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米兰之旅见闻趣谈(组图)

icon 2011-04-26 14:33:59
icon 0

摘要:环视全球,数不胜数的文化活动和设计对象被分散在各座城市的各条街道上。正是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表露出对设计的不同理解方式。设计不再被单纯看作是用来装饰我们家居、方便我们生活的的手段,而更多的是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方法。

2011米兰之旅见闻趣谈(组图)图为资深媒体人廖玮

  廖玮:刚才三位聊的状态里面是有不同的,实际上女性会非常尊重感受和氛围,作为男性更多的可能在意高科技的,或者相对而言造型,比较外在的视觉,我觉得关注点会不一样。我们其实是逐步逐步热烈的,这一点我知道新浪开了一个微博和博客,聊了整个米兰的见闻,我有一个想法,为什么国外的草地可以躺着,中国的草地是去欣赏的,人的生活态度会延伸到设计,延伸到我们的客户对业主的关照,方方面面是不一样的。我想问一下赵老师,您专注于建筑本身,从产品和建筑来讲是一个跨界的事情,您09年去,看过了几届,那么这个过程对比有什么比较深刻的,两届的对比内心有冲击的地方?

  赵虹:刚才两位讲了这个事情,我们中国设计的源头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问题,包括中西方,因为最近一直在出去,出去频率有一点过高了,虽然是特别忙,但是还想出去看一看,其实刚才看了米兰展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其实他们的东西来自几个方面,我们现在的中国设计有一点闭门造车的概念,学的是设计,看的是设计专业的书籍,都是这些门类,这个家具,就看所有的东西想能不能出一个新的造型,获取是曲线,现在是直线,而这个东西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文明世界是一个共通的比如是滑雪、种植。还有一个重要的我看米兰展究竟什么人去,可能很多是工厂,设计的源头从哪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问题。最近也有一个比较敏感的事情,有人批评艺术家一定要进过艺术学院的,没有经过艺术学院,纵然在国外生活过也不是艺术家,这种中国人的思维还是很奇怪的,想宋代、唐代诗人,清朝的做园林的他们都是私宅,园林都是自己设计的,体现的是内心,一木一景的东西都是他的文学和整个的诗意,整个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现在我们诗意化生活已经没有了。

  反过去看西方,其实他们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有延续的,去年的时候在中国跟一个欧洲的艺术家做了一个合作,就是做了木器,纯粹的表现的是空间,有一个10来米的空间做一个斜坡,颠覆了空间的概念,这个概念等于是艺术家的作品,前后是有一个延续,艺术在他们那里是共通的,再有就是技术,这次我对LED的感受也是特别深,像国家已经在强烈要求东莞的照明全部用LED,首先是节能,第二光效比较高,我们也喜欢LED,就是因为小巧,节能,一开始特别亮,但是一个月之后,两个月之后光效会流失很多,去年很多设计师搞了一个车站,滑雪场的车站,飞翔的样子,他们利用的已经非常广泛了。这次的光线已经到了抽象的地步,当时有两个给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超级平面,其中有两个台灯点着,正面没有什么区别,后面一看比我的手薄很多倍,但是光效非常高。另外一个地方是一个像过去小孩玩的光环的东西,直径也就五毫米左右,放在墙上,打墙面,真是不可思议,背后只是几个点,已经把墙面全部洗亮了。因为最近照明设计也在聊,说室内设计师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灯,很多时候大家说希望灯具消失,希望有光,但是不想要灯具,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个后面怎么会有灯,这种想法,一个展厅做了一个雕塑,是一个雪山,把雪山做了一个剖面,灯嵌在里面,背面是无缝连接,进去了那个展厅感觉很低调,但是背后的玄机,支撑的团队,链条,工程师、科学家在后面真的是太庞大了。

  我们的设计师是单打独斗,你一个人就是艺术家、工匠,建筑师还要解决结构和照明的问题,不是跟团队合作。你发现要跟社会挑战,要从五金开始,你发现五金定做,找广州最好的厂家,做完之后螺丝断了。

  车延冲:这个事儿我们还真研究过,我们参观了意大利最牛的五金厂,我们发现他们做的五金设备全部是自己研发的。

  赵虹:我做一个螺丝要专门做一个机器。你要挑战社会,而不是挑战产业链,我们国家说是制造大国,但是真正看的时候整个的链条,从我说的产品,配件,你说的设备,包括人员,确实需要整个社会调动起来,这么看还是比较多,也许下一个月直接看建筑机械展了。

  车延冲:去年Siematic橱柜,他们展览了一款橱柜,他们和做宾利车门的共同研发,这个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你要做多少量我才给你做,没有做共同研发的。

  赵虹:其实每次仿都会丢掉一些东西,原创的东西就少了,这又谈到一个比较无奈的现状。

 

2011米兰之旅见闻趣谈(组图)图为逸道空间装饰设计公司总经理车延冲

  主持人:我们也看出来了,我们资深设计师有自身很多的无奈性,我想到了,意识到了,也感受到了,怎么实践出来,这需要社会的形态的调整,结构的调整,或者说整个社会形态的调整。不是说某一个人,某一个机构能够改变的,希望我们国力的增强。这也不能说明我们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差距有多大,只能说想法都有,最终的实现上面有很多的客观因素阻碍了我们主观因素没有办法去实现。从米兰展上也看到国内的家具和国外的家具有很大的差距,客观的因素占了很大的原因,但是也有一些主观因素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能谈一下这些主观因素怎样去增强呢?

  车延冲:刚才的话题,我们延续一下,我们回头看意大利设计师的崛起,意大利能崛起,我们中国就有可能崛起。我们不能拿意大利的今天看中国的今天,要看他过去的历史,我们如何借鉴意大利的成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左右,国际上的设计师由两个地方统治,一个是北欧,一个是美国,之所以意大利的崛起能压过它,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很好的链条实施下去,是政府、企业,协会、媒体、设计师五方在协作下做到这种发展的程度。

  我们回头看意大利的崛起当中,除了有米兰展,意大利设计现代之父旁帝(音)也做很多的设计,而且意大利的品牌很多都是大品牌,小工厂,甚至我去法拉利工厂,品牌高不可攀,但是工厂很小。意大利的这种特色和特点需要我们中国人学习,中国通常是头小身子大,这种事情是很危险的,每天夸自己是制造性大国,十年以内中国已经超过意大利成为最大的制造国家,我们就谈论一下,你从15秒100米到10秒,只有5秒是很容易的,但是你从8秒跑到7.9秒,这一点点是很难的也许一辈子都跑不到,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借鉴他们有时候是产业链的东西,而并非简单的技术环节的问题,这个应该去重申一下。

  廖玮:车总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一下。

  车延冲:历史是一面镜子。

  廖玮: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里面我们讲到一个纵向,一个横向的事情,在这里大家有没有考虑从中国现状而言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途径可以突破的?

  车延冲:中国的一些设计有一些问题,第一我们做设计师出身的知道,中国关于家居文化的引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从一个无产阶级变成了有产,中国的这段历史在国外至少积淀150年的历史,中国只有30年,这30年中国人对家具文化的了解,应该先有家居深入文化的了解才会产生发展。意大利文艺崛起的重要的一点是我喜欢最重要,现在这个阶段对于意大利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发展到我买椅子并不是为了坐我在那高兴,中国还不是,中国还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我要坐在上面,我要天天坐在上面,在这个节点上对西方的理解有时候会是片面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一个事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有他的复杂性,也有一部分人从国外回来,他们已经到了喜欢的时刻,但是提不上去。中国的学院教育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积淀。

  廖玮:米兰是一个设计风向标,趋势大家都是想了解的,三位刚好有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今年和来年的趋势给我们谈一下。

  赵虹:以前我觉得有一个构思的系列,纯白的,无色的,现在推出了红色,所有人都喜欢的红,或者新的东西,可能还是希望给世界一定的活跃性,我们面临这么多的经济上的箫条,自然界的灾难。车老师也说过一个话题,设计师的责任到底是什么,过去习惯设计师解决一个功能性的东西,解决最起码的温饱的问题,这个阶段始终会过去的,那么我们更多的生活是什么,提供什么样的可能,究竟是多功能的生活还是艺术化的生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方向,技术上比如说LED,机械的装置,更巧更新的材料。当时我从米兰去罗马,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家具,他们给我讲是一个网球球拍的材料,我说这个要做家具多贵啊,他们说确实很贵,一个椅子8000欧元,确实超过了我的想象,当时只看到照片,薄到完全就是一张纸一样,那个家具非常的强悍,他们等于说跟一些做球拍,做飞行器的单位联合,包括一个设计师,刚才谈了很多的大牌,我记得有一个设计师搞飞机制造的,他是自己做了一把椅子,这种是提供了完全想象不到的,是另外一种方向,再有跟更广泛的人合作,比如说找到他们的历史、艺术这些东西。

  刚才我还想谈一点我个人的感受,关于意大利这次的感觉。昨天跟一个朋友在一起讲了石材加工,觉得有一点,他们说意大利设计展为什么出了这么多时装,其实工艺也有很好的支撑,很多的工艺是家具做出来的,而我们这边刚才谈到院校里面,如果给他们提一点希望的话,我觉得应该可以到工厂做一些实践。如果做设计的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构造,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产生,这个东西出来就华而不实,这个好象看起来比较美丽的外形,但是一旦实践的话,用的话,还有问题,比如说你成立或者样子很怪,根本不实用,也谈不到经典,这个我们希望有制作的界面,小工厂看起来很小,但是他们背后都是组团做的,这个人可能本身直接做这个东西。这个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廖玮:其实有一些很老的东西是很好的,中国可能基于市场的原因慢慢的有一些东西就消失掉了。

  赵虹:其实应该对匠人尊重,中国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有一定工艺的人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当时有几个朋友在一块,一个朋友有留学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工厂里面学奢侈品的设计,那个学生人家很诧异,他讲我的衣服,皮包,鞋都是自己做的。人家说你怎么做,他说你到我们学校看,整个学校的教师就是一个车间,有一点包豪斯的感觉,工具、剪子,刀、镊子,缝纫机都自己买,但是买了之后四年就可以用了。现在我们的设计师做了一个东西,找人画效果图,他们强调动手,这个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他自己做的东西怎么样去仿造别人呢,做的过程中就有创新了。

  车延冲:北欧的时候,因为北欧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战二战两次战争,当时的工业一下转移到北欧这个区域,像手工业、工业化进来以后,北欧号称手工业与工业化并存的。意大利的工业化很好,其实意大利一直倡导自己的是传统技术和工业相结合,并不是工业化,知道批量化做的好的是德国,但是在一些民用的产品上德国的确没有办法和意大利相比,因为他们缺少人情味,家具用品需要人情味,刚才赵老师说的我很认同,我参观过很多的意大利的工厂,有一些老师傅、老裁缝一直在工厂里,而且他们的工资相当高,他们就做工业化补充的精华的部分,这是没有错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