑选古铜色和胡桃木的家具进行搭配。另外,我们不希望空间那么平淡,所以从品牌的禅意与时间感受出发,做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运动装置,不同颜色的石材在不断的循环运转,像一个表盘一样,就像一个轮回的过程。 喜茶武汉永旺店:纯白世界
之后,我们在武汉也打造了两家“喜茶”门店,永旺城店是用“纯白”构建的一个空间,在家具的选择上回归到了实木材质。
空间隔断上开了一些小洞,营造了社交的可能性。整体设计是在进一步的提升品牌的精致感,包括门店的外区域做了动态的装置,顾客在无聊排队时,就会与这些装置自愿进行互动拍照。
喜茶武汉天地店:老宅新生
喜茶的“武汉天地”店是民国风老建筑的感觉,采用老宅新生的概念,有一点点复古元素,但不是主流的复古,而是有一种喜茶特有的酷的感觉。同时希望它有一点点复古的记忆,能够跟茶、公馆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所以将四五十年代的老家具重新拆装,变成空间中的一个道具呈现出来。
同时增设了一些过去比较流行的语言物件,平面设计也与武汉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做了一些潮流复古的尝试。
喜茶郑州店:小空间利用
“喜茶”郑州店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人消费趋势的变化,因为这个店址是之前郑州最早引入的哈根达斯店,但现在慢慢让位给了更年轻的品牌。
但这个店面积非常小,很难做成一个完整的茶饮空间,所以直接做了一个几乎占满整个空间的旋转楼梯,人可以站着或者是坐着喝奶茶。
同时在材质方面,用手工瓷砖尝试了很多颜色的色板,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奶茶泛上去的色彩,效果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喜茶杭州店:中国色彩
杭州的“喜茶”项目我们介入的比较早,所以主动向喜茶提出一个想法——可以围绕着中国的色彩元素来打造,当时最火一部电视剧是《延禧攻略》,所以也借鉴了很多里面的色彩元素,结合传统地砖铺贴的方式,在空间中形成变化。
喜茶的几个案例主要想让大家到,“千店千面”会是未来零售品牌的一种设计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需要与业主方深入沟通,抓住品牌的内核,保证品牌无论走到哪里或如何设计都能让人识别出来。
香港K11 MUSEA:废旧材料的新生
分享开在香港的一家服装店,开在新的K11 MUSEA,打造出的一个很酷的年轻人时尚品牌买手店的空间。
当时我们恰巧去到一个广州的材料回收工厂,看到整个工业材料回收过程中存在了很严重的浪费。例如汽车的边框部分都是生产铝过程中遗弃的一些铝条,这些材料其实都还保留的相对完整。这让我们感到很震撼。因为人类发展到现在的社会阶段,生活和物质已经极度的方便和发达,很多时候看到和吃到的东西都包装的干干净净,但在工厂制造这些东西时,其实产生了很大的浪费,所以我们想要利用这些材料的边角料来做一些文章。
于是我们构建了一个幻想的世界观,这个店址在维港边,处于典型的繁华都市的场景之中。我们想象当整个工业文明已经被数字文明替代时,未来的人类会对工业遗址进行考古和发掘。所以整个店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像海洋生物的装置来设计,而且它是未来的人们发现了过去时代的物质文明特征,所以我们把这些废旧材料用数字的形式封锁在琥珀当中,展现出从古代琥珀里找到一些历史痕迹的样子。整个店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机械的赛博朋克装置,所有的故事围绕这个庞然大物而发生。
大的章鱼头里有一台回收来的发动机,抛光的螺丝,回收的电路板及其他层层叠叠的装置进行搭配,整个造型非常的硬核也非常酷,今年7月店面开业时,很多人进来以后都会被这个装置所吸引,也受到了业主的称赞。
点亮被遗忘的城市角落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与城市相关的项目,这个城市不是关乎于如何繁华,而是关乎到城市里经常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是整个玉田区非常核心地段中的一个城中村,当时开发商没有足够的预算将这个城中村改造,于是万科拿下了这个地区,希望将旧楼房进行简单的外立面翻新,同时请来一些设计师与艺术家,希望能做一些装置让这个城中村变得更有意思,更适宜人居住。
这个城中村空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一线天”,在整个城中村中走时,很多人会惊叹怎么会有这样的建筑存在于繁华都市最核心的地段里,所有的地面电线非常的杂乱,整个街道只有一盏微弱的路灯,非常没有安全感,但这个地方的租金是最便宜的,所以刚来深圳打拼的人第一站都会选择这个城中村,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儿女送到比较好的小学去读书。
这个城中城里有老居民,也有刚来的打工仔,刚结婚成家的人,整个生活是非常压抑的。快递的车、送外卖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行色匆匆,没时间来得及打招呼,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万科希望设计师能够找到定位做一些艺术品或设计装置的创作,提升这个城中村的生活体验和设计感受。
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当于是十字路口的位置,但由于预算非常少,所以在综合分析了人群、场地条件之后,我们认为不能做一些大型的改造,但可以做一些有意思的趣味化设计,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的品质感。
于是我们回到最初的概念,城中村里的这种房屋一般被叫做“握手楼”,那么楼房和楼房之间有两只手握在一起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用更有趣的马赛克、像素化的方式,做成一个拟人化的表现出来。
我们对各种手势进行研究,不同的手势代表着不同的年龄人群,不同受众的沟通方式等,包括这些手伸出来玩手绳,两边的手不断变化,跟人打招呼等形式。
最终的效果也令人满意,我们希望工作了一天后的人们回到这里,看到这些发光的手势指引,会让他们感到心情愉悦,当然这里也得到了很多街坊邻居的喜爱,很多小朋友来这里玩游戏,变成了一个游乐场,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情景。
充满机遇的时代
我认为在整个设计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下,当下是特别有机会的一个时代,现在年轻的设计师能够得到各种没有障碍的设计咨询,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形式感模仿不足以让设计师在市场中得到足够的竞争力,在很多时候更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应对的方式是做更多元化的设计,而不是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另外尽管很多时候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让项目看起来高大上,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或许能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希望这些分享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谢谢大家。====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