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icon 2014-04-22 22:21:22
icon 0

摘要: 2014米兰设计周余热未散,4月22日上午10点由新浪家居主办、博洛尼协办的“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在九朝会举办。百余名设计师及行业相关人士相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倾听在米兰期间发生的故事。

  演讲环节: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们非常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朋友们以及今天到场的各界媒体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来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现场。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拥有着52年家居展历史的米兰,这座被世界誉为家居展设计的奥斯卡与盛会的圣地,是我们最新时尚家居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设计师聚集和交流的圣地。

 

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本届米兰家居展分享会是由新浪家居和博洛尼携手举办的,我们想知道今年时尚家居的风向标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惊喜呢?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了一位专业的看展人,同时被大家称之为鬼才设计师,他就是博洛尼的创始人、CEO蔡明先生,掌声有请。

 

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博洛尼家居创始人兼CEO蔡明:根据人对生活的基本需求看家居设计

  蔡明: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九朝会。

  米兰展看了很久,从1999年开始,看了15年了。第一年跑单帮,就一个人,背了一个包,每一个展位一个不落的看,看到今年是什么变化呢?只看自己想看的,不该看的根本一眼都懒得看,慢慢算有点明白了,以前就是瞎看,脱离自己商业模式的看,我以前干的事是新浪的事,属于综合看,跟自己企业没关,就像科学院似的,就研究这个行业,那时候很关心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怎么看中国设计,老有民族大任似的,现在想明白了,就看跟我们企业相关的事,别的根本都不看。

  在座的很多可能都没有去过,跟大家分享一下。后面有一个专门的论坛。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九朝会,因为这是我2007年设计的会所,是给我一个重大教训的会所。后来又转型了,改做落地的了,习主席上来之后,九朝会生意就不行了,原来人均消费一千多,现在就四百多。现在谁翻台厉害呢?外婆家、鲈鱼等等都翻得特厉害,发现商业的情况全变了,非常综合,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黄太吉等等都干得特好。我们看国外是看跨界、看综合商业的思考,设计是一方面,设计是服务商业背后的其中一个逻辑。米兰还是非常好的,仍然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在商业上。所以今年在九朝会周围会打造一个街区,潮是潮流的潮,汇是汇聚的汇。两个服装、一个摩托车、一个情趣商店,综合型的,都是在米兰受到的启发。

  现在北京车展正在进行,大家如果有空可以去看下北京车展。南广场W28是我们摩托车的展位,最漂亮的,定制的。尼古拉斯凯奇的恶灵骑士都在我们展位上,我们从好莱坞给拍过来了。里面林肯的展位是1700万,花钱最多的,博洛尼总包,设计非常复杂,英国设计团队设计的,我们工厂化生产,现场调了15个德国太马赫的工人,还有我们本地的工人,现场组装的,难度很高。

  我们跟国际设计师的合作,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博洛尼不太做设计,我们更多回到基本的功能,还有我们每年做的一千户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调查,我们就是做中国人的需求、顾客痛点、收纳、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叫时间、空间和人间。时间就是动线,空间是收纳,人间是怎么创造幸福的家,就是让家更幸福。风格方面我们以前特别在乎,到现在为止我们特别不在乎了,因为漂亮不漂亮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功能主义、动线、怎么让家庭生活更幸福,这是硬梆梆的,这是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家居、对空间变化的心理感受,我们自己的变化。

  我先开个头,好东西都在后面。也希望待会儿形成互动,大家有问题用交流的方式,会更有助于我们对米兰的学习和观察。谢谢大家!

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新浪家居主编戴蓓:去米兰是为了让我们的视野更宽泛,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反思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我们的嘉宾戴蓓女士上台跟我们做她的分享。

  戴蓓:其实我不是来分享的,我今天主要是担当主持人的身份,等一下我会请上我们从各个不同的领域请到的一些职业看展人,而且都是资深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他们在米兰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在开始之前我特别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   

  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贾伟,今天贾伟先生也是穿了他标志性的红色的衣服。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贾伟先生是跟我一起在同一班飞机飞往米兰,他很不幸,也很幸运的中招了,所有人的行李都没有问题,而他的行李丢失了,在他回到北京的时候才找到行李,米兰太爱他了。待会儿我会给跟分享一下“小红人”在米兰是怎么混的。

  另一位重要的嘉宾是,设计整合及品牌沟通创新服务专家、资深跨界传媒人段妍玲女士,妍玲这么多年在设计国际化的角度做了很多研究,等一下她也会带来非常精彩的演讲。

  还有一位嘉宾是,意地筑作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实践课导师  连志明

  还有一位嘉宾是:UCCA设计委员会主席、保利艺术设计拍卖召集人、自造社创办人  宋涛

  以上几位是待会儿会请上来的嘉宾。

  首先分享一下我自己这次米兰展是去干吗了。其实看展是次要的,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感受是,作为媒体大家对一些词特别敏感,这两年大家在诠释米兰展的时候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很多年前大家去米兰展会说我是去朝圣的,而这两年会说我是去赶集了。这两个词的变化,朝圣是去仰视的状态,而去赶集是去参与的状态。我们今年的主题是“中国设计有戏”,因为我们在这个大party当中有自己的动作、有自己的活动,且不说这个活动办得怎么样,而是在这样一个大party当中大家是不是融入了,可以大家一起来讨论。但至少我们有一种意识,觉得不光是去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爬上山顶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我,是为了让我看到全世界”。我想米兰展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山,中国人不是为了爬上它,让全世界去瞩目说中国人在干吗,而是让我们的视野更宽泛,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反思。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中国人在米兰展这样一个大party当中,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下面请上第一位演讲嘉宾“小红人”贾伟先生。

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洛可可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著名商业设计师  贾伟: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在设计中有多少艺术情怀,有多少对工艺的理解

  贾伟:谢谢戴蓓的介绍。

  今年一开年就跑了好多国家,去了德国设计周,去了新加坡设计周,都是演讲和参展,还去了法国中法建交的展,第四个展是米兰设计周。因为前几个周疲于奔波,我们公司所有的人都不带着我去,这次是我一个人单独去的。其实我的英语巨烂无比,这次是我第一次单独出国。我的主题叫“中国小红人带你看米兰设计周”。

  为了长途舒服,我老婆说你换一件运动服吧,要做几个小时的飞机。其实我穿的是红配绿,上身红色,下身绿色,我出门之前一照镜子太扎眼了,我就换了裤子。这几天下来就这一身衣服,一直没换,有点味,箱子也找到了。红色辟邪,我的衣服是我老婆花45块钱买的梅花牌运动衣。

  最不靠谱的就是国航,大家以后别坐国航了,下了飞机我就非常悠闲自在的在那等,等到机场一个人都没了。戴蓓作证,我们俩坐一个飞机,她行李有了,跟我说拜拜,走了。我跟飞机上很多人都拜拜了,因为很多人都去看展,没想到第一次自己去会看到那么多熟人,不是大家约好了。直到行李架子不转了,我一看坏了,行李没了。我英语也不行,就跟他们比划,他们说你的行李失联了。我就想当时怎么办,我当时就有一个特别小的挎包,钱特别少,当然护照在包里。我就问什么时候会找到?突然来了一个人说他的行李找到了,我说你什么时候找到的?他说在意大利待了15天。我说不会15天后才来吧。所以我以后决定不再坐国航出国了,太不靠谱了,而且不告诉我为什么,不告诉我去哪儿了。

  我就给我在米兰理工的一个小粉丝打电话,我说你能不能来机场接我一下,人家就跑来接我,我就穿着这身出来了,他说你行李呢?我说不见了,特别不靠谱。我还特别大方的请人吃饭。我知道我兜里有个几十欧,土豪请客,意大利最最便宜的匹萨,我们俩又吃匹萨又吃别的东西,一共吃了12欧元,他说从来没吃过这么便宜的匹萨。这是我在米兰的第一晚,第一晚还吃到了意大利的匹萨。当然我吃过意大利最好的匹萨。

  第二天一早我很纠结,是卖艺还是卖身还是嫁人呢?为什么说嫁人呢?因为我发了一条微信、微博,很多人建议我去卖艺,很多人建议我去卖身,很多人建议我去嫁人。我就想我兜里没钱究竟能不能在意大利混,因为酒店已经定好了。我就决定在意大利闯荡一下。第二天小红人就开始在意大利闯荡了,开始看展。

  这个图片是我与国际有机大师的合影,我跟他聊天。他做了很多流线型的灯,这个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非常高,我觉得中国需要这样的东西,品牌应该是多元化的,有高端的,有低端的,有中端的,需要有情感艺术化的品牌。包括他有非常有结构、非常有居室感的感觉的东西。

  我在米兰第一天看到的设计,是比较艺术化的设计师做的非常艺术化的灯的概念的设计,包括整个楼用铁丝和LED灯结合做了一些设计。

  另外一个设计是我在米兰看到的以灯光为概念的非常好的设计,就是用白色尼龙绳在屋里架起各种线条,用边上的槽灯打向边上的尼龙绳,中间展示了一架钢琴,音乐在响起,特别酷,是以空间和陈设为概念的新的概念。而且成本很便宜,效果非常好。是两个英国设计师做的。

  第二天给我震撼比较大的是个企业展,叫做“自然人工结合之美”,看完这个展回来之后,我也想尝试一下用传统材料和现代工艺结合做一些设计。这个很震撼,为什么震撼呢?它用了一些传统的、原生态的材料,比如木材和新的亚克力结合,比如木材和玻璃钢结合,比如木材和一些新的钛合金结合,会产生全新的效果。例如这把椅子非常大,非常震撼,作为设计师是很喜欢的。展示了这把椅子整个制作到最后产生的过程。那边是一块石头,这边是玻璃钢做的设计,非常有自然与现代的结合的对比之美。我在国内看到很多,做得好的也很多,这样的设计既有自然的概念,又有科技的概念;既有传统的工艺的概念,又有现代的概念。

  去米兰看什么呢?看的是可实验性的东西,看的是前沿性的东西,看的是我们用材料去思考的东西,这是设计师要走出去看展的原因。

  到了第三天我的生活好了一点,有人救济我了,有人在微信上说给我打点钱,认识了一帮朋友,包括宋老师等等都开始关心我了。能喝上意大利最好的开胃酒红酒,已经是比较资了,已经行走在意大利街头,已经开始有“艳遇”了。一个人很快的适应环境,非常重要。

  因为展很多,有上百个展,我选择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展叫“柔软的家”。这个展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博物馆里,这个博物馆有非常多的年代,我就想为什么我们故宫不能开放做一个设计。“柔软的家”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柔软的家的概念,与很多传统的意大利家具放在一起,意大利有很多古老的家具,对比很有意思。我就在想象如果我们故宫有很多经典家具、经典器物,再放一些我们现代的东西,会是一种绝对的反差。设计师做了很多设计,所有的东西都是以柔软为概念。有用几个枕头做成的椅子,包括用地毯做成的木桩,用地毯做不成的像框。主题非常鲜明,非常到位。还有用各种柔软的材料做成的椅子。

  第三天我就开始了跟宋老师等一起亮相米兰大学,这是主展场,在米兰大学我依然穿着这个红色的衣服,正好米兰大学发绿色的纸带。我就是中国红红遍全场,因为确实特别扎眼,我穿这个衣服参加展、参加晚宴还是下了决心,我本来想还是花点钱买一件衣服,后来他们说还是穿这件吧,去闪瞎他们的眼。有很多人发微博、发微信建议我就穿这件。

  这次展很有意思,因为米兰大学特别有气场,米兰大学是在古老的建筑中,非常有感觉,我们在中间的回廊里做了论坛,有人赞助,有不同的人的作品。

  米兰理工大学里面也有很多展。这是把屋子和亭子结合在一起,用电动门的概念,一会儿是屋子,一会儿是亭子,东方人是在亭中观世界,在亭子中看全景。一会儿整个墙又能全部变成家具、变成屋子。我觉得这就是设计的一种思考,到底我们需要和自然亲近,还是需要我们更隐秘,如果亲近和自然能够有机的结合,这是人们最希望的。是走出去呢还是在屋内,人们希望时而开放时而封闭。

  校园里的展我觉得更加有生气,有很多学生坐在一些作品上,非常有意思。北京也有设计周,设计周在校园里做到这种感觉,其实还是非常好的。

  米兰设计周第四天,我依然穿着这件美好牌运动衣开始我的红色之旅。我看到了很多跟红色有关的设计。第四天我选择了一些非常有特征的各个国家的展。这是荷兰、北欧、德国的一些特别小的分展场,看展一定要选择,如果不选择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不一定都值得你看。

  我很关注一些工艺、材料和制造商的使用,这是由铁丝做出的螺旋的效果,效果很好。西方设计师和中国设计师现在最大的区别,我觉得不是意识形态上的,他们更注重传统的动手,这其实是需要我们设计师思考的,你脑子的活跃度和动手能力到底差多少,他们有很多设计室,全都是自己做的。铁丝螺旋做得非常有感觉,包括有各种模块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是一个灯,也可能是衣架,这样的模块会产生无穷的变化。我认为设计就是一种组合、再造,包括木材和大理石的结合,产生了灯、产生了各种东西。

  这个设计它是用一种新的技术把树的年轮剥离,横向剥离、纵向剥离,剥离出一些特别好的材质,产生一些全新的视觉效果。

  我也喜欢小件的东西,这是一个挂物件,做得非常有意思,就像墙上的小标贴一样,家的设计是延续了北欧的设计风格,非常简约,非常有生活的趣味。

  这个设计是蜡做的小蜡台,是灯泡的概念。虽然是很小,但是很温暖,因为西方人喜欢点蜡烛,尤其北欧人喜欢点蜡烛,因为黑夜比较多。我去北欧比较多,芬兰、瑞典都经常去,因为他们那里有极昼、极夜,所以他们基本上都不喜欢开灯,都喜欢点蜡烛。

  其实这些设计归纳起来就是材料的组合,两种不同的材料组合,光线的运用,简约的方形和圆形的组合,但是出来之后就会出现全新的概念。其实全世界人都在玩这个,为什么他们玩的比较好呢?我觉得还是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手工去实践,不断的调整。

  这个是他们用手工折出的不同的棱线,包括有灯光透出的地方。我觉得他们手工的效果达到了极致,让人不知道这是机器做的还是手工做的。我很希望在中国也有一群设计师用自己的手工加上设计,去做全新的设计的概念。

  这是挺大的一盏灯,像蛇皮一样的,还是柔软的。这样的设计就是艺术化的设计。

  如果总结米兰的话,我觉得设计与艺术永远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设计师没有艺术的情怀,就成为不了一个好的设计师。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在设计中有多少艺术的情怀,有多少对工艺的理解,能产生这样的作品,是非常有震撼力的东西,而且可以称之为一件艺术品。

  包括简单的用线弯成一盏灯,可以弯成各种形式。

  这个设计有点像中国的漆器茶几,做了很多,特别像我们的水墨画。外国人也玩这种概念。

  这是柏林的,是水泥和木头的结合,做出来的东西又有了全新的概念。我见过一个水泥做的厨房的用品,清水水泥,好漂亮,很多人围着看。在意大利三年展里看到的,那个感觉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厨房里的东西的感觉,很艺术化。

  这个大的回转的设计的桌子,很像黄河、长江一样,非常大。我在想如果是我们中国设计师肯定去找工厂,而且工厂不一定能做得出来,成本也会很高。而这个设计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

  这个设计是由工艺变成的一种模式,可以折成各种东西,可以折成屋子、折成椅子。

  今年我看到了非常多的3D打印的作品,是把新的技术运用到产品设计里,而且都是很大件的。以前三年展的都是小件的,像首饰、项链等等,而这次见到的都是很大的。这个设计我对它有距离感,第一眼看到很不错,但是第二眼看到就在想为什么做得这么复杂,是在炫3D打印机的技术吗?我想技术永远不是人们对生活进步的一个标准,就像我们开的车,如果10秒钟速度能达到300迈,我觉得不错了,很牛,如果达到500迈呢?你敢开呢?肯定不敢开。如果达到800迈,那就是坟墓了。所以科技到来带来的是不是越快越复杂、越高越好呢?我觉得未必。我个人不会特别迷恋通过很复杂的3D打印机做出来的东西。我觉得设计思维是三种,一种叫情感思维,一种叫美学思维,一种叫价值思维。现在说互联网思维说得比较多,因为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大数据思维,强调的是如何快速的从A点到B点,就是速度思维,还有价值链思维,让它更廉价。但互联网思维里面缺美感思维、缺价值感思维。所以今天大说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我觉得如果互联网思维加上设计思维,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有温度,甚至有味道,还有价值。因为设计是追求美的,因为我们是学设计的,从进入学校就进入了一个宗教美学,我自己经常说我们是在建筑器物是在点线面修行的人。所以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东西,虽然它也很酷。

  第五天遇到了日本的大师,他是日本现在最红的工业设计师,他出了一些自己的体系,出了自己的书。他也来看展,虽然我没有看到他的展,但像这样的设计师也去米兰去吸取一些养分。

  第五天我已经换了着装了,我在米兰待了五天,后十几天是在别的地方。第五天我要回到北京的前两个小时,我的行李被国航找到了,说送到哪儿?我说送到酒店吧,前两个小时送到了酒店,我连箱子都没有打开,就直接去了机场。当然这次去米兰是代表洛可可设计学院跟米兰理工有一个系统的教学合作。

  这是“圆形和艺术”,可以动起来,非常漂亮。

  中国小红人一红到底,红遍米兰设计。谢谢大家。

 

直播:全景米兰—2014米兰国际家居展分享会
 

 

  设计整合及品牌沟通创新服务专家资深跨界传媒人  段妍玲:设计的形式、材质、颜色应该更主在将“自然带回家”    

  段妍玲:大家上午好!我是段妍玲。

  也许有些人去过米兰,有些人没有去过米兰,但是对设计都充满憧憬和追求。我是一直以所谓的世界居民的身份在中国生活和中国工作,所以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做文化翻译。是从2004年开始一个人去米兰,从2006年开始在那边工作,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在网上看《妍玲设计行》的节目,不只是米兰,也有很多城市,走访很多设计名师、设计大家、设计品牌。我的想法非常简单,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和感受的东西,也像小红人一样介绍给大家,有趣、有意思,有一些想法,有一些灵感启发。

  但是过去两三年因为工作的重心和身份的转变,设计真的是一个方法而已,我个人更关注的是设计引发的创意思维和创意品牌,它们在人们的生活和商业世界中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他们这些人背后创造的人的思维是怎么样的,这样的理解,我相信看到什么有时候并不是特别重要,是要了解它后面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出来的。可能谈个究竟,是我更关注的东西。我的题目“Scencs & Behind the Scenes”。

  我们去看展,刚才小红人说是从朝圣变成赶集,我的确感受到近几年的米兰展更像赶集,因为有很多party,有很多活动。大家去是做三件事,谈事、看人、看展。我比各位去的多一点点的,我在找一些小小的规律。

  大家都在讲米兰设计周,米兰设计周这个品牌到底是什么?大家去米兰看的是什么?我想在源头上跟大家多多解释一下。所谓的米兰设计周,其实官方是没有任何的官方名词的,在全球媒体界都是有争议的。大家知道米兰家具展是有50多年的历史,这个公司叫Isaloni,它的家具展是有门槛的,所以目前为止我们中国的家具品牌还没有进入。Isaloni的要求不是说只要求哪个国家的,哪个国家都有,但是对品牌要求非常高,我们中国的品牌目前还是没有进入米兰家具展的。

  但是米兰设计周是自发形成的全城互动的一个节日,对于米兰商业上的重要性大于圣诞节,大家知道圣诞节零售业在那一周全部都会卖光,而它的重要性是胜于圣诞节的。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这里几个展位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Isaloni大家大老远跑去,90%的人是一定要去的,虽然要坐半个小时地铁要去好远的展馆。在城区也有几个展区,今年很多亚洲人特别是中国的几个展览都在三年展展馆,这个展馆一直是由PRADA这个品牌赞助的,是以艺术展馆、博物馆、类博物馆的形式出现,所以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门槛。其他几个大区大家如果看我的节目都很熟,就像北京后海的这样的区域,年轻人很多,但现在越来越变成party区了,展览越来越少。

  新的两个展区很重要,如果大家想感受很新鲜的、全世界更多的DMY就是柏林展览的集合组合,或者荷兰,荷兰设计师最大的舞台也是在这里。还有北欧,北欧现在大部分展览也都在这里。这个地方非常接近于米兰理工,也非常接近于工业区,类似于798样的地方。厂房也很大,展览条件也很好,会看到很精致的很多国家。如果你去拍东西的话,是很上境的。

  还有一个新的SOHO区,如果你去买东西的话类似于北京的朝阳。这里全部被改装成商业的艺术化的展览,在城中漫步是很悠闲的。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如果你真的是去Isaloni,穿着平跟鞋也要累得半死。而这里就更加像休闲和教育的环境。我每年都住在这里,因为很熟,大家朋友都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变成一个大的party区。如果大家明年有机会去的话,可以做一些选择。

  今天说的是“看”,看什么?跟我们的目的有关。每年我们都讲潮流、风格,设计的确很早以前就不再谈看上去是怎样,但是我们去看展,首先看Isaloni,这个世界还是由主要的干将们来决定比赛规则的,如果你关注家具和家居,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品牌你永远都是应该看的。最早是大快朵颐,关于设计,无数的新鲜东西不停的拍、不停的看,但是接下来会有一些无感的退化,就是吃了太多糖的感觉。这些年当自己有目的的去看的时候,想法就不太一样了。

  我看Isaloni的时候,也推荐大家只要看中间的7、8、9、10、16、20这几个展区就OK了,因为如果你关注自己的工作业态,如果你只是做古典区域的,那就可以直接去古典区域,因为那可以够你看两三天的了。我非常关注当代、当下的设计,所以有几个品牌想跟大家推荐一下。

  今年我的感受是,其实所谓的自然进入家已经说了大概四五年,但是整个的展示方式和气氛的调理,今年是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中西的互相强烈的对比,五年前我们如果学西式,或者有机要用原木来表现,都做得非常生硬。现在日本设计师在全球品牌合作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展览展示的方式,他们的确非常精确的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气氛孕育出来,这跟

  形式、材质、颜色都是集合了几年的精华,而且引领了整个的潮流,用的就是所谓的“自然带回家”,非常舒服,全部是中国调的。所谓的自然材质在展场的应用非常柔和,不再像之前那么冲突了。这个世界真的是相互有蝴蝶效应的,很多时候不是在模仿,如果你还是在一个段位上游戏的话,经常会不谋而合。

  ARPER是最近这几年很著名的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西班牙品牌,西班牙品牌和意大利设计师一起来做的。大家都注意到了很柔软的过渡色,以前是用很重的调把它暗下来,而今年用的全部是过渡色,而且过渡的过程已经成为一个颜色。Isaloni在ARPER全部用的非常强烈,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没有抄袭的。

  大家对材质的关注会更为直接和敏感一点,因为我们在展场看到很多品牌设计师都不愿意大家去摸一下。

  所谓的米兰设计周再回来总揽一下,我觉得它不是给设计师展示的舞台,而是整个展示、呈现、汇报提供商业机会给创意行业的,从教育到媒体传播,到品牌形象塑造,就是品牌本身,到产品,到渠道,全部都给你做好,所以30多万人一起来这儿,而且是在这个量级来做,一定能在全球这个市场中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所谓的影响力是一定要有互动的。所谓的学院的参与,是米兰设计周非常成功的一点,每个学校大学,有几个大学我是非常欣赏的,有一所大学是跟一家做空调的公司合作,怎么让设计更有温情。我相信我们人本初的一些需求是非常相似的,我们都会觉得网络很方便,但是觉得它没有人情味,缺少温度感。其实在前沿的一些人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了。这个展览就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温度和设计之间的联系。右边这个展览是我看到互动展中非常有趣的,非常值得相大家推荐的,是瑞士大学的互动专业,他们有一个课程叫做ECSL,就是针对于奢侈品和手工的学院里面的互动专业。这些学生也是非常优秀的,这是他们的毕业作品展,展区在SOHO里溜达的时候会看到。是人和自己的家居作品之间,用动作的互动来引起你情感的共鸣,这个事情有点抽象。

  为什么我要继续做视频?因为视频展现是最好的。比如这个镜子是一个互动产品,如果在家里皱皱巴巴的东西你都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如果你走近它,这个皱皱巴巴的东西会马上展平成一个镜子,所以你觉得东西就像有了生命一样。

  还有其他的作品也很重要,比如两个沙发之间的互动联系,我坐在上面做任何动作,坐在我对面的家人能够感受到,就是因为它有传感的设计。其实技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能在家里不断的接触到这种科技性、互动性的家具和家居的时候,让我们的感情更亲近。

  如果大家去查仙人掌展览,会看到很多信息。大家对仙人掌的感受是什么?它能够吸取有毒的空气,但是摸不得碰不得。但是这个设计是让你去摸仙人掌的底座的时候,会有声音发出来,它的声音你能听到,就是把非常微观的东西展示出来,让你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不是我要这个东西,而是代表我们在研究和制作过程中有很大的方向和关注点。

  下面是商业展,商业展我也很喜欢。另外是雷克萨斯,商业品牌做展览在中国我都没有见到很真诚的,为什么呢?其实品牌做展览就是要做间接的品牌的营销,这很清楚。但是如果你的出发点和方式不够真诚,我觉得效果也不理想。这是日本设计师做的展览,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怎么样让我们人触动我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我们信息太多了,就排斥很多自己的感受。而这个非常好,是简单的你靠近任何的空间,你的动作会带来整个展览的变化和互动,这样的方式就能让你能够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patry为什么要去呢?要去见人、看展等等,但有的时候真的是要去办事。

  WORK LIKE HOME,我们研究怎么样让工作更为生活化,生活也跟工作保持很友好的关系。COALESSE是美国一个新的品牌,现在设计的东西是完全适应了全球移动办公和联合办公的需求,如果你看到这个椅子,打开的话,里面可以放书、放床,有多功能性,而且很友好,并不一定非要把工作的地方就做成工作的设计。ARPER,他们在新加坡、亚洲的市场增长很快,市场越成熟的国家,工作和生活越分不开,对质量要求也是更高的,还有颜色、材料、友好园林化的趋势。

  设计艺术之间的界限。这个作品是Cloud,他们之间的商业合作都会经过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不像我们有的设计合作三个月是最长了。这个为米兰设计周做了300多个项目,非常不可思议。这是意大利瑞典设计师,在中国的作品,大家可以去泰斯展厅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怎么样被充分利用,对品牌的价值,只有在米兰设计周才可以看得出来。

  Isaloni是一个专业性的家居展,每次会有一个展厅,一般是14号展厅,叫卫星展。卫星展是家居展官方认可的明星设计师的平台,在中国就是张雷连续三年被入选,他现在还在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所以Isaloni的视野还是非常好的,今年出现的挪威的品牌做的作品非常值得关注,最有意思的是直接表现了细线条、几何感等等全部呈现。

  最后这个设计师,建筑师做设计一般都是玩票,今年他跟几个大的品牌合作。今年做的设计叫“生活工具”,非常有建筑想法,是整个可以转动的家具,直接可以做成椅子、做成台子、做成桌子,是非常经济化的设计,非常有趣。

  段妍玲:保持自己品牌的文化氛围、文化标签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两个特别大的例子。我们看的视角决定了我们看的重点。这些东西更多是给我们一些视觉的冲击,可能会有提醒,但是回来的时候能记得什么,有什么用,还是需要加一点料。今年有两个品牌在米兰设计周做得非常精彩,每个人都在做品牌,名字就是一个品牌,代表了什么,说这个人靠谱不靠谱,品牌就是这么一个概念。“TOG”这个品牌非常有趣,是在做设计传播和设计公关。TOG的背后是大老板,它的整个呈现方式都表现了设计品牌,因为设计品牌的独立性、创意性在设计周很受欢迎,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它的背后是巴西很重要的橡胶公司品牌,这个橡胶公司前几年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推出了一批色彩纷呈的塑料鞋,虽然材料很便宜,但是他们推出的价格不菲。TOG米兰设计周有几千个展览,几百个展场,那怎么样让大家记住你呢?只能是变成一个城中热议的一个词,所以就只推这个词“TOG”。他们用大量的方式,比如你在街头,我们晚上在party的时候,忽然两个人穿着像保安一样,戴着TOG的背牌开始唱歌,因为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在场的人都是屏息聆听,然后盯着这个LOGO十分钟,然后他们离开。他们到处都有演出、舞蹈的专业人士,这个是在城市中本来是很无聊,一堆人在这站着,忽然他们这么精彩的跳出来,你马上对这个品牌记忆力非常强。而且他们全城都有这个LOGO。整个方式都非常非常创意,品牌由此脱颖而出。所以一个品牌呈现自己的方式,极其表现自己的DNA,这是装不来的。

  还有一个品牌是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别人的东西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要知道。我觉得只是要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后面是怎么回事。“LASVIT”是中国的品牌,有些国家是有自己的地位的标价,所以我知道我们中国设计师非常敏感,非常喜欢去强调中国设计走出去、站起来等等。我个人认为没有这样的情节,其实我还是保持很中立的方式谈这个事情。国家的确有自己的文化标签,而日本、德国已经是非常高档的标签了。中国、捷克的水平差不多。但是捷克有一个土产就是玻璃,在社会主义之前它的玻璃是非常高档的,是供皇宫用的,跟法国的联系也很多。现在它怎么样完全重生呢?是国际化品牌呢?他们跟我推荐2009年在米兰三年展推出,当时也是请的日本设计师来做。很多人说我卖家具的、卖东西的,为什么要做一个装饰神神道道的,其实装饰是真正艺术性的体验,让人们能沉浸在你的品牌气氛中。他们2009年的三年展做得非常成功。接下来他们是跟大师合作,的的确确达到了能够用自己的展览为品牌达到最高的包容度。今年和COS这个品牌的展览,信息非常简单、直接,但是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度,特别是媒体的好评度,他给LASVIT做展览,也直接让LASVIT进入了媒体的视野。今年的展览产品直接推向产品了,就更为产品化,因为它品牌的价值和品牌的重量已经建立起来了。

  对于中国的创意品牌怎么样保持自己的文化标签,不是那么值得认可。但是自己文化中很精髓的东西一定要利用上。他们很多作品在制作上必须有工匠,是非常高端的。今年有一个展品中有一个是99岁的老太太做的,那个人还活着。意大利的老牌的玻璃品牌,其实都有一些下滑的趋势。而LASVIT脱颖而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品牌毕竟是在做创意,怎么样让自己整体起来,产品也好,品牌理念也好,方法、时间段、和谁合作、和媒体的关系、信息的发布都是非常有技巧,也很有趣的过程,所以它的成功至少在米兰今天,它的品牌绝对人们不会说它是一个捷克品牌,而是一个设计品牌,只用了五年的时间。

  THOUGHTS,这是个人的想法,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Philippe Starck,他说我用塑料的椅子,大家都觉得塑料的椅子好几千块钱,真是开玩笑。3D打印和互联网思维我们可以论证一下,这个事不可避免,就像蒸汽时代一样,我们不可避免。3D打印肯定一开始像互联网一样,但是今后会构成我们主要的世界。做手工的可以把艺术性得以提高,做生产的就没有机会了。左边这个是新品,新品的故事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产品用了四年来研发,大家不要以为就是一个塑料和模具就完事了,不是的。菲利普扎克他成功的进入了主流视野,他的成功是值得设计师们去考量的,我们认为这个圈子太小了,能够进入主流世界非常重要,所以跨界很重要。

  Hay、muuto、discipline,这三个品牌,它不是你要去学习的。去看设计周的时候,这个还得学着喜欢,这个椅子是这样的,这是个性style,个性style毕竟不是主流,但是现在走入了功能化设计,这个设计是真正当地当下的时代,全球化的生活,大家的需求有相似性,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我一直在思考,在座的各位是家居设计师,都在跟中国品牌合作。我们一直在学习意大利模式,3%、5%等等,其实面对着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给大家讲个例子,alessi,它的设计师跟我讲,他拿一个产品,十年,每年挣五百万。卖的并不多。现在de la espada这个品牌,我也跟它的设计师见过两三次面,设计师不可能靠一年两万块钱去生活,你看到几千种产品,有很少的东西可以进入生产,大部分都是要重新回炉的,那设计师没钱赚怎么办。它的设计师提出要品牌跟品牌合作,瑞典的四个大美女其中有一个也出来了,做的一个品牌叫“50 50”,所以设计师品牌要合作,你做设计甚至生产的一部分,我来搞定其他的部分,我们五五分成,这些设计师才可以有机的维生。

  还有一个方式,我相信好朋友中,比如像宋涛,他们在中国都在实践Design art,已经很有市场了,这些人都是做媒体、做时尚的女人,都是七八十岁的女人,一辈子的经验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

  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个特别小的3D打印机,我也经常摆弄一下,我相信未来是无可替代、无可逆转。这个图片是2012年的时候在科技博物馆跟德国的一个品牌一起做的,把一个展览变成了生产过程,现场制作,告诉你3D打印的可能性。而今年的一个好玩的party我去参加了,是在DJ台的旁边做东西,你跳着跳看着东西怎么蹦出来,很有趣。总之,研究3D打印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还是想聊一下钱的事,因为钱的事没人提。很多人说设计产品太贵了,每个人家里能有一两件就了不得了。左边这个椅子是著名的北欧品牌,一个模具500万,一直卖了20年。北欧人做事的方式就是大投入,长期回收,慢回收。但是我们正好反着做,我们希望少投入,慢慢不断的改进,这是两种方式,我希望慢慢能找到一种契合点。右边的这个椅子,投入和产出的价值,我想你可以重新论证一下。

  WHO HAS THE POWER?你看到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事件,怎么样撼动一个城市,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影响这么多的人,这个差别太大了。最终的结果,无论是教育、设计、建筑、制造、传播、媒体,一切的品牌必须要联动起来,这也是当时我在做第一期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时候,一直一直强调的事情。所以其实大传播小事件其实是错误的,我个人检索了以后,如果在短期时间内做出很多有效的事情,你可以的,但是如果要做出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还是要真真实实做事情,所以传播和实践要结合起来。

  我下面有一个新的项目,希望大家关注。这个网络上视频传播的节目,希望大家是创意品牌的缔造者。我这次在米兰大概见了十几位,其中有一位是时尚界的乔布斯。昨天晚上12点才出炉的,所以今天是首播,大家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一下。

  (播放短片:《妍玲设计行》)

  有一个新的模式,以前大家叫“奢侈”的,现在叫“高端”、“上档次”,现在很符合潮流。上档次的意思是你自己得知道什么是好,而奢侈品的概念是反正它已经是好的,你只要拿来就是好的。他80年代就创立了一个品牌,直接把牛仔服做成高端品牌,他收购了大量设计师们都很中意的品牌,所以市场无限。他做品牌营销,说第一要沟通,第二要做销售。他所有的产品全世界都有,我在90年代纽约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说“别那么聪明”。很多广告词都有时代的印记,他做到了。他收购了很多品牌,但是他说只有第一个是我的孩子,其他都是我领养的,所以我要尊重他们的创意。因特网时代要有全球意识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样生活,知道自己怎么样打扮。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