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设计》: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价值

icon 2013-05-09 11:43:52
icon 0

摘要:新浪家居《TALK设计》栏目,与设计师们一起交流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价值,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城市规划价值观。

《TALK设计》: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价值
《TALK设计》: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价值

  【主持人】:罗老师刚刚讲了一个问题,在亚运改造的时候红屋顶这个事情。在番禺这样的地方改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市中心就可能跟广州本土的文化相悖。这里讲到一个问题,一个城市的规划,怎么保证本土城市的特色下实现现代化?现在整个中国都在说做现代化的金融城市,但是这样就变成了全国各地城市都长得一样了。

  【罗远翔】:我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是长出来的,不是你设计成什么样,规划成什么样,而是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的。在我们中国有一个大问题,我们是革命而来的,从皇帝到孙中山的年代,国民党,共产党又一场革命,又来了一次文化大革命,现在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次很大的革命。所以这几场跳跃式的革命,把我们的城市搞得已经断层了。现在我们发现哪一个地方是可能外来的冲击不大的地方,比如说湘西凤凰城,城市里面文革跟他们没有关系,那个城市就长得很漂亮,因为它是一直地慢慢生长出来的。

  以前清朝很古老的建筑,一到国民党的时候搞了一种新的建筑运动,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坡的屋顶是延续中国古建筑的文化搞出来的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战争以后,搞了一些礼堂,捷克式的建筑。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整个建筑就开始不再有装饰了,变成了方盒子,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然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我估计现在广州的大半的建筑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的,前面20年左右,盖的建筑是见不得人的,找一个结构师画两个柱子就盖,老板一来说这里开一个窗那里开个窗,或者是草根画图,很便宜的设计费,不动脑子就画出来了。所以现在这个城市我们有时候觉得应该还是要有一些改动,首先无论历史对错,都是我们的历史,都是我们的文化沉淀,2000年的广州城,就要有2000年的广州城的脉络留下来,哪怕是文革期间特色的建筑,解放前的特色建筑,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有一些还不太丑陋的,应该保持一些,这样3000年以后,那时候的广州人再看广州的城市,会更有味道,看广州是如何变化过来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城市是需要收拾收拾,但是收拾的时候有一个规划的原则,应该合理地把一些名人用过的历史场合或者建筑的质量提高,特别是代表那个年代的技术和味道、艺术,要挑选地进行保留。

  【主持人】:不管怎么拆,这个城市还是要保留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本来的特色,陈老师怎么想?

  【陈万里】:其实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根据这些特点来做建筑就会很不一样。比如说南方气侯多雨,冬暖夏热,基本没有冬天,广州的建筑有自身的特性。比如说传统的骑楼可以防雨,有遮阳板,有更多的绿化,由于气侯可以四季都是春天,就这几点弄起来就跟北方是很不一样的。

  当经济发展太快,大家都忙不过来思考什么才是理想建筑,现在静下心来,每个百年老建筑对城市和个人都是有影响的,都应该认真对待,细心设计,而不是拿着一份住宅的标准图到处套用,每个地方人生活的方式、文化习惯都不一样,有太多的不同,设计师只要把其中的几点做好就很不一样了,包括这个建筑的造型,这个社区的面貌,更不用说室内了。

  真正好的建筑每一栋都应该保留,每一栋都有它的价值,在这个地方居住的人,发生的事情都应该保留,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设计的不用心,或者业主的价值取向过于商业化,过于市场化,制造了很多建筑垃圾,产生了一个视觉的污染,那种就应该进行逐渐的改造,不要一下子拆掉,改的好看一点,包括穿衣戴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先改得好看一些,像近郊的一些民居,很密集的握手楼,通过色彩的变化,某一些地方加一个坡屋顶,一个亭子就很漂亮,形成了一个自然丰富的建筑的群体,也有另外的价值。

  应该本着节约,可持续的观点,把不卫生,通风采光不好,改得好一点,尽量地利用,我们国家的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人口很多,站在更高的层面就应该节约,能用尽量少的投资把我们的环境改造好。

  我还有一个想法,几年前说拉动经济的国家投了四万亿给基本建筑。现在又面临着经济加速的问题,我想能不能用两万个亿,把所有达不到理想居住的房子改一下,政府补给每一家一些资金,他们自己也出一点。把刚才说的采光不好的,通风不好的,交通不顺畅的,改好一点,老百姓居住的空间改善了,心情也好了,小孩健康成长,医疗费用减少了,创造力更强了,全体的老百姓素养不都提高了吗?整个社会不也发展了?所以我们未来的竞争力更重要是在这里。

  【罗远翔】:最近我听到一个意大利建筑师的意见,我觉得非常值得参考,他说到深圳去觉得深圳是建设得很糟糕的城市,建设的最好的地方是城中村,他在城中村里面随便拍一个照片,每个人笑嘻嘻,幸福满满的,在高楼大楼下面拍的照片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面无表情,神色冲冲。城中村的人生活在那里,工作在那里,然后大家都有邻里关系,互相认识,所以他们生活在一个很美好的空间里面。

  而现在我们去意大利参观,一个一个小城镇很漂亮,他说那就是城中村,所有意大利的城市都是城中村,是自然而然在那里生出来的,中国的城中村虽然因为当时的农民没有钱盖得不是那么漂亮,但是思想本质是一样的。

  【主持人】:我觉得罗老师这个问题就回到了刚才陈老师说的,城市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短命建筑,这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城市规划价值观,要具备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这个城市才可以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有越来越多的短命建筑,5年、10年就拆掉了。

  【陈万里】:这个要看城市的发展史,西方的田园城市,就是一个同心圆一次一次地扩大,但是一定要有一个边界,周边还是保留稻田。现代的城市就是摊大饼的模式,行政中心在中间,一层一层不断地扩大,北京就是六环、七环,不断地扩大。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问题,包括一些中小城市还没有发展起来就已经堵车了,这就是走了一个摊大饼的模式,他们认为中心最重要,中间有一个政府广场,然后有其他的政府部门,还有科学馆,图书馆,展览馆都放在中间,一直往外探,就形成了一个摊大饼的堵车模式,如果摊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考虑30万人口,用地面积是多大半径的时候,也就是需要考虑应该保留边界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从整个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世界建筑大师柯布西耶100年前就提出了光辉城市的理念,其实他就是在设想城市的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休闲,城市和郊区是什么关系,交通怎么连接,巴黎采用了他关于城市和郊区一定要交通紧密的联系的概念,所以巴黎的地铁有三层,可以很快地将城市密集的人群疏散到郊区的住宅里面去。

  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设计师,巴西的尼麦耶,他非常欣赏柯布西耶的理念,他就拿着这个理论用在巴西利亚的规划上,巴西利亚现在是全世界最年轻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城市,但是已经被联合国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居住、生活、工作等问题。

  为什么一百年前就在讨论柯布西耶的理论,巴黎用了他部分的想法,为什么后来那么多的城市建设没有人延续这个讨论呢?可能大家都知道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边界,但是规划师也好,发展商也好,都没有办法控制,比如说现在我们发现郊区地这么好,怎么可以不盖房子呢?其实这是不断的城市规划造成的结果。目前国外也提出了卫星城的理论,保持一段距离,卫星城也有它的边界,这个理论是对的,也有一些地方去实行,但是慢慢的中间比如说应该保留的绿地慢慢的没有了,发展了,也联成一片了,卫星城放在周边很远的一圈,连起来这个饼摊得很大,北京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四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四环到六环之间很低密度的,做公园或者其他低密度生产的地方,外面是卫星城,摊到七环就没有办法不堵车了,这个叫现代工业化。

  【罗远翔】:陈总说了很多城市规划的技术问题,很多流派,我想说除了技术问题,这个城市的改造同时可能也有政策的问题,如果政策问题跟不上,这个城市的发展还是受制约的。首先,北京为什么要这么大呢?大家都想涌进北京,当北京人,里面的医疗也好,读书、学校也好,我有钱了就想搬进去,所以越来越大了。像纽约,巴黎都很大,但是他们的国家有一点不同,不存在户口问题。

  刚才提到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到处都一样,现在的房地产商干的就是这样的事,合生创展把全国各个楼盘的工程师抽到北京开会,研究最佳户型的问题,然后大家都拿着图纸,指出各个地区最好卖的户型,然后把这种户型一合并就变成一栋楼,然后每个楼盘就按照这个平面盖。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的问题,无论是城市的发展也好,还是我们的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也好,都需要政府的一个正确规范或者制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我们作为业内人士、设计师意思媒体,有义务发出更多的声音去倡导,尽自己的努力促进政府有一定的改变,今天谢谢两位老师的到来。今天的《TALK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