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智贤专栏 | 用好设计塑造新国人形象
摘要:新的国人形象究竟要承载哪些文化价值?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是适宜的?我们对色彩应该怎么理解?我们对服饰和身体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我们要运用哪些资源来完成这种表达?所谓穿衣方式的背后其实是文明形态的影响。
| 梁子:穿衣方式的背后是文化在用功
【嘉宾简介】
时装设计师。曾游学于巴黎、纽约、伦敦。品牌天意(TANGY collection)创始人。致力于莨绸面料的时尚化、再度活化20余年,被誉为“中国时装环保大师”。
【访谈背景】
每个民族都有勾画自身形象的方式,其他民族通过这些符号系统识别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服饰的变化呈现了王朝更迭、历史演变的内涵,影响华夏民族服饰变化的地域半径和文化半径总体处在持续扩大中,直至近现代,我们的形象塑造的源流越出了亚洲大陆,直抵欧洲,后又吸纳了以美国流行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形象。多年来,纯粹带有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记忆和气韵的服饰除了遗留在乡村中或出现在特别的庆典场合,很少出现在中国都市人的日常生活里。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兴盛,关于中国人新形象的探索开始起步。
新的国人形象究竟要承载哪些文化价值?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是适宜的?我们对色彩应该怎么理解?我们对服饰和身体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我们要运用哪些资源来完成这种表达?所谓穿衣方式的背后其实是文明形态的影响。目前的生产体系、传播渠道和社交环境对上述问题的认知还处在一种模糊和碎片化的状态,我们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关于穿衣态度和穿衣风格等等的认知。
在这场探索中,我们看到了多种价值观的表达,也看到了不同审美标准下的作品,大家尝试过探索人类服饰文化里提供过的人与服饰之间的各种关系,至于什么才是更好的答案,我们还需要对服饰有更具深度的理解和更高的驾驭能力。
所谓三代穿衣的修养不是“修”出花钱的阔气,而是“修”出会穿的分寸。这种分寸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审美的修养和善于借服装恰当表达自我的功力。
在塑造新的国人形象的探索中,梁子贡献了她的一个答案。她恪守着匠人本分,从中国传统面料莨绸(又称香云纱)入手,着力发掘其适合现代生活的表现力,这是一种扎实而朴素的功夫。凝结在莨绸面料中的中国气质——与自然合一、含蓄内敛、贵而不骄等等,在她的设计中被充分展现,在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风潮中,这是一种富有定力的坚持。而这种坚持最后能孕育出什么样的结果,并非我采访梁子的初衷,我关心的是她对这种价值的信念能否启发更多的人沉下心来,去做一些真正有深度的工作。
当我们说这个人有修养时,也是在说,这个人能在一件事上用心琢磨多年,而不是随波逐流,急功近利。
【设计作品】
2012年金顶奖设计师联合秀演。仅仅是黑白两色,多少设计都没有穷尽它们的可能性。高级的设计不是喋喋不休,而是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 上官喆:未来时装是一种个人观念的表达
【嘉宾简介】
时装设计师,同名男品牌SANKUANZ创始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获视觉传达与广告学双学位。2015年入围“第二届LVMHPrize青年设计师大赛”,2016年和2017 年两次入选“全球时装行业精英榜(BOF)500强”。
【访谈背景】
中国从农耕时代的家庭本位向工业时代的个人本位做价值转移是这20多年里的一个主旋律。促成这种价值转移加速的,除了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视野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之外,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36年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几代青少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对人的认知,对个体价值的张扬近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几代人也在家庭资源的强力支持下受到了最好的教育,经由互联网打开的视野,他们的品位及资讯都不再囿于本土,而更具国际性。
在这几代人的认识里,衣装之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早已不是解决基本的功能,或一般意义上的得体,善于使用服饰语言的人借此表达他们的价值观与个性。能将个人形象塑造得有品位、充满力量、让人印象深刻是一个人获得社会关注的技能之一,个人形象所潜藏的巨大商业价值成了商业群雄的必争之地。
风靡欧美的潮牌服饰文化现象是继20世纪60年代之后又一次时装变革,以表达新一代族群的价值观为设计驱动力的潮牌提供了示范性的服饰的观念力量。那是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对物质崇拜的一种反叛,不再强调工艺的繁巧、面料的昂贵,也不追求以往所推崇的高贵、端庄、优雅、权威等等气质,而是重新编写了一套服饰语言,以传递这个新时代新族群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感受。一块面料、一个标识、一个概念即可生发出一个设计,而对自我的表达也不谋求符合逻辑或缜密的体系,只为确认自我的唯一性。
上官喆,一个想告诉世界新一代中国人会是什么样子的80后设计师,有着他对时装的解读。对于上官而言,他不在意证明自己的中国身份,他只在意作为新时代的人如何证明自己。所以他会从全球范围内寻找设计灵感,也试图设计可以为全球的时尚人群所青睐的作品。他的身份识别系统不以国家、民族为界,而以价值观为界,这是尚年轻的互联网一代想要确立自己话语权的时装行为。
【设计作品】
SANKUANZ品牌2018年春夏系列。这一季糅合了经典与现代、特例与平凡,发带的造型、更加收身的设计展示出当代青年的活力,而充满怀旧感的元素也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 刘斐:先了解自己,再选择设计
【嘉宾简介】
珠宝设计师,Fei Liu Fine Jewellery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作品“快乐的喷泉”获英国金匠精工艺与设计大赛一等奖,成为英国高级别珠宝大赛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设计师。曾获瑞士巴塞尔珠宝大赛“十佳设计师”称号及有“珠宝界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珠宝大奖(UKJA)年度最佳设计师等30项国际珠宝奖项。
【访谈背景】
很多人对珠宝首饰最初看重且普遍看重的是如何体现豪奢,凸显材质的贵重,但当人们想表达自我时则发现:只有款式没有内涵的首饰还不如衣服上的一朵花来得有价值,只能看出昂贵却看不出多少意蕴的首饰无法为一位真正的名媛“背书”。
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之后,如何表达才能契合自己的情感或性格?那些被大自然孕育了数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形成的宝石,其所凝聚的天地精华如何与个体的人产生真正的关联,而成为人一生中最美的一个装点?每一件珠宝首饰,若没有特殊原因,存世的时间都比人的寿命长,人类通过自己的手创造这样一件件作品,该如何处理当下享用和传诸后世的关系?每一件珠宝首饰都有它清晰的个性,当佩戴者自己发生了改变,或关于自我的认知发生了改变,这件首饰还会适合自己吗?一个设计如何抵御时间变化?每一件珠宝首饰也都是一个符号,让人依照社会约定俗成的认知方式将佩戴者归入某一特定人群,如果你正好期盼被他人如此解读,就显得恰如其分,但如果被误读,这场错误的表达是否比不表达更让你懊悔?
刘斐认为,有了设计,宝石就超越了矿石的品性,而具有了更多的人文内涵,设计可以赋予没有生命的石头生机勃勃的灵魂。而懂得什么是好设计,需要一个人先了解自己,认得出自己内在丰富的需求,选择一个好设计的过程,也是找到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过程,过与不及都是因为没有了解好自己。
【设计作品】
“羽”绿碧玺钻石项链,刘斐2015年作品,荣获IJL最具视觉影响力奖。
| 滕菲:禁得住细品的设计更有生命力
【嘉宾简介】
首饰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首饰专业创建人、学术带头人。曾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称号。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及一些私人藏家收藏。作品“梅”系列作为国礼被赠予巴西、美国、法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多国总统及夫人收藏。
【访谈背景】
用首饰传递一个人的精神特质和审美修养是极考验设计师和佩戴者的功力的,因为无论多么醒目的首饰,它的体量都决定了它只会在彼此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被看到。而这个距离,人们看清的不仅是首饰,还有佩戴者本身流露出的很多细节,例如皮肤的质感、发型及妆容的精致程度、牙齿的排列、说话时的手势、语音语调等,这些只有近距离才能捕捉到的信息,成为首饰出场的重要场景。一个人佩戴什么样的首饰,他所怀有的动机、个人的修养都在信息的交汇中展现。
所以,选择首饰,本质上是为了配人。
这个“配”字,其实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层次——
与身份相配;
与个性相配;
与品性相配;
与价值观相配……
首饰作为服饰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必须在被纳入一个人整体的形象体系之后才能对佩戴者的形象塑造做出实在的贡献。一个人对理想自我的勾画要用什么形式表达,决定了这个人会选择什么样的设计,首饰的材质、器型、工艺、佩戴方式,每一点都会折射出选择者的价值观和趣味,设计师通过对这些价值观和趣味加以捕捉和转化,使那些抽象的精神活动通过珍珠、黄金、镶嵌、镂刻、长方形、异形等各种显现让人们感知到。说到底,一件首饰从物料到成器,是人们的情感从幽深处渐渐浮现的过程。禁得住细品的设计是层次精微的设计。
滕菲的设计希望能够带领佩戴者穿越表象,认出内在的情感,让首饰成为生命中的一桩记忆、一段经历或者一种心境的传达。而对大众看重的材质,滕菲则以平常心待之,因为在她的理解中,只有考虑到投资时,才需要考虑升值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表达内在的情感,只有合适与否,没有贵重与否的问题,就像与人交往,要分清是为利而交还是为情而交。
【设计作品】
作品“寸·光阴系列”之“过程”。这个造型采撷自叶片间的光影形象。
购书链接: https://item.jd.com/12582936.html?dist=jd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